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分析师认可度的成长股投资策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从分析师研报标题和预期净利润调整角度,构建分析师认可业绩的成长股投资策略,剔除高增速股票中噪声数据,提升选股确定性。构建的分析师认可成长股组合年化收益33.41%,超额收益约30%。同时提出业绩认可度因子,分别在全市场及主要指数中表现出显著的选股及行业轮动能力,因子月度IC均值达0.052,年化ICIR 3.78,显示了较强的稳健性和独立性[page::0][page::4][page::13][page::14][page::16][page::20][page::22]

速读内容


高增速股票组合表现及困境 [page::4]


  • 高增速股票组合均显著跑赢中证500,但持股数从200缩减到50并未提升收益,说明单纯净利润同比增速存在噪声。

- 非经常性损益和除数效应导致部分“高增速”股票未来表现不佳,,仅通过剔除微利股无法有效过滤噪声。

分析师认可行为及数据刻画 [page::6][page::7][page::8]



  • 分析师研报覆盖率2017年前约75%,后降至60%,分析师更倾向覆盖利润增速正向的股票。

- 盈余公告披露后,绝大多数分析师在3天内发布业绩研报。
  • 通过研报标题短语模式判定分析师是否认可业绩,认可模式包括“业绩大幅增长”“爆发式增长”等,不认可模式如“业绩下滑”“拖累业绩”。

- 增速>50%的股票中分析师认可比例达55.8%,不认可仅10.9%。

分析师认可因子选股能力及组合构建 [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年份 | 绝对收益 | 中证500 | 超额收益 |
|-----|----------|---------|----------|
| 全样本 | 33.41% | 3.41% | 30.00% |
  • 构建基于分析师认可数量差和上下调比例差的组合,选取高增速股票中分析师认可明显者,每季调仓。

- 组合长期显著跑赢中证500,年化收益33.41%,信息比为2.99,超额收益显著。
  • 组合在大多数年份股票及偏股混合基金中排名前25%,2021年至4月底排名6.83%。

- 持仓股票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约151%。

业绩认可度因子构建与选股表现 [page::16][page::17][page::18][page::19]



  • 基于分析师研报标题认可业绩程度构建业绩认可数量、占比等4个因子。

- 四因子合成业绩认可复合因子,月度IC均值0.052,年化ICIR3.78,IC胜率85%,自相关高且衰减缓慢。
  • 因子在全市场、沪深300、中证500均表现稳健,且与常见选股因子如PE、ROE相关性较低,具有独立增量收益。

- 提纯后的复合因子剥离常规因子后仍强,月度IC均值0.029,年化ICIR 2.33。

业绩认可度因子行业轮动能力 [page::20][page::21]



  • 通过市值加权,加工成行业层面因子,形成业绩认可行业轮动因子。

- 轮动因子月度IC均值0.085,年化ICIR 1.14,IC胜率65%,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5.88%,多空组合年化收益12.79%。

研究总结 [page::22]

  • 净利润同比增速存在微利股除数效应和非经常损益导致的噪声,单纯依赖不准确。

- 融入分析师盈余公告认可度及盈利预期调整信息,有效剔除噪声,提高成长股筛选确定性。
  • 分析师认可成长股组合及业绩认可度因子均显示较强选股和行业轮动能力,稳定展现超额收益。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报告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基于分析师认可度的成长股投资策略》

- 作者:杨怡玲、张欣慰(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1年5月12日

- 发布机构: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 主题/议题:基于分析师认可度的数据挖掘,在成长股选股策略中的应用及因子开发

- 相关领域:金融工程、数量化投资、成长股投资策略、因子投资

核心论点及目标
报告认为单纯依赖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筛选成长股存在着较大缺陷与风险,主要体现在微利股、除数效应、非经常性损益等造成的数据噪声,影响股票未来表现的预测准确性。通过引入“分析师对业绩认可度”的多维度数据——包括分析师研报对业绩的正面/负面态度判定以及预期净利润的上下调——能更准确鉴别真正具有成长性的股票,并显著提高投资组合收益。基于此构建的“分析师认可成长股组合”年化收益达33.41%,相比基准中证500指数有30%的超额收益,且在股票及偏股基金中排名靠前。进一步基于分析师认可数据构建了多个业绩认可度因子,验证了该因子的稳定有效选股能力并体现行业轮动的意义。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2.1 高增速股票的成长困境


  • 章节重点

讨论净利润同比增速作为衡量成长性的局限性。高净利润增速股票并不总是带来更高的未来收益,增速数据存在严重的奇异值和失真,主要原因是微利股剔除不彻底、除数效应(去年同期比较基数较小导致指标水涨船高)、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被忽略等。
  • 支撑逻辑与数据

- 通过对比不同持股数量(Top50到Top200),发现组合收益差异不大,收益未正比于净利润增速,说明单纯增速筛选股票时信号并不稳定。
- 特殊案例分析(宝利国际、杭萧钢构)表明高增速可能由周期性、基数效应或非经常性损益驱动,实际表现不佳。
- 图1和表1显示,增速最高的组合年化收益超过16%,远高于基准3.38%,但进一步缩小组合规模收益未如预期上升。
  • 核心结论

净利润同比增速是成长性粗略指标,应结合其他数据维度去噪提升选股质量。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作为唯一筛选指标较为片面且敏感。[page::4,5]

2.2 分析师认可的成长股


  • 章节重点

介绍通过分析师研报对公司业绩的认可行为来辅助筛选成长股的思路。分析师的观点及其对业绩预期的调整能帮助判别那些真实增长的股票,减少噪声带来的误判。
  • 核心数据与逻辑

- 研报覆盖度自2017年以来有所下降,但高利润增速股票更受分析师关注(图6、图7)。
- 研报撰写滞后多集中于公告后3天内(图8),确保数据更新及时。
- 通过研报标题文本挖掘构建认可/不认可的短语模式(如“业绩大幅增长” vs “业绩下滑”),并结合净利润预期上下调确认分析师态度(图9)。
- 分析不同增速区间的认可比例,增速超过50%的股票分析师认可率超过55%,对应预期上调比例接近47%(图10、图11,表2)。
- 对比个别真实案例(比亚迪和豆神教育)突出分析师认可以及上调行为与后续市场表现的正相关。
  • 结论

分析师的认可态度和盈利预期调整,能有效辅助识别真正成长股。获得认可的高增速股票未来表现更佳,为筛选成长股提供了多维度视角。[page::6-9]

2.3 组合构建及表现


  • 构建逻辑

1. 先筛选最新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0%,且剔除微利股、停牌、新股等不合规票。
2. 结合分析师“认可数量差”(认可分析师数减不认可分析师数)和“上下调比例差”(上调家数占总覆盖家数的比例减下调的比例)两个指标做二次筛选。
3. 最终选出Top50只高成长且被深度认可的股票,等权持有并季换仓。
  • 表现数据

- 组合历史年化收益33.41%,超额收益30%,信息比2.99,最大回撤-11.33%(表6)。
- 超额回报与风险控制表现优于基准指标,月度胜率高达77%。
- 基于90%仓位计算,组合在股票及偏股基金中长期排名前25%,今年以来至2021年4月末排名第6.83%(表7)。
- 组合持仓股票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显著高(平均151%,最低87%),且行业分布广泛,涵盖基础化工、医药、机械等(图17、图18)。
- 参数敏感性测试显示,缩小持股数量会提升超额收益,验证因子稳定且有效(表8)。
  • 结论

结合分析师认可度的高增速股票组合显著优于仅靠增速筛选,体现数据挖掘与多维度认知的强大选股能力。[page::10-16]

2.4 业绩认可度因子设计与实证


  • 因子定义与构建

利用分析师研报中业绩认可的不认可短语及预期净利润上下调行为,定义四个因子(认可数量、认可数量占比、认可数量差、认可数量差占比),后经市值及行业中性化处理,并等权复合形成业绩认可复合因子。
  • 因子表现

- 全市场及中证500、沪深300主板均表现出显著选股能力,月度信息系数(IC)均为正且胜率超70%,ICIR稳健(表9,图19-30)。
- 各因子间相关系数适中(0.6-0.9),复合因子提升稳定性与捕捉超额收益能力(表10)。
- 相关性分析显示该因子与传统选股因子(如盈利变化、估值、成长性指标)相关性低,具备独立贡献(表11)。
- 剥离常见因子后,业绩认可复合因子依然具备显著选股力,ICIR达2.33,实现更纯净的信息增量(图31-32)。
  • 行业轮动能力

- 利用股份权重聚合个股业绩认可因子,构造行业层面的轮动因子,分5组测试显示因子行业轮动表现突出,月度IC均值0.085,ICIR1.14,多头年化超额收益5.88%,多空组合年化收益达12.79%(图33-34)。
  • 结论

业绩认可度因子不仅能够识别个股级别的成长特征,还具备较强的行业轮动功能,提供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机会,强化了投资组合构建的信心及策略的稳健性。[page::16-2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增速最高 TopN 股票组合表现)


  • 展示自2009年底以来,不同数量(Top50、Top100、Top150、Top200)基于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股票组合的累计净值表现及中证500基准。

- 趋势显示此类组合远超基准,说明高增速股票选股在大样本下具备一定超额收益,但组合各分组差异不大。
  • 结合收益表(表1),各年大体保持正收益且超越基准,但收益不随持股数显著变化,隐含增速筛选信号本身有较大噪声。


图2至图5(典型案例)


  • 宝利国际、杭萧钢构案例反映增速指标受周期性、非经常性因素影响,股票回报并未验证业绩预期。

- 比亚迪与豆神教育对比明确提示分析师观点对股价判断的重要参考价值:获得广泛认可相比被下调的增长股票后续表现更佳。

图6至图9(分析师覆盖及认可情况)


  • 研报覆盖率自2017年后下降,说明数据样本影响。

- 业绩增速较高股票分析师更倾向覆盖,业绩认可度高(图10-11),表明分析师偏好有助于筛选成长股。

图10、图11(认可/上下调比例)


  • 显示不同增速股票相关分析师观点比例,佐证了分析师认可度对投资价值的说明力。


图13、图14(分析师认可数量差和上下调比例差选股性能)


  • 通过TopN组合长期表现,均能显著跑赢基准,且缩小选股范围收益递增,显示两个因子强大的风险筛选及收益增强能力。


图16(分析师认可成长股组合净值)


  • 显示经过筛选构建的成长股组合净值的长期稳健提升,显著优于基准。


图17、图18(组合成长性与行业分布)


  • 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高,显示组合具备确定性高的成长特质。

- 行业分布相对广泛,代表策略不局限于少数行业,具备稳定多元化特点。

图19-34(业绩认可度因子表现及行业轮动)


  • 各个因子及复合因子均展示了良好的收益分组单调性及月度信息系数,代表其有效性和稳定性。

- 行业分组显示因子具有强行业轮动功能,多空组合年度收益12.79%显著。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不涉及直接对股票的具体估值模型(如DCF、P/E)说明或估值参数设定。其核心是从量化因子视角,利用分析师认可度和行为数据构建成长股投资策略以及相应因子,并通过实证测试因子的预测能力和收益表现。因此传统估值分析未在报告中体现。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环境变动风险:股市波动及整体市场环境恶化可能导致因子失效或投资收益不理想。

- 因子失效风险:特定时期策略或因子可能遭遇有效性下降,优选维度的解释能力弱化。
  • 数据与解读风险:分析师观点虽有效,但存在潜在主观偏差或研报发布时间差异影响。

- 操作风险:组合换仓频繁(年化3.6次),但报告包含交易费用估计,仍需实际操作控制成本。

报告并未详细提出缓解策略,投资者需监控市场及因子表现动态调整策略权重。[page::0,22,2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强调分析师认可的价值,但分析师观点虽具信息含量,仍难免存在噪声及利益关联,需警惕过度依赖分析师研报导致战略同质化风险。

- 研报的覆盖率逐年下降,未来该因子的可持续性需关注。
  • 具体因子构建依赖于文本挖掘的规则性匹配,存在语义理解上的局限和误判风险。

- 因子间虽相关系数不高但仍较强,综合因子时可能隐藏潜在过度拟合,需要保持动态校验。
  • 选股策略主要基于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与分析师观点的结合,未显著融合更多财务质量或成长性验证手段,可能降低抗周期风险能力。

- 报告未延伸估值溢价或风格分析,组合市值分布和流动性控制虽简要说明,缺乏深入解读。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地论证了单纯使用净利润同比增速筛选成长股的局限性,充分揭示了真实成长股面临的指标噪声问题。通过引入“分析师认可度”这一多维度因子,从研报文本情绪及净利润预期上下调数据提炼出信号,进一步结合高增速股票池中的筛选,实现了成长股投资策略的有效提升。

构建的分析师认可成长股组合表现显著,年化收益33.41%,远超基准中证500指数30%的超额收益,且具有稳健的最大回撤和较好信息比,体现该策略选股效果稳定可靠。同时,四个业绩认可度因子及其复合因子均显示出良好的统计显著性和预测能力,在全市场及主要指数成分股层面均表现卓越,且具有明确的行业轮动特性,表明因子不仅能帮助选股还具备行业配置辅助能力。

报告的核心图表均详细展示了从组合收益、分析师覆盖率、认可比例、因子IC值等多个维度的定量分析,科学严谨地验证了分析师认可度因子的独特价值和稳健性。分析师认可度因子与传统的成长、价值及盈利因子低相关,具备增量收益的潜力。

综上,本报告提出的以分析师认可度为核心的成长股选股策略及因子开发,为量化投资提供了一条新颖且高效的思路,有强烈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潜在推广价值,尤其适合成长风格的投资者或基金经理。

---

图片展示示例


  • 图1:增速最高 TopN 股票组合表现


  • 图13:高增速股票中分析师认可数量差最高的 TopN 股票组合表现


  • 图14:高增速股票中分析师上下调比例差最高的 TopN 股票组合表现


  • 图16:分析师认可成长股组合净值


  • 图19:业绩认可数量差占比因子全市场十组分档超额


  • 图33:业绩认可复合因子行业轮动分组净值



---

总体评价



本报告采用严谨的量化方法与丰富数据验证了分析师认可度因子的有效性,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提供了成长股选股的新视角和投资策略。其对传统成长股选股方法的补充和优化,尤其在当代市场大量信息噪声的环境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page::0,4-7,9-12,14-22,24-27]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