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PELVaR,一种通过灵活期望短缺(FES)混合框架的VaR协整表示方法。PELVaR结合了VaR的直观性和ES的协整特性,解决了VaR非次可加性及对尾部风险不敏感的缺陷。核心贡献包括引入灵活性参数θ指数,作为尾部风险的归一化度量,并基于欧拉原理分析风险资本的边际分配。理论性质、模拟实验及典型重尾保险赔付实证数据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page::0][page::1][page::2][page::8][page::32]
本文基于机制设计理论分析了二阶价格歧视(2PD)模型,建立含随机效应协方差的随机系数离散选择模型。提出适用于2PD环境中数据受限的实验设计,利用航空公司座位选择数据验证模型并展示方法可行性。通过部分市场测试与全市场测试有效识别关键参数,实验结果帮助预测最优定价策略,即使未估计需求模型[page::0][page::1][page::3][page::14][page::19][page::27]。
本研究提出基于期望值(expectile)的方法框架,针对FTSE 100指数在极端波动市场中的风险管理,解决传统VaR模型在极端损失敏感度不足及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2004-2023年20年金融数据,构建带有非线性、异方差和时间变参数的期望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期望值VaR(EVaR)在不同置信水平和市场状态下的风险预测优于传统VaR模型,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和极端波动期间表现突出,且提供了适应市场状态转换的动态阈值和多资产组合风险分析工具,具备较强的监管与实务应用价值[page::0][page::1][page::4][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4]
本报告基于1992年至2011年A股市场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月度效应和周末效应,发现二月和十一月表现出显著的月度效应,小盘股月度效应更为明显。周末效应表现为周五与周二收益率分布相似,周一收益率波动最大且独立于其他交易日,且中国市场未支持传统的“一月效应”与橱窗装饰假说[page::0][page::1][page::3][page::4][page::6][page::7]。
本报告基于2005年至2012年中国基金市场数据,运用基于收益率的CAPM回归及Fama-French因子模型,分析基金经理选股能力与市场择时能力,发现约45%的基金经理具备显著管理能力,而市场择时能力不普遍。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输赢列联表方法检验基金业绩持续性,结果表明基金业绩具有一定持续性且随时间粒度由月度向年度增强,提示基金业绩稳定保持较为有限【图1】【数据表4-9】【表10-17】【表18-23】【表24-27】[page::0][page::5][page::8][page::9][page::10][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
本报告基于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流动数据,通过细分席位的持仓和资金流入情况分析市场资金配置变化。重点跟踪ETF行业轮动策略,5周频中期组合超额收益达到历史新高17.86%。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被动指数产品发行数量激增,行业和主题类ETF表现活跃,宽基ETF资金流呈分化。主力资金整体净流出,但部分制造业板块流出相对较少,为后续行业配置和资金流趋势判断提供参考[page::0][page::4][page::12][page::16][page::19]
本报告为安信证券发布的机器学习与CTA策略周报,重点分析了近期中证500神经网络策略和商品期货策略的收益及最大回撤,提出下周商品多空预测标的。股指反弹乏力,商品价格波动剧烈,导致机器学习偏趋势策略表现不佳,尤其商品期货策略表现波动较大,具体如玉米上升造成空头损失显著 [page::0][page::2]。
报告系统介绍了价值中枢理论,基于100、200、400、800日均线构建价值轴心,发现价格围绕价值中枢呈现对称波动规律,结合周期分析理论进一步提升趋势及支撑阻力位判断能力,为市场价格走势提供全新解析框架及应用指导[page::0][page::2][page::4][page::6][page::7]。
本报告聚焦期货市场中股指期货基差的异常波动及其对量化策略的影响,尤其是机器学习与CTA策略的应用效果。基差在市场情绪剧烈变化时表现出罕见的贴水及正基差状态,带来额外套利机会。报告追踪了若干机器学习驱动的中证500神经网络策略和商品期货策略,上周均实现正收益,结合基本面数据提升了商品策略的收益和风险控制,为投资者提供了量化交易与机器学习结合的实用参考[page::2][page::0][page::1].
本报告围绕机器学习辅助的CTA策略,重点评述中证500神经网络策略与商品期货策略的最新表现。5月21-25日期间,中证500策略收益-2.49%,商品期货策略收益为0%。基于模型信号,下周建议看多动力煤、铁矿石、螺纹钢,看空玉米。报告还分析了突发事件如IC远期合约“乌龙指”对策略影响,强调量化模型对突发消息面影响的敏感性和限制,为CTA策略操作提供参考 [page::0][page::2].
本报告构建事件驱动多因子选股体系,先采用特征基准模型(CBBM)提纯异常收益,划分收益类与风险类事件并设定有效期,进而构建长期及短期纯事件驱动策略,均显著跑赢中证全指。进一步提出多因子筛选后的事件驱动策略及纳入事件因子的多因子策略,两者回测年化收益分别达到49.8%和54.7%,信息比率分别为0.86和0.96,体现事件因子在选股中的增值作用,同时指出事件因子动态更新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page::0][page::4][page::21][page::22]。
本报告系统介绍了美国目标日期基金(TDFs)的发展与主流设计思路,详解了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生命周期效用函数变化的下滑航道设计方法,并针对传统TDF缺乏短期风险管理的问题,提出了风险平价、趋势跟踪及目标波动率动态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通过实际回测验证,上述改进显著提升了组合夏普率并降低最大回撤,特别是在中国A股环境下,动态风险管理对于养老目标基金尤为重要,未来中国TDF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 [page::0][page::3][page::6][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5][page::16][page::17]。
本报告提出了基于行业拥挤度和赚钱效应的多维度行业复盘方法,结合势能因子、均线系统、周期温度计和周期分析模型四维因子体系,构建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个股中短线趋势复盘框架,通过识别趋势启动点以提升中短期趋势准确率。报告详细阐述了因子设计与计算方法,并辅以典型案例分析说明框架的应用与实操效果,为捕捉市场震荡中的趋势启动机会提供系统思路和工具 [page::0][page::5][page::6][page::8][page::28][page::29][page::30][page::32][page::37][page::40][page::44]
本报告提出基于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模型的波动率因子EWMAVOL,强调近期收益率权重的提升,有效捕捉波动聚集性。通过在全A及沪深300、中证500等多个样本空间上的回测,EWMAVOL因子表现优异,年化多头收益率最高达23.33%,超额收益率达15.66%,IC和RANKIC显著优于其他波动率因子,且在牛市、熊市、震荡市均表现稳健,显示因子有效性和稳定性 [page::1][page::7][page::8][page::16][page::17]。
本报告基于行业动量与权重行业影响力构建指数择时策略,实证显示沪深300权重行业动量效应明显且预测能力强,策略通过加权及多因子模型剥离行业相关性,年化收益达20%,持仓周期约5日,能稳定跑赢基准指数,且在样本外测试中表现良好,为指数择时提供有效方法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
报告通过基金持仓将中证500成分股分域,高持仓关注成长和盈利因子,低持仓强调波动率、流动性、反转因子,分别选股构建增强组合。策略年化收益达19.02%,信息比1.86,且控制行业暴露,实现持续超额收益和较低回撤,为指数增强提供有效路径 [page::1][page::12][page::13][page::14][page::17][page::18]。
本报告基于过度竞争假说,系统研究了A股ETF的成立前后收益表现差异。发现ETF成分股在成立前收益率显著高于成立后,尤其是新成立一年内的ETF表现较差。通过构建策略回测,证实剔除一年内新成立ETF可显著提升投资组合表现,包括更高年化收益和夏普比率,且最大回撤更低,验证了避免“泡沫”ETF的有效性[page::0][page::1][page::4][page::5]。
本报告基于北向资金作为外部现金流变量构建行业轮动多空组合模型,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北向资金与预期收益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显示模型在窗口期14周、选2个行业时,取得显著正的超额收益,表明北向资金的流入和持股持有均具备良好的行业预测价值,为A股行业轮动提供了新的量化工 具和投资策略支持 [page::0][page::2][page::3][page::6][page::7]。
本报告全面回顾了2021年中国ETF及量化基金的发行热度、规模突破及资金流动,详细解读了各类别产品的业绩表现及细分赛道的竞争态势,指出新能源及增强指数产品表现突出,但整体收益较往年有所缩水。报告还系统梳理了2021年ETF领域中的重要事件,为基金投资者提供数据支持与行业趋势洞见[page::0][page::3][page::14][page::25].
本报告基于市场及行业估值、换手率、情绪指标和板块异动监控,发现创业板估值达历史高位,小市值因子及成长因子表现强势,建议重点配置小市值因子。同时板块异动和风格因子回测表现均支持当前投资机会,[page::0][page::3][page::6][page::8][page::9][pa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