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Molten Salt Ultrasonic Composite Cleaning for Paint Removal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针对液压缸涂漆去除问题,研究了熔盐超声复合清洗技术机制。通过SEM和FTIR分析,确定涂层约100微米厚,主要含酯基、环氧基和芳香族有机物。结合热效应、化学反应及超声效应,揭示复合清洗机理,发现温度对清洗周期影响显著优于超声功率,且熔盐体系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从114.4 kJ/mol降至74.1 kJ/mol,提升了涂漆去除效率[page::1][page::5][page::7][page::9]。

速读内容


涂层结构与成分分析 [page::4]


  • 涂层厚度约100微米,呈明显分层结构,包含致密的面漆及粒径较大的底漆。

- 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包括高比例的碳和氧元素,含有酯基、环氧基和芳香族化合物。
  • 存在重金属元素(如Pb),需注意环境处理。


熔盐与超声复合清洗机制 [page::5][page::6][page::7]


  • 熔盐高温环境下,材料膨胀系数差异引起涂层表面裂纹和凸起,低粘度(约3 cP)保证流体高流动性,提高界面离子迁移和反应效率。

- 化学反应以涂层有机成分的热解与氧化为主,产生多种复杂有机煤气,产生少量环境友好废气。
  • 超声作用增强介质流动性,均匀温场及离子浓度,并通过空化作用破坏涂层附着力,促进碎片脱离。


清洗工艺参数与动力学分析 [page::7][page::8][page::9]



| 温度(°C) | 超声功率(W) | 清洗时间(min) |
|----------|-------------|---------------|
| 329.7 | 1375.6 | 5.0 |
| 305.0 | 1220.0 | 8.5 |
| 280.3 | 1375.6 | 16.25 |
| 270.0 | 1220.0 | 26.0 |
  • 温度对清洗周期影响显著高于超声功率,最佳工况为335°C和1440W,清洗时间约4.5分钟。

- TG测试表明空气中升温处理下,涂层去除效果差,激活能高达114.4 kJ/mol,熔盐体系激活能降低至74.1 kJ/mol,极大提升了热解分解效率。

复合清洗优势与环境影响 [page::6]

  • 熔盐复合清洗有效固定重金属元素,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织入后续固废处理过程。

- 有机气体成分分析显示19种主要有机分解物,含烃类、醛类、酯类和醇类,含量低且易处理,环境友好。

深度阅读

研究报告详尽解读与分析


报告标题: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Molten Salt Ultrasonic Composite Cleaning for Paint Removal
作者: Bao-cai Zhang, Xiu-jie Jia, Fang-yi Li, Yi-hang Sun
发布机构: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效清洁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报告主题: 机械零件表面涂层(油漆)去除技术,特别是熔盐超声复合清洗技术的机理及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 未标明明确日期,但文献引用截止至2020年前后
核心论点与目标: 本文旨在研究利用熔盐与超声波复合清洗技术去除机械零件(液压缸)表面油漆的效果和机理。作者重点阐明该复合清洗方法克服了传统清洗方法的缺陷,显著降低了油漆分解的活化能,在高效清洗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并详细解析了复合清洗过程的热效应、化学反应和超声效应三个方面。[page::0][page::1][page::5][page::7][page::9]

---

1. 引言与报告概览


  • 引言总结:

液压机械零件表面通常带有防腐蚀涂层(如油漆),在零件报废后,为了便于检测和修复表面缺陷,必须去除油漆层。传统油漆去除方法如热解、激光清洗、喷砂、有机溶剂、干冰喷射等,均存在耗能大、环保差、易损伤零件表面等缺点。熔盐清洗由于流动性好、表面张力低、反应速度快且能吸收有害气体成为优选方法。超声清洗通过声空化增加清洗效能,但现有研究多基于水或溶液体系,熔盐介质配合超声波清洗尚未充分探究。基于此,报告研究了熔盐超声复合清洗液压缸油漆效果及机理。[page::0]
  • 技术背景与现有研究:

- 熔盐清洗具备热冲击、润湿、絮凝破坏和乳化等作用机理,同时能发生有机涂层的热化学反应,配合特定的盐配比,清洗效果显著。
- 超声清洗通过声空化与高频振动破坏污染层结构,同时促进乳化与颗粒剥离。
- 现有熔盐清洗与超声清洗分别已有较多研究,但二者复合应用研究稀缺,尤其熔盐作超声介质的探索不足。报告将系统研究复合清洗机理、实验验证及动力学特性分析。[page::0][page::1]

---

2. 机理描述


  • 熔盐清洗机理:

通过热冲击破坏污染物附着力;润湿效应促使盐渗透污染层与基体间隙;絮凝作用使固态污染物分散成小颗粒;乳化使油脂从基材剥离。热环境激活多种离子反应,如$\mathrm{NO}3^-$、$\mathrm{OH}^-$等参与有机污染物(油漆)降解反应。反应加速了污染物分解及剥离过程。[page::1][page::5]
  • 超声清洗机理:

高频声波产生空化气泡,气泡剧烈破裂产生高压冲击波,破坏污染物结构并促进乳化。气泡共振强化清洗效果。超声波还可增强介质流动性,加速离子迁移,防止污染物沉积,提高反应速率。[page::1][page::6][page::7]
  • 复合清洗机理总结:

熔盐加超声清洗结合两者优点:高温下熔盐促使化学反应(热解和氧化)加速,超声波有效破坏油漆粘附力及增强溶液流动及离子扩散,提升清洗效率。此外,低黏度、高流动性的熔盐有利于离子迁移和化学反应均匀分布,提高内外层油漆的去除速度。[page::2][page::6][page::7]

---

3. 实验设计与数据方法


  • 实验材料及对象:

采用纯度高的熔盐配比($\mathrm{m(NaNO
3)}:\mathrm{m(KNO3)}:\mathrm{m(NaOH)}:\mathrm{m(NaNO2)}=35:28:30:7\%$),研究对象为退役挖掘机液压缸(1145碳钢),涂层油漆厚度约100μm,分为顶漆和底漆两层。[page::2][page::3]
  • 设备介绍:

自制双槽熔盐超声复合清洗设备,一槽为熔盐清洗槽(最高500°C,超声频率28kHz,功率0-1440W),另一槽为超声水洗槽,用于后续冲洗。[page::3]
  • 分析技术:

- SEM/EDS分析油漆层结构和元素组成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油漆化学基团
- 黏度测试展示熔盐温度与流动性关系
-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反应产物气体种类
- 热重分析(TGA)评估油漆及混合熔盐体系的热分解特性
- 中心复合设计方法探讨温度与超声功率对清洗周期的影响[page::2][page::3][page::4][page::5]

---

4. 关键章节解析



4.1 油漆微观结构及成分分析


  • SEM观察:

顶漆层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分布,有均匀白色微粒(多为金属添加剂),油漆层结构层次分明,厚度约100μm,底漆由较大颗粒组成,紧密粘附于碳钢基体。[page::4]
  • EDS元素分布:

顶漆和底漆中C和O超过70%,表明主要为有机物,含金属元素如Al、Ti、Cr、Fe作为防腐剂。含有Pb等有害重金属元素,应特别注意环境处理。[page::4]
  • FTIR分析:

- 顶漆含酯基(1725、1687 cm^-1)、芳香族化合物(1074、763、700 cm^-1)
- 底漆含环氧基(912、828 cm^-1)、芳香环(1447、1508 cm^-1)和酯类(1040、1017 cm^-1)
说明涂层关键化学基团均为易被碱性环境裂解的有机物,构建了油漆多层有机结构。[page::4][page::5]

4.2 复合清洗机理深入阐述


  • 热效应:

由于钢和有机涂层膨胀系数不同(钢约13×10^-6,油漆显著更大),在高温下膨胀差异造成油漆内部出现裂纹和凹凸不平,这为熔盐介质渗透提供通道。公司低黏度(约3cP)、低表面张力熔盐能迅速渗透并且防止碎片重新附着,提高反应效率(对应图7、8)。[page::5]
  • 化学反应:

熔盐中的$\mathrm{NO3^-}$、$\mathrm{OH^-}$、$\mathrm{CO3^{2-}}$等离子不仅增溶氧(以$\mathrm{O2^{2-}}$、$\mathrm{O2^-}$形式存在),促进氧化反应。气体分析显示产物中含7种烃类、5种醛类、3种酯类、2种酮类、1种醇类,且CO和有机复杂气体含量很低(4.81%),表明反应基本完全,环境影响小。大量碳酸盐残留证明部分油漆因氧化完全燃烧生成$\mathrm{CO2}$。存在有效的氧化与热解协同降解。相关化学反应式指明多种氧化离子催化有机物分解。[page::5][page::6]
  • 超声效应:

超声波产生的声空化导致熔盐介质流动性增强,提高温度及离子浓度均匀性,促进界面离子交换,避免反应活性物质流失。同时空化气泡破裂产生冲击波在油漆表面形成更多裂痕,疲劳损伤油漆结构,提升剥离效果。由油漆碎片被振荡运动避免沉积佐证该机制(图10、11)。[page::6][page::7]

4.3 清洗实验结果与动力学分析


  • 实验设计: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温度范围270-340°C,超声功率1000-1440W,清洗周期作为指标。实验中发现温度对清洗周期的影响远大于超声功率,最佳条件为335°C和1440W,清洗时间约4.5分钟(图11,表7)。[page::7][page::8]
  • 效果比较:

相同温度(335°C)下单独加热空气中5分钟,油漆表面仍大面积存在,且开始碳化、孔洞增多,去除效果差强人意。复合清洗则油漆完全剥离(图12)。[page::7][page::8]
  • 热重分析(TGA):

油漆在空气中于230-470°C显著分解,质量损失达53%。混合油漆与熔盐体系显示降解温度提前,表明熔盐促进油漆热解。[page::8]
  • 动力学计算(Coats−Redfern法):

利用热解动力学模型计算,油漆单独分解活化能为114.4kJ/mol,油漆置于熔盐体系中活化能降为74.1kJ/mol,显著降低了分解能源门槛,促进了清洗过程。这是熔盐中存在的$\mathrm{O
2^{2-}}$和$\mathrm{O_2^-}$超氧化物及硝酸根离子催化的结果,使油漆更易降解,同时涂层结构结合力减弱,实现更快剥离。(图14、公式及详细分析)[page::8][page::9]

---

5. 图表与图片解读


  • 图0 (示意图) 展示熔盐超声复合清洗机理,指出热环境、离子和超声波共同作用,导致表面产生空化气泡、裂缝和化学反应[page::0]
  • 图1 (实物照片) 退役液压缸及切割样本,清洗对象油漆均匀,厚度适中,有利于标准化实验[page::2]
  • 图2 (设备结构) 自制双槽清洗装置,一槽熔盐超声复合清洗,一槽超声水洗,配有对称分布超声振子[page::3]
  • 图3 (流程图) 复合清洗流程,说明样件放入槽中,受热解、化学反应和超声效应作用,随后水洗干燥[page::3]
  • 图4-5 (SEM图) 显示油漆表面及截面微结构,多级放大下涂层颗粒和层次清晰,表明涂层结构复杂[page::4]
  • 表3-4 (EDS数据) 顶漆和底漆中C、O含量高,展示有机成分为主,Pb含量较高提示环境关注[page::4]
  • 图6 (FTIR光谱) 说明顶漆有酯基和芳香族结构,底漆含环氧基和芳香结构,符合其化学性质,支持碱性熔盐化学作用[page::4][page::5]
  • 图7(热效应示意) 展现热胀冷缩导致油漆表面产生裂缝和突起,方便化学溶剂渗透[page::5]
  • 图8 (黏度曲线) 熔盐黏度随温度升高显著降低至约2cP以下,高温下流动性好利于清洗[page::5]
  • 图9 (反应过程示意) 展示带电离子与油漆化学反应,生成气泡破裂助剥离[page::6]
  • 表5-6(气体组份) 主要为N2、O2和少量复杂有机小分子,说明燃烧基本完全,环境负担较低[page::6][page::7]
  • 图10(超声作用示意) 表现超声波增强流体流动,促进离子输运及裂纹产生,促进油漆断裂剥落[page::7]
  • 表7与图11(实验结果) 展示不同温度与超声功率下清洗周期,温度影响远大于功率,最佳条件锁定[page::7][page::8]
  • 图12(清洗效果对比) 热空气与复合清洗后油漆对比,后者清洗彻底[page::8]
  • 图13(TGA曲线) 油漆与熔盐混合热分解特征,熔盐显著促进分解,提前降解温度[page::8]
  • 图14(动力学拟合) 反应活化能拟合优良,熔盐明显降低油漆活化能,强化去除效率[page::9]


---

6. 结论梳理


  1. 复合清洗技术具备显著优势:

结合熔盐热化学作用和超声机械冲击,油漆清除迅速彻底。
  1. 油漆结构与化学基团清晰:

分层结构清楚,主要为有机物质类酯基、环氧基和芳香族,易被碱性热解破坏。
  1. 热效应发挥关键作用:

温度引起的热胀冷缩裂纹为清洗介质渗透提供通道,同时熔盐低黏度大幅提高流动性和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中心理清楚:

离子促进氧化和热解双重反应,实现有机涂层全面降解。产气成分复杂,但泄露少,便于环境处理。
  1. 超声波贡献明显:

增强熔盐流动性,均匀反应环境,产生空化气泡冲击涂层,疲劳损伤促使油漆剥离。
  1. 动力学指标明确:

熔盐复合清洗将油漆分解活化能从114.4kJ/mol降低至74.1kJ/mol,显著加快清洗进程。
  1. 实验优化清洗条件:

最佳工况为335°C与1440W,清洗周期约4.5分钟,效率远高于仅热空气加热。
  1. 环境与后处理考虑:

有害重金属留存复合盐中,利于后续处理,气体排放低污染,技术绿色环保。
  1. 设备限制及应用建议:

洗槽尺寸影响适用工件大小,实用过程中需合理选型及规模化设计。

[page::0][page::1][page::2][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

7. 批判性视角


  • 报告对化学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分析细致,但对溶液中离子的具体浓度变化、反应速率常数等缺乏量化说明,忽视可能存在的复杂非均一反应动力学。

- 实验范围温度及功率受设备限制,尚无规模化应用实例,可能限制工业推广。
  • 重金属Pb固定于盐块中,长期安全性及处理方法未详述,后续需结合环保法规予以关键关注。

- 对环保影响分析总体乐观,未明确量化气体排放总质量,未来可强化排放控制与环境风险评估。
  • 涂层剥离后对基体表面影响、清洗后表面状态及耐腐蚀性能缺少深度评估,建议补充。


---

总结



该报告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熔盐超声复合清洗技术研究框架,从油漆组成、结构分析,到物理化学机理描述,再到实验设计与动力学验证,全面揭示了该方法的高效性与环保优势。实验系统展现显著降活化能及清洗时间缩短,同时清洗副产物较少,符合绿色化学原则。该方法可有效解决传统洗涤技术效率低、污染大的缺陷,对机械零件报废后表面再制造清洗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过,该技术在设备规模、离子浓度动态、环境安全和工业适用性上仍有待深化研究。总体来看,本研究为熔盐超声清洗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理论和实验基础,是机械表面处理领域的有价值创新,具备进一步产业应用潜力。[page::0-9]

---

主要图表索引



-

-

-

-

-

-

-

---

以上为论文报告的详细分析解读,覆盖研究背景、机理分析、实验设计、关键数据与图表解析、动力学研究及结论评述,客观专业地再现了报告全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