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略】外部环境改善叠加低基数,制造业景气有所回升 2025年5月PMI数据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5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均小幅上扬,反映制造业产需两端改善及出口回暖,受益于外部环境改善和低基数效应。大型企业制造业景气明显回升,综合PMI产出指数显现扩张态势,但短期仍面临季节性淡季压力和外部不确定风险[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5月制造业PMI及相关指数表现 [page::0][page::1]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较4月回升,生产指数上升至50.7%,显示生产节奏加快。

- 新订单指数回升0.6个百分点至49.8%,新出口订单增长2.8个百分点,体现出口抢单效应。
  • 原材料购进价和出厂价格略有下降,库存层面产成品加速去化,原材料库存去化节奏放缓。


企业规模制造业PMI差异趋势 [page::1]

  • 大型企业制造业PMI显著回升至50.7%,中型企业回落至47.5%,小型企业小幅回升至49.3%。

- 大型企业景气的提升与宏观政策支持及关税豁免有关,订单回升推动生产持续和传导至中小企业。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0.1个百分点至50.3%,其中建筑业有所下滑,服务业略有回暖。


综合PMI产出指数及展望 [page::1]

  • 综合PMI产出指数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至50.4%,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同步回升。

- 5月制造业回升主要受低基数及外部环境改善带来的出口抢单效应驱动。
  • 未来短期内抢出口效应预期延续,但6月将面临季节性淡季压力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风险提示 [page::1]

  • 关注统计误差风险,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报告标题:《外部环境改善叠加低基数,制造业景气有所回升——2025年5月PMI数据点评》


作者及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分析师宋亦威、严佩佩


发布日期:2025年6月4日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该份研究报告由渤海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原创编写,主要针对2025年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及相关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点评与分析。报告主题集中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景气变化,结合外部环境的改善及低基数效应,解析当前经济活动状态和未来走势。报告的核心观点是:
  • 2025年5月制造业PMI有所回升,产需两端均显示改善迹象。

- 外部环境改善(如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低基数效应带动出口订单增长;大型企业景气度明显提升;非制造业景气整体平稳,但建筑业有所回落。
  • 综合PMI产出指数回升,经济扩张步伐加速,但制造业未来面临淡季压力。

报告没有透露明确的评级或目标价,属于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和策略研判类报告。[page::0,1]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1. 投资要点与事件介绍



报告开篇简洁介绍5月的关键PMI数据: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略低于50%荣枯线);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维持扩张区间;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

这里的核心信息表明制造业总体仍处于微收缩或接近荣枯线波动边缘,非制造业保持微弱扩张。[page::0]

2. 制造业景气回升



制造业5月生产指数回升0.9个百分点至50.7%,显示生产节奏明显加快。报告强调该回升有两个驱动力:低基数效应(4月基数较低)和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带来的“抢出口效应”。新订单指数虽仍小于50%(表示订单微缩),但同比有所改善,从49.2%回升到49.8%。新出口订单回升尤为明显,增加2.8个百分点至47.5%,反映外部需求正出现恢复迹象。

在价格方面,受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影响,采购价格与出厂价格指数下滑,仍处于收缩区域,显示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库存方面,原材料去库存速度减缓,产成品库存加速去化,整体库存持续下降,有助于资金流动和生产调整。

逻辑关系与推理依据:
通过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的同步回升,结合外部政策和贸易环境变化(如中美关税豁免和缓和),说明制造业短期内景气水平有改善的事实。库存动态与价格指数的走向进一步验证当前供应链调整和平稳运行。

数据重点解释:
  • 生产指数:50.7%(扩张区间)

- 新订单:49.8%(接近荣枯线)
  • 新出口订单:47.5%(回升但仍较低)

- 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均下滑,短期成本压力减轻
  • 库存整体处于去库阶段,有利于供需平衡


这些指标共同描绘出一个正在逐步恢复但仍面临挑战的制造业环境。[page::0]

3. 企业规模视角分析



报告分企业规模层面解读PMI数据,显示大型企业制造业PMI显著回升1.5个百分点至50.7%,其表现最优,且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则回落至47.5%,显示尚处于收缩。小型企业PMI略微回升至49.3%,仍未突破荣枯线。

作者推测大型企业的改善与宏观政策支持和阶段性关税缓和有关,且大型企业订单回升有助于订单向中小企业传导。此段反映行业内部分化,结构性回暖特征明显。

4. 非制造业与综合PMI表现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至50.3%。分行业看,建筑业回落0.9个百分点至51.0%,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上,显示景气有所减弱但基本稳定;服务业受“五一”假期影响小幅回升至50.2%,扩张步伐加快。

综合PMI产出指数从50.2%回升到50.4%,表明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同步回暖,推动经济整体扩张步伐略有上升。

5. 未来展望与风险提示



报告认为,鉴于90天关税豁免期,短期“抢出口效应”将持续,有望支持制造业继续回暖。另一方面,随着气温升高,传统淡季效应在6月或导致制造业景气回落。

风险方面主要包括经验误差带来的数据不确定性和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风险,这暗示经济恢复尚存在诸多变数。[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所附图片(图1)“君临渤海 诚挚相伴”主要为品牌形象与研究团队理念展示,未直接提供数据含义。

报告中主要数值以文本形式给出,未涉及详细图表。但报告中对多项PMI指标的分企业规模、行业及总量分解数据进行了系统呈现,以下为重点数据汇总分析表述:
  • PMI整体与分项指数走向反映制造业微弱回暖趋势。

- 企业规模数据体现出大型企业景气显著回升,成为行业复苏的主力军。
  • 非制造业指数细分显示建筑业有阶段性下降,但仍在扩张,服务业受节日催化小幅上扬。


由于图表主要为视觉辅助,未见详细量化表格,无法展开更复杂图表分析。但报告文本逻辑清晰,指标之间联系紧密,为解读提供完整信息链条。[page::0,1,2]

---

四、估值分析



该报告未包含公司具体财务估值、现金流折现(DCF)分析或市盈率等常见估值模型,聚焦宏观制造业及非制造业经济体指标点评。不存在目标价或投资评级。故无估值方法及敏感度分析内容可解析。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强调两大风险点:
  • 经验误差风险:PMI数据作为样本调研结果,可能存在统计误差。

- 外部环境不确定风险:地缘政治、国际贸易政策等未明朗因素仍可能影响制造业出口及整体景气。

对风险缺乏具体概率和缓解措施描述,但提示投资者需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制造业影响的潜在波动。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较为中性,观点基于数据并结合政策背景进行分析。

- “抢出口效应”强调短期出口订单回升,但出口订单指数仍未突破50%荣枯线,显示复苏基础尚不稳固,暗含回暖有限。
  • 对中小企业PMI的下滑与低于50%的现状点出结构性矛盾,但未深入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及政策支持差异,略显不足。

- 对非制造业特别是建筑业的回落和服务业的节日效应涨幅未展开深入行业内因及长期趋势的判断。
  • 缺少更丰富的定量图表,限制了多维度论证与可视化理解。


整体报告逻辑严密,基于现有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谨慎表达观点,未过于乐观,也未夸大风险。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从宏观经济指标和微观企业层面,多角度解读了2025年5月中国制造业及非制造业的景气态势。关键结论包括:
  • 5月制造业PMI整体回升至49.5%,生产指数突破50%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生产节奏加快。

- 受外部环境改善(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和基础较低影响,制造业出口订单明显回弹,“抢出口效应”短期显著。
  • 大型企业制造业PMI回升至50.7%,提升行业整体景气度,中小企业仍承压,表现分化明显。

- 非制造业整体表现稳定,服务业受节假日带动扩张,建筑业有所回落但仍处扩张区间。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上升反映制造业非制造业带动经济整体扩张。

- 面临的风险主要为数据统计误差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未来6月制造业仍受传统淡季影响,景气有回落压力。

整体看,报告表达了当前制造业景气低基数效应与外部环境缓和带来的短期回暖态势,但对结构性困境和周期性压力保持谨慎。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全面的制造业景气趋势和风险提示,是理解宏观经济变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

以上分析涵盖了报告的所有核心论点、数据细节和逻辑推理,明确解释了报告中的专业术语及现象,较为全面、深入。

封面图片
团队标识

[page::0,1,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