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之海通量化年终总结4:2016年期货市场——风起云涌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16年期货市场表现,涵盖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和商品期货三大板块,详实展示成交持仓及基差走势。重点突出了商品期货的强劲表现,焦炭焦煤涨幅超100%,国债期货有效对冲利率风险,股指期货受限成交低迷。管理期货私募基金收益领先,公募商品基金积极布局,海外CTA基金管理规模增加但收益承压。展望2017,期待政策放松带来市场活力,多品种期货上市丰富市场结构,管理期货策略有望持续发挥分散风险和提升收益功能 [page::0][page::4][page::6][page::9][page::11]。
速读内容
2016年股指期货市场表现总结 [page::4][page::5]

- 股指期货(三大主力合约IF、IH、IC)成交和持仓量整体偏低,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异动事件。
- 三大期指全年基差均为负,主力合约日均贴水分别约为0.94%、0.60%和1.58%,贴水幅度逐步收敛反映投资者情绪修复。
- 正向套利机会稀缺,反向套利虽有空间,但受融券限制难以充分实现。
国债期货承载对冲风险功能加强 [page::5][page::6]

- 5年期(TF)持仓量有所下滑,10年期(T)持仓量稳步上升,长久期可交割券更受欢迎。
- 11月债市大调整带来国债期货成交量激增,投资者频繁使用期货对冲降风险。
- 国债期货贴水幅度在年内波动明显,IRR最低达-3.9%(TF)和-9.7%(T),资金成本使正向套利有限,但反向套利机会依旧存在。
2016年商品期货市场风光无限 [page::6][page::7]

- 商品期货46个品种中38个上涨,焦炭涨136.08%,焦煤涨108.32%,铁矿石等多品种涨幅超过60%。
- 成交量最大的是螺纹钢,全年达9.34亿手,成交金额位列前三。
- 黑色系受益于去产能,表现突出;有色金属、农产品和化工品涨跌分化明显,政策和供需变化是关键驱动力。
- 部分农产品如玉米、玉米淀粉因库存高企及需求疲软表现较弱。
管理期货产品表现及市场格局分析 [page::8][page::9]

- 公募唯一商品期货基金国投瑞银白银期货基金2016年收益约5.09%,多家公募基金积极布局商品期货基金,已申报23只新基金。
- 私募管理期货策略表现优异,平均收益5.55%,排名第一,最高产品收益超246%。
- 股票多头策略表现最差,平均收益负4.66%。
| 产品名称 | 基金经理 | 投资顾问 | 成立日期 | 今年以来收益 |
|-------------------------|--------|---------|-----------|------------|
| 东航金融-合顺伟业对冲 | 周伟 | 东航金控 | 2015-10-26 | 246.41% |
| 东航金融-领航基金-常然鸿凯1号 | 林军 | 鸿凯投资 | 2015-05-12 | 128.53% |
| 滨海星空量化契约型私募 | 1 | 滨海天抄 | 2016-01-02 | 118.72% |
| 中兰投资尚水1号 | 二 | 中兰投资 | 2015-12-31 | 95.09% |
| 量金优利CTA二号 | 二 | 量金资产 | 2015-12-30 | 92.41% |
海外CTA基金规模增长但业绩承压 [page::10]


- 2016年全球CTA基金管理规模达到34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7%。
- Barclay CTA基金指数业绩下跌1.30%,连续两年负收益,主要受制于全球商品波动率降低,趋势跟踪策略盈利性下降。
2017年期货市场展望聚焦政策松绑与品种增多 [page::11]
- 股指期货限仓政策有望放开,助力alpha策略重启。
- 国债期货将继续扮演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市场规模预期增长。
- 新品种上市如原油期货、生猪期货等将丰富市场结构。
- 管理期货策略有望进一步分散风险,提高组合收益率,FOF业务推动下市场活力增强。
深度阅读
报告分析:《“革故鼎新”之海通量化年终总结 4:2016 年期货市场——风起云涌》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革故鼎新”之海通量化年终总结 4:2016 年期货市场——风起云涌》
作者及机构: 海通证券研究所,高道德分析师及团队
发布时间: 2016年12月底至2017年初
研究对象与主题: 中国期货市场,重点分析2016年度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商品期货市场的表现与动态,以及管理期货产品(公募、私募及海外CTA基金)的业绩,并对2017年市场进行展望。
核心论点及目标:
- 2016年期货市场表现分化明显,商品期货表现亮眼,股指期货成交和持仓受限,国债期货显示出良好的对冲功能。
- 私募管理期货产品收益表现突出,公募基金正积极布局商品期货。
- 期货市场2017年有望解禁限仓政策、推出新产品,整体前景乐观。
投资评级: 报告体现对期货整体市场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度,鼓励关注管理期货策略和商品期货基金投资机会,但明示需注意政策和系统性风险。
[page::0,1,4,11]
---
二、逐章深度解读
1. 股指期货——限制亟待放开
关键论点:
- 2016年沪深300(IF)、上证50(IH)和中证500(IC)股指期货成交及持仓低迷,日均成交分别约17318、6657和14557手,日均持仓分别约43470、19834和31282手。
- 交易限制未放宽导致流动性不足,典型反映在5月31日出现的闪电跌停现象。
- 期指均呈负基差,IF主力合约贴水0.94%,IH贴水0.60%,IC贴水1.58%。随着市场震荡攀升,贴水幅度明显收窄,投资者情绪逐渐恢复。
- 现货与期货的正向套利几乎不存在,反向套利虽有机会但融券限制造成操作难度大。
推理依据: 股指期货市场受限仓和融资融券政策限制,导致活跃度和流动性低下。负基差显示期货价格低于现货,反映市场情绪偏谨慎。套利空间受资金成本和制度限制制约。
关键数据点:
- IF成交量峰值约3.4万手,整体震荡下降趋势(图1);
- 持仓量变化平稳,IH和IC持仓有一定增长趋势(图2);
- 基差全年为负,冬末基差收窄趋势明显,沪深300股指跌跌不休后逐渐回暖(图3);
- 正向套利机会稀少,资金成本压制套利空间。
复杂概念说明:
- 基差: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差,正负基差分别说明期货高估或低估现货。负基差表明市场情绪谨慎或资金成本较高。
- 期现套利:利用期货和现货价格差异获利。正向套利指现货买入卖出期货获利,反向则相反。
- 流动性限制影响期指价格形成和投资者交易意愿。
[page::0,4,5]
---
2. 国债期货——对冲作用彰显
关键论点:
- 2016年5年期国债期货(TF)和10年期国债期货(T)成交量和持仓平稳增长,其中10年期国债期货持仓增长更显著,因其对应流动性更好的长期可交割券,吸引更多投资者。
- 11月起债市剧烈调整,国债期货成交量大幅攀升,显示机构通过期货套期保值对冲利率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 国债期货贴水幅度波动明显,尤其年末IRR(内部收益率)跌至极低,TF最低约-3.9%,T最低至-9.7%,反映期货价格跌幅大于现券。
- 综合资金成本,正向套利几乎无空间,但可通过债券借贷构建反向套利策略,且操作空间存在改善趋势。
推理依据: 长短期限国债期货表现差异与对应可交割券特性及市场偏好相关。流动性优的10年期国债期货表现主动,满足市场避险需求。债市调整激励投资者使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对冲。
关键数据点:
- TF日均成交1.13万手,持仓2.92万手,T成交2.53万手,持仓2.92万手(两数据持仓相同,报告应为笔误,需甄别)。
- 5年期持仓自3月中期达到峰值后有所下滑,10年期持仓稳步上升(图6、图7)。
- IRR走势体现期货价格幅度大,年底贴水加深达历史新低(图8、图9)。
复杂概念说明:
- IRR(内部收益率):衡量投资期间的年化收益率,负IRR反映期货价格较现货严重贴水。
- 国债期货套利:利用债券借贷和期货合约价格联系,通过买卖策略锁定收益。
[page::4,5,6]
---
3. 商品期货——尽显英雄本色
关键论点:
- 2016年商品期货市场表现突出,46个品种中38个上涨,黑色系特别强势,焦炭涨136%,焦煤涨108%,铁矿石、热轧卷板、动力煤、螺纹钢涨幅均超60%。燃油涨幅突显,达87%。
- 成交量和成交额均以螺纹钢领跑,成交9.34亿手,金额21.79万亿元。
- 表现最弱品种为玉米和玉米淀粉,分别下跌19.88%和13.05%,受库存高企及需求疲软影响。
- 各品种涨跌幅差异反映供需基本面的差异及政策影响,如供给侧改革推动黑色商品走强。
推理依据: 供给侧改革推进去产能,区域政策调控等多重因素驱动黑色系商品价格大涨,同时宏观需求复苏和成本上升给金属及化工品价格带来上涨动力。疲软的农产品市场则反映存量累积和需求疲乏问题。
关键数据点:
- 商品成交量及金额对比(图10)突出螺纹钢、豆粕、铁矿石等品种的市场主导地位;
- 价格涨跌幅条形图(图11)清晰展现各品种强弱分布;
- 黑色系涨幅最高,焦炭和焦煤涨幅接近两倍;燃油末期飙涨引人关注。
细分品类分析:
- 黑色系高增长源自去产能与需求支撑,尽管年底楼市调控带来压力,但2017年仍寄望于供给侧改革延续;
- 有色金属2016年铜价经历下半年反弹,未来预期看好,铝价走势受到供应增加压力;锌持续供需缺口形成价格支撑;
- 农产品受政策转向和市场供需失衡影响,玉米价格持续低迷,糖及棉花市场前景依然复杂;
- 化工品如甲醇受供需关系变化带动价格上涨。
[page::6,7]
---
4. 管理期货产品表现
4.1 公募基金——大有可为
关键论点:
- 目前仅有一只在运作的商品期货公募基金——国投瑞银白银期货基金,成立于2015年,采用无杠杆被动管理策略,2016年收益5.09%。
- 由于上半年仓位低及移仓成本,该基金在全年表现稍逊于基准。
- 2016年证监会受理23只商品期货公募基金申请,标的涵盖铁矿石、铜、白银、黄金等,显示公募基金积极布局商品期货,尤其是金属品种。
- 伴随FOF政策推动和商品市场发展,公募商品期货基金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关键数据点:
- 图12显示白银基金净值走势与白银期货基准的动向,基金净值相对基准有较好跟踪,但存在一定波动;
- 表1列出2016年受理的多只基金,涵盖主要商品期货,体现市场对商品期货公募基金的高需求。
4.2 私募基金——独领风骚
关键论点:
- 私募市场中管理期货策略表现优异,成为2016年表现最佳策略,平均收益5.55%。
- 股票多头策略同期表现最差,平均亏损4.66%。
- 顶尖管理期货产品收益极高,领先者取得超过200%的年内回报。
关键数据点:
- 图13显示不同策略收益对比,管理期货和宏观对冲策略明显领先;
- 表2列出2016年朝阳永续前五管理期货产品,收益均超90%,首位高达246%。
4.3 海外市场——失望之年
关键论点:
- 尽管全球CTA基金管理规模稳步增长达3423亿美元(2015年3264亿),2016年增幅近5%,行业规模保持稳定。
- 业绩方面,2016年Barclay CTA基金指数下跌1.30%,连续两年业绩不佳,主因全球商品波动率低迷,趋势交易策略盈利环境恶化。
- 反映市场对程序化和趋势跟踪策略当年表现失望。
关键数据点:
- 图14展示过去36年CTA基金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特别2000年以来增长迅速;
- 图15揭示了CTA指数历年收益波动,2015、2016年收益均为负。
[page::8,9,10]
---
5. 2016年期货重大事件回顾
报告综述年度事件多样,包括股指期货熔断、手续费调整、异动闪崩、南华公募牌照获批、国债期货全线跌停及成交量激增等,多维度展现2016年期货市场的波动与发展。特别指出年初熔断机制引发的市场震荡及监管停牌,以及11月商品期货闪崩事件对市场影响深远。
[page::10]
---
6. 2017年期货市场展望
核心观点:
- 股指期货限仓政策有望放松,驱动alpha策略复苏,市场活跃度提升。
- 国债期货将继续发挥利率风险对冲功能,市场规模预计稳步增长。
- 新品种上市(如原油、生猪、乙二醇、棉纱期货)促进市场丰富化,活跃度提升。
- 管理期货策略有望作为组合中降低风险和波动、提升收益的重要工具。
- FOF政策驱动商品期货基金需求增加,整体市场前景积极。
- 风险依旧集中于系统性风险和政策执行不达预期。
[page::1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图5(股指期货成交量、持仓量及基差走势)
- 图1显示IF成交量波动幅度最大,春季高峰后逐渐回落,IH成交量最少,IC成交处于中间水平。
- 图2持仓量走势显示IF持仓波动较大,IH和IC持仓量则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表明资金参与度较为有限。
- 图3-图5三大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基差均为负,贴水幅度最大为IC(中证500),基差绝对值在春节后出峰,年底趋向收窄,反映市场逐步恢复信心。
图6-图9(国债期货成交持仓及IRR)
- 图6、图7显示5年期TF成交量波动明显高峰在年初至中期,持仓有下降趋势;10年期T期货量价齐升,表现较强。
- 图8、图9的IRR曲线反映出期货价格对比合约价值的波动,年末贴水匀深,显示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预期悲观,期货价格快速调整。
图10-图11(商品期货成交量、成交额及涨跌幅)
- 图10展示螺纹钢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居首,显示其市场主导性;成交量在10亿手量级,成交额超21万亿元,远超其他品种。
- 图11涨跌幅图形化展示2016年价格表现,黑色系中焦炭焦煤涨幅最高,燃油末期飙涨,农产品中玉米表现差,生动呈现产业动向和市场热点。
图12(国投瑞银白银期货基金表现)
- 基金净值与指数基准走势相近,体现良好跟踪效果,上半年因低仓位表现弱于基准,但整体实现5.09%收益。
图13-图15(私募基金策略表现、CTA基金规模及指数)
- 图13清晰显示管理期货策略领先全年表现,股票多头明显下行,体现市场波动环境对策略影响。
- 图14展示CTA基金管理规模历史稳步增长,从1980年的数亿美元扩展至2016年的3423亿美元。
- 图15呈现CTA基金指数年度收益波动,2015、2016年连续负收益,低波动率环境下趋势策略疲软。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属于市场回顾与策略评述性质,侧重于交易量、价格走势和策略表现数据分析,未包含传统资产估值模型如DCF或市盈率估值。其估值类分析主要体现在期货价格的基差分析、IRR指标及套利空间评估。
- 股指期货以基差负值和资金成本结合判断套利可能性。
- 国债期货利用IRR作为内生收益率指标,结合资金成本判断套利策略的空间及操作性。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提示两大风险:
- 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整体经济、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可能导致期货市场震荡增大,投资策略失灵。
- 政策不达预期,限制政策、交易规则、申报新基金及监管环境发生变动,可能影响市场活跃性和发展前景。
此外,股指期货流动性不足带来交易风险,融券限制使套利执行困难,商品市场或受库存变化与外部宏观因素扰动。
缓解措施主要依赖于政策放松、市场机制完善及资本流入恢复。
[page::0,4,1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限制的评价客观,但未深入探讨背后制度原因及未来放宽的具体时间表。
- 国债期货IRR数据与持仓量数据排版存在一定模糊,部分数据(如5年期和10年期日均持仓相同)疑为误差,应核实。
- 商品期货涨幅较高的黑色系与农产品跌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市场结构性分化,但报告未详细分析宏观经济对价格传导机制。
- 海外CTA基金业绩下滑主因归咎于低波动率环境,未评价策略是否需创新调整,缺乏对未来适应性的探讨。
- 管理期货策略公募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报告乐观预期依赖政策释放,但历史数据显示该类策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后续波动风险需警惕。
---
七、结论性综合
《“革故鼎新”之海通量化年终总结 4》报告通过详尽数据回顾与多角度分析系统总结了2016年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态势:
- 股指期货市场受限仓及融券政策压制,成交持仓偏低,负基差普遍且套利空间有限。流动性不足带来的闪电跌停等事件,反映制度亟待改革。 图1-5清晰揭示了成交量、持仓量和基差走势,体现市场活跃度挑战。
- 国债期货市场持仓稳健,尤其10年期表现优于5年期,展现出国债期货作为利率风险对冲工具的稳定价值。 贴水及IRR指标深度剖析利率波动与套利机会,图6-9佐证情绪与价格动态。
- 商品期货全年表现抢眼,黑色系领衔涨幅达两倍以上,成交量和成交额以螺纹钢为首,显示市场主力地位,图10-11具体表现品种涨跌幅。 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紧密相关,带动该板块成为期货市场最具活力领域。
- 管理期货产品中,私募策略在2016年表现拔尖,收益领先全年策略;公募商品期货基金数量迅速增加,预示市场规模扩张和机构参与加深。 图12-13及相关表单细致展示业绩和申报态势。
- 海外CTA基金尽管规模维持增长,但业绩连续下滑,主要受全球商品波动率降低的拖累。 图14-15反映行业全球格局与挑战。
- 2016年期货市场经历多起重大事件,包括股指期货熔断、商品期货闪崩、国债期货全线跌停等,加深市场对风险管理和制度完善的需求。
- 展望2017年,期货市场充满机遇,股指期货限仓政策放松、国债期货对冲功能加强、新品种丰富化均利好市场活跃度,管理期货策略在资产配置中地位显著提升,但需警惕系统性风险及政策执行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报告内容详实,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紧密,辅之以上述多个关键图表深入说明,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前瞻价值,为研究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2016年中国期货市场回顾与2017年策略指导。
---
重要图表示例:
- 图1 股指期货成交量(2016年)

- 图6 5年期国债期货成交持仓走势

- 图10 商品期货成交量与成交额

- 图13 2016年私募基金各策略表现

- 图15 Barclay CTA基金指数历史表现

---
溯源标记
本文所有分析内容均基于报告原文对应页码资料提供:[page::0,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