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百科

岑的交易小苑15:我的交易故事(七)

由polll创建,最终由polll 被浏览 8 用户

故事前情提要:从上海参加完Futures First的交易培训,我们回到北京开始了两周的模拟交易,在进行模拟交易的时候,我和G大师发现了愚弄模拟盘撮合机制的方法,开始搞笑的赚钱之路。

岑秋苑:岑的交易小苑14:我的交易故事(六)​zhuanlan.zhihu.com 图标

模拟盘的两周很快就结束了,虽然在这个阶段假装赚了很多钱,但是面对实际的资金账户,每个人其实心里都没有底。

Futures First对新人的管理,和大部分传统的交易公司完全一致,就是先给你一个超级小的账户练手,然后如果你赚钱了,会慢慢加大你的账户资金。不过虽然说是账户,但其实整个公司是共享同一份保证金的,这样的方式在国外很正常。比如A交易员有5手多头,B交易员有3手空头,那么公司实际上,只需要提供2手期货的保证金就可以了,这种共享保证金的方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国内曾经有软件可以变向的实现这种功能,但是因为这种方法,实际就可以绕过监管做很多事情,因此后来就被叫停了。这一变化的结果,就是,现在,如果你开发了一套软件来接入国内期货公司的交易api,在问卷中一定会要求你声明,该软件不能做分仓使用。

我们的导师L小姐,在模拟盘的两周,和实盘的前几天,已经事无巨细的将她的交易方法讲授给我们。这一点其实挺有趣的,就是在Futures First,虽然是做交易,其实氛围却是挺公开的,谁有什么头寸,谁的策略大概是什么,都不太做保密。导师也愿意把自己会的东西倾囊传授。后来回到国内从事量化交易行业,发现这种公开化,是非常少见的。我至今也没有想明白,当时Futures First,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公开讨论策略的文化。我觉得可以类比的大概是竞技体育吧,每个队伍其实都会有一些套路,但是就算其他队伍学会了,也不一定能高效的使用出来,因为不是每个队伍,都有梅西,都有勒布朗詹姆斯。

比如我们小组的5个人,虽然都学了L小姐的交易方法,但是实际表现却不一样。

我从一开始交易,就不喜欢盯盘,在前几周,我一边交易,一边把公司能找到的和交易相关的书,全看了。所以现在想一下,我为什么能在知乎写点东西,大概应该是因为我在Futures First,觉得盯盘太无聊了,所以天南海北看了好多和交易相关的东西吧。虽然我觉得大部分交易书籍,其实是白看,因为讲的东西,真是太过时了,完全用不上,但是书看的多了,好处就是触类旁通,市面上哪个做交易的,提出什么观点,我就大概知道他是哪了流派的了。所以看书,不能帮你成为乔峰大杀四方,但是当个王语嫣,帮表哥参谋参谋,还是有点用的。

所以我不喜欢盯盘,就导致虽然我似乎是用力学习L小姐的交易方法,但实际上她一天能抓到20次机会,我一天能抓到10次就不错了,而且在盘口上,明显不如L小姐,因此她20次,10次能赚钱,我10次,能赚两三次就不错了。次数少,成功率低,可能一两天,因为运气因素,看不出啥区别,但是长期来看,就导致L小姐的方法,她可以赚钱,我就赚不到啥钱。

但是和我相反,我们组里的Y小伙,就学得特别好。当时Futures First将一整年分为了3个财务季度,每个财务季度会分一次奖金。一般新人,第一个季度都是亏的,水下,只有Y小伙,第一个财务季度,就实现了盈利。记得当时,L小姐表扬Y的时候,就特意拿我做对比,说我交易的时候,不知道在想啥,不好好盯盘,而Y,交易的时候,那种专注的眼神,大家都要学习。

Y是个挺有意思的人,首先第一特征,就是游戏打得非常好,而且不仅仅是游戏,各种吃喝玩乐项目,都可以吊打我(四川人这方面绝对有buff)。他在Futures First的时光,就是拉着我们打游戏的时光,玩过2Konline,赛车,CoC,几个月换一个玩。一个游戏我还没摸清路数呢,他就可以大杀四方了。拿大家熟悉的游戏来说,他玩过几个月王者荣耀,很快就玩出一手绝活露娜和貂蝉,不过没玩几个月,又去吃鸡了。后来,Futures First开设了武汉办公室,培养出来最出色的交易员,也是随便玩玩王者荣耀,一个月就拿新手英雄刷了个国服亚瑟。从某种角度来看,盘口相关策略的主观交易水平,确实和游戏水平,是有比较高相关性的。

不过还好,我这种盯盘不太行的,也会慢慢找到适合我们的策略,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不是那种第一手最及时的反馈,但是一样能赚钱。不过第一个季度,我确实没有赚钱,还因为两次不太好的交易,连续创造了两次新人向下亏损的记录。下次我们就讲讲这两次亏损,不过这次我想再展开讲讲游戏。

我之前不咋玩MOBA类游戏,主要是大学那会搞太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大家在寝室其乐融融的时候,我一般还没回来。另外也怪我室友,居然在09年那会儿Dota最火的时候,没人玩,所以一直没入坑。我真正入坑,是离开Futures First,加入BW资产,一家国内的量化对冲基金之后。BW是一家挺好的公司,但是不能掩盖他更是一家神奇的公司的本质。我是BW的7号员工,我去的时候还是挺正常的,但是不到半年后,我们招了一个新的研究员,然后公司就彻底向游戏的海洋前进了。BW的具体故事,我会在写完Futures First的经历之后再说。这里就说说我和这个研究员的Dota故事。

这个研究员,S先生,是Dota2 5000分水平,擅长各种Dota嘲讽技巧,一般的卡尔连招不能满足他秀手速的欲望,一定要在连招中间公屏打字+种树+扔鞋+把鞋捡回来,才肯罢休。扔鞋捡鞋是他最擅长的招数。这个招不好练,因为扔离对面太远,就显得你怂了,扔太近,就被对面捡了,只有你对你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有绝对的自信,才能反复调戏又不被打脸。这哥们的反应速度是绝对厉害。

我觉得他的嘲讽技非常优美,所以就入坑了。不过我的兴趣不在嘲讽技上,而是对各种各样的技能和装备很感兴趣,于是先刷了一遍全英雄挑战。这个过程现在想起来,就完全和我在Futures First先把能找到的书全看了一样。我并不在乎能不能立马上分,而是喜欢这种研究和学习的过程。先去看一个英雄的教学视频,理解这个英雄的定位和套路,然后实践,尤其是把视频中的套路和连招比较熟练的实现之后,就有特别浓厚的满足感。也喜欢用一些妖路子,比如辉耀高达狗什么的。16年底还有高台的时候,还可以用三个树枝把英雄挤上天辉上路高台,我还玩过一阵子任何攻击距离够的英雄前10分钟高台打远古。还有一阵子,沉迷于先知杀鸡杀鸟,和炸弹人。

一两个月后,和S先生玩,S先生都很惊讶我会玩土猫、陈这种非主流,而且不是乱玩,对于套路的理解都还行;也惊讶我有这么多他都没试过的妖路子。其实从游戏玩法,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我就喜欢在正常路子和妖路子的边缘探索,S先生就喜欢用自己实力调戏对手的欢乐。所以到这里,大概的结论就是,无论是做交易,还是玩游戏,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性格,思维习惯,擅长领域,而渐渐走向不同的风格和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应该扬长避短,才会走得通畅。

不过实际上,我最后还是退游了。故事是一次午休的游戏。S先生午休的时候,喜欢欺负我们另外一个后来的研究员,和他中路单挑。后来的研究员其实挺厉害的,首先是数学竞赛金牌,这还不够,小的时候还走过围棋职业,不过后来因为和一个比他小几岁的叫柯洁的小屁孩下过几次棋,就果断放弃这条路了。不过在Dota上,这哥们是完全被S先生碾压。我看不下去,提出要2v1,条件是我10分钟内不帮忙。S先生同意了,我们先选,小研究员拿了VS复仇之魂,我拿出了非常恶心的水桶腰祸乱之源,S先生针对的拿了圣堂刺客。前期不表,后期我有刷新球跳刀,小研究员手里有推推,S先生有林肯羊刀,理论上只要我们谁先手破了林肯,S先生都会被祸乱之源的刷新大控到死(有折光需要小研究员补一下伤害),但实际上打了几轮,结果都是我先手,破林肯的一瞬间被羊,然后被圣堂几刀杀了,然后小研究员才姗姗来迟,给一锤子,伤害不够,等S先生醒过来又把他杀了。毫无例外。

也就是说,反应速度的短板,如果我不去克服,即使我搞出刷新祸乱之源这种恶心的套路,依然没办法实现目标。理论上,靠肌肉记忆,我可以慢慢提高这个步骤的速度,不过我的兴趣不在这里,就慢慢玩得少了。

标签

金融交易模拟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