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GS-NDI研究】中东局势不确定性将如何影响全球产业链?全球产业链系列之三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中东局势不确定性对全球供应链的中长期影响,指出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输风险可能导致全球超过12.7%的石油需求出现供给缺口,亚洲经济体受影响最大。以色列半导体和高科技产业、伊朗矿产资源供应链风险突出,全球产业链面临多维度冲击。中国需加快资源多元化和产业链自主化进程以保障安全 [page::0][page::1][page::8][page::17]

速读内容


中东局势现状与全球能源供应风险 [page::0][page::6]

  • 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约20%石油海运和30%海上贸易的关键通道。

- 冲突导致海峡运输石油、天然气和化学品船舶数量下降约25%,极端情况下全球出现12.7%的石油供给缺口。
  • 替代管道运力有限,无法填补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缺口。

- 以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为主的亚洲国家面临最高供应链风险 [page::0][page::6][page::9][page::12]



中东国家在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地位 [page::1][page::3][page::4]

  • 伊朗为全球重要能源、矿产资源供应国,拥有世界前三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锌储量居首,铜、铁储量居全球前列。

- 以色列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核心,拥有完整生态链和众多国际研发中心,电子集成电路贡献超过八成高科技出口。
  • 以色列是全球前三大溴素和钾肥出口国,化工及高技术制造领域对全球供应链影响深远。




全球航运与能源价格波动影响 [page::7][page::9][page::11][page::12]

  • 地缘冲突导致航运秩序混乱,船舶航线改变,船期延时45天,成本涨幅30%以上,保险费用普遍上升至冲突前2-3倍。

- 2025年上半年航行霍尔木兹海峡的船舶数量明显减少,航运风险显著攀升。
  • 替代管道和航线不能满足需求,石油供应缺口或推升油价持续波动,对全球经济构成压力。




亚洲及欧美地区风险差异及产业影响 [page::13][page::15][page::16][page::17]

  • 亚洲国家,尤其中国,依赖霍尔木兹海峡原油和LNG进口,风险暴露最高。

- 欧美地区能源依赖下降,但受到以色列高科技出口受阻风险冲击。
  • 能源化工行业受到直接影响,进而传导至交通运输、医药、电子制造等下游领域。

- 以色列高科技出口中,芯片、武器、医疗仪器等领域断供应风险明显,可能导致全球制造业链受阻。



中国应对:自主化与供应多元化策略 [page::17][page::18]

  • 建议中国加速推动对中东高依赖产品的自主供给,如化肥、液化丙烷、化工原料等,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突破。

- 积极拓展非中东国家的进口渠道,覆盖粗化肥、液化丙烷、石油、醇类、矿产等,降低供应中断风险。
  • 重视保障中下游制造核心原材料供应,确保产业链的稳定与韧性。



深度阅读

【CGS-NDI研究】中东局势不确定性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详尽分析报告解读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中东局势不确定性将如何影响全球产业链?全球产业链系列之三》

- 作者与发布机构:章俊(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院长)、李沁蔓、田冀霖,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0日

- 研究主题:本报告聚焦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特别是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升级,及其对全球能源供应、航运安全、产业链特别是上游资源和高科技供应链的中长期影响分析。
  • 核心观点与意图:报告在揭示中东地缘局势可能引发霍尔木兹海峡运输风险的基础上,预测该风险将导致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和产业链震荡,尤其影响亚洲能源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同时指出欧美高端制造业亦存在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进而为政府与产业界提供风险应对和供应链安全策略建议。[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与供应链风险


  • 关键论点

- 伊朗拥有丰富的石油(2090亿桶、全球第三)、天然气储量(2440亿立方米,第三)、以及重要的矿产资源(68种矿产、占全球7%),并处于全球关键海上运输要道霍尔木兹海峡(全球约20%石油运输和30%海上贸易量经过)北岸。
- 以色列则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尤其在集成电路(占高科技出口29%)、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化学品(如全球溴素储量27%)方面角色突出,此外其主导溴素产量占全球70%,钾肥出口面向欧洲主要国家。
  • 逻辑与推理

- 报告揭示,这两个国家的长期矛盾不仅带动传统能源市场波动,更对全球先进制造业链条构成潜在威胁。
  • 关键信息来自图表

- 伊朗石油日产量排名全球第三(约200百万桶/日规模);
- 以色列高科技出口不断攀升,2024年高科技产品占商品出口37%;
- 霍尔木兹海峡通行数据表明其石油运输日均约2200万桶,占世界石油供应20%(图8-图10)[page::1,2,3,4,6]

2. 中东冲突升级与全球供应链的具体影响


  • 冲突对航运和能源的直接影响

- 霍尔木兹海峡局部或完全封锁虽低概率,但伊朗的控制力极大增加港口封锁或航运干扰的风险。
- 替代管道最大日输能力仅约500至700百万桶,无法完全替代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输量,潜在缺口严峻。
- 实际数据显示,海峡通行船舶数量在冲突升级后的6月中旬下降了约25%,受影响的油船约占7.2%,天然气船约1.5%。
- 极端情境下,全球石油供给缺口可能达12.7%(约1310万桶/日),风险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占9.7%),印度、日本和韩国占3-4%,欧洲占1.5%。
  • 航运成本与保险费用

- 冲突导致航线调整,如船舶绕行好望角,航运时间增加近45天,成本上升超过30%。
- 航运保险费率约为冲突前的2-3倍,航运公司如Frontline因规避风险暂停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合同。
  • 图表分析

- 船舶通过量波动(图12)和保险费率上涨(图13)形象体现冲击。
- 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输瓶颈与实际替代管道分布图清晰展示运输通道风险(图10)。
- 船舶种类受影响比例分析(油船、化学品船最重)对供应冲击的指向明确(图13)[page::6,7,9,10,11,12]

3. 地区冲突对产业结构的分区域影响


  • 亚洲国家的高风险暴露

- 亚洲主要经济体(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对中东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依赖度极高,2025年Q1经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进口中国占5.4百万桶/日居首。
- 大宗资源主要出口市场集中,中国、印度和韩国占据主要比例,风险集中度明显。
  • 欧美国家影响差异

- 欧洲与美国对霍尔木兹海峡能源运输依赖度较低,但在以色列主导的高端领域依赖较强。
- 以色列的溴素、钾肥主要出口集中于德国和捷克,以色列集成电路出口逾80%面向爱尔兰和美国市场。
  • 数据支撑

- 亚洲国家的石油和LNG进口增长趋势(图14、图15);
- 以色列溴素出口目的地(约占90%为德国、捷克)(图15);
- 集成电路出口高度集中在爱尔兰和美国(图16)[page::13,14,15,16]

4. 化工及制造业链条的传导风险


  • 能源化工影响

- 由于中东地区在全球化工原料供应中的地位,一旦油气供应受阻,炼油、化工原料价格波动明显,导致成本压力向下游制造领域传导。
- 以天然气、原油为原料的甲烷、乙烯、聚合物等化学品应用广泛,涉及家电、汽车、医药、包装、航天等领域。
  • 高端制造领域断供风险

- 以色列出口的武器弹药、医疗仪器、飞机飞船及芯片供应若受阻,将直接导致汽车等关键下游制造业停产。
  • 产业链示意图明确展现油气经过炼油和化工流程至多种下游制造应用(图16、17)[page::16,17]


5. 中国的具体风险与应对建议


  • 中国对中东进口的具体依赖品类

- 化肥(粗化肥依赖度87.7%),液化丙烷和丁烷(50.5%),石油及沥青油(48.2%),醇类与酚类(42.4%)等均呈高比例依赖。
  • 冲击传导

- 依赖的初级材料涵盖造车、塑料制品、橡胶、燃料电池、包装、航天器传感器等多个关键制造领域。
  • 对策建议

- 自主化推进:强调提高国内绿色环保化肥技术和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石脑油制烯烃、煤制烯烃等以减少进口依赖。
- 进口来源多元化:具体分析了非中东的主要进口替代国家,如液化丙烷、醇类、石油等产品分别可向美国、加拿大、荷兰、俄罗斯等国寻求进口替代来源,有效分散风险。
  • 图表内容

- 依赖度与受影响制造应用一览图(图24),进口主要替代国家配比图(图18)[page::17,18]

6. 风险提示



报告特别指出三类风险:
  • 国际局势变化超预期的风险;

- 国际政策变动超预期的风险;
  • 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page::1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1. 霍尔木兹海峡运输量与替代管道(图8、图10)


  • 图表显示霍尔木兹海峡承载全球约20%的石油海上运输,且替代管道(例如沙特东西管道,阿联酋富查伊拉)容量仅为海峡总运输量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存在较大运力缺口。

- 该图视觉上强调了运输瓶颈及冲突封锁可能造成的供应链断裂。

2. 地缘冲突与船舶通行量变化(图12)


  • 通过对比2024年与2025年船舶通过量,分阶段标注冲突事件后通航量明显下降约25%,说明冲突对畅通航运的实时影响非常显著。


3. 航运保险费率曲线(图13)


  • 冲突后霍尔木兹及周边地区保险费率飙升至原来2-3倍,增加航运成本,船东防范风险意愿高涨。


4. 船只种类受影响比例(图13)


  • 油轮与化学品船舶受冲突影响最大,指示原油与化工原料的运输风险尤为突出。


5. 亚洲能源进口分布(图14、图15)


  • 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的进口份额在石油及天然气领域均占据显著份额,突出其风险暴露。


6. 以色列关键出口产业地理分布(图15、16)


  • 以色列溴素、钾肥出口集中于欧洲,集成电路出口高度依赖爱尔兰和美国,显示供应链节点的集中脆弱性。


7. 中国中东进口依赖及下游应用图(图24)


  • 细化解释每一类进口原料对中下游应用的重要性,突出制造业受原料短缺的风险传导路径。


8. 替代进口国占比(图18)


  • 反映中国可开拓的替代进口供应国设置,为冲击风险管理提供直观依据。


整体来看,报告内图表的设计清晰、数据详实,较好地支撑了文本观点,强化了对中东局势风险影响层级及地域差异的理解。[page::2,3,4,6,7,9,10,11,12,13,14,15,16,17,18]

---

四、估值分析



报告重点为宏观产业链风险及供应链安全分析,未具体涉及个股估值或目标价,主旨在于风险识别及产业链横向影响评测,故无传统金融估值模型运用说明。[page::全文未见相关]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识别的风险主要集中于地缘政治风险:

1. 国际局势变化超预期:中东冲突可能更广泛和剧烈,带来更大供应链断裂风险。
2. 国际政策变化风险:国际对中东政策,制裁及贸易限制的快速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剧供应链冲击。
3. 政策理解不到位风险:国内外对冲突、制裁及应对政策不足理解或滞后的风险,可能影响应对措施的正确性和效率。

报告未明确给出风险缓解措施的发生概率评估,但建议中国推进自主化和多元化进口为应对手段,体现一定的风险缓和思路。[page::1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视角客观,数据详实,但依赖多项假设

- 替代管道最大产能与运输能力评估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尤其实际使用率或会因政治环境进一步受限。
- 对航运保险费率和航线调整的描述侧重当前态势,可能忽略中长期市场调整和多元替代方案逐步落地的可能。
  • 区域聚焦略显单一

- 虽强调以色列在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及其出口国受影响风险,但对其他潜在替代科技供应地的分析较为薄弱,未来全球产业链或有多元化转移趋势,未被深入探讨。
  • 对政策建议较宏观,缺乏具体实施路径和时间表

- 自主化推进和多元化进口策略未具体量化可能实现的进程及成效,实际影响需等待相关产业政策配套和技术突破。
  • 内部逻辑连贯,但某些范围比例推算可能忽略市场动态

- 如石油运输缺口及替代能力的比例,是基于当前静态容量,未来市场供应链调整节奏和外部变量影响需谨慎预测。

总体以宏观政策和产业趋势为主,金融激励与行业变革的微观机制稍显不足,建议结合政策面更全面动态观察。[page::1,6,9,11,18]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深刻剖析了中东地区,特别是伊朗与以色列间地缘冲突及霍尔木兹海峡潜在封锁,对全球能源供应链和高科技供应链的破坏风险。报告明确指出:
  • 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全球能源运输关键枢纽,其运输风险可能导致全球10%以上的石油供给缺口,亚洲尤其是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暴露于中东风险极高。

- 以色列作为全球半导体、高科技器件及关键化工产品的重要出口国,其供应链中断将对欧美及高端制造业形成深远打击。
  • 航运安全风险增加,导致运输时间和成本跃升,保险费率飙升,航运公司回避高风险航线,进一步恶化物流效率。

- 产业链影响由上游油气和化工原料迅速传导至中下游制造业,涵盖汽车、医疗、电子等关键领域。
  • 中国面临较大断供风险,覆盖化肥、液化丙烷和丁烷、石油产品、化学品等关键进口品类。建议积极推动自主化生产和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供应链韧性。

- 报告强调风险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提醒关注国际局势和政策变化的超预期影响。

综合上述,报告不仅在理论上揭示地缘政治对全球产业链的多层次影响,也通过详实数据和图表,提供直观分析支撑。报告对政府和企业决策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提醒相关方重视供应链安全并提前布局,保障经济稳定运行。[page::0-18]

---

附录



重要图表索引



| 图表页码 | 主题 |
| -------- | ------------------------------------------------------------ |
| 2 | 全球主要产油国石油日产量排名(伊朗、沙特、委内瑞拉等) |
| 3-4 | 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出口及服务业比重变化 |
| 6 | 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及出口终端分布 |
| 7、12 | 霍尔木兹海峡船舶通行量及石油运输量趋势 |
| 9 | 替代管道运力及运输瓶颈分布 |
| 11-13 | 航运保险费率及船舶调整对航运成本的影响 |
| 14-16 | 亚洲与欧美国家对中东能源、矿产与高科技出口的依赖度及分布 |
| 17-18 | 中国对中东高依赖进口产品分类及替代进口国家 |

---

此份报告为全景式、多维度解析中东地缘政治事件对全球供应链系统潜在冲击的权威分析,建议政策制定者、行业管理者及投资者充分研判、科学决策,以构筑更加稳健的全球产业链安全防线。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