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基于1926年至2014年美国市场长周期数据,探讨了规模效应在多种日历效应中的稳定性,包括一月效应、万圣节效应、十月效应、季节效应、月初效应、周内效应及年度周效应,发现规模效应依旧显著且稳健存在,且这种现象部分嵌入于多种日历效应之中,挑战了有效市场假说,为投资者在择时和小市值投资提供实用指导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本报告梳理了低风险投资领域的核心事实与误区,结合多种统计及基本面风险因子,实证验证了低风险策略在历史及样本外均表现优异,且适用于多国多资产类别。低风险效应得到了杠杆约束和行为金融中的彩票偏好理论支持。报告指出CAPM模型失效与低风险策略有效性二者不可兼得,澄清了低风险投资对交易成本敏感及仅适用小盘股的误区,并分析了策略在市场下行期间的表现差异及估值水平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低风险投资的系统认知和实操指导 [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
本文基于美国证监会Regulation SHO试点项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卖空限制放松后试点股票收益同步性显著提升,且收益同步性与股票价格信息含量呈正向相关,挑战了低同步性意味着高信息含量的传统观点。高机构持股、高流动性和高分析师覆盖度股票中该效应更为显著,结果对以同步性作为信息含量反向代理变量的研究提出重新检验的必要性 [page::0][page::1][page::2][page::4][page::5].
本文基于德国市场谷歌搜索数据构建FEARS情绪指数,揭示其对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及股票市场收益的显著影响。FEARS指数反映市场悲观情绪,指数越高,投资者买入减少、卖出增加,且与股市收益呈负相关;情绪冲击对市场影响短暂但对投资者组合配置具持续影响,非专业投资者更易受情绪波动影响 [page::0][page::1][page::4][page::5][page::6][page::8]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公司历史基本面特征构建的特征预测方法,用以减少传统估计分析师预测误差的偏误,发现投资者系统性过度重视分析师预测,忽视基于公司特征的乐观度信号,导致价格未充分反映分析师预测误差中可预测的成分。通过构建基于特征预测乐观度的新指标CO,对公司排序形成多空组合,长期获得显著异常收益,尤其在信息环境差异明显和收益消息敏感度高的公司中表现更佳,验证了该方法比传统基于回归的误差预测方法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和市场适用性。研究进一步通过风险调整和条件测试,确认分析师预测被过度重视而非风险因素驱动。结果对投资者行为和监管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本文以1998年至2007年1026只美国主动管理股票基金为样本,实证研究团队管理与个人管理基金的绩效表现,重点分析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对团队管理基金绩效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团队管理基金本身绩效与个人管理无显著差异,但在强有力的董事会监管(如独立董事比例高、董事会规模小)条件下,团队管理基金绩效显著提升,治理机制有效缓解团队搭便车问题,提高基金回报,为SEC治理政策提供实证依据[page::0][page::1][page::4][page::5][page::7]。
本文基于Stark(2019)研究,将共同基金的alpha分解为选股alpha与赋权alpha,发现赋权alpha在贡献规模与持续性上均显著高于选股alpha,且二者共同作用可带来更高未来超额收益。实证分析基于2004-2017年美国共同基金数据,量化了两种alpha与基金特征和主动管理活跃度相关性,验证赋权alpha及选股alpha能够有效预测未来基金表现并包含传统活跃度指标未涵盖的重要信息,提升了对主动管理产生alpha的理解 [page::0][page::1][page::5][page::6][page::7][page::8]
本报告基于海外文献,深入分析高收益债券市场的特点,指出高收益债券因流动性有限、交易成本高及市场存在错误定价,更适合主动管理策略。通过对费用差距、市场价值加权弊端和溢价折价现象的探讨,强调主动基金在选择和风险控制上的优势,并结合具体基金案例展示投资效益,为投资者提供高收益债券投资决策参考 [page::0][page::1][page::2]。
本文基于加拿大Alpha交易系统订单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事件研究模型,实证分析高频交易商的进入如何缩小股票买卖价差、提升市场流动性。研究发现随着高频交易竞争加剧,股票买卖价差显著下降,流动性大幅改善。作者进而提出高频交易竞争属于数量竞争而非价格竞争,并通过相关实证假设验证支持该结论,挑战了部分理论上的负面看法[page::0][page::2][page::3][page::4][page::5].
本文研究了美国股票市场中买卖报价在亚秒级时间尺度上的短期波动现象,揭示这种波动导致的执行价格风险和时间延迟成本。研究发现竞争程度越高,报价波动越剧烈,快速交易者相比较慢交易者能获得更优执行价格,体现出时间上的优势。波动性及其偏度的实证结果支持了基于Edgeworth周期的价格周期性竞争模型,该模型解释了做市商之间的削价竞争行为对报价短期波动的贡献,为理解高频交易中的报价动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page::0][page::1][page::6][page::7]
本文基于Morningstar数据库,构建价值与成长风格的模拟风格中性FOF组合,系统分析其相对标普500指数的收益与风险特征。研究发现风格中性FOF在分散投资上有优势,但由于成本增加及风格冲突,整体无法提供明显的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R比率分析显示,风格中性FOF仅表现为两种风格FOF的平均水平,未能实现显著超越,且在经济危机阶段表现分化明显。报告建议考虑风格切换策略以增强收益潜力。[page::0][page::2][page::5][page::7]
本报告基于Beardsley等(2021)文献,研究了企业是否通过调整税收支出进行盈余管理以满足或超越个别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结果表明,企业在管理前盈利超过一致预期时,会提高ETR进行盈余储备;在管理前盈利低于多数分析师预测时,会降低ETR以增加利润,且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会考虑个别分析师预测的差异,尤其关注关键分析师的预测。此外,减少ETR使企业更有可能击败额外分析师预测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增加ETR时未达预测的概率,体现了盈余管理的战略性 [page::0][page::1][page::3][page::5][page::6]。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师共同覆盖的股票关联关系,揭示了动量溢出效应的根源。利用分析师共同覆盖数据建立关联股票的动量因子,发现其月度alpha达到1.68%。所构建的关联动量因子能够解释和替代行业、地域、供应链等多个跨资产动量因子的超额收益,揭示了动量效应的统一机制。基于该因子的多空组合策略,月度市值加权及等权超额收益分别为1.19%和2.10%。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共同覆盖是动量溢出现象的核心驱动因素 [page::0][page::4][page::6]。
本报告基于Fergis等(2019)提出的防御性因子择时框架,构建宏观风险因子组合,并设计三大防御性择时指标:风险承受度、多样化比率及估值指标,旨在在市场极端波动期减缓风险敞口。实证显示,该方法对欧债危机、美联储流动性紧缩及中国经济衰退等事件均展现出预警效果,有助于通过减少风险因子暴露实现风险缓释而非持续追求超额收益[page::0][page::1][page::3][page::6]。
本文研究低波动组合构建中交易换手率与风险降低量的关系,发现低波动策略实现显著风险减少时所需换手率较低,且换手率与波动减少之间存在凸向边际递减效应。核心结论包括低波动股票规模大流动性好,交易成本低;多因子低波动策略能以较低换手率获得更高alpha;建议低波动策略换手率不宜超过30% [page::0][page::1][page::3][page::5][page::6][page::7]
本报告基于1926-2000年美国股票市场历史数据,从实体经济角度构建多种收益分解模型,揭示股票长期收益主要来源于名义收益与股息支付,市盈率增长贡献有限,提出通过供给端模型预测未来股权风险溢价约为3.97个百分点,表明股票长期表现仍优于债券,股息支付率持续下降使单纯依赖股息测盈利能力成不足 [page::0][page::7][page::10]
本报告探讨了共同基金经理对技术创新的深刻理解,即主动技术相似性(ATS),是基金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来源。实证显示,提高基金持仓中股票间技术相似性的交易与未来正向超额收益显著相关,且ATS与传统基金特征及业绩因子大多正交,可与其他指标结合提升基金优选效果。此外,高ATS基金超额收益主要源自于使ATS增加的交易行为,验证了技术创新信息在基金经理中形成的信息优势 [page::0][page::1][page::3][page::5][page::6][page::9][page::10]
本报告系统介绍了晨星债基风格箱的构建方法,基于利率敏感度和信贷质量两个维度划分债券基金风格。利率敏感度通过平均有效久期分区间实现,信贷质量则采用基于非线性违约率映射的信用评级加权法,提升了对组合风险的准确评估。报告还详细阐述了违约率凸函数的数学构建及债券组合的加权信用评级计算方法,为债基风险和收益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page::0][page::1][page::4][page::5]
本报告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期构建不确定性度量指标UNC,实证发现UNC能够解释动量与盈利相关因子(MOM、SUE、OP、ROE)的大部分收益,且这些因子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市场下行阶段,表明基于动量和盈利的策略实质上隐含了对市场情绪的押注,对投资组合构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page::0][page::1][page::2][page::4][page::5]
本文研究了共同基金历史收益波动率对未来超额收益的预测作用,发现低波动率基金显著优于高波动率基金,且波动率异象因子LVH可以消除基金经理能力评价中的误判。此外,Fama-French的盈利和投资因子也能修正这种异象带来的偏差,表明基金绩效主要由波动率异象驱动,非经理能力因素决定[page::0][page::1][page::2][page::6][pag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