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提出在基于风险的资产配臵方法中系统引入收益预测的主动风险预算框架,通过对A股行业指数的实证,构建基于价格动量与历史波动率的复合因子,以分档预算与得分预算两种方式映射预期收益,实现风险预算优化分配。实证结果显示,主动风险预算策略夏普比显著优于传统风险均衡,且复合因子具备较强的未来收益预测能力,显著提升组合表现与区分度[page::0][page::7][page::9][page::11][page::13][page::14][page::15]。
本报告基于上市公司业绩成长的延续性研究,结合加速度指标筛选业绩加速增长企业,有效降低成长反转风险。通过规避非经常性因素影响,并叠加分析师预期和技术面动量信息构建成长趋势共振选股策略。该策略自2009年以来实现年化收益37.9%,稳健超越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且在多数年份排名行业前三分之一,展现稳定的选股能力和较强的盈利表现[page::0][page::3][page::6][page::8][page::22][page::19][page::20][page::21][page::17][page::14][page::15][page::16][page::18][page::19].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业绩公告前后A股市场中业绩好消息和坏消息对股价的影响,验证了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PEAD)效应,重点探讨了业绩维度、公告时点、机构持仓和分析师覆盖对异常收益的影响,发现一季报和三季报的业绩公告带来的超额收益最为显著,机构持仓比例和分析师覆盖度较高的股票公告前表现尤其优异,且财务质量较好的公司表现更为稳定,为构建基于业绩公告信息的量化策略提供实证依据 [page::0][page::1][page::2][page::4][page::5]。
本报告构建了海外投资者情绪指数(OISI),选取中国股市资金净流入、A/H股比价、海外ETF换手率等五个因子,通过统计方法综合反映海外投资者的市场信心。近期指数虽有小幅下降但仍居高位,显示短期投资步伐趋缓而长期信心充足,海外资金在A股牛市中扮演重要角色 [page::0][page::1][page::2]。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自2019年推行注册制以来,A股网下打新市场的发展与表现,重点分析了制度改革、市场指数、基金产品、供给和需求端变化,详细探讨了网下打新收益的历史高点、账户规模最优区间及未来收益走势预测。报告结合大量图表及数据,显示注册制新股占据融资规模主导,网下账户数量及打新收益创新高,且2021年打新收益仍具备较大期待空间 [page::0][page::1][page::6][page::8][page::10][page::21]
本报告聚焦于投资者调研事件驱动策略,利用事件内外信息选股,构建定期、即时及择时调仓组合,均实现显著超额收益,定期调仓组合年化收益率达41.6%,即时调仓组合年化收益率达45.4%,择时组合夏普比率高达1.9,表明投资者调研事件具有较强的Alpha收益和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page::0][page::5][page::10][page::11][page::12]。
本报告系统构建了基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盈余质量、营运效率、安全性、公司治理六大维度的QQC综合质量因子,通过等权加权减少过拟合,QQC因子在不同市场样本均表现出色,样本外月度IC达5.84%,组合年化超额收益可达15%。结合估值、动量等因子,QQC在沪深300指数增强策略中实现年化超额收益10.47%,样本外达到15.02%,最大回撤仅3.9%,表现稳健优异[page::0][page::3][page::4][page::16][page::20]。
本报告基于外生环境、内生结构、趋势动量三大维度构建资产收益预测指标,通过融合框架有效结合三者信号,实现在多宽基指数及股债风格资产上的战术资产配置提升。融合策略显著提高年化收益率,同时控制最大回撤,并在股债组合和股债风格组合中获得优异回测表现,兼具稳健性与较好泛化能力,为动态风险预算领域提供实践参考[page::0][page::8][page::9][page::12][page::15][page::17]
本报告以问答形式系统梳理指数投资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展示全球指数投资规模快速增长,中国指数投资仍有较大空间。指数投资行业由头部管理者先发优势主导,新进入者通过创新抢占市场。指数产品正从单一股票市场向全球、跨资产和细分因子指数拓展,投资者关注低费率、跟踪误差及产品设计,指数投资具备资产、策略及因子多维分散配置功能,为投资者提供有效投资工具与配置思路 [page::0][page::1][page::6][page::8]。
本报告针对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重点探讨通过构建策略间分散化组合以抵御市场极端风险,强调CTA策略作为低相关资产的重要配置价值。通过分析国内外私募基金策略表现及CTA历史收益,证明CTA具备右偏收益分布及在极端行情中的防御性优势,国内CTA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适合长期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 [page::0][page::1][page::8][page::11][page::13]。
报告从金融工程视角,基于阻力支撑相对强弱构建了QRS技术择时指标,绕开净值计算构造动态参数模型以减少过拟合风险。研究显示,QRS指标在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上均具备稳定择时能力,且改进后指标年化收益率达16.1%,夏普比率0.96,回撤及开仓胜率优于基准指数,具备良好的适用性和外推能力[page::0][page::6][page::16][page::18]。
报告以盈利动量因子为例,分析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多元化对因子表现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认为盈利动量因子表现优异但存在“动量崩溃”风险。通过区分高ROE(配置型资金偏好)与低ROE(博弈型资金偏好)股票,构建个性化因子,有效提升因子策略收益和风险特征,降低回撤并未增加换手率,增强策略稳定性和适应性[page::0][page::3][page::5][page::11]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ETF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态势,分析了资管行业生态变迁中公募基金对ETF的积极布局及产品创新。报告指出,随着资本市场市场化和法治化推进,ETF成为提升投资效率的重要工具,公募基金ETF占比持续提升但仍有巨大成长空间。ETF产品类型日趋丰富,从宽基到行业主题再到Smart Beta ETF均实现爆发增长。投资者教育加强推动散户参与。展望未来,转融券业务、做市商活跃、衍生品丰富和主动管理增强ETF均将驱动ETF市场健康稳定发展[page::0][page::1][page::5][page::6][page::10][page::12][page::13]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非金融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相关财务科目,构建多项债务融资因子,实证分析其在选股和行业轮动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融资成本因子与现金充足率因子在高负债样本中表现优异,尤其利率下行期优势显著;利率上行阶段需重点关注有息负债率变动以规避风险。融资能力较弱的企业构建负面组合年化跑输市场8.2%。同时,融资成本同比下滑的行业未来收益表现优异,提供了行业轮动参考 [page::0][page::3][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7][page::19][page::21]
本文探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G×E)研究在公共政策设计中的理论及实证发展。结合Lowi政策分类框架,分析教育领域中基于多基因指数的G×E互动,强调不同政策类型和强制力对基因相关不平等的影响机制。提出引入非线性G×E模型以捕捉政策对遗传倾向分布的异质性效应,为政策制定和未来研究方法提供指导 [page::0][page::2][page::4][page::8][page::10][page::15]。
本论文结合实验经济学与大语言模型(LLMs)研究,设计两个案例研究探讨实验设计关键要素对LLM行为的影响。发现人格设定显著影响经济偏好但不影响理性表现,单轮对话形态和多选答案限制降低某些模型理性得分。总结七大实操策略以提升LLM实验设计的可复现性和通用性,推动实验经济学在数字时代的拓展和方法论标准化 [page::0][page::2][page::6][page::17]
本论文提出了包含随机利率的Volterra Stein-Stein模型,利用相关的高斯Volterra过程同时驱动波动率与利率。文章在保证解析可解性的基础上,推导了零息债券及利率期权的显式定价公式,及基于Fredholm算子的对数远期指数特征函数表达式,支持通过Fourier方法高效定价与校准。利用市场数据进行模型标定,成功捕捉了利率Cap隐含波动率的驼峰型期限结构及标普500期权的隐含波动率ATM偏度的凹形对数对数期限结构,验证了模型的灵活性与实际适应性。模型还与传统线性二次模型建立联系,并提出多因子近似数值方法[page::0][page::1][page::13][page::14][page::18][page::19][page::21][page::23]
本论文从全球价值链、研究合作和企业间知识转移三条路径构建AI扩散框架,实证分析16个中低收入国家相较发达国家的AI扩散现状及依赖中美两国的程度。结果显示中低收入国家AI扩散显著滞后但差距逐步缩小,中国在价值链扩散具核心作用,美国在研究与知识转移方面占优势。研究揭示扩散速度与路径差异影响技术强度与生产力,呼吁制定差异化治理策略和双边协议确保公平分配AI经济利益 [page::0][page::15][page::44]
本研究基于2000-2023年二级私募股权基金数据,实证发现小型基金在IRR、DPI和RVPI等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大型基金。小型基金因决策灵活、敏捷以及投资者与管理者利益更高度一致,表现优异,挑战了大规模经济带来更好绩效的传统理论。研究对投资者在基金规模与业绩权衡上的配置决策提出建议,强调需重视小型基金的潜在优势和风险管理 [page::1][page::11][page::18][page::25]。
本论文旨在通过新颖的因果机器学习方法,分析美国电力市场自由化对电价的因果影响。研究对比了多种机器学习和统计模型,发现DeepProbCP框架表现最佳,揭示市场自由化及个体电力供应商进入导致短期电价约7%的下降,强调因果推断在能源政策评估中的价值,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page::0][page::1][page::10][page::20][page::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