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论文

哪些宏观经济指标存在选股效应?-海通证券-20180816

由qxiao创建,最终由qxiao 被浏览 56 用户

摘要

本文是在报告《选股因子系列研究(三十四)——宏观经济数据可以用来选股吗?》的基础上所展开的进一步分析。

宏观敏感性因子的选股逻辑。上一篇报告中已提及:宏观敏感性因子只是刻画了股票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包括方向与程度。使用宏观敏感性因子选股的正确逻辑是,当预测宏观经济指标上升时,选择正敏感或高敏感的股票。反之,选择负敏感或低敏感的股票。

如何定义对宏观经济指标高敏感与低敏感的股票?由于大多数股票对宏观因子的暴露并不显著,如果分别选取全市场股票中对目标宏观因子暴露系数最高与最低的10%的股票作为多头与空头,多数被选中的股票其实对目标宏观因子的变化并不敏感。因此,我们改用基于宏观敏感度系数T值的选股逻辑,针对每一个宏观经济指标,均选择宏观敏感度系数T值大于或小于预设阈值的股票。

不同宏观经济指标选股效果测试。与价格相关的指标,包括物价类指标中的cpi同比、ppi同比以及大宗商品中的黄金价格涨跌幅以及原油价格涨跌幅,均对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选股作用,且同时存在正向效应与负向效应。间接影响价格指数的指标——利率类,经过实证发现也存在正向与负向的选股效应。同时我们还发现,股市对更新频率较高的指标(日频)相较更新频率较低的指标(月频),反应更为灵敏,因而更容易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选股效果。这些指标包括:利率水平、期限利差、信用利差、股市波动率、大宗商品等。国民经济指标以及货币供给指标不仅披露频率低,且与股票之间关联并不紧密。从数据检验来看,选股效果微乎其微

宏观敏感性因子的应用价值。结合海外经验,宏观敏感性因子在选股的收益预测模型中应用价值并不高,而是往往被应用于选股的风控模型中,基于宏观暴露敏感度对股票的权重予以约束,以避免宏观经济变化对部分关联性较强的个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正文

/wiki/static/upload/0b/0ba47bf6-38d0-4ed0-8437-1782d5127954.pdf

\

标签

股票选股逻辑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