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zzgc5a_作业提交
由bqzzgc5a创建,最终由bqzzgc5a 被浏览 6 用户
https://bigquant.com/codesharev3/7e27dfe5-1f93-49e7-bd2d-bbd2af4918b4
一开始尝试把股息率策略和市收率策略按照50:50的打分权重合并,保留2者的筛选条件,最终回测结果都远落后于单独一项策略。
以下是我在询问quant agent获得的为何该2个因子合并后结果弱于单独任一个的原因:
二、为何因子组合后表现不佳?
- 因子间“信息重叠”或“互相抵消” 两个因子本身可能都指向“低估值”,但背后逻辑不完全一致。 —— 组合时,经常遇到这两类情况: 相关性高:极高相关的因子叠加,实际没增加新信息量,例如很多高股息股票本来也低市收。 互相“拉扯”:有部分股票股息率高而市收率较高(不是最低)、或者市收率特低但无分红(成长股/亏损股)。简单加权后,这两类股票得分都不突出。
- 极端值常被“稀释” 单一策略如股息率,能挑选出极致高分红股票,收益因极端性而突出。 多因子线性组合时,不极端但中庸(两边居中)的股票容易上榜,不再是单因子的“尖子生”,反而拉低整体收益。 特别是加权平均后,两个条件微妙冲突(比如高分红但ps一般、低ps但不分红),变成没有明显优势的中庸组合。
- “预期溢价”的稀释 A股市场股息溢价和市收低估值效应,经实践分属两条逻辑线,高分红可抓防御性牛股,低市收常捞周期股成长龙头,两者轮动表现而不是同步活跃。 合成后,会错失各自特殊时点的“阿尔法”收益。
- 单因子策略“踩对风口”概率更高 行业与市场风格驳杂,组合策略有时落在“价值盲区”,既不是最优分红、也不是最优低市售,失去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