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沪深市场主要指数震荡调整,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上升公募基金周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总结了2025年8月上周沪深市场主要指数涨跌情况及公募基金的表现,主动权益基金仓位维持高位,行业热点及ETF资金流向等关键信息被详尽披露,反映市场行情与基金动向的最新情况,为基金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沪深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及行业涨跌 [page::0]


  • 上证综指上涨2.11%,多只指数涨幅超过1%。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27个行业上涨,涨幅最大行业为国防军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综合和纺织服装。
  • 下跌行业包括医药生物、计算机、商业贸易及休闲服务。


公募基金市场整体表现及仓位动态 [page::0][page::1]


| 基金类别 | 平均涨幅(%) | 正收益占比(%) |
|-----------------|------------|----------------|
| QDII基金 | 1.67 | - |
| 偏股型基金 | 1.56 | 87.16 |
| 固收+基金 | 0.50 | - |
| 纯债型基金 | 0.07 | - |
| 养老目标FOF基金 | 1.04 | - |
| 量化基金 | 1.63 | 95.45 |
  • 量化基金表现优于偏股型基金。

- 主动权益基金行业仓位涨幅靠前的是医药生物、建筑材料和综合,跌幅靠前的是国防军工、煤炭和纺织服饰。
  • 2025年8月8日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仓位为78.49%,保持近三年高点水平。


ETF市场资金流向及流动性 [page::1]

  • ETF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入157.17亿元,资金规模较上期明显增加。

- 跨境型ETF净流入130亿元,股票型ETF净流出54.87亿元。
  • 恒生科技、科创债、自由现金流主题ETF为主要资金流入品种,宽基指数如沪深300等持续资金流出。

- ETF日均成交额约3597.41亿元,日均换手率8.11%。

新基金发行情况及风险提示 [page::1]

  • 上周新发行基金38只,成立34只,募集金额397.40亿元,均较前期有所增加。

- 报告提示市场风格转换和波动风险,不构成投资建议。

深度阅读

渤海证券研究所公募基金周报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沪深市场主要指数震荡调整,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上升公募基金周报》

- 作者:金工团队,证券分析师宋旸(SAC No:S1150517100002)、张笑晨(SAC No:S1150525070001)
  •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3日 10:00
  • 报告主题:关注公募基金市场动态及沪深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对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基金发行情况及ETF资金流向等进行总结分析。


该报告旨在分析近期中国股市行情,剖析公募基金的市场表现、基金仓位变化及行业资金流动情况。报告核心论点为沪深市场主要指数呈震荡调整态势,尽管市场波动,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小幅上升,并重点关注跨境ETF资金流入。报告并未明显给出具体投资评级与目标价,强调风险提示,提醒存在市场风格切换及波动风险,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page::0-2]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核心观点与市场回顾


  • 关键论点

- 上周沪深股市主要指数均上涨(修复前期跌幅),上证综合指数涨幅最大,达2.11%。
- 申万一级行业中27个行业上涨,前三大涨幅行业依次为:国防军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表现突出的还有综合、纺织服装。
- 下跌行业包括医药生物、计算机、商业贸易、休闲服务。
  • 推理依据

- 市场上涨基于阶段性调整后的反弹,行业涨跌差异反映资金流向和板块轮动特征。
- 行业表现或受政策刺激、盈利预期及估值等因素影响。
  • 数据点

- 上证综指涨2.11%,31个行业中27涨4跌。
- 行业涨幅排名明确,体现大类轮动特征。

这部分说明市场整体向好但存在结构性分化,体现投资热点集中于传统产业和部分周期行业。[page::0]

---

2.2 公募基金市场概况


  • 市场热点

- 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FOF成为年内首只“日光基”(基金募集资金达规模上限)。
- 全国首批数据中心公募REITs成功上市,标志基础设施类资产进入资本市场强力推动。
- 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迎来成立高峰期,显示投资者对现金流稳定性资产的兴趣增长。
  • 市场表现

- 各类基金不同程度上涨。QDII基金表现最好,平均上涨1.67%,偏股型基金平均涨1.56%且87.16%正收益。
- 固收+基金上涨0.50%,纯债型基金微涨0.07%,养老目标FOF上涨1.04%,量化基金涨1.63%,95.45%为正收益,表现优于偏股型基金。
  •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数据

- 本期主动权基仓位为78.49%,与上期基本持平,仅减少0.01个百分点,维持在近三年高点附近。
- 行业仓位涨幅前列的是医药生物、建筑材料和综合行业;
- 仓位跌幅居前是国防军工、煤炭和纺织服饰。
  • 推理与假设

- 基金重仓行业变化显示投资经理对行业盈利预期和政策环境的敏感调整。
- 仓位高企代表基金经理信心较强,积极配置权益资产以期把握市场机会。

该节说明公募基金整体依然偏积极配置权益,量化策略和跨境资产获得资金青睐,并通过细分行业仓位变化反映基金经理的行业偏好调整。[page::0-1]

---

2.3 ETF市场概况


  • 资金流入流出情况

- 上周ETF市场净流入157.17亿元,规模明显增加。
- 跨境型ETF资金流入最大,净流入130亿元,凸显境外资产吸引力。
- 股票型ETF出现较大规模资金流出,净流出54.87亿元,说明投资者短期内避险或调仓意愿明确。
  • 流动性指标

- ETF市场日均成交额3597.41亿元,日均成交量1405.52亿份,日均换手率达8.11%。
- 说明ETF市场活跃度较高,具备良好的流动性支撑。
  • 主题及个券表现

- 恒生科技、科创债、自由现金流主题ETF资金流入明显,反映市场对科技创新及现金流优良标的持续关注。
- 宽基指数ETF如沪深300、科创板50、上证50、创业板50均面临资金流出压力。
- 行业层面港股科技、非银板块获得资金青睐,动漫游戏等行业指数面临资金撤离。
  • 推理依据

- 跨境资产和科技板块资金流入体现投资者对新兴成长和全球资源多元化配置需求。
- 宽基资金流出与市场震荡调整相关,资金可能短期兑现利润或调整结构。

此节深刻反映当前ETF市场的资金动态和投资者偏好,同时通过流动性数据表明市场运行环境活跃,存在短期震荡与主题资产轮动特征。[page::0-1]

---

2.4 新基金发行情况


  • 近期新发行基金数量为38只,较上期增加4只;

- 新成立基金34只,较上期增加6只;
  • 新基金募集资金总额达到397.40亿元,较上期明显增长269.07亿元。


该部分反映市场对新增投资产品需求旺盛,且资金继续人大幅进入公募基金领域,显示投资者情绪积极,有助于市场流动性和资本补充。[page::1]

---

2.5 风险提示


  • 报告提醒当前市场存在风格转换风险及波动风险。

- 明确该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依赖公开信息编制。
  • 强调投资决策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判断。


风险提示环节合理规范,提示投资者认知市场不确定性及报告使用范围。[page::1]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配图(imagepath: images/17b1dad069ab8c66f272a22e59119d29bac8efa0da1147984110f6b9cb42ccf4.jpg?page=0):
  • 描述:该图片融合了城市现代建筑剪影与金融数据的动态图形,意图传达证券研究所对资本市场的精准洞察与深入研判。

- 解读:图中数字如35.08、56.18、38.99等可能象征价格指数、成交量或其他金融指标,强化了“专业、深研、独立”的品牌形象。
  • 联系文本:图像作为视觉引导,提升读者对报告专业度的信任感,未具体呈现投资数据,但为整份报告营造专业背景氛围。

- 潜在限制:无具体数据解释,仅构图用,不能直接作为市场分析依据。

第二页Logo图(image
path: images/269f335eb1aa4452e26234fe5432618372cc12341127bf465b3c6dfa09ff15a0.jpg?page=2):
  • 渤海证券官方标志,强化报告权威性。


报告其余页面无具体数据信息或图表,主要为声明和版权内容。[page::0,2]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涉及具体的估值计算或模型使用,如现金流折现(DCF)、市盈率(P/E)或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等。报告侧重于市场整体行情、资金流动和仓位变化的描述,而非个股估值分析。

---

5. 风险因素评估


  • 识别风险

- 市场风格快速转换可能导致短期投资策略失效;
- 市场震荡增加基金净值波动风险;
- 新基金募集规模虽大,但市场波动仍增投资不确定性。
  • 潜在影响

- 投资者持仓风险提升;
- 行业与策略轮动可能引发投资组合重构,带来调整成本;
- 超额收益达成难度仍存。
  • 缓解策略

- 报告并未深入提出具体缓解措施,主要为风险警示提示,提醒投资者审慎投资。

该风险提示具备规范性,但缺少深度风险管理建议。[page::1]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

- 报告整体立足市场乐观态度,积极强调基金仓位高位和资金流入增长,可能传递一定的市场温和乐观氛围。
- 对行业涨跌的说明未深入探讨行业基础基本面,可能导致短期观点偏重市场资金表现。
  • 数据局限性

- 基金仓位数据虽精确到小数点,但仅变动0.01pct,实际变化微乎其微,可能存在季度或月度调仓周期限制。
- ETF资金流入流出部分未详细披露资金来源、投资者类型及交易动因,无法进一步量化影响。
  • 细节

- 报告中行业分类与基金类型划分合理,但未给出完整的业绩对比基准,缺少横向比较。
- 报告未引用具体宏观经济指标来支持股市走势分析,略显片面。

这些因素提示投资者需结合更宽广的经济数据和市场动态理解报告观点。[page::0-2]

---

7. 结论性综合



综上,渤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沪深市场主要指数震荡调整,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上升公募基金周报》通过系统梳理沪深市场近期走势、公募基金表现、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变化及ETF资金流向,为投资者提供了翔实的市场动态与资金态势分析。报告显示:
  • 沪深市场主要指数上周普遍上涨,体现阶段性市场反弹,行业涨跌分化明显,周期与科技主题带动资金流入。

- 公募基金整体积极配置权益资产,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保持较高水平,且基金发行数量及募集金额大幅上升,显示市场资金活跃度及投资者信心。
  • ETF市场资金净流入强劲,跨境ETF和科技主题ETF获得投资者青睐,宽基指数ETF遭遇资金流出,反映市场短期调整及板块轮动。

- 风险提示强调市场波动与风格转换风险,提醒投资者谨慎操作。

报告未涉及个股或行业详细估值,亦未提供具体投资建议,整体内容专业且数据翔实,但需结合宏观走势及行业研究深化理解,以避免风险。图表虽简洁但与文本内容配合完整,提升了内容的易读性与专业形象。

整体而言,报告展现出研究所对当前市场平衡态势的判断及对公募基金资金动态的精准把控,建议投资者理性分析,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page::0-2]

---

附:引用图像



封面图

渤海证券Logo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