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50人幕僚大会”的“神秘结论”:很多逻辑都是第一次公开!


(humidity) #1

50人幕僚大会

是普通人触摸政策的最高通道

这里面很多的逻辑和情报

都会出现在后面的文件和规划中~~~

*这在过去40年,已经反复被证明~~~~*

![](data:image/svg+xml;utf8,<svg%20xmlns=‘http://www.w3.org/2000/svg’%20width=‘547’%20height='360’>)

**而这一次的独特之处,在于50人幕僚原本的“闭门”大会,破天荒的对外公开了有一些逻辑,还是第一次公开,看点确实很多~**比如上图王建说的:“我们现在存在两个认识误区,第一,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阶段已经到了应该下行的时候,它的速度就应该低。中国是二元社会结构,中国改革以后实行了先富政策,现在已经有3亿富人,他们的人均收入大概是2.5万美元,但是我们还有10亿后富人群,这10亿后富人群人均收入大概是4000美元。过去三亿的先富人群在2003年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强势的高速增长,是他们的房子和汽车的消费拉动的,中国的两个强力的增长引擎,一个是新全球化,还有一个是先富人群对房、车的消费,引起了一个巨大的内需。当三亿富人完成了置业水平以后得开始往下掉了,但三亿后边还有十亿人。中国是二元社会结构,经济增长高峰一定是两个,更大的经济增长高峰是十亿人的消费。这一波的消费,他们所引领的经济增长周期会更高、更长。现在说经济增长潜力降到什么6%、5%的水平,我都不认同。如果你要看中国的二元结构,你就会认识到是两个消费高峰、两个增长高峰。如果把三亿人2万的GDP倒推到新千年之初的时候,5000美元的人均GDP,他开始进入房车的爆发性需求。如果有了这样的政策,就可以启动他们的消费,推动中国经济很快地走出低谷,进入到一个新的增长高潮。

这里有1个逻辑

老兵必须要翻译一下:

(1)现在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放水给10亿未迈入小康的人;最新的放水民营18条,李总开年视察普惠金融,村霸扫黑等等,都是为了让水,能更好的流入8亿村民,2亿小镇居民手中~~如果不被截留,这10亿人一人消费100块,就能撑起一个100亿的产业~

(2)3亿人,说的是沿海、一线、强二线提前迈入小康水平的人;

**要理解中国的经济,必须理解这个“二元结构”:**现在说的新闻联播天天喊的“高质量发展”,其实是针对这3亿人的,就连这一轮的牛市,恐怕也是带着“高质量帽子”的牛市~老兵此话怎讲呢?我朝的战略纵深太强大了,老兵就拿资本市场来说,大家都知道我朝有1亿人开设股票账户,这只占我朝总人口的10%不到啊~老美是多少呢?老美总人口才3亿,但美国股市开户人数是8000多万,开户人数占总人口的近27%~这还不算什么,老美散户已经很少了,都被消灭的差不多了,要真正理解老美的资本市场,得从老美的基民出发~目前约有48%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基金持有人达960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数的1/3

你没有看错:

48%的家庭持有共同基金~~

而美国自从1924年

第一只开放式基金面世以来

绝大多数基金都是赚钱的

并且平均年复利投资收益率为10%-12%。这就是我们的未来~~~

老兵断定,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老兵的底气在哪里呢??

容老兵娓娓道来~~~

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应该知道“50幕僚”今年吸收了好几个新成员这几人第一次混入我朝最顶级智囊团,必须得拿一点干货,才对得起这层身份~老兵先给大家亮亮新进成员包括: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

中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人大副校长刘元春

外汇局副局长陆磊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

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

中财办宏观局副局长张晓朴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

某办发展研究中心余斌等10人。

老兵先把这几人第一次参会说的干货总结一下:

![](data:image/svg+xml;utf8,<svg%20xmlns=‘http://www.w3.org/2000/svg’%20width=‘524’%20height='289’>)

外管局陆磊:

(1)2019年,会有2两轮外部冲击;

(2)内部健康性,决定了出路所在;

(3)最担心居民杠杆率;

(4)我们无数次化解了企业杠杆率;

(5)如果外部风险点燃内部脆弱性,先保储备,储备保不住,汇率更保不住;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data:image/svg+xml;utf8,<svg%20xmlns=‘http://www.w3.org/2000/svg’%20width=‘518’%20height='292’>)

这位刘所长,就是去年和央行互怒的这位,说来也是有趣,这2位去年一阵互怒之后,双双升级,都进入了50幕僚,老兵先把刘所长带来的震撼逻辑总结一下,先看原文:产权,我们是国家所有,但是地方在管理,实际上行使的是所有权。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与地方对于产权,使用权、开发权、经营权、收益权等等在这方面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导致权属不清晰。财产权和行政权混合在一起运行,导致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总是受到各种行政权力的干预,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这是因为所有权强调的是占有,而产权强调的是使用。占有是静态的,并不会带来财富。而只有使用才能创造财富,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老兵翻译一下:**产权,才是我们40年奇迹的终极答案,当年在香港喜欢吹牛逼的张五常教授,经常提到,中国奇迹就是产权改革,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释放了压抑已久的生产力,早年我们连买条秋裤,都要布票啊~现在10人亿出门,撞衫的情况都很少见,这种人间奇迹,就是产权改革带来的正向激励效果~~

而产权改革,维度是非常丰富的,土地的产权改革,公私合营的产权改革,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头而已,刘所长提到的产权改革维度,高度直接拔高到了上面和地方的产权改革,这是否是一种信号和暗示呢???一般情况下,说这个话太没有情商了~~~

老兵的理解是:这拔高了“国税地税合并”的战略意义以前,我们认为国税地税合并是为了打破分税制带来的房地产恶果~而如今听刘所长的解释,这恐怕是要释放所有权经营给地方了~这个激励作用的威力,恐怕不亚于当年的土地产权改革~环保税已经是地方全额征收了,房产税也是全部属于地方了~~~这是否是在鼓励地方呢??

![](data:image/svg+xml;utf8,<svg%20xmlns=‘http://www.w3.org/2000/svg’%20width=‘519’%20height='621’>)

**说来也是奇怪,之前跟刘所长互怒的央行徐局长,观点又是针锋相对的:**刘所长说的是要给地方放权,而徐局长却说的是地方与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太多,太大了徐局长甚至说到,大部分文件是由处长们起草的,处长们在交流时会发现各部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可能是因为认识上的差异,也可能是有部门利益的考虑,很难协调一致。但处长们没有调整立场、相互妥协的权利,但文件的出台又是有时限要求的,所以就把有分歧的问题从文件中拿掉了~这直接导致了为什么会有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

![](data:image/svg+xml;utf8,<svg%20xmlns=‘http://www.w3.org/2000/svg’%20width=‘554’%20height='60’>)

![](data:image/svg+xml;utf8,<svg%20xmlns=‘http://www.w3.org/2000/svg’%20width=‘517’%20height='295’>)

**从老兵的观察来看,刘所长代表的财政系统,连国债这么雄厚的武器,都用不好,就先别谈给予地方产权改革了~~~**其实财政拖了后腿,是明摆着的时期,要不是财政不给力,我朝货币政策会比现在从容许多~发行国债虽然不是印钞,但是是胜过印钞的~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

发行国债—钱进入财政—财政通过各种专项支出,把钱花掉—花掉的钱,全部回流社会-----社会上提供服务的企业,会感受到生意好做了-----这会直接促发微观世界的改变----中小企业觉得有钱赚-----立马就会扩产、加人、提高研发----赚到了钱的老板和中高层,就会去买车买房改善生活-----这消费又起来了~~~~

这里面唯一吃亏的,就是财政背上了巨额赤字~这就是财政系统的经典推诿理由了~

**老兵敢问:为什么要恐惧负债???**现在第一大经济体、第二大经济体,都是极端负债~这是为什么??里根当年那样通过减税降费背上了负债,当时许多远见之士几乎声泪俱下的反对~

可实际结果呢??

是里根让美国重新崛起

还无意间拖垮了苏联

里根之前那么多任

攒下不到1万亿美元的国债

里根自己一人就干到接近3万亿 ~~

很多人以为政府负债太多了是严重问题

然而真相是政府不负债才是致命问题~~~

![](data:image/svg+xml;utf8,<svg%20xmlns=‘http://www.w3.org/2000/svg’%20width=‘506’%20height='417’>)

老兵原创不易,坚持下来更不易,请各位老铁多多转发支持。还没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老兵财眼”微信号:ztzt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