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期调整市盈率 CAPE 研究 --量化择时研究之一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美国学者席勒教授的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理论,结合A股市场实际,采用通胀及盈利周期调整方法计算CAPE,发现A股目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接近均值减一倍标准差,长期看具有投资价值,但短期内CAPE可能持续波动,表现出系统性和持续性特点,为量化择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page::0][page::3][page::4][page::5]。

速读内容


CAPE的理论依据与美国市场实证研究 [page::1][page::2][page::3]


  • 市盈率 (P/E) 适用于盈利稳定的公司或行业,周期调整后更适合盈利波动大的市场。

- 席勒教授采用经过通胀调整的10年平均盈利计算CAPE,发现美国股市价格波动大于盈利波动,CAPE能较好预测长期走势。
  • 美国市场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CAPE达到极高值44.9倍,预示未来10年股市回报率为负。

- CAPE与后续10年股市实际年化收益率显著负相关,确定市场整体估值的参考指标。

A股市场CAPE计算方法与走势分析 [page::3][page::4]



  • 选取2000年前上市、行业市值排名前10、未借壳重组的216家公司作为样本。

- 股票价格和盈利均经过复权和通胀调整,以真实数据计算CAPE。
  • 盈利较为稳定上涨,上证综指波动剧烈,市场波动远大于盈利波动。

- A股市场CAPE波动范围大,均值37.2倍,最高106倍(2007年9月),最低18.25倍(2012年7月)。
  • CAPE走势与上证综指高度相关,表现出系统性和持续性,极值位置和持续时间常超预期。


当前A股估值水平与投资价值判断 [page::0][page::5]


  • 当前A股CAPE约19倍,处于2004年以来低位,接近均值减1倍标准差,历史极值稀有。

- 对比美国市场,A股估值略低于美国21倍的CAPE,反映较低估值水平。
  • 长期看,市场CAPE与未来长期收益负相关,当前估值为长期投资良机。

- CAPE具有较强的趋势延续性和系统性,短期可能继续波动或维持低位,投资者应理性应对市场波动风险。[page::0][page::5]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A股市场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研究


研究员:魏刚,华泰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2012年8月15日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本报告由华泰证券研究所出品,作者为资深研究员魏刚,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0120042。报告主题聚焦于“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这一估值方法在A股市场的应用分析,旨在通过量化择时的视角,探讨A股市场当前估值水平及其历史走势与未来投资机会的判断。报告核心论点强调,鉴于A股市场盈利表现出较强周期性波动,传统单一市盈率P/E指标不足以准确反映估值,应采用经过周期性和通胀调整的CAPE指标。报告同时借鉴了耶鲁大学罗伯特·席勒教授的经典研究方法,对美国与A股市场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并通过实证数据展示,目前A股市场的CAPE处于历史较低的位置,显示中长期投资机会较佳。报告结论对投资者具有较强的策略参考价值。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投资要点(报告开端部分)

  • 估值方法创新:传统P/E指标因盈利波动显著而失真,A股市场应采用经过周期调整和通胀调整的CAPE指标。调整周期建议采用7至10年平均盈利。

- 历史估值水平判断:2012年时,A股CAPE约19倍,处于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接近均值减1倍标准差,代表市场处于估值低位。
  • 美国市场对比:同期美国市场CAPE约21倍,处于均值加1倍标准差之上,A股估值更为便宜。

- 长期投资逻辑:基于历史负相关性的统计特性,当前A股估值低表明长期投资回报有较高潜力,但短期内价格波动仍可能剧烈,CAPE短期走势存在持续下跌或滞涨风险。

此部分为整篇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与研究目的,体现出作者对量化估值的理解与严谨态度,明确将投资判断基于长期视角和统计学意义的估值指标上。[page::0]

2. 引言


(一)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简介

  • 传统市盈率是股价除以当期每股收益(EPS),适合盈利稳定的公司或市场。

- 多数市场盈利周期波动显著,需要长周期平均盈利来平滑景气波动。
  • 格雷厄姆1934年提出以7-10年平均盈利作市盈率分母作为估值基础,体现长远盈利能力。

- 按照此理念,应对盈利和股价均做通胀调整,避免因货币贬值带来的虚假上涨错误估值。

这一段落稳固了报告采用CAPE指数而非传统P/E的理论支持,特别提及了通胀调整的重要性,保障分析结果的真实反映经济实际表现。[page::1]

(二)美国股市长期回报率与CAPE关系

  • 引用席勒1998年论文及2000年著作《非理性繁荣》,介绍其系列研究工作,展示CAPE对市场泡沫识别的突出作用。

- 图表1(美国股市走势与盈利)表明股价波动远超盈利波动,尤其在19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泡沫期间价格暴涨明显脱节于盈利增长。
  • 这种背离预示股票市场出现非理性繁荣,CAPE测算显示当时估值极端偏高,是泡沫风险信号。


此节通过美国股市历史经验摆明,CAPE的经济学及实证逻辑,奠定后续对A股应用分析的理论借鉴依据。[page::1]

3. 美国股市CAPE变动详析

  • 图表2展示1880年代至2010年代美国CAPE与长期利率走势对比,强调利率水平与市盈率呈负相关,低利率时代市盈率倾向提升。

- 美国CAPE存在系统性的周期波动,1929峰值、2000互联网泡沫峰值极具代表性,后续均伴随市场调整。
  • 图表3揭示1881至1989年市盈率与随后10年实际年化收益率的负相关分布,表明高估值预示未来低回报,低估值往往对应较高回报。


这部分佐证了CAPE作为股市长期定价信号的有效性与普适性,也为A股市场的CAPE及其后续应答策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page::2]

4. 美国股市坍塌与CAPE预测实证

  • 作者摘录席勒本人对2000年CAPE44.9倍的评价,固认为线性预测可能过度悲观,但确认极端高估必然导致一定程度负回报。

- 实际2000-2010年间S&P 500指数从1441降至1141,年化回报约-2.3%,实际数据验证CAPE的预测能力。
  • 同时强调短期股价难以预测,长期趋势才可基于周期调整估值进行判断。


本节巩固该研究方法的实践价值,为后续对A股长期走势的分析建立信心。[page::3]

5. A股市场CAPE计算方法及样本说明

  • A股历史较短且市场结构变化显著,研究设计选取2000年前上市、行业市值前10且无借壳重组的216家公司作为代表样本,约占A股总市值14%。

- 以2012年8月10日为基准,股价做复权和CPI通胀调整获得真实股价,盈利采用5年加权平均EPS(通胀调整后)作为分母来计算CAPE。
  • 5年而非10年周期的选择,主要是A股市场历史较短的实际局限性。


此段详细阐释了CAPE计算的核心方法,同时体现对市场数据局限性的实际考量,增强研究结果的现实相关性及科学性。[page::3]

6. A股盈利与市场指数走势关系

  • 图表4显示2004年以来,A股盈利(5年通胀调整平均EPS)稳步上升,上证综指则波动剧烈,两者相关性弱。

- 说明市场价格波动远超过盈利基本面的变化,符合全球股市基本规律,也反映市场情绪和资金面因素的强影响力。

这进一步支持采用CAPE调整估值理念,传统P/E短期误导性大。[page::4]

7. A股市场CAPE走势及波动特征

  • 图表5揭示2004年至2012年间,CAPE从40倍左右下跌至24倍,2007年达到峰值106倍,远超美国同期16倍均值,波动幅度与绝对值远高于发达市场。

- 2007年尖峰期间对应A股泡沫期,CAPE超过均值2倍标准差,随后经历剧烈振荡。
  • 报告指出,A股CAPE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持续性和趋势性,极值出现时间和幅度超出正常正态分布预期,表现非随机性。


该章节说明A股市场估值波动剧烈,投资者需警惕泡沫风险,理解估值周期持续性对投资决策的深远影响。[page::4]

8. 估值水平现状及中长期投资观点

  • 截至2012年8月,A股CAPE降至19倍左右,处于近十年估值低位,接近均值减1倍标准差。历史上此区间仅在2005年中和2008年末出现,之后均迎来较大涨幅。

- 美国市场同期CAPE约21倍,处于均值加1倍标准差水平,相对更贵。
  • 投资结论认为,基于过去经验和美国市场类似的统计关系,A股当前估值水平对长期投资者具备吸引力。

- 但需注意CAPE短期波动特性可能导致估值下探甚至滞涨,不宜盲目乐观。

本节整合了估值数据和历史对比,提出理性但积极的投资视角,强调长线价值投资逻辑并非无风险。[page::5]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美国股市走势与盈利(第1页)

  • 内容描述:展示1870年至2010年间标普500股票价格指数与其盈利的通胀调整趋势。

- 数据解读:股价曲线(蓝线)波动幅度和频率远高于盈利曲线(绿线)。尤其1982-2000年间股价快速攀升,盈利增长平稳,揭示市场泡沫特征。
  • 文本联系:支撑席勒教授关于市场波动大多源于投资者情绪和市场预期,非盈利真实增长的观点。

- 潜在局限性:盈余数据可能受会计政策等影响,长期数据来源的准确性需谨慎。

[page::1]

图表2:美国股市CAPE曲线与长期利率(第2页)

  • 内容描述:自1880年代以来CAPE市盈率变化趋势与长期利率走势对比。

- 数据解读:两者呈明显负相关,低利率环境有助高CAPE出现。多个CAPE峰值(1901、1929、1966、2000)对应重大市场泡沫。
  • 文本联系:展示经济环境尤其利率对市场估值的制约,验证CAPE作为估值和时点指标的合理性。

- 限制:利率和估值受多重因素影响,单一指标不可机械套用。

[page::2]

图表3:美国股市市盈率与随后10年收益率的负相关(第2页)

  • 内容描述:1881-1989年1月每年CAPE水平与其后10年实际年化回报率散点图。

- 数据解读:市盈率越高,未来10年收益越低,反之亦然,呈明显负相关,回归解释力约30%。
  • 文本联系:验证CAPE对长期收益的预测能力。

- 使用限制:模型解释力有限,不能预测短期波动。

[page::2]

图表4:A股市场样本公司盈利与上证指数走势(第4页)

  • 内容描述:2004-2012年间A股样本盈利(5年平均EPS,通胀调整)与经通胀调整的上证综指走势对比。

- 数据解读:盈利曲线缓慢上升,而指数波动频繁,最低低于1500、最高达7000点,反映价格与盈利严重背离。
  • 文本联系:印证市场价格波动大于基本面波动,价量背离显著。

- 潜在偏误:选取样本覆盖面只占A股14%,可能存在样本偏差。

[page::4]

图表5:A股市场CAPE与上证综指走势(第4页)

  • 内容描述:展示2004-2012年A股整体CAPE曲线与上证指经通胀调整后走势,以及均值和不同标准差水平线。

- 数据解读:2007年9月CAPE达106倍,远远超过均值和2倍标准差,是严重泡沫;2012年下降至19倍邻近均值-1倍标准差,显示估值底部信号。波动极其剧烈且趋势明显。
  • 文本联系:表现A股估值周期性强、泡沫阶段极端显著,极值存在持久性和超出统计正态分布预测的趋势。

- 方法局限:CAPE计算仅基于部分样本及5年盈利均值替代10年,可能对结果产生误差。

[page::4]

---

四、估值分析


虽然本报告没有深入财务模型(如DCF、EV/EBITDA等)估值细节,但核心聚焦于估值指标——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
  • 所用指标:CAPE即以过去5年平均经通胀调整的每股收益做为盈利基数(E),并以同时期复权且通胀调整的股票价格(P)计算P/E。

- 关键假设:盈利周期性强且波动剧烈,采用5年数据平滑周期影响,通胀调整确保货币时间价值一致。
  • 估值结果:A股CAPE均值37.2倍,标准差18.46,现值19倍,远低于历史均值,属于低估区间。美国市场CAPE均值16.45倍,标准差6.56,当前处于高位。

- 结论推导:估值水平的统计位置提示未来中长期收益潜力,历史数据显示CAPE低点常伴随市场显著上涨。

敏感性分析未在报告中明确提及,但从波动区间和极值分析隐含风险和机遇并存。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波动性风险:CAPE虽然能揭示长期趋势,但短期市场受到资金流动、政策、情绪等因素影响,波动可能持续且剧烈。

- 历史样本局限:A股历史尚短,采用5年平均而非理想10年,样本公司筛选可能导致回测偏差。
  • 测算假设风险:通胀调整依赖准确稳定的CPI数据,盈利数据质量及会计政策变动亦会影响估值稳定性。

- 市场结构变化风险:A股行业分布和上市公司结构变化快,周期调整估值可能被结构性因素扰动。
  • 极值事件风险:极端泡沫期间估值偏离理论均值范围甚远,投资者预期管理难度增加。


报告未提出具体缓解策略,但隐含建议关注长期价值和波动趋势,切忌盲目追涨杀跌。[page::0][page::4][page::5]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严谨,基于经验证理论及丰富的数据分析。

- 选用5年盈利代替10年是对A股历史的适应,但反映周期调整效果可能不完整,可能低估盈利波动的深远影响。
  • A股市场波动远大于美股,且市场制度、投资者结构与流动性差异显著,直接类比存在一定局限。

- 估值模型未涵盖宏观政策、资本管制等中国特定因素,可能低估风险。
  • 波动和极值分析未结合行为金融视角,或有深层市场非理性机制未被充分讨论。

- 未细化行业/个股层面周期调整估值,宏观估值可能掩盖局部差异。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性地阐述了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作为调节周期性盈利影响的估值指标,在A股市场的实证应用和其投资启示。通过引用席勒教授美国股市研究成果与数据对比,报告强调:
  • 传统市盈率受单年盈利波动影响严重,不能有效指导投资判断,尤其在盈利周期性强的市场中,周期调整和通胀调整后的长期平均盈利更能体现真实价值。

- 美国市场与A股均存在CAPE与未来长期收益负相关的统计规律,CAPE处于低位通常预示潜在市场上涨机会。
  • A股CAPE自2004年以来波动剧烈、极端值明显,泡沫和低估期交替明显,当前2012年数据表明市场估值接近历史低点(均值-1倍标准差),提供了长期买入信号。

- 但是报告客观指出,短期内市场可能继续波动,无法保证估值快速回升,投资者需理性识别风险。
  • 与美国市场相比,当前A股估值更为吸引,同时美国市场正处于历史高估区,强化了A股的相对投资价值。


图表方面:
  • 图1、2、3通过对标普500历史市场和CAPE、利率的分析,奠定理论及实证基础。

- 图4显示了A股盈利与价格的脱节,强调估值调整必要性。
  • 图5直观展示了A股CAPE极端波动特征和当前处于低估区间的现实,提供了直观的量化支持。


综上,报告立场积极且审慎,提供了对A股市场进行深入周期调整估值分析的实践范例,为长线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定量依据和策略参考。

---

参考页码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

---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