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ve Income and Gender Norms: Evidence from Latin America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论文基于墨西哥、巴西和巴拿马三国超过50万对双收入家庭数据,发现拉美地区夫妻相对收入分布在妻子收入超过丈夫50%时出现显著断点,且该断点规模为高收入国家的2-5倍并持续增长。研究显示这种现象独立于平等收入家庭、同业夫妻、子女有无、婚姻状况、家庭户主性别和年龄差异等因素,同时在同性家庭中也有体现。尽管妻子为主要收入者时男女在非市场劳动时间差距缩小,女性依旧承担更多家务。研究强调性别规范对家庭内收入分布及劳动分工的深远影响,并探讨了规范与家庭结构的交互作用 [page::0][page::1][page::8][page::9][page::11][page::16][page::24][page::27][page::28][page::35]
速读内容
研究背景与目标 [page::0][page::1]
- 继承Bertrand等(2015)关于高收入国家内妻子收入相对分布的断点研究,聚焦拉美中等收入国家,探讨收入断点与性别规范的关联。
- 数据涵盖2015年墨西哥跨普查调查超过50万双收入家庭。
核心发现:收入分布断点显著且增强 [page::8][page::9]

- 妻子收入份额刚超过50%处观察到显著下降,断点规模为21.6对数点,约等于19.4%缺少此类家庭。
- 断点规模为瑞典的5倍,美国和芬兰的2倍,并且从2000年起呈上升趋势。
断点鲁棒性分析与异质性检验 [page::10][page::11][page::12]
- 断点在排除平等收入夫妻、自营职业者、同业夫妻后依然显著。
- 含有子女与无子女家庭均存在断点,父母身份非主要驱因。
- 同性婚姻及户主为女性家庭也显示断点,指向多重结构和规范作用。
家庭内部角色与年龄差异的影响 [page::13][page::14][page::15]
- 妻子为家庭户主的家庭依然观察到同样断点,暗示户主身份并不必然改变收入分布。
- 妻子比丈夫年长5年以上的家庭断点减弱,10年以上时断点消失,显示年龄逆转可缓解传统性别收入规范。
同性伴侣的收入分布 [page::17][page::18]

- 女同性伴侣存在类似断点,男同性伴侣无明显断点,反映性别规范在性少数群体中的复杂性。
劳动力参与与非市场劳动时间分析 [page::19][page::21][page::24]
- 妻子潜在高收入对劳动参与的负面影响较美国研究弱,调整丈夫收入后呈正向关联。
- 妻子潜在与实际收入间的差距说明潜在“压力”调整。
- 女性在非市场劳动(家务和育儿)时间显著多于男性,妻为主要收入者时差距缩小但依旧显著,且增加女性收入份额降低男女非市场劳务收敛速度。

跨国验证与政策启示 [page::27][page::28]
- 巴西和巴拿马数据验证了墨西哥的发现,地域和文化差异影响有限。
- 研究提示完善政策以减少女性超过男性收入的社会经济惩罚,改善家庭决策环境。
深度阅读
详尽分析报告:《Relative Income and Gender Norms: Evidence from Latin America》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Relative Income and Gender Norms: Evidence from Latin America
- 作者:Ercio Muñoz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Dario Sansone (University of Exeter), João Tampellini (Vanderbilt University)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
- 研究主题:通过分析拉丁美洲国家的家庭相对收入分布,探讨性别规范对家庭收入和家庭分工的影响,尤其关注妻子相对于丈夫的收入份额是否超过50%阈值时家庭中所呈现的非对称性。
核心论点:
报告基于超过 50 万个墨西哥双职工家庭的微观数据,发现家庭中妻子收入占比突破 50% 时存在显著的分布断裂(discontinuity),即妻子刚好超过丈夫收入的人数显著较少。这种断裂相较于高收入国家更为显著(达五倍以上),并随时间扩大。类似现象在巴西与巴拿马也有类似表现,且不完全由同业夫妻、相同收入夫妻或平等收入夫妻驱动。女性即使成为家庭主要收入者,依旧承担更多无偿劳动,但差距相较于收入较低的妻子家庭缩小。报告首次系统研究拉美地区及同性爱家庭的相关现象,为现有以北美和欧洲为主的文献提供中低收入国家视角的补充。[page::0,1,2,28]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部分
- 报告承接Bertrand, Kamenica和Pan (2015)的工作,指出在多数高收入国家妻子收入突破家庭总收入一半的现象较少,推断这种断裂是由性别规范(gender norms)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 指出大部分世界人口处于中低收入国家,性别规范更为保守,女性劳动参与更低,亟需研究这些国家内的相关现象;
- 本文通过墨西哥数据展开,增强至巴西和巴拿马,详细说明极具代表性的墨西哥样本及相关性别规范态度调查(图A1);
- 使用McCrary(2008)方法检验分布断裂,发现在50%妻子收入阈值处分布断裂显著,且系数远高于美国、芬兰和瑞典等高收入国家;这一断裂也随时间增强;
- 断裂无关特定职业或同业夫妻,同时即使剔除完全同收入夫妻,该断裂依然显著且更大,这与以往研究结果有别,丰富了理论与实证视角。[page::1,2]
2.2 数据与样本构建
- 使用2015年墨西哥十个百分点的插值普查样本,覆盖 >50万双职工家庭;
- 明确定义夫妻关系、家庭户主、年龄范围(18-65岁)、收入正值;
- 排除完全相等收入(16%),因这些家庭可能受其他经济/职业因素影响,避免干扰性别规范相关检验;
- 样本中不同类型夫妻比例、年龄、教育、收入、职业分布、非市场劳动等特征的描述(表1),显示同居与同性伴侣集体较年轻、收入较低,且女性普遍收入与非市场劳动参与显著低于男性。[page::3,4,5,6]
2.3 墨西哥分布断裂的实证证据
- 图1显示妻子收入的分布图,明显见到50%阈值右侧的显著下跌,无论是否包含收入完全相等家庭;
- 应对数据中“堆积”与四舍五入影响,附加随机噪声后断裂依然明显,符合行为经济模型预期(图A2, A3);
- McCrary断裂检验结果(表2)显示总体样本断裂系数为-0.216,意味着超过50%阈值附近家庭数骤降约19.4%;
- 断裂显著,不受排除同行或自主创业者影响,且比巴拿马、巴西或以往欧美研究更大;
- 断裂在2000年较小,2015年加剧,2020年数据受限,但趋势有延续;[page::7,8,9,10]
2.4 家庭结构异质性及其影响
- 家庭是否有孩子对断裂影响不大,结论来自图2和附表A3,尽管存在轻微差异,仍不可将育儿状态视为主因;
- 同居复合体断裂更加显著,可能与中低收入群体更倾向同居且持保守性别价值观有关(附表A4, A5);
- 重新分析随机配偶匹配(图A5)表明,断裂非数据噪声产物,而是源于真实行为结构;
- 家庭户主身份对断裂无消解作用,即使妻子为户主仍存在断裂(图3);
- 夫妻年龄倒置(妻较年长)情况下断裂仍存在但较弱,呈现随年龄差距扩大断裂趋弱甚至消失(图4, A7),提示年龄可能是代理传统角色定位的因素之一;[page::11,12,13,14,15]
2.5 同性伴侣的情况
- 同性伴侣无法以妻子收入比例定义断裂,指标转为非户主或年轻伴侣收入比例;
- 发现墨西哥女性同性伴侣存在类似断裂,男性同性伴侣则无明显断裂(图6, A8,表A6);
- 断裂存在但不稳定,样本大小限制统计功效;
- 解释角度包括:同性伴侣中性别规范作用减弱,但可能存在内部化的性别分工或其他结构性因素,或同性群体更倾向于平等主义家务分工;
- 这些发现展示性别规范的复杂性,非单一机制,且同性爱群体分布显示结构异质性。[page::16,17,18,19]
2.6 收入相对份额与女性劳动力参与
- 针对妻子未就业但有一定潜在收入的家庭,计算妻子潜在收入相对丈夫的概率,检验潜在收入高于丈夫是否降低妻子劳动参与概率;
- 基线回归(表3)显示,妻子潜在收入提高一标准差,劳动参与率仅轻微下降1.1个百分点,明显比美国研究中幅度小75%;
- 加入丈夫收入、子女变量控制后,系数反而变正,显示潜在高收入女性劳动力参与意愿更强,且低参与率可能受经济和文化等复合因素影响;
- 数据特点:墨西哥女性整体劳动参与率低,仅28%,而美国为78%,结果解释受限于背景差异;[page::19,20,21]
2.7 潜在收入与实际收入差异
- 以妻子的实际收入与对应潜在收入均值的差值作为扭曲指标,衡量女性实际调整其劳动所得以避免超过丈夫;
- 基线回归(表4)显示潜在收入提高一标准差,收入差距扩大4.8个百分点,符合妻子调低收入避免“逆转”伴侣收入结构的假设;
- 控制丈夫收入多项式及子女后,系数显著减小,提示该调整受多重因素影响;
- 替代分析使用潜在收入中位数,减少右偏影响,结果系数减弱甚至不显著,凸显度量敏感性;[page::22,23]
2.8 非市场劳动供给与家庭收入分布
- 以妻子收入份额为横坐标绘制夫妻在非市场劳动和育儿劳动中的小时数(图7);
- 发现妻子非市场劳动供给整体随其收入份额占比增加呈递减趋势,男性供给则非对称变化,妻子收入超过50%后丈夫的供给趋于稳定或下降;
- 妻子即使为主要收入者,非市场劳动仍显著高于丈夫(约2倍以上小时数);
- 家庭中育儿工作小时分布显示相似趋势,妻子减少,丈夫增加,但总格局妻子主导;
- 通过线性回归(表5)控制收入、州固定效应,确认女性主导的智能劳动差距随收入比例提升而收窄,但妻子为主收入者后,非市场劳动小时数收敛速度放缓,表明存在部分性别规范抵抗;[page::24,25,26]
2.9 结果推广与稳健性
- 利用2010年巴西人口普查(10%样本)与2023年巴拿马全国普查数据重复主要分析,发现相似的50%收入份额断裂;
- 巴西样本允许考察宗教对婚姻类型以致性别规范的影响,发现宗教婚姻与非宗教婚姻间断裂无显著差异,说明宗教仪式形式非断裂主驱动力;
- 巴西同性伴侣样本显示男性较女性更明显的断裂,但统计不显著,提示样本量需增大以深入研究同性伴侣内收入分布问题;
- 巴拿马数据因限于异性婚姻,无法检验同性伴侣断裂,但确认了异性家庭的断裂稳健存在;[page::27,28]
2.10 结论
- 研究首度系统揭示拉丁美洲国家夫妻收入分布在妻子收入份额超过50%时存在显著断裂,且效应远大于欧美;
- 断裂普遍存在于不同家庭类型(有无子女、同居、女性户主、妻子年龄较大)中,跨多国均有重复观察;
- 同性伴侣中断裂现象有所不同,与性别规范或家庭结构有关的潜在机制复杂;
- 妻子成为家庭主要收入者未必增加无偿家务劳动,但收入比重与无偿劳动小幅正相关,呈现性别规范作用的微妙机制;
- 受数据限制,无法精准区分性别规范和其他结构性力量的单独作用;
- 建议通过拓展数据包括性取向、性别身份、以及纵向追踪研究加深理解;
- 研究对减少非传统家庭安排相关社会经济惩罚、推动家庭性别平等的政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page::28,29]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墨西哥妻子收入份额分布)
- 描述:显示不同收入份额区间内家庭比例,明显50%处断裂;
- 解析:直观反映少量妻子刚超过丈夫收入的家庭,妻子收入略低于丈夫的家庭数明显更多;
- 支持论点:佐证妻子收入断裂现象非等收入夫妻驱动,体现性别规范引导下收入不平衡的行为倾向;
- 限制:为净化断裂效应,进行等收入夫妻剔除与噪声扰动测试确认断裂稳健。[page::8]
表2(McCrary断裂检验)
- 关注妻子收入份额在0.5阈值的密度对比,负系数表明断裂;
- 结果显示2015年墨西哥不同样本处理中断裂系数均统计显著且比欧美高;
- 2000年断裂系数较低,说明断裂趋势上升;
- 说明断裂效应非特定职业或同业工作夫妻导致,指向深层次性别规范机制。[page::9,10]
图2(有无子女及婚姻状态下的相对收入分布)
- 展示不同家庭结构中妻子收入份额分布及断裂,图2(a)(b)和(c)(d);
- 发现不论有无子女,断裂均存在,且未婚同居夫妻断裂更显著;
- 暗示育儿责任非断裂主因,而教育和收入水平低的同居家庭可能持更传统性别观念;
- 衔接文本中关于家庭结构与性别规范互动的讨论。[page::12]
图3(妻子为户主家庭的收入分布)
- 虽妻子具备正式户主身份,但断裂依然明显;
- 对应理论提示户主身份与实际家庭权力不完全一致,传统规范深植影响;
- 图中断裂强化性别规范作用的持久性及其社会经济独立性。[page::14]
图4(妻子比丈夫年长的家庭收入分布)
- 年龄差越大,断裂越弱,妻子比丈夫年长10年以上时断裂基本消失;
- 反映年龄顺序作为传统观念代理影响收入分布;
- 但断裂未完全消除,说明年龄与性别规范共同塑造家庭分工。[page::15]
图6(同性伴侣中收入份额分布)
- 女性同性伴侣显示类似断裂,男性同性伴侣无此特征;
- 显露性别规范与性别身份交互复杂性;
- 表A6数值显示女性同性伴侣断裂平滑且具有统计显著性提示经济行为异质。[page::18]
图7(非市场劳动小时分布)
- 妻子非市场劳动时间随收入份额增加而减少,丈夫非市场劳动呈递增后趋缓;
- 育儿劳动呈相似形态;
- 明示妻子主导家庭非市场劳动现实,收入份额转换带来的家务分工调整有限且缓慢;
- 表5回归显示收入份额增加削弱男女家务劳动差距,但妻子为主要收入者后差距收敛减缓,表现性别规范的复杂执行。[page::25,26]
图A1(对女性收入高于丈夫问题态度调查)
- 显示巴西和墨西哥男女对“女性收入高于丈夫是否成为问题”的认同度;
- 数据支持社会规范存在,且男女态度存在差异,印度裔和非裔影响等变量在数据说明;
- 与断裂现象在文化层面呼应,是现象基础的社会心理学反映。[page::35]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不涉及金融公司估值分析,故无估值方法或财务指标估计,重点放在实证经济学和行为经济角度。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未直接展开风险因素章节,但内容中暗示以下潜在影响因素:
- 数据限制:尤其同性伴侣样本量有限,且缺乏纵向跟踪、性别认同详细信息,可能导致效应解释受限;
- 文化异质性:不同拉美国家宗教、教育、传统程度差异可能影响断裂表现;
- 经济与社会结构变化:劳动市场性别差异、家庭结构变动、法律政策更新可能动态影响断裂,当前分析仅能静态描述。
缓解策略主要依赖未来更丰富数据采集、更精细的变量定义及多元建模分析。[page::29]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断裂的解释存在多重可能,报告谨慎指出性别规范并非唯一驱动,存在结构性家庭内权力与匹配因素;
- 同性伴侣断裂出现不一致,反映传统性别规范解释的局限性和文化认知差异;
- 女性成为主要收入者后非市场劳动差距缩小但未消失,表明性别规范在行为调整上存在时滞或复杂性;
- 尽管控制大量变量,仍无法排除潜在的测量误差和选样偏差,特别是低女性劳动参与率环境下对潜在收入的估计;
- 报告避免过度因果推断,强调发现的描述性和结构性关联,对于未来研究设计留有空间。[page::29,21]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以墨西哥为核心样本,结合巴西与巴拿马数据,通过包括同性伴侣和时间利用数据的独特视角,系统证实在拉美中低收入国家家庭中存在显著的相对收入断裂现象,即妻子收入刚刚超过丈夫家庭明显减少。该断裂规模至少数倍于高收入国家,表明传统性别规范在不同文化及经济背景下的广泛存在与强化作用。断裂现象跨多个家庭结构维度稳定存在,排除同业夫妻、平等收入夫妻的影响,凸显内生的性别角色期待。非市场劳动时间分配数据显示,尽管女性收入份额上升,非市场劳动分工仍未消除性别差异,且妻子为家庭主要收入者后无偿劳动差距收敛速度放缓,指向性别规范执行的复杂性。对于同性伴侣,断裂存在的异质性进一步强调了传统性别规范非唯一的影响机制。
报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及实证基础,认为减少非传统家庭收入结构的社会与经济惩罚,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和家庭合作效率。同时,呼吁未来加大跨国、跨时间维度及更全面性别认同维度的数据建设,以揭示深入的行为机制及动态变化路径。[page::28,29]
---
参考文献与数据来源
报告引用多篇经济学和社会学顶刊文献,方法上以McCrary断裂测试为核心,辅以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和随机匹配模拟。数据主要基于墨西哥2015年人口普查细样本,补充巴西2010年和巴拿马2023年数据,附提供详细变量定义和时间利用测量,为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和方法验证。[page::30,52]
---
总结
此篇报告内容丰富,实证严谨,结合性别经济学与家庭经济学理论,首次系统揭示并对比了拉美多国家庭相对收入结构中的断裂现象及其多维异质性。通过丰富的图表与稳健的统计检验,证实性别规范深刻影响家庭内收入与劳动分工动态,尤其在中低收入国家表现更为强烈。该工作对理解全球家庭性别动态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重要补充,具备理论创新和政策启发价值。
---
(全文引用均标注对应页码以便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