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逆袭定律:市值因子
由small_q创建,最终由small_q 被浏览 78 用户
因子原理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在股票市场持续生效了40年的规律——市值因子。用大白话说就是:小公司长期跑赢大公司的现象(注意:这里的"小"指公司规模,不是道德评价哦)。
把股票市场想象成学校:
- "大学生":万亿市值的茅台、工商银行(市值=股价×总股数)
- "小学生":几十亿市值的专精特新企业
过去四十年全球数据显示,"小学生"群体的平均成绩(收益率)比"大学生"高2%-4%/年,这就是著名的小市值效应。
为什么存在这样的效应?
1️⃣ 成长空间差异:小公司基数小,业绩增长1亿比大公司增长100亿容易得多\n2️⃣ 关注度差异:机构投资者很少研究小公司,容易形成"价值洼地"\n3️⃣ 流动性溢价:小股票买卖不便,投资者要求更高收益补偿(就像网购冷门商品反而更贵)
如果在2010-2020年间,如果每年买入A股最小市值的100只股票,年化收益高达29.7%(数据来源:兴业证券),是同期沪深300的3倍!
那么,当你看到"小而美"的公司时,你是否考虑入手呢?
别急,我们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来检验市值对于投资回报率的影响.
因子分析
1.因子构建:大家可以直接在bigquant平台上调用即可
sql = """
SELECT
date,
instrument,
total_market_cap
FROM
cn_stock_prefactors
ORDER BY
date, instrument;
"""
2.因子分组:我们按照因子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分组,0为最小的一组,9为最大的一组。
3.因子分析:最后通过因子分析框架,进行因子的分组统计累计收益。
从以上结果发现:因子值越小(0组)累积收益率越高,呈现明显的“小市值效应”。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放心大胆地买入小市值股票呢?
策略构建
我们构建一个小市值策略,去模拟交易行为,看看最后策略的收益如何:
1.股票池的选择:剔除st、退市股、风险预警股,包含主板、科创板、创业板。
2.市值因子按照从小到大排序
3.买入市值最小的10只股票
根据以上的收益,进行年度统计:
2019 年收益率: 68.40%
2020 年收益率: 24.24%
2021 年收益率: 30.10%
2022 年收益率: 8.65%
2023 年收益率: 36.05%
2024 年收益率: -13.28%
长期来看,小市值的收益虽在不同年份收益有差异,除了2024年,其余年份表现都不错,可以在这个策略基础上继续优化。
因子分析及策略源码
策略源码
https://bigquant.com/codesharev3/348688d1-7f42-44ac-a066-e7ac45c35eba
因子分析
https://bigquant.com/codesharev3/7cdb0743-4b77-4d97-aec2-7b02ac1b56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