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交流

量化规模小,收益就会高一些吗?

由ftkj2018创建,最终由ftkj2018 被浏览 9 用户

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量化管理规模小一些,投资能力相同,则收益相对高一些。但是,依然有大规模的量化机构能有很高的收益,管理规模和收益是不是并非负相关?

但确实有一定相关性,最核心的还是投资能力,即底层策略的储备、人才梯队建设、模型迭代效率等。

在一定管理规模量级上仍取得较为稳定的超额收益,背后考验的是团队整体投研能力和策略完整性。

对此,你怎么看?

解答

一般来说,规模和收益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最近 私募洗牌,13家私募退出百亿规模,不少曾经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因为规模过快增长而导致业绩下滑。对于私募管理人来说,在扩张规模前需要认真审视自身的投研实力和整体管理水平,实现规模与团队实力的动态平衡,否则会对公司和投资人造成巨大伤害。“对于资产管理机构而言,走得稳其实比走得快更重要。”

规模 vs. 策略

一般每个策略都有一个合适的规模范围,低于这个范围,可能策略无法完全实现,比如策略需要对标中证500,那至少需要持有足够的股票数量,否则连股票最低数量都达不到。而当资金太大时,可能因为市场容量不够,导致明显的市场影响,而让策略收益下滑。

具体多大的规模最佳,和具体策略高度相关,比如有的超高频套利,数千万已经是规模上限;而且指数增强可以容纳数亿甚至数十亿资金。

规模 vs 基金

基金规模太小,对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

基金规模太大,出于风险收益考虑,在alpha上难以显著超出市场。特别是很多私募快速扩大规模后,技术、投研、管理等还没有转换过来,往往存在一个风险较大的切换期。

观察市场上的量化私募基金,一般20~50亿规模区间的,换手率、超额收益上看起来是最好的。

评论
  • 一般来说,规模和收益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最近 [私募洗牌,13家私募退出百亿规模](https://bigquant.com/wiki/doc/jiasi-baiyi-guimo-gXtby8OFCI),不少曾经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因为规模过快增长而导致业绩下滑。对于私募管理人来说,在扩张规模前需要认真审视自身的投研实力和整体管理水平,实现规模与团队实力的动态平衡,否则会对公司和投资人造成巨大伤害。“对于资产管理机构而言,走得稳其实比走得快更重要。” ## **规模 vs. 策略** 一般每个策略都有一个合适的规模范围,低于这个范围,可能策略无法完全实现,比如策略需要对标中证500,那至少需要持有足够的股票数量,否则连股票最低数量都达不到。而当资金太大时,可能因为市场容量不够,导致明显的市场影响,而让策略收益下滑。 具体多大的规模最佳,和具体策略高度相关,比如有的超高频套利,数千万已经是规模上限;而且指数增强可以容纳数亿甚至数十亿资金。 ## 规模 vs 基金 基金规模太小,对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 基金规模太大,出于风险收益考虑,在alpha上难以显著超出市场。特别是很多私募快速扩大规模后,技术、投研、管理等还没有转换过来,往往存在一个风险较大的切换期。 观察市场上的量化私募基金,一般20~50亿规模区间的,换手率、超额收益上看起来是最好的。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