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帖子

策略分享-动量多因子选股策略

由bqy4a9le创建,最终由bqy4a9le 被浏览 37 用户

一.策略原理

本策略主要面向A股市场,结合了价值投资,动量效应和风险控制三类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多因子进行优选股票池,最终实现中长期稳健超额收益。具体逻辑与每个核心指标/因子的原理、有效性分析如下:

\

(1)动量效应

动量现象已被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证明有效:历史上涨较多的股票短中期仍可能上涨。背后动力源于资金惯性、市场信息传递不完全,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等因素。

本策略的做法是

精选近60日涨幅排名市场前20%的公司

能够较有效地抓住中短期'牛股‘,把握市场趋势主线上涨的主力品种;

避免逆势操作,让组合始终'买强不买弱‘

\

(2)小市值因子

A股市场普遍存在“小市值溢价”:统计学上小市值公司长期回报显著高于大市值公司,原因在于小票成长弹性更强,容易成为产业新贵或风口龙头。

本策略做法是

严格限定总市值低于100亿元,首要筛选具备规模成长潜力且未被市场充分发掘的公司。

小市值股票波动大,但是组合分散后能更好享受潜力爆发;

市场热钱和机构更易炒作弹性策略,容易顺应'龙一切换‘逻辑

\

(3)低估值过滤

\n价值投资理论强调:低估值(如低PE、低PB)资产具备更高安全边际,往往可避免高估泡沫引发的市值回撤。

本策略做法是

仅纳入PE在0-30区间及PB位于市场最低30%的股票,排除极端高估和亏损新股

\

(4)波动率控制

投资者普遍厌恶高波动高风险,纳入波动因子可过滤掉剧烈震荡个股,进而增厚夏普比、减少组合回撤。


\

策略实现与流程

1.股票池选取

只选“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标的,

剔除了北交所(新兴小票流动性弱,行情稳定性较差),

涵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排除ST、*ST,

剔除上市未满一年新股与停牌股

2.因子构建

策略关注如下核心因子,并在全市场进行横截面排序筛选:

动量因子:

momentum_60d = close / m_lag(close, 60) - 1;

近60个交易日上涨幅度大的公司,近似反映成长/趋势的延续性

波动率因子:

volatility_20d = m_stddev(close / m_lag(close, 1) - 1, 20);

估值因子:

仅考虑pe_ttm>0且<30pb值在全市场最低的30%避开过高估值风险

市值因子:

total_market_cap <= 100亿重仓小市值潜力股

3.截面筛选

在当前所有可交易股票中,动量排名前20%;

波动率排名最低的30%;

PB估值排名最低的30%。

4.打分排序

以流通市值升序排序,优先选取市值最小的标的

股票池筛选后,按设定的持股数(5只)等权配置资金

5.调仓逻辑:

每隔固定交易日(可调节,默认5天)进行一次仓位再平衡;

持有不在最新目标池的股票将全部卖出,同时买入新信号品种,持仓不断优化;

持仓间等权配置,无额外加权。


回测表现:

策略链接:https://bigquant.com/square/ai/817ea23e-aa24-8c94-d4f4-5b0b917a234a









\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