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驱动研究之二:限售股解禁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研究了A股限售股解禁对市场供应及股价的多维影响,重点分析了创业板和中小板首发原股东解禁导致的减持压力及解禁股价表现。通过历史数据和板块反应,揭示了不同板块、企业属性和解禁类型对市场冲击的异质性,并基于估值、解禁比例等筛选出解禁前具备做多和做空投资机会的股票池 [page::0][page::1][page::2][page::6][page::10][page::11]

速读内容


限售股解禁规模及类型分布 [page::1][page::2]


  • 首发原股东解禁规模最大,且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首发原股东减持比例远高于主板。

- 股权分置的大非解禁规模大但减持动机弱,对市场冲击有限。

解禁时期及股价走势关联分析 [page::3]


  • 中小板、创业板解禁占比增加时,板块指数波动较大且总体呈下跌走势。

- 主板及深主板的解禁对市场影响较弱,指数波动较小。

减持规模及行为分析 [page::4][page::5]



|板块|创业板|沪主板|深主板|中小板|总计|
|-|-|-|-|-|-|
|首发原股东减持比例|61.71%|16.13%|—|47.08%|45.7%|
  • 创业板和中小板首发原股东减持频繁且比例高,存在显著市场抛压。

- 解禁后两个月内真实减持占比中小板及创业板更大。

解禁对股价的市场反馈 [page::6][page::7]


  • 创业板和中小板首发原股东等解禁后股价平均下跌4-6%,主板下跌幅度较小。

- 民营企业解禁的股价跌幅比国企更大,且提前20个交易日开始反映。
  • 高估值、高解禁比例股票面临更大下跌风险。


2013年解禁类型及趋势预测 [page::8][page::9]


  • 2013年解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首发原始股及定向增发为主。

- 解禁前股价一般在15个交易日前开始下跌,解禁期间持续承压。
  • 超过60%的股票在解禁前45个交易日内跑输行业指数。


解禁前投资机会与量化筛选策略 [page::10][page::11]


  • 筛选条件:解禁前PB>5且PE<30,上一年度盈利正增长,跌破发行价,解禁占比<40%的股票,有超过71%概率解禁前一个月跑赢行业指数,平均上涨14.17%。

- 做空标的筛选:解禁占比>40%,解禁前PB>5倍,超过71%概率跑输行业指数,平均下跌4.66%。
  • 建议做空时可对同一行业龙头做多以对冲行业风险。


融资融券标的解禁情况及重点关注股 [page::11]


| 股票简称 | 解禁日期 | 解禁占流通股比例 | 最新PB | 板块 | 行业 |
|----------|----------|------------------|--------|------|------|
| 吉视传媒 | 2013-02-25 | 0.66 | 5.59 | 沪主板 | 信息服务 |
| 亚夏股份 | 2013-03-18/25 | 0.05 | 3.10 | 中小板 | 建筑建材 |
| 大北农 | 2013-04-08 | 0.00 | 5.58 | 中小板 | 农林牧渔 |
  • 关注解禁比例大、估值高且为融资融券标的的股票,解禁前存在显著下跌压力及套利空间。


深度阅读

事件驱动研究之二:限售股解禁——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事件驱动研究之二:限售股解禁

- 作者: 柴宗泽 分析师,安信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
  • 发布时间: 2013年2月8日

- 研究机构: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主题聚焦: A股市场历史及2013年限售股解禁情况,专注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的限售股解禁对市场供给、股价波动及投资机会的影响。


报告核心论点与目标


  1. 解禁股对市场冲击明显,特别是创业板与中小板的首发原股东减持力度和频率远超主板,带来较大抛压和价格下跌风险。

2. 解禁风险显著依赖于企业类型、解禁规模、估值水平及市场环境,高估值、小规模股权及民营企业风险更大,国企及主板公司相对稳健。
  1. 解禁前后呈现规律性的股价波动及超额收益概率,研究提供了基于估值、解禁比例及财务表现的做多和做空策略。

4. 2013年预计创业板和中小板解禁压力集中,将显著影响市场供给和价格表现
  1. 抱持谨慎态度,策略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需综合考虑市场环境。


评级方面虽未明确提出,但报告中的做多和做空建议结合了定量历史回测,合适的选股和交易时机有较高做多胜率及做空收益潜力。

---

二、报告逐节深入解读



1. 事件概述及限售股分类(页1-3)


  • 内容总结:

- 描述市场自2012年12月起整体回暖背景和解禁压力上升情况,特别是创业板解禁潮的预期。列举了限售股的主要类型与解禁规模,指出解禁的股东动机差异,国企控股大股东因控制权考虑减持动机弱,而个人和机构股东因套利冲动减持频繁。
- 图1示限售股分类结构(首发原股东、机构限售、增发、其它如内股职工股、配股限售等)。
- 图2明显展示首发原股东解禁市值最大,且机构小规模解禁也不容忽视。
- 历史解禁主要时段集中于2009-2010年,其中沪主板解禁规模最大,且今年(2013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首发原股东解禁受关注(图3与图4)。
- 图5-8反映不同市场板块解禁市值占比与指数走势的关系,分板块视角揭示了解禁对市场的周期性影响。
  • 推理依据: 因为限售股解禁释放大量流通股,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兑现需求强烈,解禁带来的供给压力成市场关注焦点。市场结构及股东特性差异导致不同板块解禁影响呈异质性。
  • 数据点:

- 2012年12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减持规模均超250亿元,较11月增长显著[page::1,2]。
- 首发原股东解禁规模遥遥领先,其他类型规模较小但频繁[page::2]。

---

2. 解禁对市场供应及减持影响(页3-6)


  • 内容总结: 研究减持公告与真实减持的关系,历史减持行为与市场涨跌的互动,盛行于市场行情较好时期。大部分减持来自高管。公告减持比例说明主板减持较轻,中小板和创业板减持较重且减持对指数影响更复杂。
  • 关键数据:

- 自2005年以来A股减持公告累计4760.63亿元,减持占流通市值比例最高于07、09、10年下半年[page::4]。
- 减持占比中创板和中小板较主板明显较高(中小板约0.09%,主板0.05%左右)[page::4]。
- 不同板块减持与同期指数涨幅相关性差异显著,深主板相关性最高(43.26%),主板稍低,创业板最低,体现不同市场机构减持节奏和市场反应机制[page::5]。
- 高管减持占比最高达七成以上,减持规模相比个人较大,而公司减持规模最大[page::5]。
- 创业板首发原股东解禁中,发生减持概率61.71%,中小板为47.08%,均远超主板,说明小市场与小股东减持活跃[page::5]。
- 实际减持股本占解禁股本比例,创业板首发原股东约9.54%,中小板为6.56%,均远高于沪主板[page::6]。
  • 逻辑关系: 国家队主导和国企控股股东持股稳定带来较低解禁减持比例,散户和机构减持导致市场供给压力更大,推动价格压力。


---

3. 解禁前后市场回应分析(页6-8)


  • 章节总结:

- 通过计算累积超额收益率(CAR)反映不同板块、企业属性、解禁类型、市场年份、估值及解禁占比的股价异动特征。
- 主要发现:创业板和中小板解禁对市场负面影响显著,价格提前15-30天开始调整,跌幅4%-6%;国企解禁表现较为稳健,民企解禁预期调整更早且跌幅更大。
- 高估值(PB处于行业前20%)股票风险最大,股价下跌幅度更大,体现估值泡沫破裂压力。
- 解禁股本比例超过50%尤其80%以上时,股价面临剧烈下跌压力,跌幅可达10%以上。
- 图18-23详细反映上述趋势变化。
  • 解读图表:

- 图18:创业板解禁股价累计超额收益下滑明显,主板表现较稳健。
- 图19:民企解禁预期下跌明显领先国企,市场更为谨慎。
- 图20:首发机构股和增发股对市场冲击最大,首发原股东解禁前10日跌幅明显。
- 图21:年际对比看行情冷淡时解禁负面冲击加剧。
- 图22:PB与价格表现负相关,高PB解禁股风险明显。
- 图23:高解禁占比对应更大拖累,低占比则较为稳定。
  • 推理: 解禁释股供给增加叠加行外卖压,估值泡沫和解禁占比溢价高风险,市场提前反映,成股价下跌重要驱动。


---

4. 2013年解禁重点类型分析(页8-9)


  • 内容:

- 2013年约876次解禁,中小板和创业板首发原股东占多数(555次),主板较少。
- 中小创业板首发原股东解禁平均跌幅4%-5%,解禁前15日行情见顶开始下跌,超六成股票45日内跑输行业指数。
- 同类中定向增发股跌幅更大接近6%,解禁前5日下跌尤猛。
- 主板首发股解禁跌幅也达6%,但走势更均匀。
- 定向增发解禁跌幅约3%,幅度小于首发股。
  • 市场表现区分明确,创业板解禁风险及市场情绪更为敏感。


---

5. 解禁中的投资机会(页9-12)



5.1 解禁前炒作及做多策略
  • 绝大部分股票解禁前1个月跑输行业指数(平均跑输1.57%,62.05%案例跑输),但约20%案例实现超额收益,最高跑赢高达68%。

- 根据估值、业绩、发行价及解禁比例筛选做多标的,满足:
- PB>5但PE<30
- 上年利润正增长
- 跌破发行价
- 解禁股本占比低于40%
  • 历史回测结果显示,筛选的33个案例中,71.7%跑赢行业指数,平均涨幅14.17%,具备较好的炒作空间与机会。


5.2 融券做空策略
  • 依据估值过高、解禁股本比例过高选取做空标的,标准是解禁占比>40%,且PB>5。

- 搜索历史案例528个,71.2%跑输行业指数,平均跌幅4.66%,下跌概率较大。
  • 建议做空同时买入同业龙头以控制行业风险。
  • 案例剖析及名单详见报告末尾附表,推荐关注吉视传媒、亚夏股份、大北农等近期解禁高风险标的。


---

6. 风险提示与声明(页0,14)


  • 强调解禁案例存在个体差异,历史经验未必完全适用于未来市场。

- 做多做空策略均需谨慎使用,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有效性。
  • 免责声明详述信息来源、报告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等内容,保障研究合规性。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限售股主要分类(页1)


  • 清晰体现限售股结构,分为股权分置(大非、小非)、首发(机构、原股东、一般)、增发(机构、一般)及其它(内股职工股、配股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

- 说明不同限售股解禁后市场影响因股东性质不同而异,控制权股东大多减持意愿弱。

图2:限售股解禁规模分布(页2)


  • X轴为限售股类型,左Y轴解禁市值(亿元),右Y轴为股数(亿股)。

- 首发原股东解禁市值最高,超过7.7万亿元,股数也最高。
  • 股权分置大非、市值次之。

- 小股东和职工股占比较小。
  • 说明市场解禁主要被首发原股东股权驱动,供给及抛压大。


图3、4:历史解禁时间及板块分布(页2)


  • 条形图展示2005-2013年间分类型与板块解禁数额。

- 09-10年为解禁高峰,主板大非及首发原股东为主。
  • 2013年解禁规模决定了创业板与中小板的压力明显提升,解禁轮廓改变。


图5-8:板块解禁量占比与指数走势(页3)


  • 双轴柱状图及折线图展示不同板块解禁占比与指数波动。

- 占比较高时,指数通常有下跌压力,尤其创业板占比持续走高后指数走势疲软。
  • 指标反映出解禁供给压力与股票市场波动的相关性。


图9:A股整体减持分布(页4)


  • 减持占流通市值比例及沪深300指数走势。

- 明显反映减持活跃于牛市阶段,熊市减持减少,投资意愿影响减持策略。

图10-13:分板块减持占比与指数涨幅(月度)(页4)


  • 绿色柱代表减持占流通市值比例,黄色柱为当期指数涨幅。

- 主板减持规模占比较低且与指数涨幅呈较弱负相关。
  • 中小板、创业板减持占比较高,指数涨幅波动也大,显示解禁减持对小板块影响更明显。


图14-15:减持次数与规模分布(页5)


  • 饼图显示高管减持次数占比达到约70%,但减持规模主要来源公司层面占比最大,说明高管多为频繁小幅减持,企业规模减持则金额更大。


图16-17:解禁实际减持概率及减持股本占比(页5-6)


  • 明显体现创业板首发原股东解禁减持概率高(61.71%),且减持股本占比较大(9.54%),中小板紧随其后。

- 主板较低,减持力度温和。

图18-23:累计超额收益曲线(页6-8)


  • 以“解禁日前45天至后45天”为时间窗口,中位数CAR曲线展示市场反应。

- 创业板呈显著下跌趋势,主板较为平稳,民企股较国企敏感。
  • 解禁占比高、PB高、首发机构和原股东类型解禁冲击最大。

- 重复验证了估值与解禁规模对市场影响的决定作用。

图24-27:2013年四种主要解禁类型市场反应(页8-9)


  • 中小创业板首发原股东与定向增发股解禁连续15天及解禁日前后显著下跌,跌幅4%-6%不等。

- 主板首发原股东解禁跌幅接近6%,而定向增发跌幅约3%。
  • 超过60%的股票无法跑赢行业指数,体现解禁压力实际转化为价格压力。


图28-33:解禁前后超额及绝对收益分布(页10-11)


  • 统计表明约20%的首发原股东及增发股解禁案例具备显著超额收益或绝对收益,存在投资机会。

- 做多筛选条件下,超额收益样本中71.7%跑赢行业指数,平均涨幅14.17%,做多策略有效。
  • 做空侧筛选条件下,71.2%股票跑输指数,平均跌幅4.66%,具备较好的防御及套利价值。


解禁股票名单(页11-13)


  • 列举2013年各月份即将解禁的重点股票,涵盖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 明确解禁类型、解禁数量、解禁占比及估值等信息,为投资者实战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使用复杂估值模型如DCF,而以市净率(PB)、市盈率(PE)为关键估值指标,结合历史超额收益统计建立基于估值分位、解禁占比等特征的投资筛选规则。
  • 关键估值参数: PB分位划分(1低至5高),PE用于利润正增长确认。

- 估值影响: 高PB股票解禁后跌幅最大,显示高估值区存在泡沫,解禁带来兑现压力打压估值中枢。
  • 策略假设: 估值反映市场信心,高估值股票套利空间大,意味着更激烈的解禁抛售行为。

- 估值与投资机会直接挂钩: 选取PB适中且业绩支撑的股票作为做多标的,PB过高且解禁占比大的作为做空标的。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个体差异风险:不同解禁事件和企业基本面、股东结构、市场环境皆有差异,历史经验的普适性有限。

- 市场环境依赖:牛市时减持积极,熊市时减持减少,预示策略在不同周期有效性不同。
  • 数据限制:公告减持数据未能完全覆盖所有实质性减持。


报告警示尽管大样本研究具有泛化能力,但未来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要求投资者谨慎应用策略,且承担策略失败风险。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斟酌了大样本统计与个体差异间的张力,反复强调策略非万能,揭示了分析的谨慎稳健。

- 估值选股指标和解禁规模分位的划分为简化模型,未涉及现金流等更全面估值。
  • 针对创新较强的创业板,策略考虑不足可能导致低估市场波动或难以预测特定企业影响。

- 图表较多,数据密集但部分图表没有给出明确数值描述,解读需结合文本,投资者需自行甄别。
  • 没有加入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变化等外生变量对市场情绪及减持行为影响的讨论。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详细梳理了A股限售股解禁的历史演变、市场影响及未来趋势,重点得出以下关键结论:
  • 创业板和中小板尤其是首发原股东解禁减持比例高,资金抛压明显,平均股价跌幅达到4%-6%,且跌幅提前持续,市场表现远弱于主板,构成供给压力的核心。

- 主板,特别是沪深主板的大股东减持意愿相对较弱,减持比例较低,市场对解禁冲击反应较为温和。
  • 市场对解禁股价的预期波动明显依赖企业性质(民企风险较大)、估值分位(高PB风险大)、解禁占比(超过50%-80%时风险剧增)、及市场大势(市场低迷时解禁估值压力更大)。

- 解禁前出现一定程度的炒作机会,约20%的个股解禁前1个月跑赢行业指数,尤其是低估值、利润正增长、解禁占比控制得当的标的。
  • 融券做空解禁股的机会同样显现,针对高估值且解禁占比高的个股,短期内平均跌幅和跑输行业指数概率均较高,且建议配套同行业龙头做多降低风险。

- 2013年中小板与创业板的解禁压力集中且密集,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相关股票走势及市场风险。

报告通过详实数据图表支持以上观点,为专业机构及投资者提供了针对解禁事件的事实依据、逻辑分析及操作建议,强调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效力不同,务必谨慎应用。

---

参考图表文档示例



-

-


---

本次分析致力于全方位解读报告中的重要信息、数据及逻辑链条,深入揭示A股限售股解禁对市场的多维度影响,为投资决策提供综合参考与策略支持。[page::0,1,2,3,4,5,6,7,8,9,10,11,12,13,14]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