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论文

基于宏观数据预期误差的资产配置策略 广发证券_20180404

由small_q创建,最终由small_q 被浏览 24 用户

摘要

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以及本文主要研究

宏观数据预期误差在大类资产的配置流程中,我们从配置目标出发,根据配置的收益目标、风险控制目标、时间目标、以及其他目标选择合适的资产;在权重的分配上,我们从长期的战略配置出发,结合短期的动态战术调整。本篇报告将主要研究利用宏观因子数据进行短期动态调整的资产配置策略。具体来看,我们将研究宏观指标的一致预期值(分析师预期平均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情况对于大类资产未来收益的影响,并以此构建资产配置策略。

宏观预期数据与预期误差在宏观数据公布之前,宏观分析师往往会根据市场情况以及主观判断,提前给出宏观数据的预期值,将市场所有的观点汇总起来便可以得到宏观数据的一致预期。从各个宏观因子的预期误差来看,不同的宏观因子之间的区别较大。从预期误差的均值来看,各个指标的误差均值均接近于0;从超预期或者是低于预期的比例来看,多数因子超预期的比例与低于预期的比例较为接近,唯独GDP当季同比数据历史上发生了较高比例(77%)的超预期情况。

预期误差事件

指超预期/低于预期、预期值与实际值变化方向相反。一般而言,较大的预期偏差可能导致较大的市场情绪波动,进而引起更大幅度的资产价格波动。因此,我们在研究预期误差对于大类资产走势的影响之前,首先需要对于预期偏差情况以及偏差程度予以数量化的定义。

本文中我们定义了两类预期误差事件,分别为:超预期/低于预期、实际值与预期值变化方向相反,并分别定义了相应的参数来刻画其偏差程度。

基于预期误差事件的配置策略——大类资产、ETF组合、多空配置通过筛选预期误差事件,我们根据一些相对确定性较大,胜率较高的有效事件来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并采用不定期调仓、定期再平衡的模式。

经测算,根据有效的预期误差事件进行资产配置,资产配置策略相对于基准组合获得了年化3.44%的超额收益。此外,我们同样利用预期误差事件构建其他资产配置策略,经测算,ETF组合策略相对于基准组合获得了年化的超额收益,相对收益多空策略获得了9.62%的年化绝对收益。

核心假设风险

本文中所引入的假设以及基于假设所构建的模型,均为对于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抽象,且模型采用的数据均为历史数据,因此模型以及基于模型得到的相关结论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刻画现实环境以及预测未来。

正文

/wiki/static/upload/cc/ccad5545-7933-451a-9768-f463011c42ee.pdf

\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