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预告 | 中金研究院全球经济对话 老龄化社会与人工智能:生产力增长路在何方?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会议预告介绍了由中金研究院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举办的全球经济对话活动,聚焦老龄化社会与人工智能对生产力增长的影响,安排了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汇聚多位国际专家学者共商重要经济问题,为相关领域提供前瞻性思想交流平台[page::0][page::1]。
速读内容
活动主题及背景 [page::0]
- 中金研究院全球经济对话系列活动之一,聚焦老龄化社会与人工智能的生产力增长路径。
- 活动合作方为国际劳工组织(ILO)。
- 会议日期:2025年3月6日,中国北京。
会议日程安排 [page::0]
- 08:55-09:00 欢迎致辞:彭文生(中金研究院院长)。
- 09:00-10:00 主题演讲:
- Ekkehard Ernst(国际劳工组织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题为“就业市场:从复苏迈向长效韧性?”。
- 彭文生,题为“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 10:15-12:20 圆桌讨论,由朱锋主持,多位嘉宾参与。
会议嘉宾与机构背景 [page::1]
- 嘉宾来自哈佛大学、一桥大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劳工组织等知名学术及国际机构。
- 中金研究院作为中金公司智库,致力于中国及全球经济、金融的前瞻性研究及政策建言。
- 会议交流内容仅限受邀嘉宾,涉及重要经济议题,具高度学术及政策参考意义。
深度阅读
报告深度分析报告
元数据与概览
本次报告主题为《中金研究院全球经济对话:老龄化社会与人工智能——生产力增长路在何方?》,由中金研究院与国际劳工组织(ILO)合作举办,时间定在2025年3月6日于中国北京举行。报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研究报告,而是活动的会议预告及参与人员介绍,归属中金研究院全球经济对话系列。该系列聚焦全球经济重大主题,通过对话汇聚学者与业内专家,以探讨并提出关于全球经济挑战的深刻见解和政策建议。此次会议重点聚焦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人工智能对生产力增长路径的影响和机遇,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应对人口结构变迁带来的潜在经济增长瓶颈。
中金研究院作为会议主办方,是中国顶尖的资本市场智库,承担推动中国与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研究和交流的重要使命,旨在为政府与市场提供决策支持。[page::0],[page::1]
核心信息意图在强调全球老龄化趋势背景下,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提升经济生产力,是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会议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讨论等多样形式,从就业市场、经济韧性、技术创新到政策启示多维度展开深入剖析,汇集国际顶尖学者和专家观点。
逐节深度解读
会议介绍与背景
报告开篇定义了中金研究院全球经济对话的定位和意义,指出该对话作为系列活动,着眼于全球重大经济议题,通过跨国机构合作(本次为ILO)彰显国际性和权威性。对话聚焦多元视角和高质量研讨,借助来自多个国际组织及学界的专家智慧,以响应全球经济结构性挑战。
通过本次对话主题“老龄化社会与人工智能”,明确表达了未来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双重挑战与机遇。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劳动参与率或将下降;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或推动新增长动能。两者相遇带来经济新命题,值得学界与政策层密切关注。[page::0]
会议日程安排及议题设计
会议从上午8:55的欢迎致辞开始,由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主持。主题演讲由国际劳工组织首席宏观经济学家Ekkehard Ernst发表,涵盖就业市场的复苏和长效韧性的问题,这是评估老龄化与技术进步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关键视角。随后彭文生就深度学习平台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进行演讲,体现技术驱动在经济增长中的实际应用和示范价值。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朱锋主持,邀请了包括中国劳动保障科研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等多位专家学者,展开对人工智能与老龄化交织情形下社会经济政策及产业应对的全面研讨。会议设计体现了理论到政策再到实践的逻辑链条,确保议题既有深度又具操作指导意义。[page::0]
嘉宾阵容及组织介绍
第二页重点展示了参与嘉宾名单,涵盖哈佛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Richard Freeman、一桥大学前日本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关根敏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经济学家Marina Mendes Tavares、国际劳工组织就业主管Dorothea Schmidt-Klau、中国知名统计学家许宪春和劳动就业专家曾湘泉,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宏观经济学家Ekkehard Ernst。
这些资深经济学家和政策研究者代表了全球顶尖智库和国际组织声音,形成跨学科和跨区域的知识交融,有助于从多维角度审视老龄化与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此外,中金研究院作为国内一流金融智库,承担着基础研究与政策建议的重要责任。其院长彭文生博士和执行院长吴慧敏博士的核心领导角色,彰显此次对话的学术权威性和政策导向性。[page::1]
图表及图片解读
图片1:会议主题横幅及合作机构标识
该图片展示了会议标题“老龄化社会与人工智能:生产力增长路在何方?”和举办时间、地点,配合中金研究院和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志,清晰传递联合主办背景和主题定位。设计采用简洁庄重风格,强调专业性和会议的国际化元素,使观众一目了然理解会议核心议题。
图片2:会议日程安排
日程表结构清晰,分时间段详细列出了发言与讨论安排,体现会议流程有序且涵盖欢迎致辞、主题演讲、茶歇和圆桌讨论等多个环节,时间分配合理。主讲人和主持人的角色分明,体现会议内容的深度与多样。该日程安排支持会议主题有条不紊展开,便于参会者合理安排时间参与各环节。
估值分析
本报告/会议预告文档不含公司财务数据、估值计算或投资建议,缺乏传统意义上的估值分析内容。其定位为政策与学术研讨会议,无直接产业估值涉及。
风险因素评估
会议讨论内容隐含未来经济增长潜在风险的探讨,会聚焦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不足以及技术替代可能带来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但具体风险点尚未在预告层面详述。考虑到主题,可能涉及以下风险因素:
- 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市场紧缩,生产率承压;
- 人工智能引发的就业结构性变化和技能错配风险;
- 技术创新速度与政策适应间的时间差异可能导致短期经济波动。
会议旨在通过跨学科对话寻求应对方案和缓解措施,显示出对风险的重视和审慎态度。[page::0][page::1]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该预告作为会议宣传材料,内容较为官方和中性,未显著展现对主题的批判或反面观点,侧重强调对话交流的重要性及合作机构权威。潜在局限体现在:
- 内容局限于预告性质,缺乏具体研究数据和结论阐述;
- 对“人工智能”与“老龄化”之间的生产力提升关系尚未展开实证分析,理论上存在多种可能,具体影响复杂;
- 国际视角偏重于宏观经济学层面,对微观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不平等等细节问题关注不足;
- 互动讨论成果与实际政策建议要待会议后续成果释放,当前难以得出定论。
这些细微之处提示未来需关注会议实际内容及后续发布的深入报告。
结论性综合
综上所述,本次《中金研究院全球经济对话:老龄化社会与人工智能——生产力增长路在何方?》会议预告,明确界定了未来全球尤其是中国面临的双重挑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资源及经济增长压力,以及人工智能为经济注入新动能的可能。会议以官方和权威的身份,联动国际组织和顶尖学术专家,建立了探讨全球经济韧性、技术创新与劳动力市场互动的重要平台。
会议安排合理,涵盖宏观经济、劳动市场、创新技术等多维议题,强调通过国际对话和跨学科合作把握老龄化时代的关键政策应对路径。参与嘉宾背景多元,增强议题视角的深度与广度。附带的会议图像清晰传递主题和流程规划,体现会议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尽管报告未涉及具体数据和分析,预告内容已体现出全球经济在劳动力结构变化和技术突变条件下,保持生产力增长的严峻挑战与创新机遇。此次对话将为产业界、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提供重要思想交流及政策指引,推动对老龄化背景下经济持续增长新路径的理解与探索。
整体而言,本会议预告文档是中金研究院作为中国顶尖智库在推动国际经济问题研究上的重要举措,向社会各界释放了对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和结构调整的深刻关注与积极应对态度。[page::0][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