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消费:表现如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国庆中秋假期经济稳中有升,游客流动和旅游收入均增长,汽车和智能绿色家电表现亮眼,房地产销售回落。消费者关注性价比与情绪支付溢价,基建加速开工,货运活跃,假期后整体供需分化明显,面临贸易和终端需求风险 [page::0]。
速读内容
假期经济稳定增长,跨区域出行人数增长5.4% [page::0]
- 假期前五天跨区域人员流动日均1.54亿人次,同比增5.4%。
- 出境游航班执行量同比增长超12%,旅游和返乡需求旺盛。
- 服务消费增长明显,但金额增幅落后于人次增长。
商品消费表现分化,汽车和智能绿色家电表现亮眼 [page::0]
- 汽车消费受补贴退出和新品上市促进表现良好。
- 家电消费受到高基数影响整体回落,智能节能产品需求强劲。
- 地产销售假期回落,土地市场偏冷。
消费者关注“性价比”和“心价比”双重消费动机 [page::0]
- 价格敏感度提高,性价比成为消费首要考虑。
- 情绪价值成为溢价的重要驱动力,消费者愿意为体验支付额外费用。
其他宏观指标及风险提示 [page::0]
- 基建发力,专项债发行速度创近年新高。
- 港口补货活跃,生产节前有所放缓。
- 食品饮料价格受假期影响涨幅较大,工业品价格微跌。
- 流动性充裕,美元指数重回98点以上。
- 风险关注贸易局势不确定及终端需求表现不足。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分析——《假期消费:表现如何》
---
一、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假期消费:表现如何》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8日
报告作者:李林芷(分析师)、邵睿思(研究助理)、梁中华(分析师)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与消费表现,特别聚焦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的消费动态。
报告核心论点及目标
报告深入分析了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中国的消费表现,呈现出消费“稳中有升”的总体趋势。两大消费驱动主线被明确指出,即“性价比”与“心价比”成为新消费趋势的双核。报告强调:
- 跨区域人员流动和出境游活跃,推动假期经济繁荣。
- 服务消费增长稳定,与旅游出行密不可分。
- 商品消费出现分化: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表现亮眼,房地产和传统家电受基数影响表现平平或回落。
- 假期消费结构显示价格敏感度提升,但情绪价值支付意愿增强。
- 基建投资加速,港口货运活跃,生产节前放缓,货币流动性整体充裕。
风险则主要指向贸易局势不确定及终端需求不足的可能负面冲击[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宏观假期经济表现分析
关键论点
假期消费整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出行需求旺盛,跨区域人员流动达1.54亿人次,同比增长5.4%,航班执行数同比提升超12%。旅游收入及游客接待人数多省呈上涨态势,但金额增速落后于人数,显示消费“一人花费降低或分摊”。电影票价下滑且影市表现,被归因于影片质量,并表明文化消费尚需改善。
推理依据与数据说明
- 人员流动和航班数据来自交通部门或航空统计,说明假期旅游活跃。
- 旅游收入虽增长,但金额跑输人次,表现了价格敏感或消费结构调整。
- 电影票价持续回落,暗示消费者对文化娱乐产品的价格较为敏感,且可能偏好质量更高的内容。
该部分的数据较为全面,涵盖了人流、服务消费、价格变动等多维度指标,充分支撑假期经济“稳中有升”的判断[page::0]。
2. 商品消费分化现象
关键论点
家电、汽车及房地产销售呈不同趋势:
- 汽车消费受补贴政策影响临近结束,及新车上市加强表现。
- 家电销售增速受上一年高基数影响,但智能化、绿色节能产品需求旺盛。
- 房地产销售在假期承压,同比表现分化,土地市场表现冷淡。
数据分析
- 车辆受政策和新品影响是关键驱动,表明外部刺激及产品周期对消费有直接影响。
- 智能家电表现亮眼,反映绿色智能转型趋势,且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
- 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数据指向政策调整、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消费者行为正由传统大宗需求向智能环保等细分领域迁移,显示结构性变化[page::0]。
3. 消费者行为分析——“性价比”与“心价比”
报告指出,消费决策正由价格敏感的“性价比”延伸到情绪价值为核心的“心价比”,即:
- 消费者关注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价值与价格关系,价格敏感度提升。
- 与此同时,更愿意为带来愉悦、精神满足的产品或服务支付溢价。
此观点揭示了当下消费内涵的双重属性,也暗示企业需注重品牌和体验提升以驱动增长[page::0]。
4. 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及流动性状况
描述了基建投资加强,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启动大量项目;节后补货需求增强,推动港口运转加快。生产活动节前有所放缓,价格方面:
- 食品饮料价格在假期中涨幅明显,带有季节性特征。
- 工业品价格略有回落,反映成本压力和市场供需关系。
另外,美元指数回升至98点以上,表明国际资金流动和汇率压力增加,增加外部环境不确定性[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首页附带二维码扫码提示关注官方公众号,无其他图表内容展示。但从文本信息内部提取的定量描述如下:
- 人员流动日均1.54亿人次,同比增长5.4%,表明假期人流活跃度恢复并提升,是旅游及相关服务消费复苏的重要依据。
- 航班执行数同比增长超过12%,印证旅行需求强劲,旅游行业活跃。
- 旅游收入人次增长快于金额增长,显示潜在价格压力或游客单次支出有限;
- 电影票价回落显示消费者观影价格敏感,影片质量成关键变量。
- 汽车消费政策临近截点,新品促销带动销量增长;
- 家电智能、绿色品类表现抢眼显示消费升级。
- 基建发力,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创近年最快,体现政策支持力度。
以上关键指标共同支撑假期经济“稳中有升”,多数据相互印证,令人较为信服[page::0]。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及周期性假期消费表现的研究,未涉及个股或板块估值分析。它更多关注大周期经济参数和消费行为层面,估值层面内容暂无。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示两大风险:
- 贸易局势不确定性:全球贸易摩擦或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出口、产业链稳定或资本流动,间接影响国内经济及消费。
- 终端需求不足:若终端消费者信心或购买力未达预期,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会受抑制,导致政策效果降低或经济复苏乏力。
报告未详细展开风险缓解策略,但隐含当前经济环境与政策需持续关注外部环境和消费信贷情况,风险依然存在[page::0]。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内生性影响与假期消费行为的区分:报告多依赖同比增长数据,但未充分分析异常基数效应对部分数据的扭曲,特别是家电和地产销售受高基数影响的判断需更细致呈现。
- 消费者“心价比”提出较新颖,但缺乏定量或详实案例支撑,相关情绪价值的产业链细分及可持续性未被深入剖析,存在一定主观判断。
- 旅游收入金额增速快于人次增速的分化现象,未详细讨论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因消费结构变化引起的价格调整机制。
- 基建投资描述较宏观,未涉及具体项目及其对消费链条的具体贡献,难以从微观层面研判对假期及未来增长的影响。
- 缺少具体图表或量化模型支持,部分结论主要依赖经验判断,影响报告说服力。
总体而言,报告立意清晰,数据支持基础较扎实,但对部分宏观指标的解释和风险细节可更为丰富与细化[page::0]。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多维度数据描绘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消费总体表现“稳中有升”,并提出消费由纯粹的价格驱动向情绪价值驱动的转变,其中“性价比”和“心价比”双主线成为新消费趋势的核心。具体表现为:
- 人员流动和旅游需求强劲,跨区域及出境旅游活跃;
- 文化娱乐市场受制于内容质量,票价下降,需提升内容竞争力;
- 商品消费结构分化明显,汽车及智能绿色家电占优,地产及传统家电表现受限,高基数影响显著;
- 基建和货运活动活跃,假后补库存加速经济节奏,表明政策拉动效果初显;
- 价格分化明显,食品饮料价格上升带有消费季节性特征,工业品价格承压回落;
- 流动性环境宽松,但国际金融环境趋紧增加不确定性;
- 主要风险源包括外部贸易环境纷繁复杂及终端需求疲软。
报告整体信息丰富,数据详实,逻辑清晰,反映了当前国庆中秋假期消费的真实动态和潜在趋势,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page::0]
---
附图说明
二维码图:

该二维码用于关注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便于获取更多研究资源和报告更新[page::1]。
---
综上所述
这份报告以详实数据和综合视角,刻画了2025年长假期消费的表现和演变特征,确认了消费由量变向质变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同时揭示消費增長潜力和风险并存的现实,全方位描绘当下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假期经济运行态势。它既有助于理解当前趋势,也为后续监测消费与宏观政策效果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