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系统梳理了2020年8月上市前新股及打新基金的最新动态,统计了45只待上市股票预计募资总额383.86亿,当前可参与打新的7只股票预计募集资金40.70亿。以2亿元规模打新基金为例,自2019年以来科创板打新收益持续增长,基金规模与增厚收益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规模越小收益率越高。易方达、鹏华和广发为打新基金数量及规模最多的三家公司,今年以来部分打新基金收益超95%,展示打新策略较高的收益潜力和市场关注度 [page::0][page::5][page::6][page::10][page::11][page::12]
本报告系统介绍了协方差矩阵在股票组合风险控制中的核心应用及主流估计方法,包括样本协方差、因子模型、压缩矩阵估计等,结合多种评价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多步调整的多因子模型协方差估计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方法,在指数增强型产品的风险控制表现最佳,同时压缩矩阵估计以其简便性获得较好应用,报告并结合详实图表展示了各方法的优势与局限,为投资者提供量化风险管理方案参考 [page::0][page::2][page::14][page::20][page::21]。
报告系统介绍Newey-West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多因子模型因子有效性检验中的应用。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展示了该调整在存在序列自相关和异方差情况下对序列方差估计的修正效果,表明Newey-West方法能有效纠正传统OLS估计偏误,使因子显著性检验更加稳健可靠。[page::0][page::2][page::3][page::5][page::8][page::9]
本报告分析了2019年2月25日50ETF期权合约出现192倍涨幅的原因,确认该涨幅为50ETF期权历史最大,同时解析了波动率、杠杆效应及Gamma对价格涨幅的贡献,并回顾了当周市场情绪偏乐观及波动率反弹的行情特征 [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
本报告基于成分股净利润和分红预案,构建了分红对股指期货价格影响的预估模型,重点分析了2019年9月合约受分红影响显著,分别预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指数9月合约分红点数为71.09、78.77、49.76点,揭示了分红因素对期货点位的重要影响,为相关期货交易提供数据支持和风险提示 [page::0][page::2].
本报告深入分析期权卖方策略的可行性及风险管理,指出期权卖方胜率高但需重视风险控制。通过卖出跨式期权策略的绩效数据展示,高胜率并不保证持续盈利。报告还跟踪了近期50ETF及期权市场情绪、波动率走势,并详述多种期权交易策略及其收益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实战参考。[page::0][page::4][page::6][page::11][page::14]
本报告分析美国市场VIX指数与标普500指数的强负相关性,以及中国市场50ETF期权波动指数与50ETF价格的正相关性。报告指出A股市场参与主体以散户为主,导致市场波动率表现与美股有所不同。通过大量数据和图表,展示波动率的近期下行趋势和市场情绪偏谨慎,为期权投资提供参考。[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
本报告分析了近期期权市场的波动率走势及情绪变化,指出IVIX指数连续下跌反映出近月波动率向远月波动率收敛的现象,但结合交易量与实际波动率(RV)反弹迹象,报告认为波动率下跌趋势难以持续,市场短期或将企稳反弹。此外,文中介绍了2019年将上市的三大新期权品种及多种技术分析策略和量化策略回测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期权市场参考 [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page::22]
报告分析发现,近期50ETF的已实现波动率(RV)大幅低于隐含波动率指数(IVIX),且RV/IVIX比值处于历史极低分位。考虑跳空因素的RV计算确认波动率水平偏低,伴随交易量持续低迷。历史数据表明在RV远低于IVIX时,IVIX往往会在未来5个交易日内下跌,基于此设计的波动率择时策略表现良好,显示当前高IVIX可能被高估,做空波动率或具备机会[page::0][page::3][page::4][page::6][page::7][page::9]
本报告分析了50ETF期权市场的波动率指标变化,指出已实现波动率(RV)持续低于隐含波动率指标ivix,表明波动率处于下行通道。基于RV与ivix的强相关性和历史走势,建议市场投资者采取做空波动率的策略。报告还梳理了期权类私募产品收益表现与多种期权策略的运行情况,提供了具体策略收益数据和图表支持,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page::0][page::3][page::8][page::9][page::13]
本报告分析了反向日历价差组合的投资策略,通过实证回测发现卖出日历价差(即反向日历价差)策略在2015-2018年期间可以实现正收益,且风险相对较低。报告结合隐含波动率及交易情绪数据,探讨了50ETF期权市场的波动率期限结构差异和市场情绪状况,并提供了包括多种技术指标的交易策略及私募期权产品业绩参考,为投资者构建期权组合提供实用策略建议[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18][page::19][page::20][page::22]。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总市值、流通市值、自由流通市值的概念及其计算区别,结合A股市场实际进行市值分布分析,强调不同市值指标在多因子模型中因子构建及指数权重编制中的合理应用,指出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更贴近官方指数权重。报告同时对市场风格因子表现、指数风险预测及收益归因进行了定量分析,为量化投资者提供精准市值数据应用建议及市场风格动态解析 [page::0][page::6][page::9][page::13][page::15][page::16]
本报告基于 Hou, Xue 和 Zhang 的 q 因子模型,结合 A 股市场实证,发现原 q 因子模型在解释价值和动量因子收益方面表现不足,提出将投资因子替换为价值因子进行改进,显著提升模型对 A 股收益的解释能力。基于改进模型构建的三因子量化策略回测显示,从 2017 年至 2020年11月月度调仓,年化超额收益达 25.57%,夏普比率1.076,最大回撤33.64%。报告深入分析了风格因子和 q 因子之间的关联,为量化选股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 [page::0][page::2][page::8][page::9].
本文系统研究了股票持仓时利用股指期货及期权进行对冲的多种方案。通过量化分析不同合约月份、换仓时机及合约类型对对冲成本和收益的影响,发现股指期货远月合约优于近月合约,提前换仓优于持有至到期;期权合成现货对冲效果优于股指期货,且近月期权表现更佳,持有至到期优于提前换仓。[page::0][page::3][page::4][page::5][page::17]
本报告基于各指数成分股的净利润和分红预案,构建了分红对股指期货点位影响的预估模型,量化测算了上证50、沪深300及中证500各主力合约的分红调整点数,结果显示2019年9月合约受影响最大,分别为55.25、63.05及41.81点,反映了分红对股指期货价格的重要调整作用,为相关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page::0][page::1]。
本报告系统介绍了二元期权的定义、定价方法及其与香草期权希腊字母的比较,阐述了二元期权的结构化理财产品设计及不同标的的收益表现,并深入分析了复制二元期权的价差期权组合及其动态对冲成本,帮助投资者理解二元期权风险与收益特征,为场外期权交易和相关结构性产品投资提供风险管理参考[page::0][page::3][page::6][page::9][page::15][page::19][page::21][page::23][page::24][page::25]。
本报告基于深交所公布的各地区成交额数据,设计了以沪深资金和江浙资金占比为核心的择时策略。研究显示,沪深资金代表机构资金,成交占比上升预示市场将温和上涨;江浙资金代表游资,其成交占比变化则反映市场情绪的转向。策略回测显示,沪深策略年化收益约14.54%,年初以来胜率超过60%,多项指数(深成指、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均表现出显著正收益和较好风险控制,验证了成交活跃度指标在市场择时中的实用价值 [page::0][page::4][page::8]
报告系统介绍了打新基金的现状、收益测算方法及筛选策略表现。科创板与创业板新股募资规模稳定,A类投资者参与度持续提升,网下配售及实际获配占比高。通过理论模型和历史数据,预计2.5亿规模基金获打新收益增强约12%。基于获配率、收益贡献等指标筛选的偏股、平衡、偏债三种基金组合均表现优异,偏股型年化收益达41.96%,偏债型在回撤控制上更优,平衡型策略兼顾收益与风险。整体显示打新基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具吸引力 [page::0][page::4][page::6][page::8][page::16][page::17][page::18][page::21][page::23][page::25][page::27][page::29][page::30]。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非线性规模因子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有效性,通过纯因子组合、分组法和Fama-Macbeth检验验证非线性规模因子在A股市场的表现。实证显示非线性规模因子主要表现为负收益且波动较低,中市值股票普遍跑输大小市值股票。基于分组法构建的多空组合年化收益达22.16%,信息比率为2.71,且该因子的风险溢价不被其他因子所解释。报告指出中证1000指数并不代表市场最小市值股票,因此非线性规模因子在不同中小市值指数上的暴露相近合理。[page::0][page::6][page::9][page::12]
本报告围绕4月初新挂出的50ETF虚值期权合约,结合BS模型计算行权概率,揭示虚值合约行权概率较低,建议理性追涨且考虑期权卖方策略。报告同时回顾期权市场情绪、波动率趋势以及多种期权策略周绩效,综合分析当前期权投资机会与风险,为投资者提供操作建议与私募产品净值参考[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pag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