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工业消费品价格升温 ——2025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6月CPI由降转涨,工业消费品价格升温,受能源价格回升和部分工业品替代需求影响;PPI同比降幅扩大,受原材料季节性下行和出口压力影响,预计7月物价总体保持低位震荡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6月CPI上涨特征及后续展望 [page::0]


  • 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环比降幅收窄。

- 食品价格降幅小于季节性,受高温多雨影响。
  • 国际油价上行使能源类CPI环比转正。

- 铂金饰品价格因替代需求大幅上涨,家用器具价格环比表现好于季节性。
  • 预计7月猪价依母猪存栏量延续低位但小幅反弹,油价震荡可能对CPI环比有小幅拖累,服务价格受节假日因素提振,商品价格改善需新催化因素,整体CPI增速维持0线附近。


2025年6月PPI走势与影响因素 [page::1]

  • 6月PPI同比降幅扩大,环比降幅与5月持平。

- 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房地产及基建项目施工受天气影响。
  • 绿电增长导致煤炭及相关行业价格下降。

- 出口占比较高行业受全球贸易放缓影响,价格承压。
  • 预计7月PPI同环比延续负增长,工业品供给结构优化对价格有一定提振,但高温降雨天气及需求端表现仍不明朗。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page::1]

  • 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可能超出预期。

- 本报告仅对渤海证券专业客户及合规投资者适用,非客户请勿订阅参考。

深度阅读

【宏观】工业消费品价格升温 ——2025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渤海证券研究所)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宏观】工业消费品价格升温 ——2025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

-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5年7月10日 09:44(天津)

- 作者:宏观团队(王哲语、周喜、李济安,证券分析师)
  • 研究对象:2025年6月中国宏观物价数据,重点关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变化及展望

- 核心主题:2025年6月物价数据反映出工业消费品价格的升温态势,同时PPI保持低位运行。报告评述了6月CPI的回升趋势、PPI的持续下滑、原因及未来展望。

报告核心信息
报告指出2025年6月CPI已由同比下降转为同比上涨,且环比降幅收窄,表现出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升温;而PPI依然呈现同比和环比双降,表明工业领域价格压力较大。后续,CPI增速预计在零附近波动,PPI低位延续。价格走势受国内季节性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和宏观需求端影响显著[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CPI章节解读:“工业消费品价格升温”


  • 关键论点总结

- 2025年6月中国CPI同比由降转涨,环比降幅收窄。环比表现出的三大特征是:
1. 食品价格尽管下降,但降幅小于典型季节性标准,主要因高温多雨天增多,影响季节特征。
2. 在国际油价上涨背景下,能源类CPI环比转正。
3. 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出现明显上升,如铂金饰品受替代性需求影响环比大涨;“618”促销提前影响家用器具价格表现优于季节性。
  • 作者推理依据与假设

- 食品价格受季节性气候因素影响,非典型降幅小,表明实际需求支撑力量较强或供应端影响波动。
- 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直接传导至国内能源相关价格,短期推升能源CPI。
- 工业消费品价格升温主要受消费者替代性需求释放和促销节点提前带动,表明短期内工业消费品需求有所回暖。
  • 关键数据点

- 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表明通胀压力从负转正。
- 国际油价自六月中回落至约70美元/桶,对7月CPI产生不确定影响。
- 生猪价格因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预计三季度低位为主,但养殖户压力可能使猪价小幅反弹。
  • 展望与推断

- 调控及政策因素如以旧换新效果减弱,工业品价格若缺乏新催化剂,难保证持续改善。
- 节假日对服务价格带动作用存在,服务类通胀有望相对坚挺。
- 7月CPI大概率维持在零线附近,延续弱势反弹态势。

---

2.2 PPI章节解读:“同环比延续低位”


  • 关键论点总结

- 2025年6月PPI同比降幅扩大,环比降幅与5月持平,价格整体偏弱。
- 价格弱势原因涵盖三个方面:
1. 夏季天气高温多雨季节性影响,导致房地产、基建项目进度受阻,钢材、水泥供给充足,推低相关价格。
2. 绿色电力产出增加,导致煤炭等传统能源价格下滑。
3. 出口需求放缓,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压制出口型制造业价格,如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
  • 作者推理依据与假设

- 受施工季节性限制及供应压力,工业生产领域需求疲软,价格无法有效提升。
- 绿电等新能源的发展影响传统能源需求及价格结构,煤炭等行业价格走低。
- 全球经济及贸易增速放缓,外需不足直接打压相关产业价格。
  • 展望与推断

- 7月PPI仍面临国际油价及全球需求不确定性拖累,难以有效拉升。
- 国内推进统一大市场和“反内卷”措施,预计能优化工业品供给结构,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需求方面仍需观察。
- 夏季天气不利施工可能继续拖累工业品需求,预期7月PPI同比环比继续保持负增长。

---

2.3 风险提示


  • 经济环境若发生超预期逆转(如宏观放缓或政策大幅调整)

- 地缘政治风险可能超预期加剧
  • 以上因素均可能对价格走势产生不利影响


---

3. 图表深度解读



由于报告第一页包含渤海证券研究所视觉品牌图像,未提供具体图表,后续页未见详细数据表或图表,本报告主要依赖文字数据描述。若后续报告包含具体图表(如CPI/PPI历史趋势、分行业分项价格变动等),建议重点关注:
  • CPI各组成部分同比环比变动趋势

- PPI分行业价格走势及制造业内部差异
  • 国际油价走势与国内能源价格传导路径图

- 养殖业母猪存栏与猪价滞后关系动态图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物价及通胀数据点评性质,未涉及具体公司财务估值或证券投资评级分析,因此无估值模型展示。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重点指出两大主要风险因素:
  1. 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超预期

经济增速若下行加速或宏观调控放松/收紧超出市场预期,可能影响供需结构及价格水平,导致物价走势偏离当前预期。
  1. 地缘政治风险

国际贸易环境、能源供应链不确定性可能因地缘政治冲突激化,导致价格波动扩大,影响工业品及消费品价格稳定。

报告未对风险发生概率做出定量评估,亦未详述缓解策略,提示投资者需关注上述不确定性。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向谨慎

报告整体态度谨慎保守,表述以事实数据为依据,避免过分乐观。然而,对“服务类价格提振”和“以旧换新政策边际减弱”后工业品价改善缺乏新催化剂的判断,体现对短期通胀态势趋于温和的审慎观点。
  • 潜在假设隐含

报告推断猪价走势基于母猪存栏领先期约10个月的统计关系,存在外部突发影响难以预料风险。对国际油价震荡区间的假设亦难避免全球政治、供需的复杂小幅波动风险。
  • 缺乏详细数据支持

虽提出价格变动原因和展望,但未见具体月度CPI、PPI分项数据或量化指标,解释力度有限。
  • 风险部分简单

风险提示简洁,未深入展开可能的具体冲击途径,缺乏针对性风险管理建议。

---

7. 结论性综合



本份渤海证券宏观团队发布的2025年6月物价点评报告揭示了中国当前通胀环境的微妙变化。核心发现包括:
  • CPI由负转正,工业消费品价格明显升温,部分受内外部替代需求和促销拉动,兼顾食品价格受气候影响减幅收窄及能源价格因国际油价短期上涨带动,显示居民消费品价格出现一定企稳回升迹象。

- PPI则维持低位运行,继续面临供给充足和需求疲软压力,夏季季节性施工受阻、绿能替代效应及外需放缓是主要驱动因素。
  • 综合来看,工业品价格短期改善有限,服务价格受假日因素支撑,整体CPI涨幅仍维持在零附近,未来走势存在较强不确定性,需重点监控油价、供需及政策动态。

- 风险主要来自宏观经济波动及地缘政治形势,可能对价格预期产生扰动。

报告以细致分析2025年6月物价变动的季节性和结构性因素为主,辅以中短期价格走势预测,为专业投资者和宏观经济分析人士提供了透彻洞见与理性判断框架[page::0,1]。

---

(以上内容严格基于渤海证券研究所2025年7月发布的宏观价格数据点评报告整理)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