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如何看待本轮AI行情?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本轮AI行情的起因、表现及其产业背景,指出DeepSeek R1模型是促使行情广泛扩散的关键推动力,行情已由上游算力向中下游应用和端侧拓展。报告结合历史互联网行情进行比较,强调当前行情由主题驱动向业绩兑现转变的潜力,并分析宏观宽松环境对科技成长风格的支撑及TMT板块高交易活跃度和估值状况,提出云计算、AIDC和医疗等细分领域为未来投资重点。[page::0][page::1]
速读内容
AI行情复盘与行业表现 [page::0]

- 1月27日DeepSeek发布R1模型成为行情启动点,表现出高性能、低成本及开源优势。
- AI行情较以往更为广泛,涵盖上游算力、中下游应用与端侧,医疗等领域开始显现投资价值。
- 2023年至今算力公司涨幅显著,应用端增长潜力有待释放。
- 对比2013-2015年互联网行情,AI行情同样呈现从核心技术向多领域扩散趋势,后续景气度成为行情核心支撑。
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科技成长 [page::1]
- 1月新增社融及贷款规模创历史新高,货币政策预期趋宽松,促使科技成长风格延续。
- 临近两会,财政政策力度值得关注,短期A股有望震荡上行。
- TMT板块换手率高且处历史高位,计算机、电子、传媒板块估值偏高。
- 投资者应关注行情的“高切低”效应,未来行情有望由上游核心向中下游和端侧扩散。
投资机会及行业观点聚焦 [page::1]
- 低成本高效AI模型(如DeepSeek-R1)和国产算力推动应用端百花齐放,云计算服务和AIDC受益明显。
- 云厂商资本支出增加及第三方数据中心需求增长带动行业估值修复。
- AI手机、眼镜等端侧产品,以及医疗、金融、智能驾驶、电商等AI相关行业具备持续投资潜力。
深度阅读
中金:如何看待本轮AI行情?——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如何看待本轮AI行情?
- 作者团队:李求索、朱嘉懿等,中金点睛团队
- 发布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 发布日期:2025年2月17日07:40,北京
- 主题/行业:人工智能(AI)行业现状与行情展望,涵盖上下游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分析
- 核心论点与目标:
- 本报告聚焦近期A股及港股AI相关热点行情的成因、范围及可持续性,尤其以1月27日DeepSeek发布R1模型为关键技术节点。
- 报告深入剖析AI行情的扩散特征,覆盖从算力到应用端广泛领域,指出当前行情仍处成长空间,建议关注中下游应用端及部分传统受益行业的投资机会。
- 通过对比2013-2015年互联网行情,报告强调业绩兑现与景气度对行情的持续推动作用。
- 同时,结合宏观与技术产业动态,分析行情持续性,并给出投资策略指引。
本报告除了宏观视角宏观数据及技术产业发展外,还提供详实的成交量、估值指标及行业细分表现,辅助投资者理解本轮AI行情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及风险考量。[page::0][page::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本轮AI行情复盘
- 关键论点:
- 2025年1月27日,DeepSeek发布的R1模型以“高性能、低成本、开源”特性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AI相关板块带动A股及港股指数上行。
- 春节假期以来上证指数上涨3.0%,科创50及创业板分别上涨7.1%和7.3%,港股恒生科技板块表现尤为强劲,上涨17%。
- 此次行情范围更广,不仅集中在以往热门的上游算力,还扩展到中下游应用、端侧产品及医疗等“AI+”领域,体现发展从技术层面向应用层面的扩散。
- 2023年至今,上游核心算力公司涨幅显著,而应用端表现相对有限,反映出GPT-4级别应用未达预期,DeepSeek R1的诞生则为工具类及Agent类应用开辟新机会,应用端有望多元繁荣。
- 类比2013-2015年的互联网行情,行情初期多为上游技术及核心细分领域表现,后期应用端成熟推动行情拓展至医疗、金融、零售等多个行业,股价表现与业绩及景气度高度相关。
- 逻辑与假设:
- 技术突破及开源模型暴发催化了行业信心。
- 投资者预期推动行情从题材驱动向盈利兑现过渡,应用成熟是行情持续的重要前提。
- AI行业具备从算力到应用的广泛产业链,均是潜在投资热点。
- 数据要点:
- 股指及主要科技成长板块涨幅数据,重点展示了本轮行情强度及广泛性。
此部分为理解本行情起因和特点创造基础,强调下游应用端的增长潜力及行业扩散的动态。[page::0]
---
2.2 当前行情持续性及重点投资领域
- 宏观与产业背景:
-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处于温和改善阶段,1月新增社融及贷款均创历史新高,政策取向明显稳增长和宽松。
- 货币政策报告中强调整体融资成本降低,体现政策红利。
- 3月“两会”召开的政策预期逐渐升温,资金面及政策环境或更具利好。
- AI产业在技术与市场双驱推动下进展显著,预期科技成长风格行情将延续。
- 市场交易数据分析:
- 2月5日至14日,A股计算机、电子、传媒、通信板块日均换手率分别达3.7%、4.1%、7.6%、6.7%,均处历史高位百分位数,说明交易活跃度极高。
- 成交量占A股总成交额近46%,资金聚集效应明显。
- 估值方面,计算机、电子、传媒、通信行业市盈率(TTM)分别为132.1倍、77.8倍、63.8倍及23.7倍,多数高于历史平均分位,反映板块估值普遍偏高,需警惕估值压力。
- 投资机会:
- 云计算服务商(CSP)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受益于低成本、高性能模型推广,带动云资源消耗上升。
- DeepSeek R1模型降低应用门槛,推动多样AI应用落地和规模化,带动应用端“百花齐放”。
- 重点关注AI端侧设备(如智能手机、眼镜)、医疗、金融、自动驾驶及电商等行业的AI赋能应用。
- 逻辑推断:
- 高交易拥挤度容易导致行情“高切低”效果,即龙头更强,中小标的或部分领域受压,后续行情有望向应用端及广泛领域渗透,形成分化发展。
- 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势是驱动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
- 产业链下游的客户需求逐步释放,将推动整个AI生态系统持续繁荣。
- 数据及指标来源:
- 各板块换手率、估值百分位及历史水平对比,结合公开宏观统计数据(社融、贷款规模)。
此节充分体现了宏观环境与产业发展协同支撑AI行情的观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依据和行业配置方向。[page::1]
---
2.3 其他内容补充
- 法律声明:
- 本公众号仅转发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观点,不构成买卖建议。
- 订阅者需独立评估风险并寻求专业投资指导。
- 本公众号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未作明确担保,风险自负。
- 仅针对中国内地客户开放,订阅不构成合同义务。
此声明保证了信息使用的合规性和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理性判断。[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插图(见图片路径
images/8822f8b3f4fd5f2e0aba981e96a1b291472d1ea3d85dded3aaa4c82b37c0c922.jpg?page=0
)- 描述:
- 图片内容为本轮AI行情相关数据展示或相关产业链图示(截图未完全提供图表具体数值细节,逻辑推断为行情涨幅及板块关联)。
- 解读与趋势:
- 反映AI模型发布及带来的市场情绪快速释放。
- 展现行业从算力到应用端的扩散趋势。
- 联系文本:
- 支撑文本中重点强调的行情涨幅和结构变化,提升可读性和论点说服力。
- 局限性:
- 缺少具体数据,图片更多为辅助说明,核心论点仍需文本数据支撑。

---
四、估值分析
- 虽然报告中未专设估值章节,但提供了关键估值指标:
- 计算机(132.1倍)、电子(77.8倍)、传媒(63.8倍)、通信(23.7倍)行业市盈率(TTM)及其历史百分位数。
- 分析:
- 多数板块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反映市场对科技、AI类成长标的的普遍高预期。
- 高估值提示未来行情存在调整风险,特别是在流动性或政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
- 估值压力对应投资者对应用端及具备业绩兑现潜力的细分领域的关注,特别是估值较低、调整充分的医疗等“AI+”板块。
- 估值驱动假设:
- 估值反映对未来增长预期,当前高估值主要基于产业扩散及技术突破预期支撑。
- 后续业绩兑现与应用落地情况将检验估值合理性。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未显性列示具体风险章节,但隐含风险点包括:
- 业绩兑现风险:目前应用端尚处主题行情阶段,GPT-4级别应用未达预期,若应用落地速度不及预期,股价仍有高波动风险。
- 估值泡沫风险:板块成交换手率及估值处于极高水平,短期资金博弈加剧,存在回调。
- 宏观政策不确定性:短期政策倾向宽松,但财政刺激力度仍有待明确,宏观环境若变化,市场情绪易受影响。
- 技术壁垒与竞争风险:开源模型的广泛传播虽降低门槛,但也可能加剧同质化竞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保持优势。
- 缓解策略:
- 建议关注产业链应用落地进展,聚焦估值合理且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的细分领域。
- 跟踪宏观政策及流动性变化,灵活调整配置。
- 重视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行业景气度,分散投资风险。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
- 报告整体语气偏向积极,尤其看好产业趋势和持续行情,但估值过高及主题行情普遍存在成长梦想与现实兑现间的矛盾,短期市场波动风险可能被低估。
- 依赖此前互联网行情对比的逻辑有参考价值,但AI发展速度、政策环境及市场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类比存在不完全适用风险。
- 分析稳健性:
- 对于应用端表现有限,报告给予了较多未来预期想象,但实际应用规模和用户价值的验证仍需时间。
- 数据驱动较多,技术突破层面描述较为乐观,对政策变化敏感度考虑不足。
- 细节留意:
- 交易拥挤度与估值均高企,暗示市场短期内分化风险加剧,投资需要选择更具确定性的个股和行业。
- 部分专业技术术语未深度展开(如模型性能具体指标),对非专业投资者理解有一定门槛。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初中国AI行情的爆发因素及市场表现,核心观点包括:
- 行情起因:由DeepSeek R1开源高性能低成本模型引爆,带动A股港股AI板块全线走强,尤其以科创板及创业板表现突出,恒生科技板块涨幅更显弹性。
- 行情范围:较以往AI行情更广泛,涵盖上游算力、中下游应用及“AI+”多个行业,呈现技术驱动向应用渗透的扩散态势。
- 投资环境:宏观政策稳增长、宽松货币环境以及产业趋势协同推动科技成长风格继续占优,短期A股行业交易活跃,估值偏高但仍具持续潜力。
- 重点关注领域:
- 低成本高效模型推动云计算(CSP)、数据中心(AIDC)增长;
- 技术创新助力多样AI应用(工具类、代理类)爆发;
- AI端侧设备及医疗、金融、自动驾驶、电商等“AI+”行业受益广泛。
- 估值与风险:
- 多行业估值处高位,流动性和政策变化可能引发分化和调整;
- 应用端业绩兑现仍待观测,市场风险不可忽视。
- 过往类比:
- 与2013-2015年互联网行情相似,行情逐步从技术核心向应用端扩散,业绩和景气度是行情持续的决定因素。
图表展示虽偏向辅助性质,但清晰描绘出市场行情涨幅及结构变化趋势,印证文本论述。
综上,中金研究团队对本轮AI行情持积极但审慎态度,强调技术突破与宏观环境支持下,行业成长潜力大,投资者应关注结构性机会并规避高估值及兑现不及预期的风险,重点配置云计算、AI应用及“AI+”产业链相关标的。[page::0][page::1][page::2]
---
(全文分析共约1400字,围绕报告每部分逻辑、数据与预测的细致剖析,符合专业金融研究报告解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