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境反转策略:挖掘行业复苏潜力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提出困境反转策略,通过PB_zscore指标剔除市场波动影响,结合短期大单净流入与小单净流出筹码交换现象,以及长期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增速,精准识别具有反转潜力的行业,构建等权行业轮动组合。策略自2021年7月起回测,年化收益率达11.50%,超额收益11.70%,显著跑赢基准中证全指。结合现有行业轮动及质量动量低波策略,整体胜率与收益表现均提升,具备较强的实践价值和扩展潜力 [page::0][page::2][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速读内容


困境反转策略定义与逻辑 [page::0][page::1]

  • 困境反转指寻找估值和经营陷入困境的行业,分析积极信号预判其摆脱困境并实现价值重估。

- 适用于市场过度反应或忽视的机会,强调逆向投资思维。

PBzscore指标构建与应用 [page::1][page::2]

  • PBzscore指标通过行业PB均值与标准差标准化,剔除市场整体波动影响,实现合理行业估值比较。

- 低PBzscore通常反映行业困境,具备反转潜力。
  • 以2024年9月27日计算机行业估值低点作为反转例证,后续带来明显超额收益。



短期筹码交换信号:大单流入与小单流出 [page::2][page::3][page::4]

  • 大单净流入代表机构主力资金积极布局困境反转中的行业,释放专业研判支持信号。

- 小单净流出反映散户投资者观望或恐慌减持,形成筹码交换现象。
  • 筹码交换特征对应超过60%的未来一个月上涨概率。

- 以计算机行业大单、小单资金流动数据展示典型现象。


长期反转依据: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增速 [page::4][page::5]

  • 分析师一致预测未来2年净利润增速,作为行业长期基本面改善的权威预判指标。

- 净利润增速持续为正且上升,表明行业盈利回升,具备持续反转动力。
  • 因子收益率走势图体现资金流与预期净利润增长高度相关。



困境反转策略组合构建与调仓机制 [page::5][page::6]

  • 策略涵盖52个申万行业,通过综合PBzscore、短期资金行为与长期分析师预期,计算行业得分。

- 选取排名前5行业进行等权配置,每周调仓一次,降低市场噪声影响。
  • 业绩基准为中证全指,时间区间2021年7月30日至2025年5月28日。


策略绩效表现与行业分组分析 [page::6][page::7]



  • 年化收益率达11.50%,超额收益率11.70%,夏普率0.58。

- 2025年年初至5月28日,策略累计收益率19.40%,超额收益19.38%。
  • 不同行业分组表现差异显著,得分高组的多头表现显著优于基准。


困境反转策略与现有行业轮动及质量动量策略整合 [page::7][page::8]


  • 结合后行业轮动组合周胜率提升至57.91%,季胜率提升至76.47%。

- 相较纯困境反转策略,整体投资表现和风险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困境行业分类及改进方向 [page::8]

  • 区分“当前处于困境未反转”与“已脱离困境但估值仍偏低”的两类行业。

- 合并两类行业以扩展覆盖面,既捕获深度困境机会,又持续持有部分已反转优质行业。
  • 识别模型失效及市场风险,强调投资需审慎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深度阅读

【国联金工】困境反转策略:挖掘行业复苏潜力——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困境反转策略:挖掘行业复苏潜力》

- 作者:陆豪、康作宁
  • 发布机构: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5年6月17日
  • 主题:行业困境反转策略及其在股市中的应用,重点关注利用估值、资金流动和预期利润增长等多维度信号发掘行业复苏机会 [page::0,9]


核心论点

报告提出了“困境反转策略”,通过发现经营与估值等方面处于困境但具备潜在积极变化的行业或公司,预判其走出困境、行业复苏和价值重估。作者基于PBzscore指标规避市场整体波动,结合资金流动特征和分析师预期判断行业反转时点,最后构建困境反转行业轮动策略。该策略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和风险调整后表现,表明利用多信号综合策略可以发掘行业复苏潜力。报告亦探讨了策略的改进空间及风险。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困境反转定义与策略核心(第0-1页)


  • 定义与内涵

困境反转是通过深入分析处于估值低位和经营压力的行业/公司,判断其潜在反转的积极信号,从而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过程。偏向逆向投资,适合经济周期复苏阶段,市场对行业未来价值的长期潜力重估,是一种兼顾风险和机会的投资策略。投资的核心在于发现被市场低估却有改善迹象的困境行业 [page::0,1]。
  • 策略关键点

- 利用PB
zscore指标衡量估值,剔除市场波动影响,合理比较不同行业估值水平。
- 关注资金流动特征:短期大单资金净流入及小单资金净流出 (“筹码交换”现象) 是反转的重要信号。
- 长期依托分析师对未来2年净利润增速的预期,反映行业基本面改善。
- 综合多信号打造行业轮动模型,选取得分前5的行业进行等权投资组合配置。
  • 绩效简述

截至2025年5月28日,该策略年化收益率11.5%,超额收益率11.7%,年初至今累计收益19.4%,超额收益19.38%,夏普率0.58,表现优异,说明困境反转策略具有实际投资价值及量化可行性 [page::0]。

---

2. 困境定义及特征(第1-5页)



2.1 基于估值定义困境


  • 市净率(PB)是股价与净资产的比值,反映市场对企业资产的认可程度。整体PB偏低意味着行业被市场低估,通常是行业盈利能力弱或未来承压的表现,代表行业困境。

- PB较适合周期性、盈利波动大的行业,如钢铁、煤炭,因其盈亏波动大,市盈率不稳定,PB基于净资产较稳,更能反映真实估值低谷。
  • 利用PBzscore——行业PB相对市场平均PB的标准差衡量方式,剔除整体市场波动因素,使不同行业估值对比更合理。


公式:

\[
PB\
zscore = \frac{PB - \bar{PB}}{\sigma{PB}}
\]
  • 低PBzscore代表行业普遍估值位于低位,暗示行业资产价值被市场忽视,处于困境,可能具备反转潜力。


例如,报告用计算机行业为案例,2024年9月27日处于历史最低估值点,随后几月该行业获得明显超额收益,显示困境行业反转的现实可能性[page::1,2]。

2.2 短期反转特征 — 筹码交换现象


  • 大单净流入代表机构或主力投资者积极买入,通常基于深入调研,提前预见行业反转机会。

- 小单净流出主要由散户投资者构成,受悲观预期或恐慌情绪驱使卖出。
  • 两者结合形成筹码交换现象,意味着资金从认知不足的散户手中转移到专业机构手中,预示反转起点。


报告指出过去一个月内大单净流入、小单净流出时期,对应未来一个月股价上涨概率达60.98%。以计算机行业为例,2024年9月27日前一个月大单净流入52.49亿元,小单净流出70.47亿元,未来一个月股价上涨25.42%[page::3,4]。

图表4显示大单与小单资金流动交替走势与后续收益存在一定正相关,佐证资金行为作为短期反转信号的有效性[page::5]。

2.3 长期反转特征 — 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增速


  • 专业分析师基于全方位行业调研和企业财务分析,对未来2年的行业净利润增速做出一致预期。

- 净利润增速作为行业盈利能力改善和基本面向好的绝对指标,是困境反转的长线核心。
  • 分析师预期由负转正且逐步上行,表明行业走出困境,盈利复苏可期。

- 举例:旅游行业疫情影响下业绩大幅下滑,分析师预期随着疫情控制和消费回暖,净利润将稳步增长,验证分析师预期能提供重要的反转信号。

图表5展示了从2017年至2025年5月28日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增长率与资金流因子与收益的走势,显示其与后续股票收益正相关,进一步证明分析师预期作为困境反转长期指标的合理性[page::4,5]。

---

3. 困境反转策略设计与实证研究(第5-8页)



3.1 研究框架


  • 困境定义: 基于PBzscore低位行业为困境标的

- 胜率提升角度: 融合分析师一致预期未来两年净利润增长率和短期资金行为(筹码交换现象)
  • 多信号综合评分,筛选效率更高的反转行业[page::5]。


3.2 组合构建与调仓


  • 时间范围:2021年7月30日 - 2025年5月28日

- 行业覆盖:52个申万二级行业,扩展自31个一级行业,覆盖更细分行业
  • 持仓选择:根据综合得分排名前5行业,等权配置

- 调仓频率:每周五收盘后数据更新,周末进行调仓,保证实时反映市场变化并最大减少交易干扰
  • 业绩基准:中证全指[page::5]


图表6展示了2025年5月中旬策略选出的行业权重配置,体现策略动态调整能力[page::6].

3.3 绩效表现


  • 图表7显示困境反转策略净值和超额收益走势,显著跑赢中证全指,持续获得稳定超额收益。

- 图表8基于困境反转策略不同分组的表现测试,排名靠前的多头组表现远超基准,验证策略分层有效。

年化收益11.5%,超额收益11.7%,夏普率0.58,年初至今累计收益19.4%,超额收益19.38%[page::6,7].

3.4 高胜率行业策略融合


  • 报告将困境反转策略与国联民生证券现有质量动量低波动行业轮动策略结合,进一步提高组合胜率。

- 合并后策略对中证全指和沪深300均实现周胜率和季胜率的大幅提升(周胜率最高至57.91%),表现更为稳健和优异。
  • 图表10细腻地展示多个策略及融合组合的净值表现,融合策略涨幅最大,证明多因子融合具备强大优势。[page::7,8]


---

4. 改进空间及风险提示(第8页)



4.1 困境分类改进


  • 目前报告聚焦当前PBzscore排名最低的困境行业(“深度困境”),潜在收益空间大,但反转时间长,风险较高。

- 发现另一类行业是曾经处于困境区域(历史PBzscore曾低于-1),但现已脱离底部,这些行业胜率更高,反转更加明显。
  • 建议将两类困境行业合并,既捕获深度困境机会,又保持对已有回升行业的持有,有利于提升策略的成功率与稳定性[page::8]。


4.2 风险提示


  • 量化模型存在失效风险,实际表现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环境影响,历史绩效不保证未来结果。

- 投资需谨慎,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操作策略[page::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第2页)



展示计算机行业在2024年9月27日达到历史最低估值(PB
zscore最低点)后,未来几个月内获得显著超额收益增长。图中灰色面积为超额收益(右轴),同期计算机行业的计算机板块份额和市值占比均维持高位。

数据解读
  • 行业估值由极低水平反弹,超额收益显著上升,验证低估值阶段行业存在较大反转潜力。

- 支持PBzscore作为困境识别和反转信号的有效性。

图表2(第3页)



显示过去一个月大单净流入、小单净流出时,未来一个月市场上的涨幅概率达60.98%。

解读
  • 筹码交换现象为实证信号,机构资金抢购与散户抛售拉开市场行情分歧,预示筹码转移周期开始。

- 是短期反转判断的重要参考。

图表3(第4页)



计算机行业自2024年8月28日至9月26日间大单(蓝色)和小单(红色)资金流动趋势,清晰展现大单资金多日净流入,对应小单大幅流出。

解读
  • 资金流动结构佐证筹码交换的存在,

- 机构资金持续吸筹,投资逻辑背后预示行业反转即将开始。

图表4(第5页)



因子收益率走势图,展示强化资金流和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增长率信号与未来收益的正相关趋势。

解读
  • 资金净流入和分析师预期因子正向关联市场收益,量化信号有效,支持构建多因子困境反转模型。


图表7(第6页)



困境反转策略净值红线显著高于基准蓝线,中间灰色区域为超额收益。

解读
  • 策略有效显著跑赢基准,

- 超额收益稳步累积,体现策略稳定性和收益品质。

图表8(第7页)



分组绩效测试,group
1为困境反转策略得分最高组,净值稳健增长明显超过基准。

解读
  • 投资组合构建结果合理,

- 策略获胜群体表现优异,验证评分筛选有效。

图表10(第8页)



多策略组合与基准净值对比,困境反转(浅蓝)、现有行业轮动(绿色)、质量动量低波策略(粉色)及三者融合(红线)均跑赢中证全指(深蓝)。

解读
  • 多策略融合效果最佳,

- 提高胜率,降低风险,提升稳定超额收益。

---

四、估值分析



策略核心估值方法为PBzscore指标,通过标准差调整后的PB测度,使不同估值水平行业可比。该方法避免了盈利波动大行业传统PE估值不稳定的问题,适合判断产业低谷困境状态。
  • 关键输入:

- 行业PB
- 全行业平均PB
- 行业PB标准差
  • 目标:

衡量行业相对价值,以识别估值极端低位的困境行业。

策略并未直接采用DCF或市盈率法,而是创新结合资金流和分析师预测构建多维度综合评分指数,选取行业。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失效风险:量化模型基于历史回测,若市场结构、政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模型预测可能失真。

- 市场波动:整体市场或某些行业波动性、高频交易等带来不确定性。
  • 数据依赖:策略依赖准确资金流和分析师预期数据,数据质量或延迟可能影响判断。

- 策略集中度风险:等权配置前5行业,行业间风险未完全分散,遭遇行业系统性冲击可能影响组合表现。

报告没有针对风险详细提出缓解策略,表明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谨慎参与[page::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多因子模型优势与局限:报利用PBzscore结合资金面与分析师预期多指标综合,提高选股精准度,减少单一指标误判。但模型依赖历史数据和分析师共识,或易受突发财务风险、政策调整突变影响。

- 估值指标应用:PBzscore适合资产重、盈利波动大的行业,理论上合理,但可能低估新兴行业或高成长行业的未来价值。报告以计算机行业作为反转典型,需注意高成长与制造业低迷行业差异。
  • 策略胜率与收益率:20%以上年化收益及近20%年初至今收益显著,但夏普率仅0.58表明组合仍存在一定波动风险,投资者需权衡风险收益。

- 策略样本期:回测区间涵盖经济多周期,但时间长度仍有限,策略表现是否可持续需进一步验证。
  • 风险提示简洁:仅指明量化模型风险,缺少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周期风险详细拆解。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围绕“困境反转”理念,系统构建了一套基于PB
zscore估值信号、短期筹码交换资金流及长期分析师净利润预期综合判断的多因子行业轮动策略。通过科学定义行业困境和反转特征,结合动态调仓模型,报告展示了策略在2017年至2025年近8年时间区间内的持续稳健超额收益表现(年化11.5%,超额11.7%,年初以来策略收益19.4%),以及当前最新选取的行业构成。

具体图表,如:
  • 图表1验证了困境行业估值谷底后的可观超额收益,

- 图表2与3展示筹码交换形成的重要筹码结构变动信号,
  • 图表4体现资金流与分析师预期因子同价收益相关性,

- 图表7和8直观呈现策略优于基准的净值曲线和分组绩效,
  • 图表10展示多策略合成后胜率的显著提升。


报告强调通过低估值行业寻找被错杀的投资机会,结合资金面筹码轮换和专家预期作为动态反转信号,成功抓住行业复苏阶段,验证困境反转策略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性。同时,报告也指出分类扩展困境定义、融合多策略提升胜率与收益的改进方案,显示该策略具备继续演进空间。

整体来看,报告客观详实,数据丰富,策略框架完整且经过充分实证验证,极具参考意义,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系统化利用逆向逻辑挖掘行业价值重估的有效路径。[page::0-9]

---

参考文献


  • 【国联金工】困境反转策略:挖掘行业复苏潜力,陆豪、康作宁,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2025年6月


以上内容基于报告中全部页码及图表数据作出的深入解读与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