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 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讲话的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点评了美国总统特朗普2025年就职讲话及其相关行政命令,分析其政策重点在移民、通胀、能源、税收、社会和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调整与动作,阐述其政策核心为纠偏拜登时期政策和回归重商主义。同时结合制造业附加值和海外资金流入等数据,评估其对贸易、汇率和财政政策的可能走向和市场影响,为投资者提供宏观政策判断参考 [page::0][page::1][page::2][page::3]。

速读内容


讲话涵盖的政策重点及行政命令解读 [page::0][page::1]

  • 移民方面:宣布南部边境国家紧急状态,停止非法入境,推进边境墙建设,取消“出生公民权”政策,加大非法移民驱逐力度。

- 通胀方面:打击通胀,推动降低住房成本、医疗费用、食品和能源价格,增加就业,取消加重成本的气候政策。
  • 能源方面:宣布能源紧急状态,鼓励传统能源开采,退出《巴黎协定》和气候金融计划,推动能源政策优先考虑经济效率。

- 税收和贸易政策:不内征税改为外征关税,成立外部收入局(ERS)管理关税和收入,审查中美贸易协定,关税措施采用渐进方式。
  • 改革政府效率:严格招聘冻结,结束远程办公,终止多样性、公平与包容项目。

- 文化和军事外交调整:仅承认两性别,退出WHO,重塑军事实力和外交秩序,强调和平与统一。

贸易政策与汇率机制分析 [page::1][page::2][page::3]

  • 关税扩大至更多国家,但选取征税产品更谨慎,重点是促进制造业回流。

- 对汇率干预预期较低,维持相对强美元吸引资金,推迟汇率调整条件。
  • 减税计划未明确表态,预计2025年下半年落地,但财政紧缩可能先行实施。

- 图表1显示美国制造业附加值占GDP持续下降,1985年《广场协议》后加速降低。
  • 图表2显示疫情以来大量海外资金流入股票市场,促使美元保持强势。



政策逻辑与市场影响判断 [page::1]

  • 特朗普政策核心逻辑包括纠偏拜登政府政策和回归重商主义。

- 关税作为谈判工具逐步推行,展现内政优先策略,短期内加征关税可能渐进完成。
  • 预期财政压力带来的减税推迟,对贸易和产业链布局影响深远。

- 政策调整将对美国及全球宏观经济和资本流动产生持续影响。

深度阅读

深度解读报告:《中金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讲话的点评》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中金 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讲话的点评

- 作者:肖捷文、张文朗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年1月22日,北京时间07:28
  • 主题: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就职演讲及随后政策措施的分析评论

- 核心论点
报告分析了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中涉及的多领域政策主张及其迅速签署的行政令,重点强调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两个底层逻辑——纠偏拜登时期政策和回归重商主义,同时指出特朗普将采取内政优先策略,并在贸易政策上保持灵活、渐进态度。
  • 作者意图:传达特朗普执政的决心与方向,以及其政策对美国及全球的可能影响,剖析其政策内涵与实际操作的连续性和变化,明确该报告继承并细化此前《再思考 特朗普2.0的政策顺序及影响》中的框架观点。[page::0][page::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摘要与政策领域总体概览


  • 关键论点摘要:特朗普就职演讲涉及移民、通胀、能源、税收、社会权利等多个关键领域,其政策思路继承并纠正了拜登政府的一些政策,回归重商主义和内政优先,并迅速通过行政命令取消拜登政府多项行政措施。[page::0]
  • 政策涵盖面广泛,涉及国家紧急状态、经济价格救助、能源政策安全、税收和贸易保护、新设政府效率部门、文化政策强调性别固定、军事外交战略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政策强烈的变革意图和执行力度。[page::0][page::1]


---

2.2 移民政策


  • 关键内容:特朗普宣布南部边境国家紧急状态,恢复“留在墨西哥”政策,停止非法入境,启动1798年《外侨敌人法》,增强执法力度打击帮派犯罪。行政命令取消“出生公民权”,加大非法移民驱逐,重启边境墙建设。[page::0]
  • 逻辑解释:通过严控边境和加强对非法移民及其犯罪网络的打击,回应美国社会对于安全和移民控制的诉求,符合其执政核心——保护美国劳工和社会稳定。[page::0]


---

2.3 通胀与价格控制


  • 关键内容:特朗普指令相关机构推动紧急价格救助措施,如降低住房成本、消除医疗和家电成本中不合理的行政负担,创造就业机会,消除食品和燃料成本中强制性气候政策的影响。经济政策助理需定期报告落实情况。[page::0]
  • 推理依据:因应美国民众对高通胀和生活成本的强烈不满,特朗普采取行政命令手段直接介入价格形成环节,试图短期缓解通胀压力,展现其“内政优先”和民众导向的政策风格。[page::0]


---

2.4 能源政策


  • 核心内容: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支持石油天然气开采,反对电动车强制要求,结束绿色新政,退出《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框架,撤销国际气候金融计划。外交能源政策强调经济效率和美国利益优先。[page::0]
  • 战略理由:恢复传统能源产业,振兴相关制造业和就业,满足能源安全和产业复兴需求,强调实际经济效益,减轻环保政策对短期经济的压力。[page::0]


---

2.5 税收与贸易政策


  • 重要措施

- 不再对内征税,强调对外征收关税保护国内产业。
- 成立“外部收入局”(ERS)专责收取关税。
- 不承认OECD全球税收协议,阻止外部限制干扰美国税收自主权。
- 重新审查与中国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关注贸易赤字、不公平贸易、货币操纵等。[page::0][page::1]
  • 推断

- 关税将作为重商主义核心工具,促进资金回流和制造业回归。
- 关税政策趋渐进,非全面对进口产品征税,重点针对特定产品与国家。
- 延续减税政策可能性存在,但围绕财政空间存在博弈,预计上半年财政可能趋紧,下半年减税落地。[page::1][page::2]

---

2.6 政府效率与文化社会


  • 具体措施

- 建立政府效率部门,提高联邦政府效率。
- 结束远程办公,恢复全职入办公室工作。
- 招聘冻结(公共部门整体及IRS长期冻结)。
- 结束政府多样性、公平和包容(DEI)项目,认定性别固定为男性和女性。[page::1]
  • 逻辑:缩减政府开支与机构规模,提升政府执行力和信任度,强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巩固保守派选民基础。[page::1]


---

2.7 军事与外交


  • 政策亮点

- 建立全球最强军队。
- 结束战争、避免冲突、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
- 地名变更(墨西哥湾改美国湾、恢复麦金利山等象征性举措)。
- 重新收回巴拿马运河,退出世卫组织,重新审视对外援助。[page::1]
  • 战略洞见:军事强硬性与外交独立性并重,同时希望塑造和平形象,彰显美国家庭利益主导的对外政策。[page::1]


---

2.8 去监管政策


  • 核心内容:新规冻结,现有新规暂缓施行,所有新规需经审查与批准,体现政府谨慎调控和对监管环境的强力把控。[page::1]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美国制造业附加值占GDP比例(1951-2023)


  • 描述:该图显示美国制造业附加值占GDP的持续下降趋势,1985年《广场协议》后下降尤为显著,从约27%降至10%左右。[page::2][page::3]
  • 解读:制造业衰落表明美国传统产业基础相较于20世纪中后期发生显著削弱,这直接影响贸易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例如汇率调节对制造业出口的推动力减弱。
  • 联系文本:报告指出目前制造业附加值约10%,远低于1980年代,使得通过汇率贬值促进出口的必要性与有效性降低,特朗普更倾向维护强美元以吸引资本。[page::2][page::3]


---

图表2:疫情以来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股市(2012-2024)


  • 描述:展示股票、机构债、长期国债、公司债的规模变化。股票市场资金快速增长,尤其是疫情之后海外资金大量流入。
  • 解读:强调金融账户逆差扩大,流入资金结构复杂,美元贬值可能引发资产抛售风险,挑战金融市场稳定。
  • 文本联系:支持报告中关于美元保持强势的观点,显示特朗普政府短期内不大可能通过汇率贬值施压贸易伙伴。[page::3]


---

4. 估值分析


  • 报告未涉及特定公司或资产估值,主要是宏观政策与经济分析,未提供DCF或PE类估值数据。分析重心为宏观经济趋势及政策导向,并推演其对市场层面的可能影响。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间接提及潜在风险:
  • 政策执行风险:特朗普政策推行涉及多个层面,行政令虽多,国会立法阻力及司法审查可能成为障碍,比如关税和减税措施需要政治博弈;[page::1][page::2]
  • 经济风险:减税增加财政赤字风险,通胀与经济增长矛盾难平衡;能源政策回撤绿色环保可能带来长期环境和国际投资风险;[page::0][page::2]
  • 国际关系风险:退出多边协议和组织、贸易审查升级可能激化国际贸易紧张,资金流动及汇率震荡风险存在;[page::0][page::1]
  • 社会政策风险:终止多样性计划与固定性别政策可能加剧社会分裂和对少数群体的政策排斥。[page::1]


然而报告未专门列出风控对策,多为事实描述与逻辑推断。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观点较为客观,立足事实与已发布政策解读,但存在以下值得注意点:


- 政策可行性未明示:虽指出减税面临财政压力,未评价特朗普政府具体如何协调平衡财政赤字和刺激经济的矛盾,仅保留推测。

- 市场反应推断较谨慎:对关税加征节奏及幅度判定“渐进”,这反映对特朗普政策灵活性的合理评估,但未来变量较多。

- 未详述地缘政治风险:对退出世卫组织和国际气候协议的长远影响分析有限。

- 其“内政优先”策略的深层背景未详:例如,特朗普社会基础具体构成及民意波动未展开。

---

7. 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系统梳理了特朗普2025年1月就职演讲的诸多政策主张及其迅速落地的行政命令。整体政策围绕“纠偏前任拜登政府政策”和“回归重商主义”两大逻辑,突出强调内政优先、保护主义及传统能源复兴。

移民政策收紧、通胀控制、能源政策回撤绿色转型、加强贸易保护及设立关税收入专门机构,以及政府效率提升和文化保守主义等,都体现了特朗普政府执政的强烈意志和具体行动。本次讲话和政策行动既不出乎意料,也表明其政策重点明确且系统,持续对美国社会经济政策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图表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滑,限制了政策以传统制造业驱动出口的能力,美元汇率维持强势吸引资本流入,反映政策与经济结构的现实考量。

综合来看,报告认为特朗普政策将逐步加码贸易保护工具,财政与减税政策将经历复杂博弈,外部风险与内政压力共存,市场应注意政策的阶梯式落地与复杂影响。其深层判断是特朗普2025年执政将继续秉持“美国优先”的重商主义,针对拜登时代政策的纠偏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page::0][page::1][page::2][page::3]

---

附图:

图表1 美国制造业附加值占GDP比例变化



图表2 疫情以来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股市趋势



---

参考来源


  • 报告全文内容来自中金公司2025年1月21日发布报告

- 官方行政命令链接详见报告尾部网页引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