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华友钴业(603799)2025年半年报点评】镍产品大幅放量,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华友钴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镍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83.91%,钴产品价格环比回升,降本增效推动销售净利率提升至9.33%。公司海外资源拓展和下游项目有序推进,盈利预测看好,维持“增持”评级。同时提示金属价格波动、汇率变动及产能过剩等风险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点 [page::0][page::1]


  • 营业收入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

- 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增长47.68%


产品出货与价格动态 [page::0]

  • 三元前驱体出货量4.21万吨,同比微减,因主动减少低盈利产品

- 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超高镍9系占比提升
  • 钴产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下降9.89%

- 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增长83.91%
  • 钴现货价格受刚果(金)出口管制影响环比上涨18.22%,其他产品价格同比整体下降


降本增效及利润率表现 [page::1]


| 指标 | 2025年上半年 | 同比变化(增减) |
|--------------|--------------|-------------------|
| 销售毛利率 | 15.86% | 减少0.71个百分点 |
| 销售净利率 | 9.33% | 增加1.44个百分点 |
| 三元前驱体毛利率 | 上涨2.69个百分点 | - |
| 三元正极材料毛利率 | 上涨1.01个百分点 | - |
| 钴产品毛利率 | 上涨15.07个百分点 | - |
| 镍产品毛利率 | 上涨0.21个百分点 | - |
  • 费用率整体下降,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0.62和1.1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下降0.91个百分点


全球资源布局与项目推进 [page::1]

  • 印尼新增参股2个红土镍矿,资源储备增厚

- Pomalaa湿法项目年产12万吨镍金属开工,Sorowako湿法项目前期准备有序
  • 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资源量提升至245万吨,年产5万吨硫酸锂项目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完成

- 印尼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项目量产供货,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推进,年底建成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page::1]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6.66亿元、62.80亿元、69.45亿元

- 对应EPS分别3.33元、3.69元、4.08元,2025年PE为13.53倍,低于行业平均
  •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page::2]

  • 金属价格波动风险,可能导致存货跌价及业绩波动

- 汇率波动风险,境外业务美元结算带来汇兑影响
  • 环保法规趋严风险,增加成本与管理难度

- 技术升级不确定性,研发项目存在风险
  • 管理复杂度提升及跨国经营政策风险

- 产能过剩导致的利用率下降风险

深度阅读

华友钴业(603799)2025年半年报点评:镍产品大幅放量,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详尽深度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金属|华友钴业(603799)2025年半年报点评——镍产品大幅放量,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 发布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 报告作者:张珂,证券分析师,SAC编号S1150523120001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0日 09:30
  • 研究主题:华友钴业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重点关注镍、钴、锂相关业务及其未来业绩预测和风险分析


核心论点及目标



报告指出华友钴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强劲,尤其得益于镍产品的大幅量增与公司降本增效措施的成效,带来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通过上游资源布局和下游材料扩充,公司形成业务一体化优势。基于此,渤海证券上调了华友钴业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EPS相应提升,并维持“增持”评级,体现出对公司未来持续增长潜力的认可[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核心观点与事件回顾


  • 业绩总览

华友钴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扣非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增长47.68%。利润增长远超收入增长,体现出利润率提升和经营效率改善[page::0]。

2.2 产品业务表现


  • 镍产品大幅放量

2025年上半年,镍产品出货量达13.94万吨,同比增长83.91%。这是业绩增长的最大推动力。三元前驱体产量4.21万吨由于主动调整低盈利产品耗减,同比略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其中超高镍9系材料比重提高;钴产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减少9.89%。
  • 价格走势

根据iFind数据对比2024年上半年:8系三元前驱体均价下降0.69%,8系三元材料均价下降10.12%,钴现货均价下降3.03%,镍现货均价下降8.52%。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8系三元前驱体和钴价格环比呈现回升态势,镍价格稍下降,主要受刚果(金)出口管制影响钴价回暖,利好相关成本结构[page::0]。

2.3 降本增效及利润率提升


  • 毛利率和净利率变化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15.86%,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但销售净利率9.33%,同比提升1.44个百分点,说明在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上取得显著成果[page::1]。
  • 分产品毛利率

三元前驱体毛利率同比提升2.69个百分点;三元正极材料提升1.01个百分点;钴产品显著提升15.07个百分点;镍产品提升0.21个百分点。钴产品毛利率的显著提升尤为突出,反映出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明显[page::1]。
  • 费用率变化

销售费用率下降0.0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下降0.62个百分点(主要因股份支付和服务费下降),财务费用率下降1.11个百分点(融资成本和汇率波动降低),研发费用率下降0.91个百分点(薪酬及材料耗用减少),各项费用率下降明显,促进整体利润率提升[page::1]。

2.4 全球产业布局及项目进展


  • 上游资源布局

公司在印尼新增参股两个红土镍矿,提高镍钴资源储备;Pomalaa湿法加工项目(年产12万吨镍)已开工,Sorowako湿法项目(年产6万吨镍)处于筹备阶段;Pomalaa园区同时建设中。
  • 津巴布韦锂资源

Arcadia锂矿资源提升至245万吨碳酸锂当量,品位升至1.34%;5万吨硫酸锂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预计年底竣工,助力降低锂盐生产成本。
  • 下游扩产

印尼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已实现批量供货;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年内完成。上述布局体现公司上游资源保障与下游材料制造同步推进,增强供应链一体化竞争力[page::1]。

2.5 业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测盈利水平基于公司镍产品放量及降本增效成果,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6.66亿、62.80亿、69.45亿元,EPS分别为3.33、3.69、4.08元/股。

- 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3.53倍,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显示公司股价具备一定估值优势。
  • 维持“增持”评级,表明机构对公司中长期发展的信心及投资价值认可[page::1]。


2.6 风险因素



报告详细列出七大风险:
  1. 市场风险:镍、钴、锂、铜价格波动剧烈,若市场大跌将影响存货价值和公司盈利。

2. 汇兑风险:公司国际化经营受美元汇率影响显著,存在汇率波动风险。
  1. 环保风险:未来环保监管趋严可能提升公司合规成本和管理难度。

4. 技术风险:部分产品开发不确定,技术更新快,存在研发成果未达预期风险。
  1. 管理风险:业务跨国多元,管理难度加大,若管理能力未同步提升,可能影响项目执行。

6. 跨国经营风险:政治、法律、监管环境不稳定,存在诉讼及经营不确定。
  1. 产能过剩风险: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或行业产能过剩,可能压低利用率和盈利能力[page::1,2]。


这表明报告在展望公司发展机遇时,同时保持了对风险隐患的客观提示,提醒投资者关注潜在不确定性[page::1,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中包含的信息主要以数据表述为主,含较多关键数据点,文中无单独图表文件,但文字数据可视为表格内容深入分析:
  • 经营收入与净利润增长数据解析

图像展示了华友钴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3.78%与62.26%,净利翻倍增幅远超过营收增速,反映公司盈利质量和经营效率提升明显。
  • 产品出货量细分情况

不同产品线出货量数据说明公司重点推动镍产品增长,同时有选择性地降低低毛利产品供给,并优化产品结构(9系超高镍占比提升),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盈利能力提升要求。
  • 费用控制效果凸显

费用率同比下降情况说明公司在运营效率、财务成本控制、人员和研发支出控制上均取得实质进展,降低了经营杠杆风险,增强盈利韧性。
  • 全球项目布局图示关联

报告提及多个海外矿产及材料项目推进周期及产能扩展,说明公司积极落实产能全球多点布局,保障核心原材料供应安全,降低地缘政治和供应链风险。

---

四、估值分析


  • 估值方法体现

报告采用基于收益的预测估值方法,结合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和EPS预测,计算对应市盈率,反映了基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对估值。
  • 关键假设

集中在镍产品放量的产销量增长、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全球资源和下游项目稳步投产,以支持利润弹性。
  • 估值结论

当前估值(2025年PE 13.53倍)低于行业平均,表明公司股价相对具有安全边际和潜在上升空间[page::1]。

报告未提供DCF或复杂多因素模型,但通过盈利预测和估值倍数对比呈现了合理估值框架。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每项风险均有明确说明及潜在影响:
  • 市场风险对盈利直接威胁,尤其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行可能导致存货跌价和盈亏波动。

- 汇兑与国际结算货币挂钩,人民币汇率波动将影响财务报表折算和经营成本。
  • 环保风险可能提升成本,影响资本开支或合规负担。

- 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阻碍新产品商业化进程。
  • 管理风险关联跨国运营复杂度,有可能影响项目效率与投资回报。

- 跨国经营的政治与法律风险难以预估,可能带来突发问题。
  • 产能过剩威胁长期供需平衡,竞争端压缩利润率。


整体来看风控观点全面,紧扣行业和公司具体情况,体现审慎分析立场[page::1,2]。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积极面偏强

报告整体较为积极,展现了华友钴业的成长亮点与优势,但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提示虽完整,实际价格弹性及周期波动对盈利的剧烈影响应进一步重视。
  • 技术和管理方面风险陈述较笼统

研发及管理风险虽然列出,但缺乏具体案例和影响深度分析,未来项目落实不及预期可能带来较大业绩波动,需重点关注。
  • 估值分析简单,无细化敏感性分析或多情景对比,投资者需结合外部宏观及行业走势加以调研。

- 盈利预测基于“中性情景”,未展示乐观或悲观峰谷情况,可能低估行业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报告整体保持客观,但以上方面为潜在完善空间。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次渤海证券发布的华友钴业2025年半年报点评深入剖析了公司的财务和业务表现,核心亮点是:
  • 镍产品出货量暴增,成为业绩爆发的主要动力,增厚营收和利润基底。

- 盈利质量明显提升,毛利和净利率双向优化,费用控制高效,特别是钴产品毛利率大幅上升。
  • 全球产业链布局优化,公司通过印尼和津巴布韦的矿资源扩展,同时加速下游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项目建设,强化业务一体化优势。

- 盈利预测表现光明,2025年-2027年净利润和EPS呈持续上升趋势,结合对比行业估值,给予“增持”评级。
  • 详细风险识别覆盖面广,涵盖市场、汇兑、环保、技术、管理、地缘政治及产能过剩等多方面,展现报告审慎全面的视角。


总结来看,报告通过丰富的经营与财务数据、政策及行业背景分析,刻画出华友钴业在新能源大背景下的成长潜力和稳健转型路径,兼顾机遇与风险,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和深度。

---

参考资料及图片


  • 封面图片及机构标识:





[page::0,1,2,3]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