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专题研究2024 年 12 月沪深核心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预测2024年12月沪深300、上证180、上证50、创业板、中证500等六大核心指数的成分股调整,详细列出调入调出股票名单,反映指数成分股变动带来的交易机会,并结合被动指数基金规模增长趋势,支持指数化投资的当前价值 [page::0][page::3][page::4][page::7][page::8]。
速读内容
指数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张 [page::3]

- 2010Q1至2024Q3期间,股票型ETF规模持续上涨,2024Q3规模达2.79万亿元。
- 普通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波动下行,但股票被动指数基金总数超过1159只,规模合计3.07万亿元。
- 跟踪主要宽基指数的基金合计规模巨大,沪深300达1.04万亿元,体现指数化投资的市场认可度。
沪深300 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 [page::4][page::5]
| 预测调入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日均市值 (亿元) | 日均成交 (亿元) |
|---|---|---|---|
| 000630 | 铜陵有色 | 434.99 | 7.45 |
| 000975 | 山金国际 | 458.99 | 5.65 |
| 002028 | 思源电气 | 474.52 | 4.20 |
| 002422 | 科伦药业 | 461.62 | 4.16 |
| 002463 | 沪电股份 | 572.76 | 13.46 |
| 300394 | 天孚通信 | 480.02 | 19.93 |
| 300502 | 新易盛 | 570.93 | 29.84 |
| 600066 | 宇通客车 | 448.08 | 5.01 |
| 601127 | 赛力斯 | 1252.23 | 45.52 |
| ... | ... | ... | ... |
- 预测调入16只股票,调出16只股票,如广联达、贝泰妮、华熙生物等。
- 调整依据包括日均市值、成交金额和股票质量,符合指数编制规则。
其他核心指数调整预测简述 [page::5][page::6][page::7][page::8]
- 上证180指数调入18只股,调出18只股,标的如宇通客车、宝信软件等。
- 上证50指数调入5只股,调出5只股,标的如中国中车、京沪高铁、寒武纪-U等。
- 创业板指数调入7只股,调出7只股,科创50无调整。
- 中证500调入50只股,调出50只股,典型如凯莱英、北京君正调入,新易盛、石头科技调出。
量化策略特点 [page::4][page::5]
- 本报告基于指数编制规则,结合日均市值、成交额和行业分布进行调仓预测。
- 无涉及主动alpha策略,属严格规则驱动的被动指数调整预测。
- 为指数增强策略提供调仓参考,帮助量化投资者捕捉交易机会。
风险提示与声明 [page::9][page::10]
- 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及模型进行预测,不构成投资建议。
- 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调整方案基于规则可能受市场环境影响。
- 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决策。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2024年12月沪深核心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金融工程专题研究2024年12月沪深核心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
- 作者及发布机构:
- 作者:张欣慰,证券分析师,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 发布机构: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
- 研究主题:
- 以金融工程视角,重点分析2024年12月沪深市场六个主要核心指数(沪深300、上证180、上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数、中证500)成份股的调整预测
- 探讨指数成分股调整对指数化投资的影响及潜在的交易机会
- 核心论点:
- 随着指数化投资快速发展,指数基金规模大幅增加,2024年9月底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数量达1159只,总规模约3.07万亿元人民币
- 沪深市场六大指数成分股将进行例行调整,公司基于公开数据及指数编制规则,预测可能的调入调出名单
- 调整带来的交易机会价值显著,尤其在成分股变化较大时
- 文档定位:本报告提供专业的定量预测,辅助投资者把握指数调整引发的投资机会,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带有风险提示声明
[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指数化投资正当时(第3页)
- 关键内容:
- 指数投资规模自2010年以来稳步提升,尤其是ETF产品快速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ETF规模达到2.79万亿元
- 普通股票型指数基金因分级基金退出等因素,规模增速有所放缓
- 截至2024年9月,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总规模3.07万亿,覆盖1159只基金
- 重点指数基金中,沪深300、科创50、上证50等宽基指数基金规模庞大,分别达到1.04万亿、1753亿、1712亿元
- 逻辑与推理:
- 投资者对指数投资的认可度提高推动ETF及相关产品发展
- 大规模指数资金规模带动对应指数成分股的资金流入流出,影响指数调整期的市场交易机会
- 图表详解:
- 图1(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规模和数量趋势图):
- 描述:显示2010Q1至2024Q3期间股票型ETF及普通股票型指数基金(不含ETF)规模和基金数量变迁。
- 关键趋势:ETF规模显著增长,成为主力,数量持续增加;普通指数基金规模停滞或下降,反映市场结构调整。
- 图2(2024Q3主要宽基指数基金规模对比柱状图):
- 说明:揭示主要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科创50、上证50、中证500等)市值规模分布。
- 重点:沪深300基金规模最高,超1万亿元,其他指数规模分布相对均衡但远低于沪深300。
- 意义:
- 大规模指数基金的存在使指数样本股的调整具有实操意义,调整操作会引起显著的资金流动,产生短期投资机会
- ETF规模扩张意味着被动投资重要性提升,也增加了指数成分调整带来的市场关注度与影响力
[page::3]
---
2.2 沪深核心指数成份股调整预测(第4-8页)
- 总体说明:
- 指出指数编制机构(中证指数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会于每年6月和12月依据编制规则调整成份股,规则包含以市值、成交量为基础排序、剔除异常公司、应用缓冲机制保证成分的稳健性
- 聚焦六大指数:沪深300、上证180、上证50、科创50、创业板、中证500
2.2.1 沪深300指数(第4页-表1)
- 指数性质:选取沪深A股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
- 调整逻辑:
- 排序依据包括日均成交金额和日均总市值
- 剔除财务异常或股票价格异常波动股票
- 本次调整数量限制<=10%
- 预测结果:
- 预测调入16只代表性股票,如新易盛(日均市值570.93亿元,成交29.84亿),赛力斯(1252.23亿市值,45.52亿成交),宇通客车等
- 预测调出16只:包括广联达(217.19亿市值)、贝泰妮(242.14亿)、华熙生物(294.87亿)
- 数据点说明:
- 选择的入选股大多日均成交和市值较高,市场活跃
- 调出股多数市值或成交较低,或受业绩及流动性影响
2.2.2 上证180指数(第5页-表2)
- 指数选股逻辑:
- 以上证A股为样本,分行业分配股票数量,剔除重大亏损及异常股
- 按照市值、成交量排序,缓冲调整
- 预测出入名单:
- 调入18只:宇通客车(448亿市值)、宝信软件(722亿)、中煤能源(1082亿)
- 调出18只:水井坊(223亿)、伯特利(258亿)、君实生物-U(244亿)
- 行业多样性体现:涵盖能源、医药、软件等多个行业,偏重大体量活跃股
2.2.3 上证50指数(第5页-表3)
- 指数构建:从上证180成分股中挑选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50只
- 调整规模:≤10%成分股调整
- 预测调入5只:
- 中国中车(1629亿市值)、京沪高铁(2566亿)、寒武纪-U(810亿)
- 调出5只:
- 片仔癀(1362亿)、海天味业(2080亿)、兆易创新(550亿)
2.2.4 科创50指数(第6页)
- 规则:从科创板股票按市值排序选50只,剔除成交金额最低10%
- 预测结果:
- 本期无成分股进出,表明成份股相对稳定
2.2.5 创业板指数(第6页-表4)
- 选股标准:
- 过去半年无违规、无亏损,剔除成交金额排名后10%股票
- 选取日均市值最大100只股票
- 调整预测:
- 调入7只:润和软件(216亿)、英科医疗(169亿)、诺瓦星云(177亿)
- 调出7只:德方纳米(86亿)、我武生物(110亿)、华兰疫苗(110亿)
2.2.6 中证500指数(第7-8页-表5)
- 指数逻辑:
- 剔除沪深300成分及日均市值前300名股票后选500只中市值靠前且流动性好的股票
- 调入调出数量:
- 本次调整预测调入50只,调出50只
- 调入股票实例:
- 凯莱英(307亿市值)、北京君正(288亿)、重庆啤酒(309亿)
- 调出主要股票:
- 新易盛(570亿)、石头科技(443亿)、坚朗五金(109亿)
- 数据分析:
- 调整体现指数对于流动性和市值的双重考量
- 部分股票如新易盛将被从沪深300剔除,但可能纳入中证500,反映其市值和流动性在不同指数中波动
[page::4,5,6,7,8]
---
2.3 风险提示(第9页)
- 关键内容:
- 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和金融工程模型,不构成投资建议
- 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表现,指数成份调整后的市场表现存在不确定性
- 市场环境变动可能影响调整效果
- 风险声明强调读者应理性对待,独立决策,自负风险
[page::9]
---
2.4 免责声明与分析师声明(第10页)
- 保证数据来源合规
- 分析及结论独立客观,无第三方干预
- 投资评级说明(无本报告具体投资评级,评级分“优于大市”“中性”“弱于大市”等)
- 强调报告仅供参考,非投资建议,投资者须自行判断承担风险
- 明确发行机构权益及保密原则
[page::10]
---
2.5 机构与联系方式(第11页)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办公地点及联系方式详列于深圳、上海、北京三地
[page::1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1:2010Q1至2024Q3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的规模和数量
- 表现:
- ETF规模自2015年起高速增长,2024Q3突破2.79万亿元(左轴蓝色柱)
- 普通指数基金(不含ETF)规模增长趋缓(灰色柱)
- 基金数量(右轴红线)稳定增长,接近1200只
- 含义:
- 市场指数化投资结构性变迁,ETF日益主导市场,被动投资势头强劲

---
3.2 图2:2024Q3跟踪主要宽基指数基金规模
- 数据显示:
- 沪深300基金资产规模最大(约1.04万亿元),远超其他指数
- 其次为科创50、上证50、中证500及创业板指,规模均在千亿元左右
- 含义:
- 沪深300作为市场代表宽基指数,具备最优流动性和行业覆盖,构成主要资金流入对象
- 指数成份股调整对资金流动和相关股票波动具较大影响

---
3.3 表格解析(表1至表5)
- 表格详细列出六个核心指数调整预测,含股票代码、名称、日均市值(单位:亿元)、日均成交额(亿元)、交易天数
- 数据特征:
- 调入成分股普遍具有较高的日均市值和成交额,显示流动性强、市场关注度高的股票更容易被纳入
- 调出股票市值或成交量相对较低,或者可能存在业绩或合规隐忧
- 具体发现:
- 部分股票在不同指数中位置代替。例如新易盛调入沪深300但同时可能被调出中证500
- 大规模调整如中证500达到50只调入调出,规避风险和优化指数结构
- 图表作用:为投资者剖析市场细节,识别潜在交易机会,理解资金流动方向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无具体公司估值分析,侧重于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未涉及DCF、PE等传统个股估值模型,也无目标价或评级结论,体现为指数成分股流动的量化投资工具分析。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本文强调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数据模型固有局限
- 强调指数调整非股票推荐,不保证投资收益
- 投资者需关注调整实施后的市场反馈和流动性影响
- 模型依赖历史数据,未来市场变化可能带来方案偏差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保持客观严谨,数据基于公开渠道,统计方法透明
- 预测基于指数编制规则,限制性条件较多,确保调整规模不超过10%,体现稳健原则
- 可能存在假设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上市规则变化、政策调整或临时市场冲击会影响成分股变化
- 调入调出名单仅为预测,不同于最终官方公布结果,投资者需警惕并行谨慎决策
- 报告未涉及对个股基本面深度分析,重在量化筛选,适合指数追踪投资策略而非主动选股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对沪深市场六大核心指数的成分股调整规则与数据量化分析,预测了2024年12月指数成份股的明星调入和调出名单,揭示了指数化投资浪潮中指数基金规模的持续壮大对市场结构的影响。ETF与普通指数基金的规模图清晰展示了被动投资势不可挡的趋势,而表格中的具体股票预测为市场提供了第一手交易策略参考。
投资者可依据报告中详尽的市值和成交量数据,捕捉指数调整窗口潜在的风格轮动和资金流向机会。沪深300作为资金最集中的指数,调入如赛力斯、新易盛等大盘科技成长股,调出流动性相对不足企业,体现指数编制方对成长性与流动性的双重重视。中证500大幅度的成分股替换,彰显其动态和平衡机制,确保指数代表更广泛的中小盘股票市场表现。
报告的风险警示措辞明确,提醒用户结合自身投资需求与风险偏好理性对待调整预测,认清指数成份调整不可避免带来的波动。整体来看,此次沪深核心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是指数化投资时代背景下精准量化研究的典范,为资本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风向标和数据参考。
[page::0-10]
---
结束语
本次报告深入解读了沪深市场多维度指数成分调整机制、基金规模的结构性变化和具体股票调入调出预测,图文并茂且数据详实。通过详细的图表和定量分析,报告为指数化投资提供了有力的市场判断基础,是理解2024年底资本市场轮动趋势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