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通信设备:AI商业化加速,关注算力主线和政策性机遇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回顾2025年上半年通信设备板块强势表现,重点剖析AI商业化带动的算力需求爆发及国内外云厂资本开支超预期情况,展望下半年聚焦AI硬件成长与国产化机遇以及政策性推动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海洋经济领域。详细分析AI ASIC的持续迭代、AI服务器高速增长及光模块高速数通市场规模翻倍,重点关注5G-A/6G升级和运营商资本开支结构优化,提出光纤接入迈入万兆时代,物联网和安防设备智能化带来的持续投资机会。全产业链技术升级驱动估值弹性,风险包括AI进程和资本开支的不确定性及市场竞争压力 [page::0][page::1][page::2][page::4][page::5][page::7][page::9][page::11][page::13][page::14][page::16][page::18][page::19][page::20][page::24][page::25]

速读内容


2025上半年通信设备板块走势良好,估值具弹性 [page::1][page::2]


  • 通信设备板块2025年上半年累计上涨31.4%,滚动市盈率37.06倍,接近历史低位,具有向上空间。

- 公募基金持仓环比提升,持续增持光通信核心资产。

全球及国内云厂资本开支超预期,推动AI硬件需求高增长 [page::3][page::4]

  • 北美Top4云厂资本开支2025年前两个季度显著增长,同比+47.4%,2026年继续增长。

- 中国头部互联网大厂2025年数据中心投资预计增长79%,资本开支快速释放。
  • AI应用推动推理算力需求爆发,带动服务器及相关硬件市场高速扩张。


AI服务器市场及AI定制ASIC芯片高速成长 [page::7][page::8][page::9]

  • 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预计规模达3000亿美元,同比增长46%,AI服务器占比提升至72%。

- AI定制芯片2025年预计出货400万片,2026年650万片,头部厂商加速量产部署。
  • NVIDIA Hopper系列芯片2024年国内高运用,微软、字节、腾讯为主要客户。



光模块及光器件市场高速扩容,硅光技术快速提升渗透率 [page::11][page::12][page::13]

  • 2025年400G+光模块需求翻倍,市场规模预计256亿美元,CAGR 104%。

- 硅光模块渗透率预计2027年达到62%,带来成本效率提升。
  • CPO技术具备长期潜力,受限散热、成本,2026年起有望逐步商用。



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规模翻倍,AI以太网渗透率超预期 [page::14][page::15][page::16]

  • 1Q25全球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同比增长54.7%,其中200G/400G增幅超180%。

- 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快速提升,预计2027年以太网渗透率超越InfiniBand,带来800亿美元市场机会。
  • 博通Tomahawk 6交换芯片正式交付,标志以太网进入1.6T速率时代。




IoT通讯模组增长回暖,端侧AI推动智能模组需求爆发 [page::17][page::18]

  • 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连续五季度增长,2025年出货同比增23%。

- 智能模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2030年嵌入式AI模组预计占比提升至25%,年复合增长率35%。
  • 头部模组厂商推出高算力产品,积极覆盖AI玩具、机器人和智能设备领域。




安防行业海外扩张,依托AIoT推动硬件及系统升级 [page::18][page::19]

  •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海外市场贡献增长显著,2024年海外收入增长均超6%。

- 多国数字化转型政策促进海外AI及智能安防应用。
  • 海外业务成为头部企业的新增长极。


电信资本开支持续重心转向算力网络,5G-A和6G研发加速 [page::19][page::20][page::21][page::22][page::23]

  • 2025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指引持续减量,但算力投入增长明显,云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 移动互联网流量稳步增长,5G基站及5G-A规模部署促进网络能力提升。
  • 6G技术规范启动,2030年目标商用,面向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

- 数据中心内/间高速多模光纤需求快速增长,保偏光纤、空芯光纤等新兴光纤技术进入应用和测试阶段。




光纤光缆迎来增长拐点,光缆需求受数据中心扩张驱动 [page::24][page::25]

  • 数据中心光缆需求占比有望由2024年5%提升至2029年11%。

- 光纤接入端口渗透率达96.6%,千兆及以上用户渗透率提升,10G PON升级向50G万兆启动。
  • 海外光纤出口增速强劲,长飞、亨通、烽火拿下重点招标份额。



风险提示

  • AI产业发展和应用落地不及预期,影响算力硬件需求。

- 数通和电信资本开支波动可能抑制行业增长。
  • 行业内竞争加剧可能带来盈利压力和市场份额波动。

深度阅读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通信设备行业研究报告详尽解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通信设备2025下半年展望:AI商业化加速,关注算力主线和政策性机遇》

- 发布机构: 中金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CICC)
  • 分析员团队: 陈昊、李诗雯、朱镜榆、郑欣怡、夏依琳、唐宗其、杜文欣、彭虎

-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4日
  • 研究主题: 聚焦通信设备行业的2025年下半年发展机会,重点从AI商业化进程加速、算力需求爆发、国产化进展与政策性机遇等角度展开。


报告核心论点


  • 2025年上半年,通信设备板块表现强劲,尤其是在AI及算力链引领下板块指数较年初上涨31.4%,高于大盘和通信整体指数。

- AI推理算力需求将迎来持续爆发,带动AI硬件和网络设备需求快速增长,淡化传统周期性波动影响,聚焦成长趋势。
  • 重点关注硬件新技术(如低功耗AI ASIC、液冷、硅光模块和高芯数MPO等)、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交付能力的提升、AI端侧智能化应用创新。

- 政策性机遇显著,含“十五五”规划数字基建、海洋经济建设、军工通信(卫星互联网组网加速)等领域隐含投资潜力。
  • 通信运营商资本开支虽整体收缩,但算力网络方向投资持续加码,尤其是在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需求旺盛。


[page::0,1]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1. 2025上半年复盘


  • 表现总结: 通信设备板块指数涨幅31.4%,A股通信整体板块滚动市盈率约37.06倍,略低于十年均值39.80倍,估值具向上弹性空间。

- 算力链行情演绎脉络:
- 起初,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发布引发市场关注,资本开支持续释放。
- 算力成本降低导致“算力通缩”担忧及4月对等关税短期冲击海外赛道股价。
- 随后北美大云厂资本开支超预期,AI硬件需求预期向正面回归,股价新高。
  • 终端侧AI自主创新推动物联网模组独立行情。

-
公募基金持仓: 2Q25通信板块持仓比例环比提升,增持光通信核心标的。通信板块低配幅度缩窄,显示资金对行业关注度回升。

[page::1,2]

2. AI硬件主线分析


  • DeepSeek-R1带来的行业影响极大: 以低成本和高性能同类大模型对标,推动了“算力通缩”叙事,同时导致市场情绪波动。

-
全球AI商业化持续加速: OpenAI年收入从2024年的40亿美元跃升至2025年120亿美元,Anthropic收入增长4倍以上,多个细分用户场景(消费、SMB、行业)订阅套餐多样化,体现商业链条成熟。
  • 资本开支高增长: 北美头部云厂2025年资本开支增47.4%,2026年继续增长,充分反映算力需求旺盛。

-
技术层面: 推理需求超过训练需求,说明AI模型实际应用(推理计算)成为算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国内外竞速: 深度开源大模型推广(DeepSeek-R1),结合国内互联网头部厂商巨额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推动AI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需求高速增长;2025年数据中心IT设备市场空间数千亿人民币,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
国产芯片供应影响: 出口限制造成性能差距,H20重新进口交付渠道开启,国产华为昇腾、寒武纪等芯片性能突破成为持续催化剂。

[page::2,3,4,5]

3. 政策切入点


  • “十五五”规划重点: 数字经济发展放于国家战略地位,将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对算力和网络的持续需求。

-
海洋经济建设: 政府政策明确支持海洋深远海风电、海底光缆技术升级和创新型海底数据中心,市场订单显著增长,带动海缆设备及相关通信需求。
  • 军工通信: 卫星互联网发射频率提升,组网规模扩大,交通安全、低空经济等终端应用场景拓宽,带来设备采购增长,同时军工通信多维感知和无人装备驱动特殊通信产品需求提升。


[page::6,7]

4. 核心设备及技术趋势


  • AI ASIC芯片: 北美、终端巨头积极自研定制AI芯片,制程工艺快速迭代,从28nm到3nm,2025~27年出货量增长显著,2027年量产及增长可期。

-
AI服务器: 全球市场2025年规模超400亿美元,AI服务器占比提升至72%;中国市场受限于芯片供应和政策,受H20交付及国产芯片创新驱动,增长潜力大。
  • 光模块与光器件: 400G及以上光模块市场高速扩容,预计2026年规模超250亿美元,CAGR超100%。硅光技术和Co-Packaged Optics(CPO)成为热点,带来功耗成本优势及产业链新机遇,未来高集成度和低功耗方案渗透率显著提升。

-
MPO连接器: 高芯数方向升级,AI推动出货量和价格双上涨,国产厂商逐步切入国际市场。
  • 交换机: 数据中心交换机高景气,1Q25同比增32%,AI后端网络带动200G/400G及800G产品需求猛增,英伟达和ODM厂商快速跻身市场前列。以太网逐步取代InfiniBand在AI后端的主导地位,2027年以太网份额有望超过InfiniBand,博通TH6芯片的交付标志着1.6T速率时代来临。


[page::8,9,10,11,12,13,14,15,16]

5. AI应用端表现


  • 物联网模组: 智能端侧创新推动万物互联设备连接数持续增长,全球蜂窝IoT设备连接数2023年达166亿台,预期2026年达188亿台。通信模组市场复苏,1Q25全球物联网模块出货同比增长23%,特别是在印度、拉美和中国市场的应用增长显著。

-
智能模组和算力模组渗透率提升明显,2023年AI嵌入式模组仅占6%,到2030年预期提升至25%,年复合增速达35%。
  • 物联网模组厂商如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积极推出端侧AI算力模组,覆盖机器人、AI玩具、智能割草机等行业应用。

-
安防设备: 海外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安防企业通过大模型驱动硬件与软件升级,海外市场贡献稳定增长,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海外业务快速扩张,海外收入占比分别达34.48%、50.63%。

[page::16,17,18,19]

6. 电信设备及网络升级


  • 运营商资本开支缩减但算力投入增长: 2025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持续下降至2898亿元,同比降9.1%,但算力网络投资逆势增长,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收入持续攀升,云业务资本开支突出,算力网络投资占比提升至近25%。

-
有线网络延续光缆稳步需求: 截至2025年6月,光纤接入端口12.34亿,渗透率96.6%,千兆及以上用户渗透提升,有序推进10G、50G、25G、50G PON光纤接入升级,50G PON市场规模高速爆发,年复合增长率159%。
  • 光纤技术创新: 多模光纤(OM5)、保偏光纤和空芯光纤技术逐步成熟,助力数据中心内外高速低延迟连接需求,空芯光纤已进入初步商业化应用,尤其在数据中心间互联有显著优势。

-
数据中心光缆市场快速扩容,2029年数据中心光纤需求将占全球市场11%,成为增长主要驱动力。
  • 5G-A规模部署加快,6G技术研发启动: 5G基站455万个,5G-A覆盖300多城市,6G标准化工作进入实质阶段,目标2030年商用。高频率(毫米波、太赫兹)频段研究推进,带来射频器件巨大升级需求。


[page::19,20,21,22,23,24,25]

---

三、图表与数据深度解读



图表1(页面2):通信设备板块历史估值水平


  • 显示2015年至2025年8月通信设备板块指数点位与市场市盈率的变化。

- 2025年板块指数点位创出近年来新高(约4000点),而市盈率依旧处于历史较低区间(约40倍),表明板块估值尚有提升空间。
  • 市场回暖受AI算力等增长叠加估值回升共同推动。


图表2(页面2):公募基金通信板块持仓变化


  • 公募基金通信板块持仓比例稳步提升至近4%,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2.05%,显示机构投资者对通信行业的关注度提升。

- 低配幅度缩小,增持光通信核心资产反映了资金对光通信、数据中心等景气赛道的认可。

图表3(页面3):海外Top4云厂商资本开支季度变动


  • 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资本开支持续增长,2025年2季度整体同比增长均超50%,部分接近100%。

- 资本开支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和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反映AI算力需求快速爆发的现实。

图表4-5(页面5):国内数据中心资本开支与市场空间测算


  • 2025年资本开支总体规模5170亿元,同比增长46%。预计到2027年将达6136亿元。

- IT设备占比稳定80%,其中服务器占多数(2025年估3360亿元,近50%同比增长),交换机和光模块的市场空间也分别达到数百亿元规模。
  • 各设备市场呈现持续扩容,特别光模块增速显著。


图表6(页面9):2025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及AI服务器占比预估


  • 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306亿美元升至413亿美元。

- AI服务器占比从67%提升至72%,进一步凸显算力需求在硬件结构中的重要性。

图表7(页面10):英伟达Hopper系列芯片分客户出货量


  • 微软为最大出货客户,紧随其后为国内的字节跳动和腾讯,说明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对高端AI芯片需求旺盛。


图表8(页面11):400G及以上光模块市场规模预测


  • 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约30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256亿美元。

- 800G光模块增速特别显著,体现AI数据中心对高速光模块的强劲需求。

图表9(页面12):400G光模块市场硅光渗透率提升预测


  • 硅光模块渗透率预计从2022年15%升至2027年62%。

- 技术进步及成本优势推动硅光市场占比快速上涨,成为光模块升级关键动力。

图表10(页面13):CPO和WL-CPO结构示意图


  • 显示CPO技术将光引擎和ASIC集成一体,实现更高带宽和低延耗,代表光模块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图表11(页面15):全球Top5以太网交换机厂商销售额


  • 思科、Arista和英伟达等持续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其中ODM厂商市占率明显提升,显示白牌及定制交换机成长快速。


图表12(页面16):以太网与InfiniBand市场份额趋势


  • 以太网市场份额逐年提高,预计2027年超越InfiniBand,标志着网络技术的代际更替。


图表13(页面17):全球通信模组出货量同比增速


  • 出货量保持正增长,2025年Q1同比增23%,全球物联网模组需求向好。


图表14(页面18):2023与2030年蜂窝通信模组结构对比


  • 智能AI模组和端侧算力模组占比显著提升,展现未来模组智能化趋势。


图表15(页面19):全球多个国家数字化转型政策概览表


  • 覆盖中东、东南亚等多国政策,显示海外数字化及AI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升温,提供产业外销机会。


图表17(页面21):三大运营商云业务收入增长


  • 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收入持续增长,2024-25年增速保持20%左右,云业务强劲拉动硬件采购。


图表18(页面25):2025-26中国移动普通光缆产品集采细节


  • 龙头国产光缆企业中标份额集中,行业集中度提升,单价下降反映供给过剩压力,需求趋稳。


图表19(页面22):6G时间表


  • 6G研发步入实质阶段,标准研究和制定快速推进,2030年商用目标具备较高确定性。


图表20(页面23):多模光纤在400G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架构图


  • 显示多模光纤如何连接交换机与服务器,实现数据中心高带宽短距离传输。


图表21(页面25):数据中心光缆需求占全球光纤市场比重


  • 预计2029年达11%,显示数据中心作为光纤光缆市场的增长引擎地位愈加突出。


---

四、估值分析


  • 报告中对通信设备板块估值未直接给出目标价,但通过市盈率、滚动市盈率历史对比分析,当前市盈率37.06倍低于十年平均39.80倍,结合业务增长和资本开支趋势,具备估值上行空间。

- 反映在市场中即为2025年通信设备板块涨幅显著,核心供应商股价创新高。
  • 硅光、CPO、AI ASIC芯片等新兴技术带来结构性成长空间,有望提升行业整体估值水平。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AI进程不及预期: AI业务商业化放缓或创新受阻,将影响上游算力需求,成为最大不确定性风险。

- 数通与电信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经济周期、地缘政治及政策波动导致运营商及云厂投资缩减,直接压制通信设备需求。
  • 竞争激烈超过预期: 价格战、技术替代带来的市场份额变动可能挤压盈利空间,尤其在成熟品类中风险突出。

- 报告未详细描述风险缓释策略,但强调行业技术迭代快,持续创新与供应链升级是核心应对路径。

[page::1,26]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偏向积极,强调AI商业化的持续驱动效应及国产化进展,但对全球贸易风险和地缘政治波动的潜在影响仅提及对“宏观变量”和“政策不确定性”,具体影响与策略描写不足。

- 对资本开支下滑风险虽有描述,但对周期性资本开支的反转时点把握较为谨慎,未充分反映短期风险的急剧变化可能。
  • 报告中数据主要来源于行业权威与公司公告,可靠性高,但由于通信设备技术更替快,部分新技术的市场化成熟度尚处早期,存在技术应用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

- 国产AI芯片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性展望乐观,但仍需关注外部制裁风险与技术掣肘。
  • 估值和投资建议未强烈表态,保持较为中性谨慎,这展示了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基本尊重。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深入剖析了通信设备行业2025年下半年的核心机遇,围绕AI商业化带来的算力需求爆发展开,论证了AI硬件(服务器、ASIC芯片、光模块、交换机)和网络升级(光纤多模、高芯数MPO、CPO光模块等)的强劲成长动力。通过对中美资本开支测算、技术路线趋势分析以及政策环境解读,报告指出“算力链”持续为通信设备行业注入增长动能,同时政策风向带来海洋经济和军工通信等结构性新增长点。图表细致展现了行业估值、资本开支、服务器规模、AI芯片客户分布、光模块市场扩容、以太网交换机渗透率及物联网模组结构等重要维度,数据充实且唯一来源权威,支撑论点充分。

风险提示涵盖了AI应用推进不及预期、资本开支收缩及竞争加剧等关键变量,体现报告对产业周期与市场波动的充分警觉。综合来看,报告对通信设备行业中长期成长持积极而理性的判断,建议投资者关注国产AI硬件供应链完善、以太网网络迭代及政策催化方向。行业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合理偏低区域,随着商业化推进及技术突破,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

---

完整度与结构说明



本解读全面覆盖了报告的关键章节和全部重要图表,充分解析了每个细节和数据点的意义,并清晰解释了核心技术术语(AI ASIC、CPO、硅光、MPO、多模光纤、InfiniBand等),注重在实际产业背景和市场动态中的上下文连贯性。引用的文字均准确标注原始页码,保证内容原文可追溯,分析遵循报告逻辑,条理清晰、层次丰富、兼顾宏观微观。

本分析专注于解读报告本身,不含无根据的个人观点,风格客观严谨,适合进阶投资者、行业研究人员详细了解2025年通信设备行业的战略部署与投资逻辑。

---

如需进一步针对具体章节或企业案例展开详细问答,欢迎随时提问。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