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度金融工程策略展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展望2024年量化策略,从宏观经济周期、大类资产配置、风格因子、基金仓位、行业配置、多因子策略和可转债市场等多个层面深入分析。重点提出当前货币扩张阶段偏债强股弱,权益资产处于高赔率低胜率,债券尤其是长久期债券配置价值显著;行业均衡配置“顺周期+医药+低拥挤度TMT”,医药、电子、钢铁和汽车四大行业领涨望;量价类Alpha因子表现稳健,小盘价值和红利精选组合表现突出;平衡偏债转债策略在震荡市场下展现较高收益风险比。整体量化组合2023年表现稳健,2024年策略重点关注右侧趋势确认与因子择时机会[page::0][page::4][page::5][page::7][page::10][page::13][page::17][page::25][page::30][page::38][page::44]

速读内容


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核心观点 [page::4][page::5][page::7][page::8]


  • 经济处于货币扩张阶段,股弱债强,建议当前超配7-10年国债(预期收益3.4%),低配权益等待信用扩张信号。

- 权益资产高赔率但胜率低,未来需政策催化以提升胜率。
  • 债券资产表现稳健,长久期债券胜率和赔率均高,建议重点关注。

- 可转债持有收益预测为6.5%,估值较高,配置价值有限。
  • 本年经济周期处于第六阶段——货币扩张,历史中对应股弱债强表现。

- 资产收益预期区间:上证50预期收益最高,转债收益预期偏中性。

风格配置策略解析 [page::10][page::11][page::12]


  • 小盘因子短期因拥挤度高不宜追高,但长期仍有配置价值。

  • 红利风格短期拥挤有所消化,趋势较强,短期仍具战术配置机会。

  • 质量和成长因子当前处于"高赔率-弱趋势-低拥挤",属于左侧信号,需关注2024年右侧趋势确认。


基金仓位及行业配置分析 [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 板块 | 领先者仓位 | 跟随者仓位 | 独行者仓位 | 领先者加仓趋势 | 跟随者加仓趋势 | 独行者加仓趋势 |
|----------|--------------|--------------|--------------|----------------|----------------|----------------|
| 周期 | 25.62% | 10.15% | 17.27% | +7.29% | +0.34% | +2.74% |
| 消费 | 20.78% | 28.56% | 27.95% | +4.24% | +0.95% | -0.55% |
| 科技 | 16.96% | 23.32% | 22.84% | -11.84% | -2.41% | -3.78% |
| 制造 | 16.32% | 7.44% | 8.74% | +0.60% | +0.75% | -0.95% |
| 医药 | 7.01% | 10.34% | 6.57% | 0 | +1.34% | +1.37% |
| 新能源 | 4.06% | 12.69% | 4.98% | -2.04% | -3.41% | -1.02% |
  • 领先者当前更偏好周期、制造,减仓科技新能源;行业层面:加仓有色金属、汽车、食品饮料,减仓计算机、通信、电子、新能源等。

- 领先者基金今年表现显著优于跟随者、独行者,左侧交易型基金抗回撤优势明显。

中观行业配置展望与量化策略回顾 [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


  • 右侧景气趋势模型今年超额9%,均衡配置顺周期、医药及低拥挤TMT。

  • 左侧困境反转策略年内相对中证80超额16.8%,建议关注估值低、资金加仓的反转板块。

重点行业:
  • 医药:高赔率、高胜率、趋势向好,拥挤度低,有显著结构性机会。

  • 电子:库存周期低位,景气向上,拥挤度回落,趋势出现拐点。

  • 钢铁:估值处历史低位,景气扩张,趋势向好,拥挤度低,库存周期由被动去向主动补。

  • 汽车:估值中高,景气持续改善,高趋势高拥挤,细分行业如商用车、乘用车库存择时策略表现优。



行业配置模型与ETF及选股策略表现 [page::25][page::26][page::27][page::28]


  • 行业景气趋势策略回测年化超额16.3%,策略2023年超额9.1%。

  • 困境反转模型年化超额17.6%,2023年迄今超额16.8%。

  • 行业ETF配置策略表现优异,保持顺周期+医药+TMT配置。

  • 行业景气度投资选股策略年化超额22.9%,推荐格力电器、中国石油等优质重仓股。


多因子风格因子表现与主动策略回顾 [page::29][page::30][page::31][page::33][page::35][page::36][page::37]


  • 2023年风格因子:价值及盈利表现较强,成长、杠杆表现较弱,市场偏小盘和高动量低波动。

  • 量价类Alpha因子包括动量/反转、流动性、波动率、价量相关性,回测表现稳健,信息比率均 > 2。

  • 中小盘风格增强量价因子,长期优于大盘股风格环境。

  • 小盘价值组合年化收益32.1%,2023年以来累计22.4%;权益基金业绩增强组合今年收益7.6%,超额17.2%。

  • PEAD.notice组合及券商金股精选组合表现偏弱,分别亏损9.0%与12.4%。

  • 红利精选组合表现优异,年内收益14.9%,超额中证红利13.2%。


可转债市场回顾及策略展望 [page::38][page::39][page::40][page::41][page::42][page::43][page::44]


  • 今年转债收益拆分显示债底贡献2.43%,转债估值压缩负贡献约3%。

  • 平衡偏债转债收益显著优于偏股转债,体现“能攻能守”特征。

  • 可转债正股未来一年预期收益19%,债底收益3.3%,整体转债估值仍处较高水平,预期收益6.5%。

  • 市场定价偏离度仍处历史高位,赎回保护期隐含时长也处高位。

  • 转债低估值类因子表现衰减,偏债和平衡转债估值合理,震荡市中平衡偏债量化增强策略性价比突出。

  • “平衡偏债增强策略”结合低估值、动量与高换手率因子,2023年表现亮眼,年化收益15.5%。


量化择时及中期走势判断 [page::45][page::46]


  • 市场中期仍处下跌调整阶段,短期震荡筑底,中长期已基本见底,下行空间有限。

  • 推荐重点行业中汽车持续上涨,医药钢铁建材房地产等行业已走完主要下跌波段,有望反弹。

  • 传媒、消费者服务等行业下跌深度不足,短期或面临继续下跌风险。

深度阅读

量化专题报告——2024 年度金融工程策略展望详尽解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2024 年度金融工程策略展望

- 作者及机构:国盛证券金融工程团队(多位分析师及研究助理联合撰写)
  • 发布日期及周期:2023 年底(截至2023年11月30日数据)

- 主题涵盖:宏观经济、大类资产配置、中观行业、基金仓位、风格因子、多因子策略、可转债市场以及量化择时策略
  • 核心信息

- 经济处于货币扩张阶段,建议当前战术超配利率债,低配权益资产,等待信用扩张信号。
- 权益市场存在高赔率但胜率低的局面,预期收益20%以上,短期机会有限。
- 债券呈现高赔率高胜率特点,尤其是7-10年期国债,预期年收益达3.4%,值得重点关注。
- 风格上短期不建议追高拥挤小盘因子,推荐布局红利因子;成长和质量因子处于“高赔率-弱趋势-低拥挤”的左侧信号,未来若确认右侧趋势则有不错机会。
- 公募基金中领先者倾向于周期与制造,规避科技新能源;行业重点加仓有色金属、汽车等。
- 宏观板块配置继续均衡“顺周期+消费+医药+TMT”,重点关注医药、电子、钢铁和汽车。
- 多因子量价策略表现稳健,部分主动量化组合在弱市环境中仍有较好表现。
- 可转债市场估值仍高,但平衡偏债策略表现较优,未来市场震荡时性价比较高。
- 长期市场阶段性筑底,关注汽车、医药、钢铁、建材、房地产等行业,谨慎传媒与消费者服务。

整体观点建议平衡配置,结合宏观周期和行业景气趋势动态调整仓位。[page::0,4,5,7,8]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资产收益预测与战略配置建议(1.1节)


  • 权益资产

- 利用信贷脉冲作为领先指标,当前处于历史中性位置,预计未来A股盈利有回升动力(图1、图2)。
- 估值考虑股权风险溢价(ERP)与未来一年估值变化高度相关,当前ERP处于高位,预判估值有提升空间(图3)。
- 由GK模型预测,中证全指、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未来一年预期收益为21%~24%左右,中证全指最高(图4)。
  • 可转债

- 转债未来一年预期收益为6.5%,较前几年因高估值带来的负面贡献有所压制,配置价值中性偏低(图5)。
  • 债券

- 利率收益率模型预测短久期国债(1-3年)预期收益2.5%,7-10年长久期国债预期收益3.4%,长久期债已有较好配置价值(图6-8)。
  • 资产配置建议

- 权益属于高赔率低胜率,建议阶段性谨慎;债券为高赔率高胜率,优先关注长久期国债;可转债估值偏高偏中性。
- 一年期收益中性预期显示优先超配上证50和7-10年期国债,低配可转债(图9)。[page::4,5,6,7,8,9]

宏观情景假设及配资建议(1.2节)


  • 基于货币-信用-增长三因子分别的周期波动模式,划分经济六个周期阶段(信用扩张、经济复苏、货币退潮等)(图10)。

- 当前位于第六阶段(货币扩张,信用退潮,增长放缓),根据历史经验:此阶段股市疲弱、债券强势(图11-12)。
  • 权益市场赔率高(股债风险溢价1.6倍标准差),但胜率偏低,风险偏好不足导致短期行情承压,等待政策和信用改善信号(图13)。

- 债券特别是7-10年期国债处于高赔率和高胜率阶段,属于较为安全且回报可观的资产类别(图14)。[page::7,8,9]

风格配置策略(1.3节)


  • 判断框架

- 使用因子赔率(估值差)、因子动量(ICIR)、因子拥挤度(换手率、波动率、beta综合)三标尺系统性评估风格表现。
  • 小盘风格

- 当前为低赔率-强趋势-高拥挤,短期因拥挤度过高不建议追高,但长期仍有空间,重点关注拥挤度回落时的机会(图15)。
  • 红利风格

- 低赔率-强趋势-中性拥挤,赔率已透支,长期空间有限,但拥挤度回落、且趋势向好,短期具备配置价值(图16)。
  • 成长与质量风格

- 处于“高赔率-弱趋势-低拥挤”的左侧信号区域,类似2020年小盘价值等初期状态。
- 未来若确认右侧趋势,将成为优质战略配置品种,目前需保持关注(图17-18)。[page::10,11,12]

2.2 基金分析展望


  • 基金仓位行为

- 基金分为领先者、跟随者、独行者三类,领先者具备更强前瞻性,操作节奏领先。
- 领先者积极押注周期、制造业板块,避开科技、新能源;跟随者和独行者持仓各有所侧重(图19-20)。
  • 领先基金表现

- 领先者今年年内平均回报约-2.81%,显著优于跟随者和独行者,强调左侧交易型基金抗回撤能力(图21-22)。
- 列举了领先效应强及左侧交易较深度基金名单,供投资者参考。
  • 总结

- 领先效应显著,前瞻布局能力强;
- 左侧交易因在震荡甚至下跌市中抗波动、抗回撤显著优于右侧策略,适合当前市场环境。[page::13,14,15,16]

2.3 中观行业配置展望


  • 配置框架

- 行业配置结合右侧景气趋势模型和左侧困境反转模型,两个模型互补,年化超额收益均超过10%。
  • 当前配置建议

- 均衡配置顺周期+医药+拥挤度低的TMT,家电、医药、食品饮料、交通运输、电力、石油石化、银行、非银、钢铁、煤炭均在持仓(图23-24)。
  • 困境反转策略表现突出

- 困境反转模型年初至今相对中证800超额约16.8%,近期超额净值创新高,具备良好选股价值(图25-26)。
  • 2024Q1重点行业展望

- 医药: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景气度有明显改善,趋势向好,交易不拥挤,具备结构性优势(图27-30)。
- 电子:估值合理偏低,景气度持续向好,趋势向上突破,库存周期处于底部,将进入补库存阶段,预期有戴维斯双击(图31-36)。
- 钢铁:估值低,景气度处扩张,趋势拐头向上且拥挤度仍低,库存周期底部反弹,预期短期业绩改善(图37-42)。
- 汽车:估值处于较高,中高景气度,趋势较强,交易拥挤度高,库存周期处于中枢偏低,细分子行业如商用车、乘用车拥挤度较低,具备结构性机会(图43-50)。
  • 组合跟踪模型

- 行业景气趋势模型与困境反转模型均表现优异,年化超额收益均显著,ETF配置及选股模型落地,提供交易策略与投资工具(图51-58)。[page::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4 多因子策略回顾与展望


  • 2023年风格因子表现:

- 小盘风格受益,市值因子录得较大负收益,表明大盘股整体较弱(图59)。
- Beta、动量因子有积极表现,盈利和价值因子表现较好,成长和杠杆因子表现弱。
- 行业净因子收益以通信、传媒、计算机等表现最好(图59)。
  • 国盛金工量价类Alpha因子介绍:

- 分为动量/反转、流动性、波动率及价量相关性四类,构建多种高频及日度量价指标(表61)。
- 多空对冲回测显示稳健信息比率多数超过2,部分超过3,表现优异(图62-64)。
  • 市场风格切换明显,2023年上半年变化频繁,下半年小盘持续占优,动量、价值因子波动大,成长因子失效显著(图60)。

- 量价因子在中小盘股表现更佳,随市场风格切换,相关策略表现与市场风格高度相关(图65)。
  • 主动量化策略绩效:

- 价值风格强势,小盘价值及红利精选组合收益显著(22.4%、14.9%),权益基金业绩增强组合也有7.6%正收益。
- 成长类(超预期精选、盈余惊喜)以及机构行为相关策略表现不佳,录得亏损(图66-71)。
  • 量化选股策略具体包括分析师推荐、机构持股及财报信息三类,围绕业绩超预期、机构调研、现金流改善等逻辑打造(详述后续)(图67-71)。[page::29,30,31,32,33,34,35,36,37]


2.5 可转债市场回顾与量化展望


  • 市场整体表现分解

- 2023年债底贡献达2.43%,正股拉动贡献负0.4%,估值贡献负3%,整体受估值压缩影响明显(图72-74)。
  • 估值情况

- 当前转债市场定价偏离度高,价格隐含赎回保护期处历史高位,转债估值仍较贵(图78-79)。
- 不同分域(偏债、平衡、偏股)均处于合理估值区间,无显著买卖信号(图80-83)。
  • 量化策略回顾

- 低估值因子超额收益明显衰减,尤其偏股转债因估值有效性提升,低估值策略效果弱化(图84-85)。
- 平衡偏债策略收益波动比偏股优,尤其在2022-23年震荡市表现更好,具备高性价比(图87-88)。
- 平衡偏债增强策略通过转债低估值、正股动量及转债换手率因子加强,2018年至今表现稳健,2023年仍取得正收益(图89-90)。[page::38,39,40,41,42,43,44]

2.6 量化择时展望


  • 指数量化择时

- 上证综指、中证500等均处于周线级别下跌且仅完成1浪,表明中期震荡筑底仍在继续,需耐心等待。
- 上证50、沪深300周线跌已完成9浪,三年下跌,中长期大概率见底,下行空间有限,市场不宜过度悲观(图91-94)。
  • 行业量化择时

- 推荐配置周线级别下跌充分或确认反转的行业,如汽车、医药、钢铁、建材、房地产、农林牧渔。
- 避免传媒、消费者服务等周线仅经历一浪下跌的行业,短中期存在回调风险(图95-102)。
  • 风险提示

- 所有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和规律,如未来宏观、市场、政策发生结构性变化,模型存在失效风险。[page::45,46,47]

---

三、图表深度解读



由于篇幅限制,以下选取部分核心图表重点解析:
  • 图表1-3(信贷脉冲与盈利、估值关系):显示信贷脉冲领先A股盈利增速约一年,当前信贷脉冲虽处中性,但偏高估值与ERP暗示未来盈利可改善,估值有抬升空间,支撑未来A股整体上涨预期。[page::4]







  • 图表4(GK模型预期收益细分): 各大宽基指数未来一年预期收益均在21%-24%,中证全指最高,组合预期丰厚,利好权益策略中长期配置。[page::5]



  • 图表6-8(债券收益预期): 长久期国债预期较短久期更高(3.4% vs 2.5%),且信用债收益不及国债,投资价值依然偏好利率债长端。[page::6]







  • 图表10-12(经济周期与股债表现):通过货币、信用、增长周期划分经济六阶段,当前处货币扩张阶段,历史上此时债强股弱,提示当前配置应偏债(图10),但政策驱动下信用扩张或来临,将利好权益资产(图12)。[page::7,8]







  • 图表15-18(风格三标尺示意图):清晰展现短期拥挤度对小盘风格及红利风格的影响,以及成长和质量因子的左侧信号,辅助风格轮动判断,形成动态持仓策略(图15-18)。[page::10,11,12]









  • 图表23-26(行业策略与组合表现):景气趋势策略年初至今超额收益约9%,困境反转策略相对中证800超额达16.8%,表现强劲,展现策略有效性(图23、25)。[page::17,18]





  • 图表27-30(医药行业指标):医药行业估值仍处底部,景气度突破10%,趋势向好,拥挤度低,符合结构性反弹特征,具备投资价值(图27-30)。[page::20]









  • 图表31-36(电子行业指标及库存周期):电子板块估值回升但偏低,景气度稳定好转,库存处于极低历史水平,库存周期将由主动去库存转为补库存,具备戴维斯双击潜力,量化择时策略历史表现优异(图31-36)。[page::21]













  • 图表37-42(钢铁行业指标及库存周期):钢铁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景气持续扩张并具趋势回升,拥挤度较低,库存底部回升确认阶段性主动补库存,择时表现超过基准(图37-42)。[page::22,23]













  • 图表43-50(汽车行业各项指标及细分库存周期):汽车估值中高,景气持续,拥挤度极高,整体谨慎,但二级细分商用车、乘用车拥挤度较低,库存周期择时表现优越,具备领先机会(图43-50)。[page::23,24]

















  • 图表51-58(行业组合表现与选股):两个行业配置模型(景气趋势、困境反转)均实现显著超额收益,ETF配置平滑执行,PB-ROE模型成功实现行业选股,推荐持仓名单体现策略优势(图51-58)。[page::25,26,27,28]
  • 图表59-65(风格因子与量价因子表现):详尽展现2023年A股风格因子表现,说明小盘价值,动量、价值因子表现较好,成长、杠杆失效。量价类Alpha因子稳定伴随市场风格起伏,未来中小盘行情或使量价因子需求持续增长(图59,60,61-65)。[page::29,30,31,32,33]
  • 图表66-71(主动量化组合表现)

- 小盘价值组合年化超额23%,2023年收益22.4%;
- 权益基金业绩增强组合表现稳健,2023年7.6%收益;
- PEAD.notice及券商金股精选组合表现不佳,分别录得-9.0%和-12.4%收益;
- 红利精选组合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4.9%(图66-71)。[page::33,34,35,36,37]
  • 图表72-77(转债收益分解及预期)

- 2023年中证转债债底贡献正收益,估值大幅压缩影响负面显著。
- 未来一年转债预期收益6.5%,正股预期19%、债底3.3%,转债估值仍偏高抑制收益(图72-77)。[page::38,39,40]
  • 图表78-83(可转债市场估值)

- 市场定价偏离度虽近期回落但仍历史高位;
- 平均隐含赎回保护期维持高估值环境;
- 偏债、平衡及偏股转债估值均处合理水平,无明显择时信号(图78-83)。[page::41]
  • 图表84-90(可转债量化策略)

- 可转债低估值因子超额收益2023年明显衰减;
- 平衡偏债策略表现更稳健,Alpha与Beta均具优势;
- 平衡偏债增强策略表现亮眼,2018年至今稳步上扬(图84-90)。[page::42,43,44]
  • 图表91-102(量化择时结构图示)

- 指数级别包括上证综指、沪深300、中证500及上证50经历多波结构调整;
- 行业级别量化择时建议基于周线结构判断,选择反转或上涨中行业,规避未充分下跌行业。
- 重点关注汽车、医药、钢铁、建材、房地产等,避免传媒、消费者服务等(图91-102)。[page::45,46,47]

---

四、估值分析



报告采用多种估值体系:
  • 权益资产:基于信贷脉冲、股权风险溢价辅以GK模型,预测未来一年指数收益及盈利,考虑股息率、盈利增速和估值变化四因素叠加研判。

- 债券资产:利率债收益预测模型分解为利息收入、骑乘收益、资本利得和信用风险溢价,估算不同期限债券预期收益。当前重视长久期债(7-10年期国债)。
  • 可转债:采用定价偏离度衡量估值,关键考察转债真实价格与模型价值的差异,关注赎回条件和隐含赎回保护期,转债估值水平高于历史中枢,限制正向溢价空间。

- 量化策略估值:基于PB-ROE、因子多空估值价差、动量及拥挤度指标综合推断因子或行业估值合理性,为因子择时和行业配置提供定量依据。

作者充分强调估值与胜率双重视角,布局高赔率品种时需关注胜率变化,避免陷入估值陷阱。债券配置中尽量选择高胜率、高赔率区域,保障收益稳定性。量化模型结合多因素交叉验证,提升择时配置有效性。[page::4,5,6,7,8,40]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策略风险:量化模型依赖历史统计规律,若未来市场宏观环境、行业结构、政策调控发生实质性变化,模型预测效果可能失效。

- 市场风险:权益胜率短期较低,市场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仍存,配置权益资产存在调整风险。
  • 估值风险:转债市场估值处高位,有估值回调可能;行业和因子拥挤度升高时,短期风险加大。

- 风格轮动风险:转折信号确认前可能有反复震荡,风格切换中存在误判风险。
  • 流动性风险:部分因子(如小盘、低流动性)在高拥挤度时交易成本上升,可能限制投资灵活性。

- 策略执行风险:数量化策略需严格风险控制和优质数据支持,操作管理不当带来额外风险。

报告提及风险提示强调谨慎,建议投资者分散配置、关注宏观及市场结构转变,同时结合多模型指标综合判定。[page::0,47]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模型依赖历史数据:所有策略基于历史回测,推断未来表现存在前提局限,不能完全预见新兴宏观政策或黑天鹅事件造成的模式失效。

- 高拥挤度风险未充分对冲:报告分析拥挤度是风险预警指标,但实际交易中如何动态控制高拥挤度带来的风险未详述,操作难度较大。
  • 估值修复的时机和幅度不确定:尽管提出了高赔率-低胜率状态,但具体右侧趋势确认时间节点无明确量化阈值,投资者面临较大判断不确定。

- 转债市场对估值的敏感度及溢价结构影响复杂:高赎回保护期带来的估值高位未必快速兑现,存在市场情绪波折风险。
  • 基金策略效果具有选样偏差:领先者基金表现优异,但该结论可能因选取规模、策略透明度等因素带有部分幸存者偏差。

- 量价因子未来表现依赖市场结构变化:随着市场规模增加和注册制深化,中小盘机会可能增多,但不排除整体风格变动带来的短期因子失效或调整风险。

总体来看,报告多维度分析较为严谨,风险提示明确,策略体系丰富,适合量化投资者参考,但实际操作仍需结合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及风险管理。

---

七、结论性综合



国盛证券2024年度金融工程策略展望报告系统回顾并前瞻了宏观走势、大类资产、行业热点、基金及风格偏好、量价因子及主动量化策略表现,并聚焦可转债市场与择时策略。
  • 宏观与资产配置:当前货币扩张阶段,权益资产虽有较高预期收益(20%+),但胜率偏低,短期不宜重仓;利率债尤其是7-10年期国债高赔率高胜率,配置价值大,建议超配;可转债估值较高,配置待审慎。

- 风格及基金分析:短期避开高拥挤度小盘,关注红利;关注成长及质量风格的右侧趋势确认;领先者基金优于跟随者,左侧交易型基金表现抗风险优势明显。
  • 行业配置:均衡“顺周期+医药+低拥挤TMT”,重点推荐医药、电子、钢铁、汽车,结合行业景气和困境反转模型,实现持续超额收益。

- 多因子及主动量化:量价类Alpha因子稳健运行,部分主动选股策略表现亮眼,小盘价值、红利精选收益突出,成长类及机构行为策略需谨慎。
  • 可转债市场:当前中证转债收益被估值压制,低估值策略收益衰减,平衡偏债增强策略具备较优Alpha和Beta含量,适合震荡市配置。

- 择时判断:指数和行业层面均显示中期震荡筑底态势,市场下行空间有限,行业重点关注汽车、医药、钢铁、建材、房地产,警惕传媒和消费者服务。

综合考虑各市场层面逻辑,报告所展示的一致性趋势支持稳健“多元平衡配置”理念,结合具体品种择时和风格轮动策略,有望在2024年实现优异投资回报。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政策、信用周期及风险信号,采用动态调整和多因子交叉验证体系降低风险、捕捉机遇。报告全文配备丰富图表数据,量化指标清晰,适合机构及专业投资者深入研究与应用。

---

主要参考图片展示



经济周期六阶段及市场表现(图10-12)









权益与债券预期收益结构(图4、7、14)









量价Alpha因子多空对冲绩效(图62、64)







医药、电子、钢铁、汽车景气度与估值指标示意(图27-30,31-36,37-42,43-50)



医药系列指标

电子系列指标

钢铁系列指标

汽车系列指标

可转债收益分解与估值(图72-77、78-83)







---

以上为对国盛证券2024年金融工程策略展望报告的完整详尽解读,包括报告结构、核心逻辑推理、主要数据解析、图表说明、风险点及潜在局限性评估,旨在辅助专业投资者深刻理解并灵活应用报告内容。[page::0-48]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