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s of thermal macroeconomic theory on simulated micro-economies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基于多种模拟微观经济体,验证了热力学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预测,包括均衡收敛、温差导致资金流动、价格驱动物品流动及系统熵不减定律。通过数值模拟,证实了温度和价格的定义、交易中熵的变化、以及通过类似卡诺循环的交易实现利润最大化等核心结论,为热力学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实证支持 [page::0][page::5][page::11][page::16][page::18][page::30]。
速读内容
- 经济体模型与模拟基础 [page::1][page::2]
- 经济体由N个代理组成,持有两类商品:货币(aurum)和另一种商品。
- 代理具有Cobb-Douglas型效用函数,且不完全是效用最大化者,而是效用概率偏好驱动。
- 代理间随机配对交易,分配规则符合效用的乘积,系统总体为马尔科夫过程,存在唯一平稳分布。
- 模拟验证均衡收敛 [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 通过时间均值等方法测量货币分布收敛,呈现$t^{-1/2}$收敛速度,与理论吻合。

- 异质代理模拟中,时均货币量收敛至与效用参数成比例的“温度”量

- 累积分布函数按Kolmogorov-Smirnov(KS)及Kantorovich-Rubinstein(KR)距离检验,验证分布收敛和热力学极限效应


- 货币波动与容量验证 [page::10][page::11]
| Cs | 6 | 7 | 8 | 9 |
|------|---------|---------|---------|---------|
| CsT² | 2400 | 2800 | 3200 | 3600 |
| Var mᵥ | 2329±97 | 2709±118| 3085±130| 3446±147|
- 验证了货币容量和温度的关系,波动量与理论预测一致。
- 金融接触中资金流与温度定义 [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经济体温度定义为T=M/C,C为货币容量,资金从高温向低温流动,且两者温度趋同。
- 通过“分数交易”策略实现有效模仿较大代理数,降低波动

- 价格理论验证 [page::14][page::15]
- 交易者以固定价格买卖商品,经济体愿意买入或卖出商品,直至市场价格与交易者价格相等。

- CD经济体作为温度与价格测量“仪表” [page::15]
- 将CD经济体与任意经济体接触,通过测量CD经济体的状态估算目标经济体的温度或价格。
- 熵的单调性验证及经济学解读 [page::16]
- 交易过程中两经济体总熵基本不减,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单个经济体熵可下降。

- 类似卡诺循环的交易策略 [page::17][page::18][page::19]
- 利用两经济体间温差,通过附属“船”经济体和交易者买卖商品,模拟卡诺热机工作循环,实现盈利。


- 逆向卡诺循环实现温度差逆增和资金“泵送” [page::19][page::20][page::21]
- 通过投入少量资金,可逆向移转资金(资金从低温流向高温),增加温差类似热泵或制冷机制

- 价值与商品数量的偏导关系及匹配理论 [page::21][page::22][page::23]
- 模拟分析替代品与互补品经济体中商品价值对数量的偏导数,矩阵近似对称且负半定,符合热力学宏观经济学预测。

| | Substitutes | Complements |
|-----------------|-----------------------|----------------------|
| ∂ν₁/∂G₁ | -1.793 | -1.910 |
| ∂ν₁/∂G₂ | -0.737 | 1.099 |
| ∂ν₂/∂G₁ | -0.717 | -0.717 |
| ∂ν₂/∂G₂ | -5.274 | -5.274 |
- 偏导矩阵“灵活性”及Onsager矩阵性质验证 [page::24][page::25][page::26]
- 补偿偏导数矩阵灵活性对称且负半定。
- 通过人为流量施加测量流与价值差的Onsager矩阵,矩阵正定且近似对称。
| | Substitutes Economy | Complements Economy |
|------------------|------------------------------------------------|------------------------------------------------|
| Matrix K | 1.458 0.08 -0.013 | 1.418 -0.012 -0.049 |
| | -0.067 2.711 0.364 | -0.010 -0.021 -0.468 |
| | | 6.117 -0.465 |
- 引入行为经济因素—Bouchaud经济模型 [page::27][page::28][page::29]
- 代理非严格效用最大化,存在思维从众等行为,温度公式偏离CD模型,依赖于货币平均值与参数c。
- 模拟验证理论温度曲线及两个Bouchaud经济体金融接触后资金由高温向低温流动。




- 结论与未来展望 [page::30]
- 多场景、多模型模拟支持热力学宏观经济学核心预测,为无须微观结构详解的宏观经济建模开拓新视角。
- 未来工作包括非对称交易、多个货币和商品、Le Chatelier定理验证和更丰富行为模型拓展。
深度阅读
详细分析报告:《Tests of thermal macroeconomic theory on simulated micro-economies》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Tests of thermal macroeconomic theory on simulated micro-economies
- 作者:Yihang Luo, R.S. MacKay, Nick Chater
- 机构: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
-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9日
- 主题:测试并验证“热力学宏观经济学”(thermal macroeconomics)理论,利用模拟的微观经济体检验该理论的宏观预测。涵盖基础宏观经济宏观热力学模型的理论框架、模拟方法、验证结果及其与物理热力学类比的验证。
核心论点:热力学宏观经济学通过类比热力学的数学结构(熵、温度等),在无需详细微观假设的情况下,预测经济体的宏观行为。本文通过基于不同假设的规模经济微观仿真实验,测试并验证该理论预测,证实其有效性,同时通过仿真使理论具象化。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引言与理论背景(第0-1页)
- 关键论点:热力学宏观经济学旨在将物理学热力学的宏观描述方法移植到宏观经济学中,即利用类似温度、熵的宏观变量描述经济,但不依赖具体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模型。理论关注宏观量(商品数量、价格),与物理热力学对宏观热量、压力的依赖类似。
- 逻辑基础:热力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宏观规律独立于微观假设细节,作者希望宏观经济的类似规律能摆脱复杂且往往不现实的微观假设。
- 范围局限:目前该理论只适用于“交换经济”,即无生产、消费,仅考虑可无限分割商品的交换,且存在一个“货币”商品∗具备“多即好”偏好。
- 研究目标:通过模拟不同代理互动规则的微观经济体,检验热力学宏观经济学的预测。
2. 模拟经济模型(第1-4页)
- 模型结构:
- 经济体由$N$个代理组成,持有两种类型商品:货币(aurum)$M$和另一种商品$G$。
- 每个代理由效用函数$u(g,m)$定义其偏好,基本模型使用Cobb-Douglas效用函数:
$$
u(g,m) = g^{\alpha - 1} m^{\eta - 1}
$$
其中参数$\alpha,\eta>0$,允许运用异质代理参数以及复杂函数(包括社会偏好等),不拘泥于完全效用最大化,而是概率性地根据效用偏好分布资产。
- 代理互动:
- 代理基于对称矩阵$k{ij}$的概率率(代表遇见频率)独立遇见,每次遇见双方资产池被重新分配,满足概率正比于两者效用的乘积。
- 过程是连续时间马尔可夫过程,存在唯一且可达到的平稳分布,且经过长时间收敛。
- 允许各种情景扩展,如部分资产交易限制、交易双方角色不对称、代理只提供部分资产交易等。
- 金融及交易联系:
- 经济体间可以仅以货币(金融联系)或同时包括商品交换(交易联系)进行互动。
- 一个特别的“交易者”外部代理出售或购买商品,交易定价和效用函数决定交易动态。
3. 收敛性测试(第5-10页)
- 收敛定义:对于固定的总资产,马尔可夫过程应有唯一的平稳分布,任意初始状态的分布应收敛于此。
- 方法1:时间平均
- 监测单个代理持有货币的时间均值,期望收敛至$M/N$(均分货币),通过多次样本取平均证明误差呈$t^{-1/2}$收敛。
- 图1(第6页)展示三种互动情形(完全混合、环形稀疏相遇、分数交易)中代理时间均值收敛情形及收敛速率。
- 方法2:整体资产分布
- 使用经验分布函数与理想Beta或Gamma分布比对,采用Kolmogorov-Smirnov(KS)和Kantorovich-Rubinstein(KR)统计量检测距离随时间收敛趋势(图3、第9页)。
- 图4结合单次样本与1000次取平均,确认经验分布与理论分布的紧密吻合。
- 异质代理
- 示例中,代理群体分为两类,具有不同的Cobb-Douglas参数,时间均值货币依其偏好($\etaiT$)收敛,也获得验证(图2,第7页)。
4. 波动分析(第10-11页)
- 在随机交易中,代理资产波动围绕其均值。理论预测代理集合$S$资产的方差为$CS T^2$(其中$CS=\sum{i \in S}\etai$是“货币容量”,$T$是温度)。
- 以$N=100$,$M=5000$,$\eta=2,3$均半数分布为例,抽取3人子集做方差估计,实验结果与理论方差吻合良好,展示在表1中。
5. 金融接触的影响(第11-13页)
- 两个经济体间的金融联系会导致钱从温度高者流向温度低者,直到温度趋同。
- 温度定义为$T = \frac{M}{C}$,其中$C=\sumi \etai$是货币容量,钱分配比例在两经济体间服从Beta分布。
- 通过仿真(图5a),验证钱流趋势与温度变化符合理论,其波动标准差与理论值相近。
- 为降低波动,可通过“只实现部分交易变动”的手法模拟更大$N$的效果,实际减少波动达到$\sqrt{10}$倍,验证于图5b。
6. 价格测试(第14-15页)
- 对连接交易者的经济体,经济内部存在市场价格$\mu=\frac{\alpha M}{\eta G}$。
- 仿真中,改变交易者价格发现经济体货物流动方向符合预期:交易者报价高于市场价时经济售出货物,反之买入。
- 货物最终会调节到使市场价等于交易价格的均衡水平,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高度一致(图6,第14页)。
- 可通过附加一个小规模CD经济测量更复杂经济的价格和温度指标(“CD计量器”),避免测量过程干扰原经济(第7节)。
7. 交易与熵(第16-17页)
- 两经济互相贸易(商品与货币双向流动),模拟结果验证理论“总熵不减定律”:总熵随着交易向最大熵点聚集(图7,第16页)。
- 重要观察到单个经济熵可下降,符合经济中个体与整体利益可能存在冲突的实际情况,即交易整体提高系统“聚合效用”,但部分经济体可能承受损失。
8. 卡诺循环(第17-19页)
- 模拟了货币通过“船”经济体在冷、热两经济中转换的卡诺循环,类似热力学中利用温差做功的过程。
- 交易者通过调控船经济与两个经济的联系、买卖价格,实现依温差获利,效率严格低于理论极限$1 - TC/TH$(图8a)。
- 无需维持无限大经济,模拟多轮卡诺循环展示温度趋同的趋势(图8b)。
- 交易者价格偏差、操作速度等因素影响循环效率,图9展示了模拟效率与理论的关系。
9. 逆卡诺循环(第19-21页)
- 逆卡诺循环模拟了“制冷机”或“热泵”效应:交易者耗费少量货币,将钱从低温经济转移到高温经济,实现温差创造或放大(图10)。
- 第一次模拟人工维持两经济温度,交易者支出少量货币,高温经济净得资金,系数接近理论极限。
- 第二次模拟全体经济起始温度相同,交易者投入后成功制造温度差,实现了类似制冷机的功能。
- 本节数据体现交易者通过价格调节机制优化流动,实现宏观调控。
10. 价值的偏导数与灵活性矩阵(第21-26页)
- 理论预测商品及货币价值对商品数量的偏导数矩阵是对称且负半定的,反映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 选取替代品和互补品模型测试相关性质:
- 代理效用函数的替代品用$u = m^{\eta -1}(g1 + g2)^{\alpha-1}$,互补品用$u = m^{\eta -1} \min(g1, g2)^{\alpha - 1}$。
- 附加CD经济测量不同商品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对角项均为负,矩阵近似对称(图11,表2,表3)。
- Onsager矩阵描述小规模价值差异下的商品和货币流动关系,经过模拟双替代和双互补经济的商品与货币流,测得其正定,且近似对称(表4),符合时间可逆性的结论。
- 此节结果强化热力学经济的稳健数学结构,支持理论提出的宏观规律。
11. 行为模型扩展(第27-29页)
- 强调热力学宏观经济学对微观代理假设弱依赖,支持引入行为经济学中的社会偏好、模仿行为等。
- 以Bouchaud经济为例,代理效用依赖于平均持有量,具有非线性和反馈特性,使温度与传统CD模型不同。
- 发展出温度公式(涉及Digamma函数),确定了理论适用参数空间(图12)。
- 仿真通过CD计量器验证该温度公式的精确度(图14)。
- 两Bouchaud经济体金融接触中,资金从高温流向低温,动态变化符合理论(图15)。
- 讨论可加入空间局域、距离衰减等改进,尽管缺乏理论解析。
12. 结论与展望(第30页)
- 全面确认热力学宏观经济模型在多种模拟案例中的预测,包括:
- 唯一平衡的存在
- 资金和商品流动原则(资金由高温流向低温,商品由低价流向高价)
- 总熵不减现象
- 卡诺周期的获利与逆周期的调控能力
- 价格、价值及流动矩阵的数学性质
- 考虑代理异质性与行为因素的有效性
- 展望多货币、生产、消费、信用的扩展,非对称互动等行为学深化,以及产业应用的模拟验证。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第6页)
- 内容:三组共六子图,展示单个代理的时间平均货币$\bar{m}i(t)$及其收敛误差的对数对时间对数图。
- 细节:
- (a,c,e):展示三种情境下平均货币值随时间逐步稳定趋近理论均值$M/N=50$
- (b,d,f):误差的对数-log-log图展示误差收敛速率约为$t^{-1/2}$,符合理论马尔可夫链收敛速率。
- 解读:
- 完全混合(所有代理均随机匹配)收敛最快
- 稀疏邻居交互减缓收敛
- 限制每次交易份额也减缓收敛,但长期依然趋稳
- 文本支撑:验证平稳分布存在及其唯一性,为后续理论验证搭建基础。
图2(第7页)
- 内容:异质经济体中两代理持币时间平均值,代理效用参数不同$\eta=3$和$\eta=2$。
- 解读:
- 两类代理最终平均持币偏向其参数权重预测,即$\bar{m}i \to \eta_i T$,其中$T$为经济温度。
- 验证热力学温度概念适用多样性和异质性。
图3(第9页)
- 内容:KS统计量和KR统计量的对数随时间的趋势,用以定量衡量经验分布与理想分布的差异。
- 解读:
- 两个指标均表现指数衰减,证明分布快速向理论期望靠拢。
- 指标最底下的波动幅度接近理论基于样本规模的极限$\sim N^{-1/2}$。
图4(第10页)
- 内容:单次样本和多样本平均的经验累计分布函数与Gamma分布理论对比。
- 解读:
- 单次样本显示小幅偏离,平均结果两者几乎重合,表明理论描述准确。
表1(第11页)
- 内容:不同容量子集的货币方差及理论方差对比。
- 解读:
- 方差与容量乘以温度平方的近似线性关系符合理论预测,表明模拟噪声与波动性合理。
图5(第13页)
- 内容:两经济体接触后温度的时间演化。
- 解读:
- 资金流动使温度趋同,且分数步进模式显著平滑波动。
- 时间尺度相应拉长。
图6(第14页)
- 内容:连接交易者后,不同交易价格影响经济商品总量的变化。
- 解读:
- 标准价格线附近商品有净买入和净卖出区分,价格低则买入多,价格高则卖出多。
- 商品总量在价格引导下动态调整,直至市场价格与交易价格一致。
图7(第16页)
- 内容:两经济交易过程中商品与货币量路径叠加等熵线图。
- 解读:
- 交易过程总熵沿着最大熵方向变化,且交易路径平均聚集于最大熵点。
- 一经济熵可降体现非零和博弈嵌套效应。
图8(第18页)
- 内容:卡诺循环模拟。
- 解读:
- (a) 单圈卡诺循环展示了货物与温度在船经济体的变化,交易者赚取利润,效率符合理论极限。
- (b) 多圈循环未注入资金时,经济温度趋同,表现为螺旋形式。
图9(第19页)
- 内容:不同价格偏离度对应卡诺循环效率对比。
- 解读:
- 模拟效率略低于理论剔除交易损失的估计,且随交易差异增大效率下降明显。
图10(第20页)
- 内容:逆向卡诺循环演示。
- 解读:
- (a) 人工维持两经济温差,展示交易者将资金从冷方转移至热方的过程。
- (b) 三圈循环模拟,在无资金补充条件下两经济温度分化,表现为发散螺旋。
表2 & 表3(第22-24页)
- 内容:商品价值对商品数量偏导及“灵活性矩阵”在替代品和互补品经济中的估计。
- 解读:
- 矩阵满足理论预测对称、负半定性质,支持宏观经济稳定性解释。
- 灵活性矩阵基于补偿性偏导,反映价格对商品数量变化的灵敏度。
表4(第26页)
- 内容:替代品与互补品经济对之间的Onsager逆矩阵$K$估计。
- 解读:
- 矩阵正定且近似对称,验证基于微观时间可逆性的Onsager对称性原理。
- 模拟结果与理论高一致,表明经济体间价值与商品流动的线性关系成立。
图12-15(第28-29页)
- 内容:Bouchaud经济参数限制与温度模拟。
- 解读:
- 图12展示参数空间内满足热力学公理的可行区间。
- 图13-14对比并验证带行为因素的经济与传统CD模型温度差异。
- 图15显示不同初始资金的两个Bouchaud经济接触后的温度趋同过程。
---
四、估值分析
- 该报告未采用典型公司估值法(P/E、EV/EBITDA等),而使用热力学类比的价格、价值及温度概念。
- 估值通过价格$\mu$,价值$\nu$的偏导性质体现,利用附加CD经济作为“计量器”测定复杂经济的宏观价格与温度。
- 计算财务状态变量(温度、货币容量、商品容量)与整体资产规模的关系,类似物理中的状态方程。
- 流体力学中的Onsager矩阵用于描述小扰动下的商品及货币流动和价值梯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求逆获得系统响应矩阵,符合热力学稳定性要求(正半定)。
- 卡诺循环和逆循环的效率计算与热力学中热机效率和热泵系数概念对应,均展示出理论极限的逼近与实际模拟的差异。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限制:
- 当前模型仅适用于交换经济,尚未扩展至生产、消费及信贷等更复杂经济活动。
- 微观代理假设简化,有些行为模型中“过度”行为(如过强跟风)可能破坏唯一均衡假设。
- 模型假设敏感度:
- 靠均衡假设成立时间尺度,且依赖代理的相遇概率矩阵对称及均衡的可达性。
- 代理效用函数形式以及效用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温度等宏观指标,过于非经典可能导致模型失效。
- 仿真误差和波动:
- 由于计算资源限制,模拟中部分规模较小,可能导致统计误差和收敛速度受限。
- “分数交易”与调整更新步长等技巧为缓解噪声设计,但仍需处理可能的量级差异。
- 实际应用风险:
- 理论把握宏观规律,但微观经济复杂性和异质性极大,实际经济中遵循的配给机制或流动路径更为复杂。
- 扩展至多货币、信贷和多层次经济结构中,风险未知。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文章在代理效用形式以及相遇机制上做较强假设,诸如代理效用偏好式概率重分配规律与现实中实际交互存在差异。
- 对于替代品和互补品经济的价值不对称现象尚无充分经济学解释,作者承认这是理论与现实可能不完全吻合之处,应结合更复杂模型反思。
- 逆卡诺循环和卡诺循环效率虽接近理论极限,但受限于“人工维持温度”、“价格调整频率”等人为因素,表现出有限的现实应用灵活性。
- 行为模型中的参数空间限制(如Bouchaud模型的公理满足区)未完全展开,特别是行为动力学在现实复杂经济中的适应性待进一步研究。
- 微观动态时间可逆假设是重要限制条件,若打破可能导致宏观规律失稳,报告未来着眼于这方面拓展。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文系统地利用代理基础的模拟微观经济体检验了“热力学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预测,证明该理论能在无需复杂微观假设下,准确预测宏观经济状态的平衡性质及动态演化。具体成果包括:
- 收敛性与稳定性:各类简单及异质代理交换经济在给定货币和商品总量约束下,模拟证实收敛至唯一平稳分布,且收敛速率符合理论$t^{-1/2}$水平。
- 宏观热力学变量验证:
- 温度概念得到数值验证,包括异质代理经济中温度依赖效用参数分布的细节。
- 财务流动验证资金从高温经济流向低温经济
- 交易价格滑动使商品流向高价区,两经济之间商品价格、货币流动及对应价值调整均与热力学等价规律一致。
- 熵增原理:两经济交易接触下模拟结果证明总体熵不降(但个别经济熵可能下降),反映经济系统自由贸易增益与利益不均。
- 卡诺循环模拟:基于两经济温差,贸易者能利用价格差实现盈利,模拟效率接近理论极限,且逆卡诺循环被用作资金有效转移装置或温差制造者。
- 价值与流动偏导矩阵:替代品与互补品经济的价值敏感性矩阵及Onsager矩阵均符合负半定及正半定性质,且接近对称,理论与模拟结果高度吻合。
- 行为经济模型:通过Bouchaud模型展示了代理中社会偏好对宏观变量温度的影响,扩展了模型的广泛适用性和现实相关性。
- 未来展望:建议拆解对称性限制、加入生产、消费、多货币/信贷体系,探索非均衡及非线性行为模型,将热力学宏观经济学推向更丰富的现实复杂经济模拟。
整体而言,本研究开辟了宏观经济学与统计物理交叉的新视角,利用热力学公理和仿真验证,为无需繁琐微观假设获取经济宏观规律提供了坚实基础及研究范式。
---
参考文献及数据链接
- 文章最后附带丰富参考文献,有助了解理论基础及前沿。
- 仿真代码开源至GitHub(https://github.com/YihangLuo99/Thermoeconomics),利于复现与扩展。
---
总结
本文报告在多层面系统验证了热力学宏观经济学,通过设计合理的微观模拟,反复验证温度、价格、交易、熵增等关键物理概念在经济学中的对应及行为,彰显其理论的稳健性和适用广度。特别是在行为经济与非传统效用框架下的扩展,显示该理论兼具科学严谨性与现实相关性,体现了经济学跨学科融合的前沿趋势。未来的方向是拓展新经济形态、更具现实质感的经济主体模型及大规模宏观模拟的深度结合,推动理论到应用的转化。
---
图片附件示例
- 图1示例:

- 图2示例:

- 图6示例:

- 图8示例:

- 图14示例:

---
[page::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