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基金李耀柱先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寻找优质成长股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李耀柱先生管理的多支基金产品,涵盖A股与港股市场,重点剖析其投资风格、行业偏好及选股能力。李耀柱以高仓位、成长风格为特征,港股重点配置信息技术、可选消费与医疗保健板块,A股集中于TMT,并展现持续正向选股alpha。风险因素包括行业及个股集中度较高及科技板块波动性。整体体现了基于全球视野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基金业绩表现优异,具备稳定和超额的风险调整收益 [page::0][page::4][page::6][page::7][page::9][page::19][page::20]
速读内容
基金经理李耀柱基本情况 [page::4]
- 管理经验丰富,具备科技股及港股投资深厚积累。
- 管理7只基金,含沪港深及科技主题产品,覆盖A股和港股。
- 投资理念结合长期价值与行业成长视角。
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业绩表现与仓位管理 [page::6][page::7]

- 2017年2月至2021年4月累计收益115.6%,显著超越业绩基准和恒生指数。
- 平均股票仓位高于80%,港股占比常年保持70%以上。
- 风险调整收益指标排名同类基金第一,具有较强上涨捕获能力。
广发科技动力产品业绩亮眼 [page::7][page::8]

- 2018年起累计收益达118.9%,年化收益率34.2%。
- 下跌捕获率约92.1%,显示风险控制能力。
- 股票仓位稳定高位,仓位调整对收益贡献积极。
投资风格分析 - A股部分 [page::8][page::9][page::11][page::12][page::13]



- 高仓位运作,淡化择时,持仓集中度高,换手率低,抱团程度低。
- 行业集中于TMT板块,动态调整电子与计算机子行业权重。
- 持股偏好大市值,有较高估值容忍度,定位成长型投资风格。
- 前十大重仓股占比维持高位,换手率显著低于同类平均。
投资风格分析 - 港股部分 [page::8][page::13][page::14][page::15]



- 港股仓位稳定高位,仓位调整幅度小。
- 行业集中度高,信息技术为核心超配行业,同时配备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
- 与同类相比,明显超配信息技术、材料及消费类行业。
选股能力及alpha表现 [page::16][page::17][page::18]



- A股选股alpha稳定且显著,绝大多数行业均表现正向alpha,特别是TMT和大消费。
- 港股市场季度超额收益多数为正,平均季度alpha达10%。
- 港股行业中,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可选消费等核心行业选股alpha季度胜率均超75%。
投资团队与荣誉 [page::19]
- 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构建全球视野、本土研究一体化投研团队。
- 海外投资连续7年获三大证券报权威奖项,体现团队稳定优异的投资能力。
风险提示 [page::0][page::20]
- 投资风险来自行业及个股集中度高,且科技股波动性大。
- 基金业绩高度依赖基金经理,需关注基金经理变动风险。
- 数据和分析基于历史公开数据,结果具备一定局限性。
深度阅读
广发基金李耀柱先生投资能力及风格深度研究报告详尽解读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广发基金李耀柱先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寻找优质成长股
- 分析机构: 海通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 约2021年5月
- 分析师团队: 冯佳睿、郑雅斌、罗蕾
- 主题: 对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李耀柱先生的投资风格、业绩表现及投资能力的综合研究,涵盖A股和港股的管理和业绩分析。
核心论点: 李耀柱先生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方法论,关注全球产业趋势与企业进化能力,重点投资成长性行业,尤其是TMT板块,保持高仓位、低换手率的运作风格。其管理的基金(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广发科技动力等)表现出显著的超额收益和稳定的选股alpha,尤其在港股市场的成长股投资能力突出。报告总结其为价值成长型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强调长期持有优秀企业,注重风险控制和团队协同配合。[page::0,4,6]
---
2. 逐章深度解读
2.1 基金经理基本信息
- 李耀柱先生拥有中山大学工学硕士及香港科技大学金融数学专业硕士学位,11年证券从业经验。
- 2010年加入广发基金,曾任交易员、行业研究员(关注海外科技股和互联网行业)、基金经理助理等职。
- 自2015年12月起管理QDII指数产品,2016年起管理主动权益型基金,累计管理21只基金,在任7只。
- 管理基金中有4只主要投港股,港股持仓占比较高(如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港股占比98.1%)。
- 任职以来基金表现优异,在公募同类基金中排名较好,尤其是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50%)和广发科技动力(前40%)[page::4]
2.2 投资框架
- 投资价值观强调:投资需给予时间,陪伴优秀企业成长,通过长期持有中长期价值实现。
- 投资方法论: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全球视野下寻找持续进化能力强的优质企业:
- 自上而下:全球产业趋势分析,规避高周期或下行行业,聚焦产业链中具备长期成长性的优质标的。
- 自下而上:注重企业经营环境、生意本质、人才管理,强调优质管理团队对企业成长的关键作用。
- 风险控制 坚持依赖深度的基本面研究,认为投资风险更多源自研究深度而非市场波动。
- 大类资产配置:注重个股选择而非市场选择,跨越港股、A股、美股,仓位高且波动小,倾向于选择优秀公司而非择时。
- 行业偏好:重点投资消费、科技、医药板块,覆盖传统消费(必需和可选)、教育、医疗、互联网等领域。
- 个股选择:价值成长结合,偏好盈利能力强、高ROE和高壁垒白马成长股。注重企业组织架构与管理质量,研发投入是判断医药企业成长的重要维度。
- 估值观念:估值重要但非决定因素,偏好估值能被成长消化的高成长企业,认为技术突破可带来非线性盈利增长。[page::4,5]
---
2.3 基金经理投资业绩分析
2.3.1 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
- 成立于2016年11月2日,基金经理自2016年11月9日任职,至2021年4月底累计收益115.6%,远超业绩基准35.9%和恒生指数23.9%。
- 产品规模约87亿元,股票仓位稳定保持在80%以上,港股持仓比例70%以上。
- 选取成立于2016年11月2日前、季报平均股票仓位60%以上且港股占比70%以上的同类基金共9只进行比较。
- 性能指标优异:
- 超额收益79.8%(对照业绩基准)
- 信息比0.90,收益回撤比0.65,高于同类基金。
- 风险调整后收益领先。
- 分年度表现:
- 2017年和2019年表现突出,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
- 2018年市场不利表现负收益,表现不佳。
- 上涨捕获率108.5%,显示在市场上涨时基金涨幅超过基准,反映较好的市场弹性。
2.3.2 广发科技动力
- 成立于2018年5月31日,累计收益118.9%,超越基准37.4%。
- 规模约34亿元,年化收益34.2%,风险指标处于同类基金中等。
- 过去1年和2年均跑赢中证800指数和业绩比较基准,表现稳健。
- 上涨捕获率104.5%,下跌捕获率92.1%,显示较强抗风险能力。
两基金均显示出李耀柱先生出色的投资执行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尤其在成长股挖掘和港股市场中表现卓越。[page::6,7,8]
---
2.4 基金经理投资风格
2.4.1 A股投资风格(以广发科技动力为例)
- 仓位管理: 维持高仓位(常超过80%),仓位波动小,淡化择时。
- 行业配置:
- 高度集中,前五大行业占比常超70%,2020年末升至95%。
- 持仓集中于成长性强的TMT板块,且成长板块比重显著高于传统行业。
- 细分行业调整:
- 2019年芯片行业受政策利好配置加重。
- 2019至2020年电子与计算机行业权重动态调整,显示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把握。
- 风格偏好:
- 偏好大市值成长股,持仓市值分位点近90%。
- 估值容忍度相对较高,PE分位点约70%,显著高于同类基金。
- 基于Sharpe模型归因,成长风格明显,对市值有灵活偏好,2021年偏好小盘和大盘成长。
- 持股行为:
- 高持股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过60%,且不断上升。
- 换手率低,表明持仓稳定,策略偏向长期持有。
- 抱团现象不明显,基金经理内部持仓分散,降低系统性风险。
整体为典型的成长股偏好风格,注重深耕行业和个股精细化管理。[page::9,10,11,12,13]
2.4.2 港股投资风格(以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为例)
- 仓位管理: 高仓位且波动小,权益仓位稳定在87%-93%。
- 行业配置:
- 行业集中度高,前3大行业权重超过50%且近几年持续上升。
- 核心行业为信息技术,但行业选择较A股更为分散。
- 可选消费、医疗保健、材料等行业份额较高,且部分为超配行业。
- 早期配置有金融、房地产、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
- 与同类基金比较:
- 持续超配信息技术行业,超配程度最大。
- 其次为材料和可选消费,表现出对成长及新兴行业的喜好。
港股投资维持成长风格,但配置的行业更广泛,强调多元化以平衡风险。[page::13,14,15]
---
2.5 投资能力浅析
- 仓位管理能力:
- 小幅仓位调整多为正向贡献,体现出良好的仓位管理和择时能力。
- 选股能力:
- A股各行业选股alpha均为正,特别是在TMT板块,平均超额收益较高,板块内多细分行业均有持续alpha。
- 港股选股alpha稳定,绝大多数季度获得正向alpha,平均超额收益约10%。
- 行业层面,科技、医疗、消费的选股alpha高于传统行业,且胜率显著高于50%,核心行业选股季度胜率超过75%。
综合显示,基金经理兼具高效的仓位管理能力和出众的选股能力,特别是在成长行业具备持续超额收益能力。[page::15,16,17,18]
---
2.6 团队介绍及奖项
- 广发基金海外投资团队成立完整,具备长达14年一体化全球视野与本土研究优势。
- 团队在管理模式上保持高度协同,强化“专注、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 依托中国与香港地理及资源优势,构建了主动权益及被动指数、债券等多元产品线,策略丰富。
- 自2014年来,广发海外投资团队连续7年获得中国三大证券报颁发的多项权威奖项,如“中国证券报”授予的“海外投资金牛基金公司”等,体现出团队卓越市场认可度和稳定性。
团队实力与投资理念为基金经理业绩的关键保障。[page::18,19]
---
2.7 风险提示
- 本报告数据及指标基于公开信息,不能作为未来走势及投资建议的直接依据。
2.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密切相关,经理变动可能影响表现。
- 投资集中于高波动科技板块,导致业绩波动较大,个股集中度及行业集中度较高,风险加剧。
4. 数据不完整可能导致分析不充分或误差。
- 基金经理公开业绩记录时间较短,投资能力仍需长期验证。[page::0,20]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净值走势图(图1与图2)
- 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图1) :
- 净值从1.0起步,波动中整体保持增长趋势,特别2020年前后显著上扬。
- 净值曲线明显超越业绩比较基准及恒生指数,表现出稳定的超额收益。
- 反映基金经理管理能力优异,能在市场震荡中取得弹性收益。
- 广发科技动力(图2) :
- 净值走势稳定上升,远超中证800指数及业绩比较基准。
- 大幅超额收益体现了基金经理在科技成长领域选股及配置的优势。
3.2 股票仓位与行业集中度(图5与图6)
- 仓位管理(图5):广发科技动力长期高仓位,80%以上,波动小于同类基金平均,强调低换手与稳定持仓。
- 行业集中度(图6):基金长期维持70%-95%的高行业集中度,聚焦少数重点成长行业,体现高度行业选择性与聚焦策略。
3.3 投资地域与股票市场配置(图3与图4)
- 广发科技动力(图3):A股占比整体高于港股,但港股占比自2019年中后期逐渐上升,显示对港股布局增多。
- 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图4):港股占比高达70%以上,强化港股市场主导地位,体现明显的地域偏好差异。
3.4 风格归因分析(图11)
- 根据Sharpe模型,基金风格为成长风格,具备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成长三者灵活切换。
- 成长暴露长期稳定,公司偏好成长股且市值保持较高水平。
- 充分体现基金经理深耕成长股、抓住结构性成长机会的投资策略。
3.5 持仓行为与换手率(图12与图13)
- 持股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占比逐年走高,2021Q1达到74%,远超同类平均的51.9%,反映基金持仓高度集中、重点投资优势标的。
- 换手率:持续低于行业平均,表明基金持股较为稳定,执行长期持有策略,减少交易成本。
3.6 抱团行为(图14)
- 抱团程度维持在10%-15%区间,未出现系统性抱团现象。
- 有利于分散个股集中风险,推动基金表现更加独立稳健。
3.7 行业配置分布与超配分析(图16至图18)
- 港股市场基金经理长期集中配置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兼顾材料等有周期性特点的成长行业。
- 对比同类港股基金显著超配信息技术和材料、可选消费,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
- 行业配置稳定且清晰,与基金定位相符。
3.8 选股Alpha展现(图19至图21)
- 绝大多数行业内选股alpha均为正,代表基金经理深度研究与选股能力突出。
- 核心板块TMT选股alpha持续稳定,大多超10%,胜率超过75%。
- 港股多个行业超额收益明显,其中材料、日常消费、信息技术胜率最高,显示在港股成长股挖掘具领先优势。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详述估值模型细节,但基金经理对估值的态度明确:
- 估值是投资参考信号但非决定性,强调估值是否被成长能力所支持。
- 偏好盈利能力强、高ROE、成长确定性高的企业,即使当前估值偏高,只要成长能消化即有投资价值。
- 投资科技、新消费和医药板块,盈利曲线非线性,关注技术突破带来的快速盈利弹性。
- 该风格隐含对高估值成长股的长期持有和认识,对估值进行动态判断。
---
5. 风险因素评估
- 基金经理变动风险:业绩与基金经理密切相关,任何人事变动可能影响基金表现。
- 投资集中度高风险:行业及个股集中,尤其科技板块持仓占比大,波动较高。
- 风格偏好风险:成长风格对估值容忍度高,市场估值调整可能带来波动性。
- 数据与实践风险:部分结论基于公开数据和模型计算,数据完整性和模型适用性存在不确定性。
- 业绩时间短风险:基金经理的公开业绩时间相对有限,未来持续能力仍需验证。
缓解策略包括团队一体化协同研究、全球视野辅助判断和长期投资框架支撑。[page::0,20]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虽然基金经理投资风格表现为高仓位、稳持仓、精选成长,但对估值的高容忍可能在市场极端波动时放大风险。
- 港股配置较A股更为分散,可能体现对港股市场结构和行业多样性的适应,但也可能降低部分优势板块的集中效益。
- 投资周期较短的基金(如广发科技动力)年化收益亮眼,但波动也相对较高,需关注长期稳定性。
- 报告整体观点较为正面,强调选股alpha和业绩,风险提示相对标准,未深入探讨宏观及政策环境变化对基金的影响。
- 部分图表未给出具体数值或置信区间,预测和超额收益的持续性需结合更长期数据观察。
- 报告强调团队的协同作战模式,但对于其他基金经理贡献和团队依赖程度未详细阐述。
- 对于港股与A股定位差异的部分逻辑尚可进一步细化,如为何港股配置更宽泛而非集中于核心成长板块。
- 数据分析多以季度为单位,短期的因子波动和业绩波动可能被遮蔽,长期稳定性仍需关注。
总体而言,报告保持客观,若结合市场环境及宏观政策因素,将更全面。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详尽评述了广发基金李耀柱先生在A股及港股市场的投资经验、能力及风格特征,建立了其作为资深、稳健成长型基金经理的形象。总结如下:
- 投资理念:长期主义,结合全球视角和基本面深度研究,围绕成长潜力行业投资优秀企业。
- 投资业绩:
- 管理的代表基金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和广发科技动力累计收益均超100%,显著跑赢业绩基准和指数。
- 风险调整表现优异,上涨捕获率均超过100%,下跌捕获率较低,表现出色的市场弹性和风险管控。
- 投资风格:
- 高仓位、行业集中,A股主要集中于TMT板块;港股则除信息技术外,还重配可选消费、医疗保健等。
- 持股高度集中,低换手率,有限抱团现象,强调灵活的行业与子行业配置。
- 风格属明显价值成长型,估值容忍度高,偏爱大/中盘成长股。
- 选股能力:
- 无论A股还是港股,基金经理在行业内均展现了持续正向、稳定的超额收益能力。
- 核心行业的选股胜率高达75%以上,显示出卓越选股技巧和行业洞察力。
- 团队与资源:
- 广发基金海外投资团队协同紧密、专业成熟,连续多年获得行业重要奖项,构建了全球视野与本土研究结合的竞争优势。
- 这种成熟的投研体系为基金经理的投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风险提示:
- 收益虽优,但行业和个股集中度高,且多投于高波动科技类板块,业绩波动不可忽视。
- 基金业绩对经理个人依赖较大,未来经理变动风险存在。
- 估值容忍度高,可能面临市场估值调整带来的短期回调压力。
- 公开业绩期限相对有限,长期表现仍需观察。
重要图表深刻见解:
- 净值走势图显示基金强劲的超额收益能力,尤其在牛市中表现弹性极佳。
- 仓位与行业集中度图揭示基金经理的坚定持仓策略和深度行业聚焦。
- 风格归因图明确基金的成长风格定位及市值倾向,表现清晰。
- 选股alpha与胜率图进一步确认基金经理精准的行业内选股能力,是超额收益的核心来源。
- 行业超配图反映基金经理主动布局差异,强化成长性行业的配置优势。
总体而言,李耀柱先生展现出扎实的成长股挖掘与风险控制能力,相对均衡的行业组合,具体而灵活的操作风格,以及稳定优异的历史业绩表现,构成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海外投资的坚实核心力量。[page::6-21]
---
参考与溯源
- 引用具体表格及图表均标明页码,详见文中分段注释。
---
综上,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且深入的李耀柱先生投资能力研判,既给予基金经理高度肯定,也明确指出有关风险,适合希望了解科技成长股及港股投资策略的专业投资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