本报告基于数字正弦波择时模型,分析券商板块的绝对价格与相对价格走势,确认2024年7月券商指数完成月线9转序列信号,并指出券商相较银行指数处于极限低估状态。报告详细介绍了券商宽基A模型和中证50&100 B模型的同步共振信号,模型胜率超过71%,未来50-60交易日收益约15.25%。此外结合汇率三重底和多个指数时间共振窗口,判断2024年8月为底部共振时间,利好券商板块及中小盘风格持续走强[page::1][page::3][page::6][page::13][page::15]
本报告分析了全球及中国疫苗市场的发展,指出疫苗行业正进入大品种时代,技术迭代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报告重点推荐富国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结合指数成分股结构、流动性及估值分析,展示疫苗生科指数自2015年以来优异表现风险控制良好,为投资者提供疫苗主题指数投资建议及具体风险提示。[page::0][page::5][page::12][page::16][page::18][page::21]
本报告聚焦广发中证全指金融地产ETF,深入分析证券、银行、房地产及保险行业的基本面表现与未来趋势,强调金融地产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有配置价值。证券行业展望业绩韧性强的头部券商,银行业资产质量改善,息差收敛,城商行表现突出,房地产行业调控放松带来结构性复苏, 龙头房企经营质量有望改善,保险板块估值修复空间显著。金融地产指数在近年下跌与反弹行情中均表现优异,ETF产品风险收益特性符合高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为稳增长背景下投资提供有效工具 [page::0][page::2][page::6][page::8][page::26][page::30]。
报告对2022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核心池、次核心池与冷门池的仓位中枢进行了高频跟踪,发现核心抱团池仓位自21年四季度环比略降0.44%,但中长期信号自2022年3月发出多配大盘、低配中小盘信号,历史胜率达80%。短期来看,剔除涨跌幅后核心抱团池主动加仓趋势明显,建议二季度高配沪深300代表的大盘板块、低配中证1000代表的中小盘板块,大小盘择时胜率保持在74%以上,从数据图表也能体现基金抱团程度因子稳定及相关信号持续有效 [page::0][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
本报告围绕情绪过热和过冷行业的识别与择时价值展开,指出行业估值指标对行业择时有局限,但估值极差收窄能辅助市场底部判断。换手率被验证为刻画情绪遇冷行业反转的有效指标,创五年新低的行业短期反转概率达65%。筹码浮盈率用以识别情绪过热行业,短期内风险补偿较低,适合低配。报告结合多种情绪指标构建行业轮动信号,为短期行业配置提供量化参考 [page::0][page::3][page::4][page::6][page::7][page::8][page::9]
本报告基于主动权益基金抱团仓位中枢的高频跟踪,分析核心池、次核心池及冷门池的仓位变化及收益表现,指出2021年8月基金抱团趋势出现拐点,中长期及中短期大小盘择时信号均建议偏好中证1000中小盘风格,减配沪深300大盘风格,配置胜率保持较高水平,相关仓位及收益趋势在多幅图表中有所体现[page::0][page::2][page::3][page::4][page::5]。
本报告构建成长类行业的业绩领先指标体系,通过产量增速、资本开支、PPI等领先变量分析6个成长类行业盈利周期与股价表现关系,验证领先指标的有效性,提升行业景气度判断与配置参考价值[page::0][page::5][page::6][page::8][page::10][page::13][page::14][page::15]。
本报告基于Barroso和Santa-Clara(2015)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动量因子的风险特征及其管理方法,提出以已实现方差为风险估计并通过波动率缩放调整权重的风险管理动量策略。该策略显著降低了崩溃风险,提高夏普比率至0.97,极大改善收益分布的偏度和峰度,且在多个国际市场的子样本中表现稳健,交易成本变化不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资产配置前景 [page::0][page::2][page::4][page::5][page::8]。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创业板指数及其增强基金的投资价值,指出经过近期回调,创业板指数具备较高投资价值,科技成长风格有望占优。长城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通过量化多因子模型精选个股并合理配置行业权重,实现了显著超额收益,且在行业轮动和股票选择上的灵活调整能力突出,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机会[page::0][page::3][page::6][page::7]。
本报告基于历史高送转股票特征与收益率表现,构建了2015年高送转股票预测组合。通过对流通盘、自由流通市值、股价和每股资本公积等关键指标的筛选,选出102只潜力股实现显著绝对收益,且明显跑赢大盘,展现了高送转行情的强劲投资价值 [page::0][page::1][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
本报告基于融资余额增长率与上证综指收益率之差构建超额融资指标,实证表明该指标具有显著的股市领先性,且存在门限效应,即指标超过一定阈值时,对未来指数收益的预测能力更强。基于此指标设计的短线多空策略自2018年以来取得年化23.57%、累积收益101.01%、夏普比率1.75的优异表现,显著优于市场表现,显示出辅助择时的有效性 [page::0][page::3][page::4][page::6]。
本报告基于主动型基金发行数据,从买方认购和卖方发行两个维度构建基金发行热度指标,量化刻画基金市场情绪。研究表明爆款基金多集中在牛市后期,中长期股市更易下跌但短期无明显回调。利用发行热度指标进行择时,多空组合年化收益达17.7%,胜率超80%,显示该指标对大盘择时具有较强参考价值。[page::0][page::2][page::3][page::6][page::8]
本报告基于缠论形态学构建了系统化的择时策略,识别并定义了走势中枢及一、二、三类买卖点,形成闭环买卖信号。报告对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成分股的2010-2022年历史数据进行回测,策略表现出较高胜率及积极的盈亏比,结合大盘择时进一步提升收益和安全边际。大盘择时通过均线和成交量信号判定大盘转折时点,实现个股策略的时间段优化,显著提升超额收益率和策略稳定性,展现技术分析量化应用的实战价值。[page::0][page::5][page::6][page::7][page::9]
本报告通过构建基于市净率、市值、股息率和波动率四个因子的等权小市值选股策略,形成小市值30和小市值100两个组合,均显著跑赢基准且夏普比率较高。小市值30组合近一年收益率达73.29%,夏普比3.76,最大回撤-17.01%,表现优异。策略采用周频调仓、按周一收盘价买卖,选股范围覆盖全市场,主要依赖基本面及风险指标筛选,旨在捕捉小市值股票的超额收益潜力 [page::0][page::2][page::3][page::4]。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23年A股及基金市场表现,指出行业、风格及板块收益高度分化,成长风格显著跑输价值风格,中小盘股轮动周期明显。基金市场总体分化,主动权益基金未能普遍优于被动指数。2024年重点关注中小盘选股能力强的基金及红利策略,因其在震荡市和低利率环境下具有较高性价比与抗跌性 [page::0][page::3][page::7][page::12][page::14]。
本报告系统性挖掘并构建了消费行业中各细分一级及二级行业的业绩领先指标,运用历史行业ROEttm及净利润增速数据,结合宏观经济及行业特有数据进行领先性验证。重点发现郑棉价格和社会零售增速分别作为纺织制造和品牌服饰的领先指标,猪价和能繁母猪存栏领先牧业业绩,景区收入增速对应餐饮旅游,M1-M0增速先锋白酒,医药行业以用电量增速领先盈利。全方位构建出领先性较强的业绩指标体系,可为行业轮动及策略提供重要基本面维度支持 [page::0][page::5][page::6][page::8][page::11][page::13][page::16][page::17]
本报告从上市公司及关联方利益诉求角度,系统分析了股权增发、股权激励和限售股解禁三类事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结合事件驱动背后的博弈逻辑与历史超额收益统计,论证了基于事件选股的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尤其强调了增发实施前和股权激励实施后带来的显著超额收益机会,同时指出限售股解禁事件受利益冲突限制,不适合作为超额收益来源 [page::0][page::2][page::3][page::4][page::6][page::7]。
本报告系统介绍了备兑期权策略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分别详述备兑看涨期权和备兑看跌期权的构成、风险及收益特征,结合中国平安股票及其期权的实际价格数据,量化分析了该策略的损益表现,指出备兑策略通过持有或卖空标的证券并同时卖出对应期权,能够降低最大损失但限制最大收益,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为投资者在不同市场预期下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收益管理工具[page::0][page::6][page::8][page::9]。
本报告基于Merton模型,结合个人养老金制度背景,深入研究目标日期基金的动态资产配置和下滑曲线。通过引入随机缴存资金因素,解析期末财富效用最大化的资产配置路径,说明未来缴存资金对权益仓位下降趋势的关键影响。报告对风险厌恶、股票收益、波动率及缴存参数等影响下滑曲线的机制进行数值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动态资产配置模型在目标日期基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挑战,为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的科学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page::0][page::4][page::6][page::12][page::16]。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新冠疫情特别是Delta变异疫情的全球发展态势,指出全球大部分地区疫情高峰已过且疫情正朝流感化方向演变,发展中国家群体免疫拐点可能已达。同时,供应链问题并非疫情通关滞后主因,美国大规模财政刺激加剧供应链失衡,全球逆全球化趋势显著。能源方面,传统能源投资下降导致天然气和电力供需缺口突出,但预计不会爆发全面能源危机。报告结合丰富数据图表深入剖析疫情、供应链及能源结构性短缺的内在关联,为投资者提供洞见。[page::0][page::3][page::8][page::12][page::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