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Midsummer Meme’s Dream: Investigating Market Manipulations in the Meme Coin Ecosystem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首次开展跨链大规模研究,覆盖以太坊、BNB链、Solana和Base共34,988个meme币,揭示82.6%的高收益meme币(收益率>100%)存在如刷单、流动性池价格膨胀等多种操纵行为,操纵活动普遍存在且彼此关联。研究还发现,操纵初期往往为后续的利润抽取行为(如拉盘砸盘、跑路)奠定基础,呈现出完整的操纵-获利闭环机制,且在曾被主流平台摘牌的meme币中操纵情形尤为显著[page::0][page::9][page::11].

速读内容


跨链meme币生态数据采集与清洗 [page::2][page::3]

  • 收集CoinMarketCap、CoinGecko、Gecko Terminal等公开平台meme币共8,852个,结合DEX实时数据扩展至65,021个待分类币;

- 通过TF-IDF关键词筛选,结合pump.fun等特征判定,最终确定34,988个meme币;
  • 地址格式与部署有效性验证后,保留31,811个有效部署meme币。


不同区块链上meme币经济特征分析 [page::4][page::5]


  • 价格整体极低,约85%币价<0.000001美元,少数币采用极端稀缺模型拉高价格;

- BSC上的meme币占比最大(46.88%),Solana占33.8%,以太坊较少但价格和供应差异显著;
  • 市值中位数仅4100美元,个别币市值异常虚高,流动性与市值严重不匹配,反映操纵风险。


三个月内价格变动分布及高收益币分析 [page::6]


  • 34.13%币价下跌,31.79%同步价格,34.07%上涨,极端涨幅币约占10%;以太坊跌幅最大,Solana表现较稳;

- 近三个月监测的707个涨幅超过100%的高回报币中82.6%存在刷单或流动性池价格操纵等异常行为。

量化检测刷单与价格操纵手段 [page::7][page::8][page::9]

  • 刷单检测采用“成交量暴涨>500%,价格涨幅<5%”规则,辅以零风险仓位、循环交易等多维判定,识别1014个显著刷单事件,涉及282个币;

- 流动性池价格膨胀(LPI)机制被定义为利用恒定乘积公式在低流动性池中通过极小买入导致价格虚假暴涨,72起事件影响40个币,单笔买入量极小(中位数54美元),涨幅高达数千百分比;
  • 高度集中持币占54%高收益币,持币顶级钱包控制率平均88%,并且多币使用空投、地址伪装等隐匿手段。


利润抽取阶段:跑路与拉盘砸盘骗局分析 [page::10][page::11]


  • 识别2起明显跑路(rug pull)事件,开发者长期经营后撤走流动性,且皆伴有前期市场操纵行为;

- 识别91起拉盘砸盘pump & dump操作,多为Solana链,涨幅中位数144%,后续价格大跌中位数56%,大多数拉盘币此前存在刷单或LPI操纵;
  • 124个曾被主流平台摘牌的meme币中,67.74%曾涉嫌人工增长操纵,24.19%涉嫌利润抽取操纵,显示操纵链条贯穿其生命周期。


投资者保护的迫切需求与未来方向 [page::11][page::12]

  • 现有DEX跟踪平台未能有效提示操纵风险,亟需界面优化和实时操纵监测系统;

- 将来应结合链上链外数据深入研究操纵者社交操控行为与交易时间的协调,提升监管与预警能力。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解分析


报告标题:A Midsummer Meme’s Dream: Investigating Market Manipulations in the Meme Coin Ecosystem
作者:Alberto Maria Mongardini, Alessandro Mei
所属机构:罗马第一大学(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计算机科学系
发布日期:2024年(数据采集截止至2024年10月,分析涵盖至2025年初)
主题:加密货币市场中的Meme Coin生态系统,特别聚焦于市场操纵行为及其机制,涵盖以太坊、BNB智能链、Solana、Base四大区块链

---

1. 报告概览与核心观点



本报告围绕“meme币”在加密市场中的兴起及其市场操纵现象展开。Meme币作为社区驱动的非功能性加密资产(典型案例包括Dogecoin、Shiba Inu等),因极端的价格波动及极高的收益潜力,吸引大量投资者关注。但其价值主要依赖社区情绪和市场人为炒作,易陷入操纵和骗局。

报告基于跨链数据集(共34,988枚token,来自以太坊、BNB智能链、Solana及Base),深入分析meme币的经济结构及三个月内的价格表现,重点研究操纵行为。报告揭示,表现优异(回报超过100%)的707个meme币中,高达82.6%存在洗盘交易(wash trading)、流动性池价格膨胀(LPI)等人工操纵策略。更进一步,这些手段为后续的盈利提取操作(pump and dump,rug pull)铺路。报告指出,操纵现象广泛并系统性存在,绝大多数爆发式涨幅并非自然市场行为驱动,而是协调操控的结果。[page::0][page::1][page::9][page::11]

---

2. 章节详细解读



2.1 引言(Section 1)

  • 核心观点:Meme币已成为市值达117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吸引依赖社区驱动的投机者。相比有实际功能的加密资产,meme币依赖“社会认同”和“炒作”,市场极易被恶意操纵。

- 背景渲染:以Dogecoin起源为例,文中强调极端涨幅(如Pepe币达400,000%)及平台如pump.fun简化创造流程,致使meme币繁荣但风险极高。
  • 操纵模式初探:包括洗盘、LPI、Pump and dump、Rug pull等,操纵往往先于市场爆发,为最终获利设计阶段。

- 研究贡献:首次进行跨链(以太坊、BSC、Solana、Base)大规模meme币经济及操纵分析,揭示大规模操纵现象。[page::0][page::1]

2.2 相关研究(Section 2)

  • 系统回顾早期关于网络文化传播、meme币定义与驱动机制,以及市场操纵手段(如洗盘、pump and dump、rug pull)的文献。

- 结合SEC对meme币的定义,并引入相关机器学习及区块链数据分析方法作为技术基础。[page::1]

2.3 方法论(Section 3)



数据收集

  • 汇集来自CoinMarketCap、CoinGecko、Gecko Terminal等“已知meme币”数据,得到8,852个meme币样本。

- 拓展至DexScreener和CoinSniper聚合的65,021枚新发token,结合对token命名的TF-IDF关键词分析(得到126个专属meme关键词),通过名称分类再识别出26,557个meme币。
  • 利用pump.fun特征(地址特定尾缀)检测到4,140个meme币。整合后去重再筛选,最终形成34,988枚meme币数据集。


数据筛选

  • 排除稳定币(4枚)、非meme币或高价/高市值误判(筛除46枚)及名字含USD、wrapped等非meme词汇的182枚,确保高准确性。


数据验证

  • 验证地址合法性,排除不符地址格式或未部署合约,去除1,065个无效地址,保留31,811枚有效meme币。

- 四大链分布:BSC占46.88%,Solana 33.80%,以太坊10.9%,Base 2.36%。
  • 追踪部署时间,发现2017-2020年开始缓慢增长,2021年后行情火爆且平台偏好转变为BSC、2023年Solana及pump.fun占比提高。[page::1][page::2][page::3][page::4]


2.4 Tokenomics与价格表现(Section 4)



价格结构

  • 整体meme币价格极低,中位数$4\times10^{-6}$美元,85%低于$0.000001$美元,少数极少数“高价”token(>100美元)被揭示为诈骗诱导价格膨胀的实例。

- 以太坊和BSC新代币价格逐季提高(最高可达$10^{-4}$美元),Base呈周期性变化,Solana价格稳定恒定。

供应策略

  • 43.29% token供应量超过10亿,超通胀供应是吸引投机者心理的常见设定(“买亿万单位代币”的错觉)。

- 供应量高度依赖区块链,Solana的供应统一性明显(pump.fun固定参数)。

市值分布

  • 中位市值仅4,100美元;少数大牌如Dogecoin、Shiba Inu市值显著,但大多数数据虚高。

- 超大市值项目(>10亿美元)普遍为操纵对象,大多数流动性不足以支撑其报价,暗示价格浮夸。
  • 新发行代币更受资本青睐,市值随新币上市迅速上升,Base平台新币市值最高。


价格走势

  • 在三个月内,约34%币价下跌,中位跌幅达27.97%;31.79%价格保持不变(大量无交易);34%上涨,10.2%涨幅超100%。

- BSC币价下跌比例最低,Solana最高。涨幅大部分发生在基本无交易的币种之外。
  • 价格大涨(>100%)的707个币中,绝大多数(82.6%)存在显著操纵特征。 [page::4][page::5][page::6]


---

3. 图表详细解析



图1 (page 4) — Meme币按时间及区块链分布

  • 上图展示2017-2024年各月新币数量,底部面积图描绘不同链占比。

- 2020年底比特币牛市带动meme币数量骤增,BSC因低费率快速占领主导地位,2023年起Solana和Base崛起。
  • pump.fun平台贡献2024夏季创造峰值,[图表]展示动态平台迁移和生态演变趋势。


图2 (page 5) — 价格、供应量、市值的分布

  • (2a)价格分布显示大多数币价格极低,部分币价格出现极端离群值。

- (2b)供应量体现币的极端通胀特点,以太坊和BSC供应巨大,Solana供应相对规范。
  • (2c)市值多数币极低,少数个别币市值极高但流动性极差,疑似价格操纵。

- 价格随时间和区块链特性产生差异,Base币价格非单调,Solana价格稳定。

图3 (page 6) — 三个月价格涨跌累积分布

  • 各链币价格表现差异显著,BSC币价表现相对较好。

- 特别指出31.79%完全没有波动,投资风险极高。
  • 图示显示涨跌比例接近半分,但严重回撤和市场无活跃交易双重风险并存。


图4 (page 8) — 洗盘交易时间分布

  • 散点图体现洗盘手法通常在币创建后不久展开,Solana上的币特别早受洗盘操纵。

- 多数币操纵持续数月,重复周期平均33天,显示操纵策略的高度计划性。

图5 (page 9) — LPI关联买入量与价格涨幅

  • 对数坐标下,买入量极低(常<100美元),价格涨幅极高(多超500%甚至过万%)。

- 说明低流动性池极易被少量资金带动出虚假爆炸性涨幅,LPI极其资本高效。

图6 (page 10) — Pump and dump前后价格变动

  • 显示Pump阶段价格涨幅与Dump阶段跌幅正相关,跌幅通常巨大(中位-55.82%)。

- 绝大多数Pump and dump币先经历过洗盘或LPI,体现操纵链条的连续性。

图7 & 8 (page 13) — 关键词TF-IDF和市值CDF

  • 关键词分析确认“dog”、“cat”、“inu”等核心meme关键词高频出现,为name-based捕捉提供坚实依据。

- 市值CDF出现极大偏度,绝大多数币市值很低,少部分币异常高估。

---

4. 估值分析与操纵检测



4.1 操纵检测方法

  • 洗盘交易检测:筛选交易量激增(>500%)但价格变化极小(<5%)的小时级交易,使用Dune Analytics辨别零风险交易、循环交易和持续交易者。检测出1,014次洗盘事件,涉及282个币(74.8%疑似币),主要在Solana和BSC。

- LPI检测:定义策略为价格单日上涨>100%,但交易量只微幅增加或非常低。进一步筛选买入贡献>90%,买家少于10个。检测出72次事件,涉及40个币。LPI表现为投入极小资本实现极端价格膨胀,操纵主体极少。
  • 持有者集中度:多数操纵币呈现持有者高度集中,前10持有者平均控股比例超过77%,部分通过“bundle buys”、新地址和空投进行掩饰。

- 联合策略:很多币同时呈现洗盘、LPI及高持有集中度的复合操纵模式,说明操纵策略协同执行。[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4.2 盈利提取操纵

  • Rug Pull:定义为单日价格跌99%以上且成交量跌99%以上。检测出两个案例,时间点延后(248和451天),且早前有洗盘或价格操纵作铺垫。

- Pump & Dump:通过高RSI、短期50%价格涨幅且成交量暴涨500%,随后价格暴跌30%以上且成交量降半,识别出91次操作,影响60币。绝大部分pump & dump币先有洗盘或LPI背景。
  • Delisted币分析:124枚被大平台剔除的币中,67.74%存在人工增长操纵,24.19%涉盈利提取,绝大多数盈利提取币历史上有洗盘/LPI事件。此类币利用上市窗口获得信誉后快速退出。[page::10][page::11]


---

5. 风险因素评估


  • 高操纵风险:82.6%高回报币检测出洗盘、LPI、集中持有等操纵,投资者极易上当。

- 信息不对称及平台保护不足:DEX聚合平台对风险提示不足,操纵行为未被实时警示,普通用户难以识别真伪。
  • 估值虚假:市值与流动性严重不匹配,价格极可能被少数操作者用极低资金推高。

- 持续性操纵:操纵不仅局限于新币,有部分成熟币也遭LPI操纵,增加波动和风险。
  • 市场信任损害:平台对delisted币的操纵链条反应迟缓,加剧投资者信心崩溃。[page::11]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观察


  • 数据及方法论限制

- 报告依赖第三方API和采样方式,可能遗漏低频、轻微操纵事件。
- 使用较严苛的阈值减少误判,数据间可能存在偏差,操纵率为下界而非绝对值。
- Solana链高吞吐量限制了全链索引分析,可能影响操纵检测的完备性。
  • 操纵定义框架清晰但聚焦典型行为,可能不涵盖所有创新操纵手法。

- 报告未结合链外活动(如社媒宣传)深入分析,未来可加强多模态联动研究。
  • 部分币的价格极端异常,市场实际流动性低,投资者面临严重流动性风险。

- 对数据过滤严苛,可能导致部分真实meme币被误删,牺牲部分召回率以提高精确率。

---

7. 综合结论



本报告通过跨链大规模数据挖掘与纵向跟踪,首次系统揭示了meme币市场中深度、普遍的操纵现象。具有高回报的meme币几乎普遍存在洗盘交易、流动性池价格膨胀(LPI)、持仓集中等操纵特征,制造虚假的市场活跃度和价格上涨假象。大部分早期操纵铺路为后续的盈利提取手法(pump and dump、rug pull)打基础,形成环环相扣的敛财链条。

特别注意到:
  • 平台如DexScreener等未能有效预警操纵风险,存在投资者保护不足。

- 市场呈现显著的跨平台经济特征和操纵模式差异,Solana链上操纵多针对较早发行币,BSC平台币活跃度高但操纵复杂度稍低。
  • Delisted币案例说明操纵策略也渗透至主流平台,影响市场整体公信力。


图表如新币时间分布(图1)、价格供应市值(图2)详实支持研究数据,反映生态演进轨迹和操纵行情。操纵检测图(图4-6)揭示操纵的低参与者、低成本高收益特性。关键词TF-IDF及市值分布(图7-8)增强meme币识别的科学性。

综上,报告明确指出,meme币的剧烈涨幅极可能为操纵行为所致,投资者须极端谨慎,监管与平台需加强实时监控及风险提示,构建更安全透明的交易环境。未来研究应加强实时操纵检测系统开发及链上链下多模态数据融合,[page::0-6,9-12]

---

参考重要数据显示与引文示例


  • 研究覆盖34,988个meme币,跨以太坊、BSC、Solana、Base四大链 。[page::0-3]

- 82.6%高回报币存在人工操纵;其中洗盘占比74.8%,LPI占比约13%。[page::9][page::8]
  • 707高回报币内,只有123无明显操纵信号;其中Solana成功率最高达0.79%。[page::10]

- 洗盘重现性高,平均每币3.59次,操纵时间可超过半年。[page::8]
  • LPI典型投资金额中位数仅54美元,但价格涨幅超过500%。[page::9]

- Pump and dump事件91次,币价上涨中位143.95%,后跌55.82%。[page::10]
  • 124个主流平台下架币中,67.74%曾被操纵,24.19%经历盈利提取。 [page::11]


---

总结



本报告高度系统化、多维度揭露meme币市场背后普遍而复杂的操纵手法,填补跨链meme币操纵研究空白。报告中详尽的量化分析和案例研究为监管、平台设计、投资者教育提供坚实依据,建议行业重点关注市场操纵监测和风险教育,防范投资者财产损失,推动加密资产市场稳健发展。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