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tBoost模型与分类任务的ETF选基策略 | 年化收益率: 83.38% | 累计收益率: 42.09% | 最大回撤低于: 10.53% | BigQuant AI量化策略
该策略基于多因子模型和机器学习(CatBoost二分类模型)构建,旨在通过历史行情数据计算多个因子特征,结合风险调整收益的标签,训练模型预测标的未来上涨概率,并据此进行调仓操作。策略聚焦于中长期持有,结合定期调仓和仓位分配,以实现稳健的投资收益。
该策略基于多因子模型和机器学习(CatBoost二分类模型)构建,旨在通过历史行情数据计算多个因子特征,结合风险调整收益的标签,训练模型预测标的未来上涨概率,并据此进行调仓操作。策略聚焦于中长期持有,结合定期调仓和仓位分配,以实现稳健的投资收益。
本策略基于中国三大主要交易板块(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及多个重要指数成分股构建股票池,过滤停牌和ST股票,确保标的质量。以流通市值为核心打分指标,选取市值较小且基本面稳定(PE正值、连续上市超过一年)的股票作为投资标的,体现低市值潜力股的投资理念。每个调仓周期从符合条件的股票中按市值升序排序,选取排名前三的股票等权配置,仓位总和为100%。调仓频率为每5个交易日一次,交易于开盘价执行,持仓结构动态调整以跟踪最新信号,卖出不符合条件的持仓。风险控制方面,通过剔除停牌和ST股票,...
该策略针对 5 只指定 ETF 构建,采用多因子评分系统结合动态止盈止损机制。核心因子包括:26 天趋势评分(加入时间二次项和三角函数项,通过岭回归算法加强版)、5 日与 9 日价格反转因子之和、5 日与 20 日成交量比。每日筛选评分最高的 1 只 ETF 全仓配置,同时实施双阈值风控,动量止盈,趋势止损。
该策略针对 20 只指定 ETF 构建,以 25 天趋势增强评分为核心筛选因子,通过岭回归算法,加入线性时间,二次项和三角函数代表趋势强度和波动情况,辅以 21 日涨跌幅(roc_21)作为止盈指标。每日调仓,若持有的 ETF21 日涨幅超 25%,立即清仓,随后从剩余标的中选取趋势评分最高的 3 只。
本策略选取主板且非ST的股票,结合主要指数成分构建股票池,过滤停牌及异常状态股票,确保样本质量。核心因子为流通市值,优先布局小市值股票,体现市场潜在成长价值。通过市值升序排序,筛选持股数量固定为5只,采用等权配置,总仓位满仓。策略执行采用月度调仓机制,每月第一个交易日开盘时根据最新目标组合进行买卖操作,确保调仓及时且交易成本可控。手续费按每笔订单固定比例和最小费用计算,结合沪深300指数作为基准进行绩效评估。整体策略旨在捕捉小市值股票超额收益,通过简洁明了的因子和严格的...
在之前的DRO组合优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是大类ETF策略-DRO组合优化-避免黑天鹅事件的策略改版
本策略基于A股市场,剔除ST股和新股,结合业绩增长、股息率、估值(PE倒数)及市值(流通市值倒数)四大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综合打分,实现多因子选股。策略每周调仓一次,选取得分最高的10只股票,采用等权配置,持仓比例均衡分配。交易成本采用固定每笔佣金模式,买卖均以开盘价成交。策略初始资金50万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适合追求稳定盈利和风险控制的中长期投资者。通过因子打分与定期轮动,提升组合质量,降低个股风险,符合多因子量化选股理念。
本策略基于ETF池中标的过去20个交易日的动量表现(当日收盘价相较20日前收盘价的涨跌幅)作为评分指标,选取动量排名前3的ETF进行等权配置。策略每5个交易日调仓一次,调仓时将不在目标持仓中的ETF全部卖出,目标持仓按评分结果分配固定仓位,确保持仓总比例为100%。交易成本采用固定每笔费用模型,买入成本为0.03%,卖出成本为0.13%,最低5元。策略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资本起始规模为100万元,采用日频数据模拟实盘操作。适用于权益类基金市场,利用动量效应捕捉市场中表现优异的ETF品种,追求稳健的超额收益。整...
本策略聚焦A股主板和创业板中基本面优良且波动率较低的小市值成长股。首先筛选非ST、非停牌且行业覆盖广泛的股票池,进一步通过基本面指标过滤:要求最近12个月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超过30%,市盈率介于0至50,市净率低于5,且上市时间超过90天,排除波动率高于市场80百分位的标的。最终选取市值最小的5只股票,采用等权重持仓。策略每5个交易日调仓一次,调仓时清仓不在目标池内的股票,并对持仓股票设动态止盈30%和止损8%的风控机制。买卖均以开盘价执行,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此策略旨在捕捉成长且估值...
本策略基于动量和低波动率因子构建,筛选符合市值、估值和交易状态等基本面条件的A股股票池。核心选股逻辑为选取过去60日动量排名前20%、过去20日波动率排名最低30%、市净率(PB)排名最低30%的股票,且剔除停牌及高估值股票,确保质量和安全边际。持仓数量通过参数调节,买入权重均等分配。策略采用固定调仓周期(默认5个交易日),在调仓日调整持仓,卖出不在目标列表的股票,买入目标股票至指定仓位。手续费按每笔订单计费,考虑了固定最小费用。策略适合沪深主板及创业板市场,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旨在通过动...
本策略聚焦A股主板市场中低市值股票,筛选市值介于20亿至30亿元且股价大于2元的非ST股票。通过多维因子过滤,剔除连续下跌超过三天及近两日涨停的标的,确保选股稳定性与流动性。选股逻辑以市值升序排序,优先持有市值较低的10只股票,采用等权配置,分散持仓风险。策略采用每5个交易日调仓一次的频率,利用每日开盘价进行买卖操作,设置固定手续费和最小交易成本以控制交易费用。整体投资理念为稳健增值,结合基本面与技术面指标,控制波动,提升组合收益的稳定性。适合中长期趋势跟踪,基准为沪深300指数...
大类ETF标的,通过分布式鲁棒性优化调仓仓位,避免黑天鹅时间,控制风险
本策略聚焦于中国A股市场,选取上市时间超过一年、非ST且未停牌的股票作为备选池,进一步通过市值和市盈率等财务指标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微盘股。核心选股逻辑是以总市值升序排序,优先选择市值最低的10只股票,体现对低市值潜力股的偏好。策略采用月度调仓频率,每月第一个交易日进行调仓,目标持仓为等权重分配,确保资金均匀配置于精选标的。交易时机以上市首日开盘价买入,卖出时以收盘价成交。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剔除极高估值(PE>100)和极低估值(PE≤0)股票,并排除ST及停牌股票,降低潜在风险。策略以沪...
本策略基于短中期均线排列与价格突破信号,结合基本面筛选构建股票池。首先通过基本面信息筛选沪深两市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个指数成分股,剔除停牌及异常股票。
基于近期表现不错的热门概念板块,挑选出涨停的龙头股票,然后次日买入
本策略基于沪深300指数的中期趋势作为市场参与信号,仅在指数收盘价高于20日均线时进行股票轮动。选股逻辑结合基本面与技术指标,通过自定义得分公式筛选流通市值合理、成交量活跃且技术面健康(如股票价格高于5日均线、KDJ指标J值低于70等)的个股,剔除停牌和异常状态股票。每次调仓周期为5个交易日,选取得分最低的3只股票均等仓位持有,实现分散风险。策略内置止盈15%和止损6%的风险控制机制,及时清仓止盈或止损头寸,保护收益和控制回撤。交易成本按每单固定费用计入,使用开盘价作为交易价格,确保策略...
本策略基于中国A股市场,核心思想是通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net_profit_yoy_ttm)这一成长因子筛选股票。首先,剔除停牌、ST股及净利润同比不增长的股票,确保选股质量。然后,依据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对候选股票进行排序,选择得分最高的3只股票构建等权重组合。策略每日调仓,动态调整持仓以捕捉最新的成长机会。交易执行采用基于当日开盘价的买卖操作,手续费设置为买入万分之3,卖出千分之1.3且最低5元,配合严格的仓位管理和风险控制。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进行回测,资本金为100万元,适合寻求稳健成长的投资者。...
本策略基于多板块及主要A股指数成分股,筛选沪深两市及北交所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正常上市股票,剔除ST及停牌标的。核心逻辑通过市值因子(流通市值)进行排序,选取市值最小的3只股票构建等权持仓组合。策略要求股票上市时间超过365天,且市盈率PE>0,保证质量与流动性。每5个交易日调仓一次,动态调整持仓,保持持股数稳定于3只,确保组合集中且风险可控。交易成本采用固定每笔最低费用加比例佣金,买卖均按开盘价执行,贴合实盘操作。策略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适合中长期趋势跟踪,追求低市值成长股的...
这是一个基于均值回归的期货跨期套利策略,通过交易IM(中证1000期货)的近月和次近月合约进行配对。 基本原理 - 价差计算:远月合约价格 - 近月合约价格 - 统计指标:使用40个交易周期的价差历史数据计算Z-score - 交易信号:当价差偏离历史均值时,预期其会回归
基于风险平价组合优化,对6个ETF进行权重分配,实现风险均衡一致,获取稳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