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论文

学术异象之动量类因子-民生证券-20200805

由qxiao创建,最终由qxiao 被浏览 121 用户

摘要

因子研究框架,追根溯源

本篇报告主要对动量类因子进行梳理和实证。市场中的大部分因子均来源于学术文献,因此,我们在进行因子研究时对其追根溯源,梳理出发展脉络,方便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对因子做进一步探究。为了更好的探究学术界中对于因子的理解,我们参考学术文献中的分类,将因子分成交 易 摩 擦 类(Trading Frictions)、动量类(Momentum)、 价 值 成 长 类(Value-versus-Growth)、投资类(Investment)、盈利能力类(Profitability)以及无形资产(Intangibles)类

传统动量因子剖析

  1. 传统的动量因子在A股市场中表现为反转效应,窗口期越短,反转效应越强。在剔除了短期反转效应后,长期动量因子的反转效应依然存在。
  2. 动量因子与其它大类因子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仅与市值因子在两端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进行动量类因子的研究时应剔除市值影响。
  3. 国外文献中在构建动量因子时经常使用过去一年以上的数据,由于A股市场的换手率与国外市场不同,投资者的平均持仓期限要远低于美股市场。因此在构建因子时,以年为单位的数据不太适用,应使用颗粒度更为精细、窗口期更短的数据。

价格动量

我们对已有文献中动量因子改进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两个改进方向:度量方式和形成过程。其中度量方式又可以继续划分为前端价格改进和收益度量改进两个分支;形成过程可以继续划分为细节和趋势两个分支。最后我们分别挑选了有代表性的因子进行了回测。其中,残差动量因子表现为动量效应;CGO、TK、股价增速因子均表现为反转效应

正文

/wiki/static/upload/e8/e86759fa-6737-4fce-8bb5-d83926a3f3cd.pdf


\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