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重仓增持下的低估值选股策略
由bq20kttn创建,最终由bq20kttn 被浏览 7 用户
不少普通投资者可能都有过这种体验:自己炒股时要么跟着热点追高踩雷,要么盯着行情反复横跳,忙活半天收益却不尽如人意 —— 所以常听到一种观念 “散户别炒股,炒股不如买基金”。这话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基金作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低风险资产,有专业的投研团队跑调研、算数据,能挖到不少普通散户接触不到的优质标的,持仓也更分散稳妥。
”跟着基金买,别墅靠大海。“跟着基金买真的能获得超额收益吗?基金收益能跑赢大盘吗?
巴菲特曾在2008年和美国某对冲基金有过一个10年赌约,赌主动型基金跑不赢标准500指数,最终他轻松取胜。有研究表明,基金确实在21年前都保持了一个不错的增长态势,但在21年后基金进入了寒冬。2022年全年,A股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5%,而主动投资股票基金、主动投资混合基金和指数型股票基金的收益率分别达到了-20.5%、-16.37%和-20.02%,还没跑赢上证大盘。今年信达证券表示,从整体来看,表现不及基准的基金占多数。近三年数据显示,约30%的主动权益基金相对于自身基准的超额收益低于-20%,超过75%的基金未能战胜基准,只有约四分之一实现超额收益为正。但整体从数据来看,基金还是赚钱的。
但我们做量化并不用被动地选基金,而是 “跟着基金的选股节奏走”,让基金为我们筛选股票,变被动为主动—— 毕竟基金重仓的股票,往往是他们花了功夫调研、真金白银加仓的优质标的,顺着这个方向去筛选,相当于站在专业机构的肩膀上挑股票,也能避开不少踩坑的风险。
一、构建基金重仓增持股票池
公募基金在每个季度都会发布其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的名单,通过整理公开发布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每个季度的个股基金持仓市值,再结合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流通市值,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基金的持仓市值比例。但是仅仅根据基金持仓分布来选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些基金为了使得组合分散化,会固定持有一些比较稳定的股票,但我们需要得到的是基金选出来的更加优质的标的。所以,在此基础上,需要计算个股的基金持仓市值比例前后两季度的增幅,我们只把那些基金重仓增持的股票纳入待选股票池中。每个季度的持仓股票都在对应的待选股票中筛选出来。例如:2024年9月30日的持仓市值比例大于2023年6月30日的持仓市值比例则进入2024年10月至12月的待选股票池。
下面是从24年一季度到25年四季度的基金增持股票池的数量:
二、筛选条件与调仓
得到每个季度的股票池后,我们需要对股票进行清理和筛选,最后得到我们需要的优质标的。
**1.基础筛选条件:**非ST、非停牌、非风险警示股;上市满一年;非科创板、北交所。
2.添加财务与估值因子条件:
- 资产负债率小于50%,避免买到高负债公司的股票,降低持仓风险;
- PE_TTM 介于 0 - 50 之间,避开高 PE 对应的估值溢价泡沫,聚焦盈利稳定的优质标的;
- PB 小于 5,避免买入股价相对于每股净资产溢价过高的标的,防止陷入资产估值泡沫。
3.根据增持比例确定TOP20股票
在经过清理与筛选的股票池中,按照增持比例降序取前 20 只,聚焦基金重点增持的股票。
4.根据最后选股指标确认调仓
按照市净率(收盘价/每股净资产)升序选出市净率最小的10只股票进行调仓。
为什么要选择市净率?
市净率越低越接近甚至低于 1(即破净股),意味着股价已经低于公司每股净资产,有坚实的账面资产价值作为支撑,股价下跌空间被大幅压缩,但其价值又被市场低估,选用这个指标进行选股能挑选出最有升值潜力的优质标的。
5.调仓周期与持股
每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根据所在季度的待选股票池进行选股调仓,每月调仓,等权持有10只。
三、回测结果
回测周期是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1月21日,回测结果如下:\n
注意事项:\n修改回测时间时,需要在两个地方修改,一个是最后的回测时间,另外一个是处理增持股票池的时间,例如我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回测,那处理增持股票池的时间应该选到2022年的9月1日,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完整,如下:\n
改进方向:
1.在判断增持股票池以及后续筛选TOP20股票的时候,可以不选用持仓市值比例作为判断依据,可以选择所有基金的持仓市值的增幅,这个感觉效果可能更好;
2.在得到基金增持股票池后,可以叠加其他策略进行筛选或选股,本策略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
3.因为各公司发布季报时间并不统一,在调仓第一时间无法对全市场所有基金进行统计,这可能导致回测效果受影响。
策略源码:https://bigquant.com/square/ai/308b3eec-9d02-d033-f521-976a48102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