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论文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估值趋势偏离度因子研究-兴业证券-20200320

由bigquant创建,最终由bigquant 被浏览 135 用户

摘要

传统的估值因子更多从截面维度进行研究。鉴于一些公司的估值水平虽然在截面上处于低位,但是在时间序列上不断提升,我们研究时序维度的估值因子有效性。从时序角度来看,将其拆分成估值趋势项与短期偏离项,运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建模,并进一步定义估值趋势偏离度因子。估值趋势偏离度越大,意味着未来有更大的空间。

基于市净率、市盈率、市销率三个因子的倒数(BP_TTM、EP_TTM、SP_TTM)构建估值趋势偏离度因子(EP_DR、BP_DR、SP_DR),IC以及分位数组合测试验证了估值趋势偏离度因子的有效性。以BP_DR为例,IC为0.043、T值达到6.8、分位数多空年化收益率14.7%、夏普率1.39,有效性显著;另外我们发现在大多数中信一级行业以及宽基指数范围内这种规律依然成立。

相较于传统估值因子,估值趋势偏离度因子更加稳健,即便将传统估值因子从估值趋势偏离度因子中剥离,剥离后的因子依然非常有效。以剥离了BP_LR后的BP_DR为例,IC为0.035,T值达到6.1。这说明,股票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的估值信息是不同的。

将基于BP_LR、EP_TTM、SP_TTM三个维度构建的传统估值因子以及估值趋势偏离度因子等权合成,称之为EV。EV因子IC、T值分别为0.056、6.9,分位数多空年化收益、夏普率分别达到21.7%,1.58,均优于将BP_LR、EP_TTM、SP_TTM合成的因子表现。

正文

/wiki/static/upload/cc/cc0324be-7895-4e57-aea3-5d645d8da3f0.pdf

\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