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金研究大讲堂 • 北京站即将开讲!
本文件为“2025中金研究大讲堂北京站”会议议程及嘉宾安排介绍,涵盖两天多场主题演讲和行业前沿分享,涉及宏观、科技、信用债、行业框架、金融科技、全球市场、宠物经济、材料、汽车智能、电力新能源等热点话题,反映了中金公司研究团队的多领域前沿视角与研究深度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
本文件为“2025中金研究大讲堂北京站”会议议程及嘉宾安排介绍,涵盖两天多场主题演讲和行业前沿分享,涉及宏观、科技、信用债、行业框架、金融科技、全球市场、宠物经济、材料、汽车智能、电力新能源等热点话题,反映了中金公司研究团队的多领域前沿视角与研究深度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
本报告汇集本周中金公司研究部对宏观经济、策略及房地产行业的精选研究。宏观部分分析美国经济复苏阶段及美元贬值走势,强调财政主导及流动性影响;策略分析指出AH股溢价大幅回落且个别公司出现A股倒挂,探讨其定价逻辑和未来趋势;房地产部分聚焦北京五环外限购放松及其阶段性提振作用,并建议关注经营面有边际改善和低估值的房地产标的 [page::0][page::1][page::2].
2025年7月中国宏观经济多项指标表现偏弱,内需持续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及社零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与销售承压,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政策层面积极推进“反内卷”与财政支撑,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推动债券市场机会和资本市场资金活跃。大宗商品中原油及煤炭表现不一,铜铝产业链趋于宽松,农业供需格局持续,银行贷款需求下降但存款活化趋势明显。整体流动性与政策驱动预期支撑市场情绪回暖,关注关键行业和资产配置机会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
本报告系统呈现了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多个行业数据库月度更新数据,涵盖小金属价格及产量、工业机器人产量及销量、电商线上零售总额及机床行业销售量等核心指标,通过多维度、高频数据为市场提供精准宏观及行业洞察,帮助投资者把握热点行业动态发展趋势 [page::0][page::1][page::2]。
报告分析美国住房市场自2022年加息以来陷入“高房价、低成交”的类滞胀状态,提出政策端尤其是特朗普政府通过宽松金融条件推动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可能性,重点关注住房成交量回升潜力,尤其是二手房换手率与新房建设量提升空间。同时提醒两房私有化和融资成本等潜在风险,为美国住房市场未来走向提供预判 [page::0][page::1][page::2]。
2025年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落实适度宽松政策,物价温和回升,短期内物价难成为政策调整核心,强调维护银行竞争秩序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更依赖结构性金融改革和支持,信贷政策更加注重结构性支持,推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优化,通过多项金融改革进一步降低融资非利息成本[page::0][page::1][page::2]。
本报告系统比较A股与港股市场的产业结构与盈利表现,梳理两地优势行业及市值构成,深入分析资金流动与政策影响带来的市场弹性差异,并基于产业景气及资金面判断A股下半年仍有相对优势,为投资者提供选股及配置参考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
报告系统分析了美联储降息对利率、美元走势及中国市场的影响路径,重点区分预防式与衰退式降息两种类型,指出当前降息周期更类似预防式,利率与美元兑现降息后可能反弹;短期利好主要体现在流动性和情绪层面,长期则需看国内基本面和政策力度,单纯美联储降息并不必然推动海外资金大幅流入或持续利好中国市场 [page::0][page::2][page::4][page::9][page::11]
本文深入观察了液流电池与压缩空气储能两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路线、投融资及政策支持等,指出液流电池装机量正快速增长并多元化,压缩空气储能实现百兆瓦级应用突破,未来长时储能将随着政策加码和多交易周期电力市场推广而迎来广阔前景。液流电池项目呈大型化趋势,压缩空气储能及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崭露头角,行业面临政策、技术突破及竞争压力等风险 [page::0][page::1][page::3][page::5][page::8][page::11].
报告深度分析了AI眼镜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强调显示、SoC双芯片、交互声学升级为硬件核心方向,预计2028年出货量将达3,5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约119%。展望明晰光波导技术路径、双系统生态及大模型AI的协同发展,建议关注AI眼镜硬件与软件生态投资机会,技术创新驱动产品性能持续提升,行业迎来高速成长期[page::0][page::3][page::5][page::7][page::9].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8月18日上证指数创下十年新高的市场背景及估值合理性,指出当前A股延续强势,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主要涨幅由成长风格和小盘股驱动,估值处于历史合理区间,未出现明显高估,市场成交活跃但短期波动或加大,多重资金与基本面因素支撑市场后续走势 [page::0][page::1]。
报告分析了2023年以来居民存款流向股市的迹象,结合存款活期化趋势、定期存款到期规模及超额储蓄规模等因素,测算居民潜在入市资金规模约为5-7万亿元,显著高于以往两轮股市上涨期间的存款入市规模。报告指出,资金搬家主要受到风险偏好提升、股市回报率回暖、美元走弱及海外资金回流等因素驱动,同时财政投放、信贷及国际收支也为存款形成提供支持。存款活期化和股市回暖构成当前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主要动力,居民存款搬家将对资本市场、银行息差及财富管理业务带来积极影响,但仍存在风险偏好波动和经济预期变化等不确定性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报告深度梳理美国住宅建筑商在利率预期变动背景下的行业表现,指出短期面临库存积压、价格下滑和利润率挤压等挑战,但长期需求基础稳固。[page::0][page::1][page::2] 当前板块估值较历史高点回落20%-30%,迎来估值修复机遇;盈利修复节奏受抵押贷款利率走势和宏观基本面影响存在不确定性。[page::3] 报告详述主要头部建筑商的业务模式、订单量、价格及财务指标,强调优先关注订单量修复及低估值高ROE标的。[page::6][page::10][page::15]
本报告聚焦于具身机器人线缆,分析其作为机器人的“血管与神经系统”的关键作用,以及其技术要求、行业发展阶段和市场前景。具身机器人线缆对柔性、信号传输、高机械性能和轻量化集成提出更高要求,行业仍处于0-1阶段,市场空间有望在2030年达到数十亿人民币级别。技术壁垒主要集中在材料选型、结构设计与工艺实现,以及严苛的认证过程。未来,国产线缆厂商有望乘势成长,成为国内外主机厂重要供应商,量产成本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page::0][page::4][page::6][page::7][page::9][page::11][page::14]
本报告基于中金研究院深入田野调研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对中国农村人口迁移新趋势进行深度解读,揭示县域和中心镇作为农村家庭迁移主要目的地的现象,并指出生活成本高导致的家庭分离问题,提出政策路径优化建议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家庭团聚 [page::0][page::1]。
报告通过美股二季度财报与电话会议,分析美国企业在关税压力下的成本分担及传导路径。美国企业面临平均1.2%的关税利润率拖累,生产商压力更大,零售端吸收较少;企业通过产品端提价和供应链调整缓解压力,尤其减少中国大陆采购比例。耐用品需求出现前置采购现象,消费趋向性价比产品,通胀受关税温和抬升,预计核心CPI涨幅不超1个百分点,美联储具备降息条件。整体看,国内外企业共同分担关税,通胀影响有限且阶段性,结构性风险仍需关注[page::0][page::1][page::4][page::6][page::7][page::9].
本报告系统研究了2025年港股市场表现,重点分析南向资金持股偏好和价值、红利、质量、成长四大主动量化因子在港股通范围内的有效性。通过构建基于PB-ROE体系的价值策略,并结合业绩增速和现金流因子,港股价值策略在剔除仙股后表现出显著的超额收益和较低的回撤风险,港股通范围内年化收益率达15.6%。南向资金持续偏好高质量股票,对市场流动性和收益贡献显著,量化策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风险控制能力[page::0][page::6][page::8][page::14]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AI时代服务器功耗密度提升背景下,液冷散热技术的市场机遇及产业链格局。液冷技术凭借高散热效率和算力部署密度优势,逐步替代传统风冷成为主流方案,2026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有望达86亿美元。冷板式液冷技术成熟度最高,市场领先厂商如浪潮信息、超聚变等快速布局,产业链上下游生态逐渐完善。随着云厂商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资,液冷技术推动数据中心PUE下降,实现显著节能降本,助力AI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page::0][page::13][page::16][page::17]
本报告围绕公募基金新规背景下多资产产品的发展与挑战,首先分析美国多资产指数的发展历程、策略分类及收益表现,指出恒定比例与目标风险型多资产指数为主流,其产品数量虽有限但具备良好风险调整收益。其次,剖析国内主动多资产产品市场现状,发现基金数量增长但规模乏力,业绩表现偏弱,基金管理者与投资者理念存在分歧。基于基准选择困难和持仓偏离未改善超额收益等事实,建议我国多资产产品或可尝试“指数化”管理,强调多资产指数图谱完善及指数产品推广将成为未来重点,提供多样化基准及长期绝对收益能力支持[page::0][page::1][page::9][page::12][page::15][page::16]。
2025年二季度印尼GDP增速达到5.12%,核心动力来自家庭支出回升和基建投资加速。印尼政府推出多轮财政刺激计划,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维持经济平稳增长。新签美印关税协定降低出口风险,国企重组加快产业升级,资本市场短期承压,中长期看好能源、矿产和金融板块。整体政策组合促进内需和贸易多元化,保障经济韧性与可持续发展 [page::0][page::1][page::2][page::7][page::8][page::9][pag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