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进出口数据再超预期? 9月进出口数据解读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9月进出口数据显著超预期,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同比增长7.4%,均高于过去十年同期均值。出口增长受全球制造业复苏和市场多元化支撑,非洲、东盟和欧盟出口表现尤为亮眼。进口增速提升来源于国内需求改善及对外开放扩大,关键商品进口数量增长明显。尽管短期表现强劲,但北美进口货量集中前移、美国高关税政策及高基数效应隐含出口压力,未来出口形势或承压 [page::0][page::2][page::4][page::6][page::7]。

速读内容


9月出口进口数据回顾与超预期表现 [page::0][page::1][page::2]


  • 出口总额3286亿美元,同比增速8.3%,显著高于近十年同期2.9%的均值。

- 进口总额2381亿美元,同比增速7.4%,远超历史同期1.7%的平均增速。
  • 贸易顺差904.5亿美元,较前值有所下降。


出口增速回升原因及区域贡献分析 [page::0][page::1][page::2][page::4]


  • 全球制造业PMI维持扩张区,发达经济体小幅回落,新兴市场尤其东盟和非洲制造业保持增长。

- 市场多元化持续推进,前三季度对东盟、拉美、非洲和中亚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
  • 非洲出口增速高达56.4%,为出口增速主要拉动因素,汽车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长97%。

- 对欧出口持续改善,9月增速14.2%,欧元区PMI回升至近三年高点。
  • 对美国出口降幅有所收窄,但仍拖累整体出口,关税政策风险依旧存在。


进口增速回升及商品结构分析 [page::2][page::4]


  • 进口增速7.4%,好于预期。

- 关键商品进口数量增长显著,飞机、橡胶、粮食、集成电路和铁矿砂均实现两位数增速。
  • 进口价格下跌的煤炭和原油对进口增速形成一定拖累。

- 对最不发达国家及非洲53国实施零关税,促进进口增长。

主要出口品类表现与贸易摩擦风险 [page::5][page::6][page::7]


  •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恢复,机电产品出口增速12.6%,高新技术产品11.5%。

- 集成电路出口保持高位增长32.7%,手机出口负增长有所改善。
  • 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所修复,但部分品类如玩具和鞋靴出口仍疲弱。

- 美国宣布拟加征100%关税可能性较低,但关税水平可能边际上调,贸易摩擦将持续对出口形成压力。
  • 北美进口货量年均增长率预计回落至1.6%,订单回流困难,出口后续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深度阅读

【中国银河宏观】为何进出口数据再超预期?9月进出口数据解读——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为何进出口数据再超预期?——9月进出口数据解读》
作者:张迪(首席宏观分析师)、吕雷(宏观经济分析师)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报告日期:2025年10月14日
主题:宏观经济,特别关注中国9月进出口数据表现及其解析。

核心信息与观点



报告聚焦于2025年9月中国进出口数据的显著超预期表现。9月出口总额达到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3%(前值4.4%),远超过去十年同期平均2.9%的增速。进口额为2381亿美元,同比增长7.4%(前值1.3%),远超历史同期1.7%的平均水平。贸易顺差为904.5亿美元。报告指出出口增长受全球经济复苏、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低基数效应的三重驱动,而进口增长得益于国内需求改善、开放政策及低基数效应的影响。报告同时表明未来出口面临一定压力,主要因美国关税政策、北美进口需求放缓及高基数效应三个方面的挑战。整体基调为出口与进口数据均强于预期,但不排除下行风险。[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出口增速反弹与进口高增长(第1-2页)


  • 关键内容:9月出口增速从4.4%上升至8.3%,进口增速亦由1.3%跃升至7.4%。两者均显著超过十年同期均值。贸易顺差有所下降至904.5亿美元。

- 逻辑推理
1. 全球制造业维持扩张态势:9月全球制造业PMI维持在50.8%,尽管略降,但仍属扩张区间。东盟、非洲、新兴市场表现尤为突出。9月越南、韩国等主要出口国均展现快速增长趋势,助力中国出口。
2. 市场多元化战略持续生效:区域间贸易增速分明,对非洲、拉美、东盟市场出口均有快速增长,尤其非洲出口同比56.4%。出口增长得益于“三个多元化”:多区位、多品类、多产业链。
3. 低基数效应:2024年同期出口和进口增速均处低点,叠加季节性回落,修复成为数字回升的部分原因。
  • 进口的推动因素

1. 国内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开工率提升,带动原材料及产成品进口增加。
2. 扩大进口政策成效显著,135种农食产品准入、最不发达国家产品100%零关税,对非洲建交国进口增长明显。
3. 部分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对进口增速有抑制,如煤炭、原油等,但整体进口量恢复主导增速回升。
  • 关键数字

- 出口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3%。
- 进口2381亿美元,同比增长7.4%。
- 贸易顺差904.5亿美元。
- 全球制造业PMI 50.8%。
- 对非洲出口增长56.4%,进口增长22.4%。
-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6%。
- 主要进口商品增速:飞机进口数量92.9%,粮食12%,集成电路11.75%等。
  • 结论:出口反弹体现全球需求复苏及市场多元化成效,进口增长体现国内制造业改善与扩大开放政策,整体贸易形势好于预期。[page::0,1,2]


2.2 主要区域贸易表现(第2-5页)


  • 重点区域

- 非洲:出口增幅56.4%,贡献率达到2.7%,汽车出口成增长主力,1-8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97%。
- 东盟:整体出口增速15.6%,略低于前值,制造业PMI维持扩张,出口韧性稳定。越南出口尤其亮眼(25.3%)。
- 欧盟:出口增长14.2%,欧元区PMI重回扩张区间,经济景气回升推动出口。
- 美国:对美出口负增长-27%,但降幅收窄。特朗普宣布加征100%关税概率低,但贸易摩擦加剧风险仍存。
  • 其他地区表现:日本出口回落至1.8%,韩国出口转正7%,印度14.4%,俄罗斯出口下降明显受政策限制。

- 产业维度:机电产品、高新技术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有不同程度回升,部分出口品类如集成电路、通用机械设备表现突出。
  • 逻辑分析:区域经济景气度、关税政策及贸易便利度决定出口韧性。美国市场压力显著,欧洲非美国家则显示增长动力。多元化市场战略有助缓解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关税水平边际提升对出口压力明显。[page::2,4,5]

2.3 出口商品结构分析(第5-6页)


  • 机电产品:同比增长12.6%,通用机械设备24.9%领跑增长,汽车零配件和手机出口均有所改善。

- 高新技术产品:增长11.5%,集成电路出口维持高增速32.7%。全球半导体处于上行周期顶端,出口表现稳定。
  • 劳动密集型产品:由负转正至-4.1%,其中纺织、塑料制品、家具出口回升,玩具、鞋靴及箱包等品类出口增速有所放缓。

- 价格与数量因素:部分商品进口价格下降拖累进口增速,但数量增长支撑整体向好。
  • 宏观意义:出口结构优化,技术含量提高,显示产业升级趋势明显,但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面临挑战和调整。

- 图表解读(见第4和6页相关图表):出口主要品类9月均呈增长态势,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带动出口回暖,但某些劳动密集型商品增速仍较弱,反映产业结构多元化与发展不平衡性。[page::4,5,6]

2.4 未来展望与风险因素(第6-7页)


  • 贸易摩擦风险:美国总统宣布拟从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但报告认为该可能性较低,仍存在边际关税水平上升风险,预计将对中国出口构成压力。

- 北美市场需求放缓: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预测北美下半年进口增速下降至1.6%,为全球最低。
  • 高基数效应:2024年下半年出口受政策影响出现较快上升,形成较高基数,未来出口增速面临回落压力。

- 东南亚比较优势提升:相比中国较高关税水平,东南亚国家关税相对较低,订单回流中国的难度加大。
  • 综合风险:外需疲软、国内经济下行、贸易摩擦加剧均为主要风险来源,报告对出口未来形势持谨慎态度。

- 缓解策略:报告未具体提出直接缓解措施,但强调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性。
  • 评级与法律声明:报告展示中国银河证券评级标准,提供专业研究支持。[page::6,7,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出口进口金额同比增速走势(第2页图)


  • 内容:图表显示2023年9月至2025年9月出口(棕色线)和进口(蓝色线)的同比增速走势。

- 趋势:出口增速整体保持在正增长区间波动,2025年9月达最高点接近9%。进口增速表现波动更大,2024年初至2025年中呈负增长至缓慢回升态势,2025年9月快速回升至约8%。
  • 信息解读:2025年9月出口和进口均实现显著反弹,支持主文本论点。进口波动反映周期性与价格影响。

- 局限性:同比增速忽略绝对额规模变化,结合数据文本解读更精确。[page::2]

3.2 出口金额逐月走向比较(第3页左图)


  • 内容:2019年至2025年各年1-12月出口金额趋势折线图。

- 趋势解读:2019年疫情前出口波动较大,2020年低点明显,2023-2025年出口金额整体呈上升趋势,2025年在9月处于历史高位。
  • 结论:2025年出口明显恢复并超越前几年水平,符合报告出口强劲论点。[page::3]


3.3 集装箱吞吐量年度对比(第3页右图)


  • 内容:2022-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月度趋势对比。

- 趋势解读:2025年吞吐量整体领先,9月达全年峰值,显示贸易活动活跃。
  • 意义:量的增加验证货物流动回暖,支持贸易复苏论断。[page::3]


3.4 进口商品主要类别同比增速(第4页)


  • 内容:大豆、铁矿砂及精矿、原油、塑料、铜材、集成电路等商品月度同比增速图。

- 解读:集成电路稳健增长,铁矿砂回升,大豆价格和进口增速波动较大。原油价格下跌对进口增速有拖累。
  • 关联文本:部分商品进口量提升与价格下降形成拉锯,但整体进口增长向好。

- 潜在局限:价格波动受外部因素影响大,进口价格走势容易产生短期偏差。[page::4]

3.5 主要区域出口增速对比(第5页图)


  • 内容:9月及8月主要区域出口同比增速条形图。

- 趋势与洞察:非洲远超其他地区,持续高增长。东盟及欧盟出口保持较高增长,美国出口负增长。
  • 文本配合:图表直观表现区域差异明显,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部分地区出口强劲带动全国出口增速。

- 局限:未体现绝对贸易额规模,可能影响对出口贡献的全面理解。[page::5]

3.6 产品类型出口同比增速(第6页)


  • 内容:机电、高新技术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增速线图。

- 分析:高新技术出口增速高且稳步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处负增长但趋稳。机电产品增速有波动但总体向好。
  • 结论:反映产业升级趋势,技术产品成为出口主力,劳动密集型逐渐改善。

- 局限性:短期波动受市场及政策影响较大,需结合长期趋势评估。[page::6]

---

四、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概述三大核心风险:
  1. 外需走弱风险:尤其美国市场进口放缓,北美下半年预计进口增速仅1.6%,对中国出口形成持续抑制。

2. 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国内制造业及基础设施开工率虽提升,但仍存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进口需求持续性。
  1. 贸易摩擦加剧风险:美国关税处于历史高位,如边际关税上升,将显著冲击出口业务,尤其对美出口压力增大。东南亚关税竞争力相对优势可能加剧订单流失。


风险均未见具体缓解措施提出,更多呈现警示性指导。[page::6,7]

---

五、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低基数效应影响强调:报告多次提及低基数提升同比数据,凸显当前增长可能有一定“修复”成分,需警惕基数变化对数据解读的偏误。

- 对美国贸易政策判断偏乐观:认为“100%关税可能性极低”,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较大,若误判可能导致风险低估。
  • 市场多元化贡献被积极强调,但未充分探讨转口贸易的潜在脆弱性及相关供应链稳定性风险。

- 数据波动性解读有限:某些重要指标如进口价格波动对进口总额影响提及较少,细节分析可更深入。
  • 未涵盖全球宏观经济其他风险,如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冲突等潜在对贸易的间接冲击。


整体报告逻辑严密,数据详实,但有某些角度讨论中略显乐观或不足,需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综合考量。

---

六、结论性综合



2025年9月中国进出口数据显著超越市场及历史同期平均预期。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增长7.4%,贸易顺差保持高位。全球制造业保持温和扩张、多元化市场战略见效以及低基数效应,是出口快速反弹的三大推动力。进口强劲增长反映国内制造业活跃度提升和进口政策开放。非洲、东盟和欧盟成为出口主要增长引擎,特别是非洲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突出。高新技术产品尤其集成电路出口表现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改善。

然而,中美贸易摩擦、北美需求预期放缓和高基数造成的增长放缓,构成中期出口的显著风险。东南亚国家低关税优势加大中国订单回流难度。整体贸易形势呈现强劲但不无隐忧的特点。

图表深度呈现了出口和进口金额同比增长趋势、区域和产品结构的差异性数据,有力支持文本观点。报告在保持数据严谨性的同时,对未来形势保持审慎警示。

综上,作者展现了对中国外贸当前强劲复苏的肯定态度,同时明确提示潜在风险,呼吁关注全球及区域贸易环境变化。整体立场偏积极但审慎,强调多元化和结构调整为出口提供中长期发展空间。[page::0-7]

---

主要图表汇总(部分示例)


  • 出口与进口金额同比增速趋势图(页2)

- 近年出口金额月度走势(页3)
  • 集装箱吞吐量季节性对比(页3)

- 进口主要商品类别同比增速(月度)(页4)
  • 主要贸易区域出口增速比较条形图(页5)

- 机电、高新技术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增速线图(页6)

---

以上为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10月发布《为何进出口数据再超预期?——9月进出口数据解读》报告的详尽分析,全面解读了报告的论点、数据、图表及风险,助力投资者和决策者深刻理解当前中国外贸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page::0-8]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