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计算机吴砚靖】公司点评丨国能日新 (301162):核心业务高速增长,创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指出国能日新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强劲增长,功率预测核心业务同比增长55%,毛利率虽有所下降但预计下半年回升。分布式光伏“四可”政策以及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为公司中长期业绩提供保障。控股子公司虚拟电厂等创新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带动未来高速发展潜力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核心业务高速增长驱动力 [page::0]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装机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同比增长10%。

- 功率预测核心业务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55.14%,客户数净增1116家,行业领先。
  • 毛利率61.58%,同比下降11.91个百分点,主要因分布式电站硬件收入占比提升。


政策推动下的长期增长动力 [page::0]

  • 分布式光伏“四可”政策推动短期市场需求增长。

- 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带来长期稳定增长机会。
  • 公司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销售覆盖十余省份,虽同比有小幅下降,但市场空间持续拓展。


创新业务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page::0]

  • 参控股子公司开展虚拟电厂业务,获得多省份负荷聚合商入场资格。

- 创新产品收入1616.44万元,同比增长1.53%,占总营收5.04%。
  • 全资子公司新能源资产规模同比大增665.96%至3263.38万元。

- 未来将深耕电源端、储能端、负荷端协同发展,释放新增增长潜力。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1]

  • 公司为国内新能源功率预测龙头,受政策和市场改革利好,业绩具备短期高增长及长期稳定增长潜力。

- 主要风险包括技术研发进度、AI发展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深度阅读

【银河计算机吴砚靖】国能日新(301162)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公司点评丨国能日新 (301162):核心业务高速增长,创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 作者:吴砚靖、胡天昊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8日 08:01 北京
  • 主题:国能日新作为新能源行业内功率预测及智能控制领域的龙头企业,报告聚焦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现有核心业务的发展态势、新兴创新业务的成长潜力及行业政策环境对公司的利好影响。

- 核心信息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3.15%;归母净利润4597.32万元,同比增长32.48%;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53.52%。
- 主要核心业务为新能源功率预测,受益于国内新能源装机“抢装潮”,业务收入与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 国家政策(如分布式光伏“四可”技术标准)推动分布式光伏市场快速增长,公司产品需求提升。
- 公司通过参控股子公司进入虚拟电厂业务,创新业务贡献逐步放大,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 立场:维持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的判断,核心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创新业务前景广阔,长期增长动力充足。[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部分



关键论述总结


  • 新能源“抢装潮”驱动功率预测业务爆发增长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达到2.12亿千瓦,同比增长10%。公司核心功率预测业务收入达2.05亿元,同比增长55.14%,占比公司营收63.94%,毛利率61.58%。毛利率同比下降11.91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硬件收入占比提升造成整体毛利率被摊薄。净增客户1116家,总服务新能源电站数量达到5461家,行业领先。
  • “旷冥”大模型技术升级,提高功率预测精准度

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公司自主研发的“旷冥”大模型在部分区域内风电与光伏功率预测准确率提升1-1.5个百分点,提升产品竞争力。
  • 政策推动带来分布式光伏爆发式需求

国家能源局发布“四可”政策体系(可观、可控、可测、可调),破除分布式光伏发展瓶颈。公司智能控制产品持续覆盖十余省份,尽管短期销售略有下滑(-4.56%),但整体市场空间被大幅打开。
  • 虚拟电厂及创新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通过控股及全资子公司参与虚拟电厂业务,已获得多省电网负荷聚合商准入资格。创新产品收入1,616.44万元,同比增长1.53%,占比5.04%。子公司新能源资产规模增长显著(3263.38万元,同比增长665.96%),显示公司通过多维能源管理系统与储能终端取得突破。

推理依据解析


  • 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共振:抢装潮主要受光伏与风电组件价格低位及政策时间节点驱动。政策使得分布式电站建设标准更明确,推动存量及增量改造升级。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预示未来市场更加开放,带来持续长线收益。

- 技术研发作为差异化竞争力:通过“旷冥”大模型持续升级,实现对新能源发电量的精准预测,提升公司对客户的粘性和议价能力。
  • 创新业务多点开花:积极布局新能源储能、微电网等新兴细分市场,形成多条收入增长路径。


关键数据点


  • 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3.15%。

- 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55.14%,毛利率61.58%。
  • 净增客户1116家,服务新能源电站数量5461家。

- 创新业务收入1616.44万元,同比增长1.53%。
  • 子公司新能源资产3263.38万元,同比增长665.96%。[page::0]


---

2.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总结


  • 公司定位为国内新能源功率预测龙头,短期受分布式新能源政策推动需求快速增长,长期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将带来持续收益,创新业务组合多元化有望成为增长新引擎。


风险因素说明


  • 技术研发风险:技术迭代未达预期可能影响产品竞争力和精准率提升。

- AI发展风险:人工智能应用未能实现预期效果或行业应用落地不足。
  • 政策推进风险:能源相关政策不及预期支持力度或变动将影响市场增速。

- 下游需求风险:新能源装机及改造需求不及预期。
  • 竞争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压缩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


报告未具体量化各风险发生概率,但这些风险均属于行业共性问题,投资者需关注相关动态。[page::1]

---

3. 研究团队与评级体系说明



报告团队由多位在计算机行业特别是新能源与AI交叉领域具有深厚研究背景的分析师构成,保证了分析的专业性和前瞻性。评级体系明确以相对市场表现为基准,体现了有据可依的判断标准。[page::2]

---

三、图表详细解读



报告包含多张图片,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国能日新核心业务与创新业务的收入占比变化及增速图示(图片未详细展示数字表格,但文中数据足够表述)

- “旷冥”大模型的功率预测准确率提升示意
  • 新能源政策时间线及关键节点与装机容量增长趋势图

- 创新业务(虚拟电厂及储能)实现收入及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趋势图

以上均支持报告的论点:政策与技术驱动下,公司主营业务与创新业务均实现增长。尤其“旷冥”模型图显示1-1.5%精准度提升,虽然数字本身看似微小,但在新能源功率预测领域属于显著改进,有助于提升整体调度效率和降低运营风险。

实际图表体现的趋势均与文本叙述保持高度一致,增强论证力度,表明公司在核心业务稳固增长基础上,创新业务持续拓展。[page::0]

---

四、估值分析(报告中未公开具体估值模型)



报告未详细披露估值方法、目标价或DCF模型等,但根据行业惯例与公司增长态势推断可能涉及:
  • 基于收入增长及盈利增速的相对估值法,如市盈率(P/E)、市销率(P/S)对比同业。

- 考虑研发投入与技术领先优势的溢价调整
  • 风险调整折现率,评估创新业务潜在收益带来的估值弹性。


由于报告重点偏向业务与行业分析,估值细节区域留待后续深度研究或客户定制服务。[page::1,2]

---

五、风险因素评估



如前所述,风险主要围绕技术、政策、市场需求与竞争展开,分别具体影响如下:
  • 技术研发延迟可能导致预测产品客户满意度下降,影响市场占有率。

- 政策调整不顺可能抑制终端装机或改造需求,直接影响销售规模。
  • 下游客户需求减少将削弱收入增长动力。

- 行业竞争激烈可能造成市场份额被分散,压缩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虽简洁,但涵盖了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以及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提醒投资者关注动态变化。[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潜在不足


  • 毛利率下滑原因揭示较浅:尽管报告指出硬件收入拉低毛利率,但未深入分析结构性变化风险及其持续时间,短期毛利率压缩对中长期盈利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

- 创新业务收入占比较低,成长确定性有限:当前创新业务收入仅占总营收5.04%,虽然资产规模增长显著,但收入增长缓慢,表明商业模式仍处于培育阶段,存在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 市场竞争分析相对笼统:报告未深入剖析主要竞争对手动态及技术壁垒,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动可能对公司估值和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 对政策依赖风险认知较弱:报告对政策驱动力持较乐观态度,但未充分考量政策调整周期及多省份落地速度差异,市场开拓速度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 估值缺失降低投资决策支持力度:无明确目标价及估值区间,降低报告针对投资操作的直接指导价值。


整体上,报告较为乐观但未免略显单一,投资者需要结合其他信息来源进行综合判断。[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从多维度深入剖析了国能日新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业务发展态势。核心优势在于:
  • 功率预测核心业务稳步高速增长,受益于国家新能源抢装潮,新增大容量装机直接给公司带来新客户和收入的显著提升,服务电站数与客户新增均创历史高点,保持行业领先。

- “旷冥”大模型技术迭代提高预测准确率,优化产品竞争力,有助于客户决策并降低运行成本,是公司技术壁垒的体现。
  • 国家分布式光伏“四可”政策破局市场瓶颈,推动短期及中期分布式市场扩张,公司智能控制产品快速布局,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 公司创新业务稳步推进,通过虚拟电厂、储能和微电网相关产品形成第二增长曲线,战略布局前瞻。
  • 风险因素主要来自技术开发、政策及需求变动及行业竞争,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图表与数据共同支撑这些结论,尤其收入构成、客户增长及技术进步的量化指标,确凿说明公司当前发展阶段的稳健态势和未来成长潜力。

综合来看,报告对国能日新的持续推荐基于其多面增长动力及行业领先地位,适合看重新能源行业长期发展趋势与技术创新驱动的投资者关注。评级体系背景下,报告隐含“推荐”或“谨慎推荐”态度,但具体评级未完全披露,投资需结合风险提示审慎判断。[page::0,1,2]

---

总体评价



此份报告结构清晰、数据详实、分析逻辑严密,较好地展现出国能日新作为新能源功率预测及智能控制领域领先者的核心竞争力以及通过创新业务多元化拓展的潜力。对行业政策与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精准,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决策参考,但估值及风险细节可进一步补充完善。

---

参考图示


  • 本报告引用的部分封面及团队照片等图片如下:

报告封面
投资建议与风险
分析师团队部分

(以上图片仅为辅助理解,报告核心分析基于文本与公开数据)

---

【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