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业绩领先量化指标:成长行业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构建成长类行业的业绩领先指标体系,通过产量增速、资本开支、PPI等领先变量分析6个成长类行业盈利周期与股价表现关系,验证领先指标的有效性,提升行业景气度判断与配置参考价值[page::0][page::5][page::6][page::8][page::10][page::13][page::14][page::15]。

速读内容


行业业绩领先指标体系构建及意义 [page::0][page::5]

  • 传统财报指标滞后,难以及时反映行业盈利周期。

- 利用微观日频和宏观月频数据,采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通过扣非净利润ROEttm中位数和增速表征行业业绩。
  • 重点关注行业相对走势(行业指数相对基准中位数)以反映业绩变化,规避估值干扰。

- 计算相关系数测试领先指标与业绩的相关性,动态确定指标领先期。

电子元器件行业领先指标及表现 [page::6][page::7]


  • 行业子板块业绩周期高度一致,半导体业绩弹性最大。

- 选用集成电路产量增速作为领先指标,相关性强,领先期近似同期。




通信行业领先指标及表现 [page::8][page::9]


  • 包括通信设备制造、增值服务、电信运营,工业净利润增速与股价表现较为一致。

- 业绩领先指标由基站设备产量与光缆产量加权组成,领先净利润增速约2期。






电力设备行业领先指标及表现 [page::9][page::10][page::11]


  • 包括新能源设备、输变电设备和电站设备,业绩增速与相对走势相关。

- 选用电网建设投资和电源建设新增产能的TTM环比均值作为领先指标,为同期指标。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领先指标分析 [page::11][page::12]



  • 分发电及电网和环保及公用事业两大子版块,业绩表现存在差异。

- 发电及电网业绩与工业增加值和动力煤价格密切相关。





计算机行业领先指标与景气度跟踪 [page::12][page::13]



  • 软件是计算机行业核心,业绩弹性大于硬件和IT服务。

- 采用PPI分项指标(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全部工业品同比差)构造领先指标,解释力强。




传媒行业领先指标探索 [page::14]


  • 包括影视、出版和游戏,业绩与相对走势波动差异较大。

- 采用“可订购影片数当月同比”指标跟踪行业景气度,虽整体业绩相关性不强,但在局部区间与相对走势关联较高。



业绩领先指标汇总表 [page::15]



| 一级行业 | 二级行业 | 业绩领先指标 | 数据频率 | 数据来源 |
|-------------|------------------|-----------------------------|-------|--------------|
| 电子元器件 | 半导体Ⅱ,电子设备Ⅱ,其他元器件Ⅱ | 集成电路产量增速 | 月频 | 国家统计局 |
| 通信 | 增值服务Ⅱ,电信运营II,通信设备制造 | 基站设备产量增速、光缆产量增速 | 月频 | 国家统计局 |
| 电力设备 | 新能源设备、输变电设备、电站设备ⅡI | 电网建设投资增速、电源建设新增产能增速 | 月频 | 万德 |
| 电力及公用事业 | 环保及公用事业,发电及电网 | 工业增加值同比、动力煤价格 | 月频、日频 | 国家统计局、万德 |
| 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IT服务 | PPI(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PPI(全部工业品)同比 | 月频 | 国家统计局 |
| 传媒 | 影视、出版、游戏等 | 可订购影片数当月同比 | 月频 | 广电总局 |
  • 各指标均有效刻画对应行业盈利周期与股价表现,具备一定领先特征,适合用于行业风格轮动与配置策略中[page::15][page::0]。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报告元数据与概览


  • 标题:寻找业绩领先量化指标:成长行业

- 作者:唐军(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30003),研究助理张晗
  • 发布机构:中泰证券研究所

- 联系方式:电话021-20315202,邮箱tangjun@r.qlzq.com.cn
  • 发布日期:未明确具体日期,文中涵盖2006年至2018年数据

- 研究主题:聚焦成长类行业,构建并验证业绩领先指标体系,挖掘各成长行业的盈利周期领先信号
  • 核心论点

1. 传统财报盈利指标存在严重滞后性,难以有效反映行业盈利周期和股价变化。
2. 通过寻找更具前瞻性和领先性质的工业产量、投资数据及价格指数等量化指标,可以更早刻画行业业绩走势,指导行业配置及风格轮动。
3. 本报告针对成长类行业内六大一级行业及其重要子行业,系统识别有效的业绩领先指标,并通过统计相关性和图形呈现验证领先性。
  • 研究意义:该体系为行业投资者提供基于基本面、且领先于财报公布周期的量化工具,提升行业轮动和风格投资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率。

- 报告定位:系列报告第三篇,前两篇已涵盖周期行业和消费行业,延续探索成长行业。[page::0,5]

---

逐节详解



1. 业绩领先指标体系简介



1.1 理论基础和必要性

  • 指出财务报表利润指标披露滞后,导致对利润周期反映迟缓,难以提前捕捉行业景气度变化。

- 引用第一篇报告已在房地产行业验证业绩领先指标的重要性。
  • 目标是挖掘领先于财报披露的指标体系,为成长行业盈利周期提供及时刻画。[page::5]


1.2 方法论

  • 数据:2006年至今微观日频交易数据,宏观经济数据转为月频,采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

- 行业盈利指标:以扣非净利润的ROEttm中位数或净利润增速中位数代表行业业绩,财报假设在季度末提前获知。
  • 股价表现指标:采用行业指数相对基准指数的表现,避免绝对值受估值水平干扰。

- 领先性检验:采用分段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即以24期(月频2年)分段计算业绩与指标间相关度,挑选让relevancy指标最大的领先期数(n)确定领先周期。
  • 该量化方法科学地平衡了整体时间序列偏弱和现实领先滞后判断的需求。[page::5]


---

2. 成长行业业绩领先指标详述



2.1 电子元器件

  • 行业构成:半导体II、电子设备II、其他元器件II,盈利周期高度一致,半导体弹性更大。

- 产业链位置:中游,链接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安防、物联网等下游。
  • 收益驱动:伴随消费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现处智能手机周期末端。

- 领先指标选择:集成电路产量增速,月度同比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 统计验证:

- 图表2显示电子元器件净利润增速与行业相对走势高度一致。
- 图表3显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和行业业绩相关度达到峰值时领先1-2个月,领先性明显。
- 图表4和图表5直观展示产量同比趋势及相对走势协同。
- 电子与通信行业净利润增速也高度一致(图表6),表明终端需求共振。
  • 结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是有效的业绩领先指标,能同步或领先行业盈利表现。[page::6,7]


2.2 通信行业

  • 行业构成:通信设备制造、增值服务、电信运营(后规模较小)。

- 行业业绩与股价相对走势一致(图表7)。
  • 行业驱动主要为资本支出,尤其基站设备和光缆产量。

- 选用基站设备产量增速及光缆产量增速的均值作为合成领先指标。
  • 统计检验(图表9,10)显示该合成指标领先通信净利润增速约2期(月),相关度曲线以领先2期为峰(图表9)。

- 相对走势与领先指标也有合理关联支撑(图表11,12)。
  • 传导逻辑清晰:5G建设推进下基站及光缆产量是资本开支前端重要体现,领先盈利表现。 [page::8,9]


2.3 电力设备

  • 行业构成:新能源设备、输变电设备、电站设备。

- 净利润增速和相对走势表现趋同(图表13)。
  • 行业业绩领先指标选取资本开支视角:

- 电网建设投资完成额和电源建设新增产能(均剔除特殊月份数据做ttm环比,取平均)。
  • 检验结果:领先指标为业绩的同期指标(图表14)。

- 图表15、16分别展示两个投入指标及其与净利润增速的关系。
  • 综合合成指标变化持续与净利润变化同步匹配,反映资本投资投入的即时影响。 [page::9,10,11]


2.4 电力及公用事业

  • 分为发电及电网、环保及公用事业,二者市值差异大,业绩表现也有分歧(图表19,20)。

- 发电及电网景气周期与宏观经济同步,但成本端(动力煤价)对盈利影响显著。
  • 以工业增加值同比描述需求端,动力煤价格作为成本端指标。

- 图表22显示动力煤价格变化与ROEttm变化关系明显。
  •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 2007-2010年景气主要受需求(工业增长)驱动,动力煤价在需求主导下变动。
- 2011年后经济增速稳定,行业表现更多受动力煤价格影响,尤其2016年供给侧改革后动力煤价高企导致行业盈利下滑。
  • 业绩领先指标为同期变量,重点观测成本端动向及工业增长趋势辅助判断。 [page::11,12]


2.5 计算机行业

  • 细分硬件、软件、IT服务三个子行业,业绩变化大方向一致,但软件价格弹性最高(图表25,26)。

- 计算机软件是行业核心,受信息化进程驱动。
  • 行业领先指标选用PPI差异指标:PPI(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减去PPI(全部工业品)同比,反映行业相对宏观经济的景气变化。

- 该指标月度频率,对计算机行业相对走势具有解释力(图表27-29)。
  • 该PPI差异指标验证领先期接近0至1个月,因设备制造与整体工业高度关联。[page::12,13]


2.6 传媒行业

  • 覆盖影视、出版、游戏等,整体行业业绩与相对走势偏离较大(图表30)。

- 选取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的可订购影片数当月同比作为领先指标,尽管与业绩增速差异明显,但在部分周期段与行业相对走势关联较强(图表31,32)。
  • 该指标更多反映行业关注度和流量趋势,且数据覆盖全面。

- 指标领先性不如制造行业明显,更多用于把握行市场景气节奏。 [page::14]

---

图表深度解读(精选)



图表2:电子元器件业绩与相对走势
  • 显示了2006年至2018年电子元器件净利润增速(深红色实线)及同一时期的行业相对走势(灰色线)趋势。

- 净利润增速波动剧烈,且在2009年至2011年间出现大幅下降和回升,与2010年集成电路产能取得高速增长相呼应。
  • 行业相对走势趋势与业绩增速高度同步,验证业绩对股价方向指导作用。

- 支持电子元器件盈利动态与市场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指标的合理性。[page::6]

图表3: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对业绩领先性检验
  • 横轴表示领先或滞后期数(负数表示产量领先业绩),纵轴为相关度指标。

- 相关度在-1期达到峰值,提示集成电路产量增速对盈利指标有大约1个月的领先作用。
  • 该图表直观量化了指标领先时间窗口,有效指导后续投资决策时采用领先期匹配方式。[page::7]


图表7:通信行业业绩与相对走势
  • 净利润增速(深红)及相对走势(灰色线)整体趋势保持较好一致性。

- 细看2008-2009年,净利润急剧跳水后回升,行业经历重大调整。
  • 指示行业盈利状况与股价相对强弱密切相关,支持采用资本开支产能指标作为领先信号。 [page::8]


图表9、图表10:基站设备及光缆产量与通信业绩
  • 两套产量数据呈现巨大波动,尤其2008-2010年,符合基站建设快速发展的产业周期。

- 与净利润增速(红线)趋势高度一致,且领先性明显。
  • 合成指标后用于行业盈利预测,有效反映阶段性资本开支趋势。 [page::8]


图表14:电力设备业绩领先指标检验
  • 领先指标的相关度曲线表现为-2/-1期有明显峰值,表明投资完成额和产能新增均可作为短期领先或同期指标。

- 说明资本开支对业绩的传导存在短期滞后,但周期紧凑。 [page::10]

图表22:动力煤价格与行业ROEttm
  • 动力煤价格(灰线)变动与ROEttm(红线)在供给侧改革前后展现不同阶段特征。

- 供应冲击使成本端价格上升迅速抑制盈利空间,具有较强逆相关特征。
  • 重要表明了成本端风险对行业盈利的潜在冲击。 [page::11,12]


图表27:计算机行业业绩领先指标检验
  • 相关度曲线左侧表现为负相关,右侧处于正区间峰值,整体呈对称形。

- 反映指标对当前业绩的即时反映强,领先效应较弱,符合行业发展特点。 [page::13]

图表30-32:传媒行业业绩与领先指标对比
  • 传媒行业业绩增速与可订购影片数变化趋势偏离明显,但某些周期内趋势吻合度高。

- 指标对股价相对走势有较好解释能力,更适合用于市场情绪分析。 [page::14]

---

估值方法(未详述)



本报告重点为业绩领先指标的构建与验证,未涉及具体企业估值模型。其方法论可用于行业盈利周期判断辅助估值调整(如P/E、市盈率动态调整),但该部分内容未在报告中出现。

---

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系统性风险:宏观经济变化可能导致各行业表现大幅波动。

- 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化:成长行业易受政策扶持或限制,政策变动将影响盈利预期及估值。
  • 宏观预期反转:经济周期、产业发展节奏若与指标假设不符,可能导致指标预测失效。

- 报告未针对具体风险提供缓释措施,建议投资者结合市场动态和宏观政策密切关注风险变化。 [page::1,15]

---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依赖统计相关性,部分领先指标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不一,可能存在结构性变化未充分考虑。

- 传媒行业指标的领先性和解释力较为有限,业绩与市场表现偏离较大,适用性需谨慎。
  • 行业内部分子行业存在盈利差异,对整体行业指标的平均解释力可能被稀释,建议具体子行业精细化解读。

- 资本性投资相关指标主要适用于重投资行业,轻资产行业可能缺乏有效领先指标。
  • 相关模型未详细披露回归模型或误差分析,预测的稳健性和置信度难以准确评估。

- 未涵盖突发事件风险(如供应链问题、技术迭代加速)对指标滞后的影响。
  • 报告对数据来源主要为官方统计,未涵盖市场非公开或企业微观数据,可能忽视边际变化。


---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和验证了成长类行业中6个一级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的业绩领先指标,成果如下:
  • 领先指标体系科学合理:通过对2006年至今长周期数据的回测,采用分段相关性分析方法,充分捕捉指标与业绩之间的时间滞后及前瞻特征。

- 行业领先指标明确,数据可获取性强:主要为官方发布的工业产量、资本投资及价格指数,方便实时跟踪和应用。
  • 电子元器件行业以集成电路产量增速为核心领先指标,领先期约1个月,能较好反映行业景气波动。

- 通信行业基站设备产量和光缆产量联动,合成指标领先期2个月,体现5G基建投资节奏。
  • 电力设备领域以电网建设投资和电源新增产能同步刻画盈利周期,体现资本开支带来的业绩同步波动。

-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通过工业增加值和动力煤价格刻画需求与成本动态,盈利受核心成本影响显著。
  • 计算机行业以PPI差异指标刻画相对景气度,信息化驱动明显,指标对业绩有较高同步性。

- 传媒行业指标领先性较弱,采用可订购影片数同比进行阶段性景气刻画,强调市场关注度和情绪波动。
  • 图表均支持文中统计结论,体现行业盈利与领先指标间同步及滞后逻辑,验证了方法论的有效性。

- 风险主要围绕市场系统性风险及政策及宏观预期变动,指标应结合宏观视角综合运用。

总体来看,报告为成长行业投资者提供了一揽子可行的业绩前瞻量化指标工具,系统构筑了一个基于产业链投入产出数据和宏观环境的盈利周期领先信号体系,具备较强的应用价值和投资指导意义,同时对行业景气度判断提供了有力的量化支持,推进了传统财报分析的进阶。报告建议结合市场动态及政策环境进行动态调整与细分行业深入剖析,强化投资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page::0-15]

---

总结



中泰证券团队通过对成长行业广泛样本和长周期数据的挖掘,巧妙结合官方统计数据及财报利润指标,开发出一套基于产量增速、投资数据、价格指数等多维度的业绩领先指标体系,解决了传统财报滞后对投资决策的限制,为资金在成长周期中把握行业轮动和风格转换提供了坚实的量化基础。面对复杂经济环境和不断演化的行业结构,这些指标能够较为及时地捕捉业绩变动趋势及潜在压力,是实务中极具价值的工具参考。

---

如需查看所有图表原图请参考报告对应页码:
图表2:电子元器件业绩与相对走势
图表3: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对业绩领先性检验
图表7:通信行业业绩与相对走势
图表14:电力设备业绩领先指标检验
图表22:动力煤价格与行业ROEttm
图表27:业绩领先指标检验
图表30:传媒行业业绩与相对走势

(以上部分示例,详见报告全文)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