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万行业分类调整对量化投资有何影响——申万宏源金工量化新思路系列之五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深入解读了2021年新版申万行业分类的调整内容及其对量化投资的影响。新版分类新增了3个一级行业和多个下级行业,细化并国际化覆盖A股、港股通和美股中概股,有助于行业配置和跨市场比较。新版行业提升了行业内上市公司盈利与成长的一致性,尤其是在新兴消费和科技行业,但估值可比性有所下降。基于新版和旧版行业分类构建沪深300及中证500指数增强组合,发现策略收益和风险表现非常接近,行业分类调整主要影响行业配置和风险控制,但对量化选股策略影响有限,建议分回测区间采用新旧分类标准。多图表展示了行业市值分布、盈利能力、估值一致性及指数增强策略回测表现,全面体现分类调整背景下量化投资的适应性和优化方案 [page::0][page::5][page::6][page::13][page::16][page::20][page::21][page::25][page::26]

速读内容


新版申万行业分类主要调整及覆盖范围 [page::4][page::5][page::6]


  • 新版申万行业新增3个一级行业:环保、石油石化、美容护理,二级和三级行业数量大幅增加,提升细分精度和主题纯粹度。

- 分类覆盖A股、港股通和部分美股中概股,A股和港股市值占比超过90%,促进跨市场对比和量化策略应用。

主要新增一级行业基本面分析 [page::7][page::9][page::11]


  • 美容护理行业市值集中在100亿以下,2020年ROE排名第一,可分为个护用品、化妆品与医疗美容,医疗美容板块近年成长显著。

- 石油石化行业盈利能力较弱,炼油化工市值占比较大,净值表现自2016年以来下行,部分龙头企业ROE优于行业均值。
  • 环保行业以小市值公司为主,盈利能力排名中上,固废治理子行业表现优异,整体净值走势较弱但差异较小。


行业估值、盈利和成长一致性变化 [page::13][page::14][page::15][page::16]


  • 国防军工等估值水平最高,银行、房地产等较低,美容护理和建筑材料等新兴消费行业盈利能力强,周期及TMT行业盈利较弱。

- 新版行业分类提升了盈利和成长指标一致性,估值可比性有所下降,尤其新兴行业估值分化明显。
  • 传统行业估值和盈利一致性改善,非银金融、社服等行业盈利分化较大。


新旧行业分类对量化策略影响及应用建议 [page::18][page::19][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page::25][page::26]


  • 行业分类细化提高行业配置和风险控制能力,指数增强策略将行业暴露控制作为风险约束,收益结构包括市场β、Smart Beta及Pure α。

- 多因子体系处理、行业中性化和因子正交化方法用于构建沪深300和中证500增强组合。
  • 新旧行业分类下的组合收益和风险指标相近,细分行业帮助减少策略跟踪误差但可能牺牲部分超额收益。

- 建议分时间段采用新旧行业分类标准,旧版数据用于历史回测,最新版便于现行情境下的行业配置和风险管理。

量化策略核心方法总结 [page::19][page::20]

  • 因子处理包括MAD去极值、z-score标准化、行业市值中性化,回归去除行业及市值影响。

- 采用对称正交方法去除因子共线性,并根据因子IC的历史表现加权合成因子组合。
  • 优化时设定行业和市值风格暴露约束,权重之和为1,不允许卖空,控制个股权重偏离最大为0.5%。


深度阅读

申万行业分类调整对量化投资有何影响 —— 申万宏源金工量化新思路系列之五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申万行业分类调整对量化投资有何影响

- 作者:证券分析师孙凯歌、邓虎
  • 发布机构: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1年8月26日
  • 研究主题:申万宏源2021年新版行业分类标准调整及其对量化投资策略的影响,覆盖A股、港股通成分股和部分美股中概股,重点关注新版行业分类对行业配置、上市公司盈利和成长可比性提升及量化策略收益影响。


核心论点
  1. 新版申万行业分类新增单位行业、二级和三级行业,细化程度提高,行业主题更纯粹,构建了全球化行业分类体系。

2. 新版行业分类提升了行业内部上市公司的盈利及成长一致性,有助于提升量化选股中行业内部可比性。
  1. 行业分类调整对量化投资策略的影响有限,特别是在指数增强策略中,新旧分类对组合收益和风险控制表现相近。

4. 建议量化投资者在回测不同时间段时分区间采用新旧行业分类标准,确保策略在新版分类体系下依旧有效。

---

二、报告逐节深度解读



1. 新版行业分类的变更及国际体系构建



1.1 行业细化升级
  • 新版申万行业分类由一级行业28个调整至31个,二级行业104个调整至134个,三级行业由227个增加至346个,精细划分行业主题。新增三级行业多达119个[page::4]。

- 新增了环保、石油石化、美容护理三个一级行业,分别从公用事业拆分环保,从采掘和化工拆分石油石化,新增美容护理独立一级行业[page::4]。
  • 新增二级行业覆盖能源金属、光伏、风电、军工电子等30个领域,更加细化行业边界。


1.2 全球化行业体系覆盖
  • 新行业分类覆盖A股(占市值60%、数量84%)、港股通(31%、12%)及美股中概股(9%、4%),构建互联互通市场行业分类,方便投资者横向对比不同金融市场[page::5]。

- 单看港股通,金融行业市值占比尤高;美股中概股以新零售(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为代表)占据市值最高地位[page::6-7]。
  • 行业成分股数量排名前三:医药生物(473个)、机械设备(438个)、电子(346个);数量最少的为新增美容护理(34个)[page::5]。


2. 新增一级行业基本面分析



2.1 美容护理行业
  • 设有三级子行业:个护用品(生活用纸等)、化妆品、医疗美容。成分股多为小市值(58.8%低于100亿),但存在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千亿规模企业[page::7-8]。

- 该行业2020年ROE中位数13.8%,为申万所有一级行业最高,个股ROE最高的公司超50%水平[page::7-8]。
  • 资本市场对医疗美容逐渐青睐,近三年美容护理行业成分股数量激增(50%为2019年以来新上市)[page::8]。


2.2 石油石化行业
  • 包含油气开采、油服工程、炼化及贸易三级子行业,61个成分股。市值集中在100亿以下,炼油化工占比市值84%,但整体行业盈利偏弱,ROE中位数排名倒数第二[page::9-10]。

- 个股中恒力石化ROE高达32.4%,炼油化工净值表现优于其他细分行业,油气开采持续下行[page::10]。

2.3 环保行业
  • 116个成分股,分环境治理和环保设备两个二级行业,环境治理下细分为大气治理、水务治理、固废治理和综合治理[page::11]。

- 多为小市值公司,81%低于100亿,水务及水治理和固废治理占比市值最大[page::11]。
  • 2020年ROE中位数8.5%,个股表现较好,尤其是固废治理子行业[page::11-12]。

- 各子行业净值走势一致性较高,近年固废治理表现相对优异[page::12]。

2.4 估值与盈利能力分布
  • 国防军工行业估值最高(动态PE达60.9倍),房地产、银行估值最低[page::12-13]。

- 美容护理、建筑材料、家用电器行业ROE最高,社会服务、石油石化与传媒最低[page::13]。
  • 消费板块盈利能力普遍较强,周期及科技(TMT)板块盈利稍弱[page::13]。


3. 行业分类调整对盈利、成长与估值一致性的提升


  • 采用平均中位离差平方和指标衡量估值、盈利及成长指标在行业内的一致性。数值越小一致性越高。

- 新行业分类提升了盈利和成长可比性,估值一致性有所下降。其中12个一级行业估值一致性改善,14个行业盈利一致性改善,17个行业成长性一致性提升[page::14-16]。
  • 传统稳定行业(银行、家电、公用事业)内部的一致性较强,周期和新兴行业如石油石化、医药、传媒内部估值分化较大[page::14-15]。

- 新兴行业估值一致性下降,传统行业估值一致性有所改善[page::16-18]。

4. 行业分类调整对量化策略影响有限



4.1 量化策略中的影响
  • 行业分类调整对行业配置和行业中性风险控制有影响,但影响有限。新版行业细分更细、主题更纯粹,有助于行业配置和暴露控制[page::18]。

- 指数增强策略的收益拆分为市场β与广义α,后者又分为Smart Beta及Pure α。行业分类调整主要影响Pure α中的行业风险暴露,进而影响主动选股效果[page::18-19]。

4.2 多因子模型与风险控制方法
  • 采用规模、估值、盈利质量、成长、反转、波动率等因子构建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指数增强策略。

- 因子处理采用MAD去极值、z-score标准化及行业市值中性化处理,确保因子间相关性去除,权重根据24个月IC_IR计算确定。
  • 约束条件包括行业偏离和市值风格偏离均为0,禁止卖空,单股权重限制0.5%,保证风险可控[page::19-20]。


4.3 分类调整对指数增强表现影响有限
  • 在沪深300增强策略中,新旧行业分类组合表现非常接近,均远优于沪深300基准指数,年化超额收益均在8%左右,夏普比率接近1.7[page::20-21]。

- 行业暴露偏差较小,调整主要反映在若干行业的正负偏离,尤其是电子、机械等新行业[page::21-22]。
  • 中证500增强策略中,新版分类略提升超额收益,夏普和Calmar比率有所改善,但提升幅度有限[page::22]。

- 建议回测区间分开使用旧版(2014版)和新版(2021版)行业分类,以更好适应历史数据和未来市场[page::23]。

4.4 拆分一级行业细化行业暴露,降低跟踪误差
  • 对盈利模式和业务差异大的部分一级行业(如医药、非银金融、电子、银行、食品饮料等)进行拆分,有助于更加精准地控制组合行业暴露,降低跟踪误差,但可能会牺牲部分超额收益[page::23-26]。

- 详细拆分方案覆盖半导体、生物医药细分、化工、能源金属、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等板块[page::24-25]。
  • 拆分后沪深300、中证500增强策略跟踪误差均有所降低,组合的收益风险表现相似[page::25-26]。


5. 主要结论和投资建议


  • 新版申万行业分类全面覆盖A股、港股通及部分美股中概股,建立国际化行业体系,有助于量化扩大行业搜索空间与横向对比[page::26]。

- 分类更细化,能更精准追踪新兴行业变革,尤其是电子、医药、生物医药和零售电商等新经济板块[page::26]。
  • 新版行业分类提升了行业内部盈利和成长指标一致性,提高了量化行业内选股的可比性,但估值一致性有所下降,尤其在周期和新兴行业中[page::26]。

- 行业分类调整对量化策略影响有限,特别是在指数增强策略中,新旧分类的策略收益表现相似,行业暴露控制效果大体相同[page::26]。
  • 推荐实际操作中,对历史回测区间延用旧版分类,2021年后过渡使用新版分类,保证量化策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page::26]。


6. 风险提示及声明

  •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和合理假设,模型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未来市场变化可能导致结论失效。投资需谨慎[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行业数量对比)
  • 显示新版分类中一级行业增至31个,二级增至134个,三级达346个,分别较旧版显著增加,突出行业细分化趋势[page::4]。


图2-3(各市场市值和数量占比)
  • A股占大头,约60%市值和84%数量,港股次之,美股中概股市值约9%,数量4%,说明申万新分类覆盖市场广泛且以A股为核心[page::5]。


图4-6(行业成份数量和市值分布)
  • 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占成分股数量前三。银行行业市值最高达17.58万亿;食品饮料、医药、电子市值占比上升,新经济行业表现活跃[page::5-6]。

- 港股金融行业市值最高,美股中概股以新零售主导[page::7]。

图7-8(港股与美股行业市值结构)
  • 港股以银行(17%)、非银金融(10%)和传媒(9%)为主,美股中概股商贸零售市值占38%,反映两地市场侧重点差异[page::7]。


图9-12(美容护理行业分析)
  • 大多数美容护理成分股为小市值企业,医美耗材和品牌化妆品占据行业较大市值比重。

- 2019年以来行业上市加速,医疗美容子行业净值明显低于其他子行业,显示资本市场对细分板块有差异化反应[page::8]。

图13-15(石油石化行业分析)
  • 市值分布以炼油化工为主,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弱,中位数ROE仅2.8%。炼油化工子行业净值表现优异,油气开采持续低迷[page::9-10]。


图16-18(环保行业分析)
  • 环保行业多为小市值公司,水务及固废治理为主要市值集中区,行业ROE水平一般,个别固废治理公司ROE突出。

- 各子行业净值走势较为一致,近年固废治理表现较好[page::11-12]。

图19-20(行业估值与ROE分布)
  • 估值最高的国防军工PE超过60倍,ROE排名靠前的是美容护理和建筑材料等新兴与传统消费品。

- 估值与盈利呈现行业之间的差异,体现板块风格特征[page::12-13]。

图21(行业估值、盈利、成长离散度)
  • 周期行业和新兴行业差异大,传统行业如银行、家电离散度较小,体现不同类型行业在财务指标上的一致性差异[page::14]。


图22-24(一致性改善程度)
  • 估值指标一致性改善明显的行业有社会服务、非银金融,下降的行业有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盈利一致性提升的有公用事业和煤炭等,成长一致性提升包括家电和电子[page::17-18]。


图25-26(量化投资策略收益结构)
  • 产业分类调整对行业配置和行业偏离控制重要,指数增强策略的收益包含市场β和广义α,其中行业分类主要影响主动选股带来的行业暴露控制[page::18-19]。


图27-29(沪深300与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表现)
  • 新旧行业分类下增强策略收益、风险指标差异微小,超额收益均明显优于基准指数,稳定性较好,表明分类调整不会对量化策略收益造成颠覆性影响[page::20-22]。


图30-31(行业分类控制下收益表现)
  • 分别采用旧版、新版及调整行业策略,拆分聚合后的行业控制可以降低跟踪误差,但可能牺牲部分超额收益,权衡风险控制和收益表现[page::24-26]。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专门提出估值目标价,而是围绕行业分类对估值一致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采用PE(TTM)作为主要估值指标,对比新版和旧版行业分类下不同行业估值水平和一致性变化,进而探讨这些变化对投资策略构建的影响。
  • 通过剔除极端值、中位离差平方和等统计方法评估估值一致性,定量分析新版行业分类如何影响估值分布和可比性[page::14-16]。

- 发现新兴行业估值一致性下降,传统行业估值一致性有所提升;部分行业估值分歧主要源于子行业估值方法差异[page::16-17]。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主要风险提示基于报告中“风险提示及声明”部分:模型依赖历史数据及合理假设,未来市场环境变化或政策调整可能导致模型失效,结论不具绝对保证[page::0, 26]。

- 报告未对具体风险事件做量化概率评估,也未给出风险缓解策略,属于常规金融研报风险提示。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恰当指出行业细分对估值一致性的双重影响,新兴行业估值分化加大,可能造成量化策略估值驱动面的复杂性提升,投资者需谨慎处理估值偏离风险。

- 新版分类助力提升盈利和成长的可比性,符合量化选股需求,但估值可比性的下降也意味着某些行业内部估值判断的难度上升,暗示策略需增加对估值指标的弹性考虑。
  • 量化策略表现虽稳定,但报告强调行业分类调整“影响有限”,未能深入剖析个别行业极端细化对因子表现的具体影响,存在一定保守性。

- 投资建议分区间采用双版本分类,体现了报告对历史数据一致性和实际行业变革平衡的务实态度。
  • 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和模型,未涉及私有数据,增强了结论的客观性,但缺少对新兴行业具体成长动力的更细致剖析。


---

七、结论性综合



申万宏源最新行业分类体系,通过新增一级、二级及三级行业,显著细化了行业划分,特别是在环保、石油石化及美容护理等新兴行业,以适应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发展需求。细分后的行业更具国际化和全球覆盖能力,便于投资者在多市场进行横向比较和量化选股。

细致的分类调整提升了行业内部上市公司盈利及成长指标的可比性,为量化投资提供了更扎实的基本面数据基础,但同时估值一致性有所下降,特别是在周期和部分新兴行业中,表明投资策略在设计时需灵活适应估值分异带来的挑战。

基于新版分类标准构建的沪深300与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显示出与旧版分类极为相近的收益和风险特征,说明行业分类调整对主流量化策略的实操影响有限。拆分典型多元化一级行业进一步细化风险控制,能够降低策略的跟踪误差,尽管可能导致部分超额收益的流失。

整体而言,申万新版行业分类体系优化了量化选股与行业配置的工具属性,有助于投资者更精准地捕捉行业动态和成长机会。同时,报告对策略实施给出务实建议:历史数据回测仍可使用旧版分类,新版分类更适用于当前及未来投资实践。

该报告综合展示了行业分类变革对量化投资的理论与实践影响,图表丰富、分析细致,既兼顾了行业基本面多维度解读,又对量化策略的适用性做出了全面评估,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操指导意义[page::全篇]。

---

备注


所有结论和推断均严格基于报告内容,页码引用依照原始文本提示。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