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银河:周期与成长共振或开启戴维斯双击Ⅱ——万吨级低温硫酸法提锂项目与千吨级精炼铷铯盐项目达产将优化公司成长属性及强化业绩弹性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重点分析金银河公司以锂电设备、有机硅设备及锂云母全元素高值化综合利用三大板块的业务结构及成长前景。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温硫酸法提锂技术具备低能耗、高回收率与环保优势,且可同步提取高附加值副产品铷铯盐,显著降低锂电池原材料成本。预计2025年铷铯盐项目投产将带动收入及利润快速增长,锂云母产能扩张与下游锂电行业复苏将推动公司业绩实现拐点。全球锂供需格局好转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需求爆发,将持续驱动公司未来营收、净利润高速增长,成长弹性显著增强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7][page::8][page::9][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9][page::20][page::21]

速读内容


公司业绩拐点显现,2025H1表现显著提升 [page::2][page::3][page::4]


  • 2025Q2营收5.12亿元,同比增长12.6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74.42%,明显改善。

- 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现金流显著提升,资本开支大幅下降,反映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改善。
  • 锂电设备订单回暖,有机硅板块稳健增长,锂云母高值化利用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


业务板块结构与营收毛利贡献情况 [page::5]




| 板块 | 2024年营收占比 | CAGR(2020-2023) | 2024年毛利占比 |
|------|---------------|-----------------|-----------------|
| 锂电设备 | 47% | 120.4% | 71% |
| 有机硅设备 | 16% | 9.1% | 12% |
| 硅橡胶产品 | 20% | 2.2% | 18% |
| 锂云母高值利用产品 | 11% | 新增 | 1% |
  • 锂电设备板块为公司业绩主力,持续高速扩张。

- 有机硅产品板块稳定增长,贡献持续。
  • 锂云母高值化项目贡献毛利持续提升,成长弹性增强。


锂云母全元素高值提锂技术领先,产能及副产品潜力突出 [page::8][page::9][page::10]


  • 公司自研低温硫酸法提锂技术,实现碳酸锂纯度>99.9%,锂回收率85%以上,生产能耗降低约50%。

- 该工艺绿色环保,固渣量远低于传统高温法,副产品包括铷铯盐、硫酸钾、硅砂等,构建“一矿多产”循环经济模式。
  • 铷铯盐通过重结晶工艺精炼,免除萃取剂使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 公司铷铯盐产品供给可缓解国内高科技领域高进口依赖。

铷铯盐项目投产驱动公司成长质变,2025-2027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 [page::11][page::12]

  • 2024年锂云母碳酸锂产能利用率低,仅24%且亏损;2025年铷铯盐产线投产后,副产品销售抵免大幅降低成本,助力盈利能力提升。

- 预计2025-2027年碳酸锂产量分别达3000/6500/9500吨;铷盐产量达120/720/1700吨;铯盐达30/180/450吨。
  • 2025年铯盐项目贡献额外收入预估4000万元,2027年锂云母提锂及副产品总收入可达到12.8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3.9%。

- 产能仍有扩张空间,成长后劲强劲。

全球锂供需结构及趋势预测 [page::12][page::13][page::14][page::15]




| 项目 | 2024年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锂供给总计(万吨LCE) | 123.1 | 143.8 | 164 | 186 |
| 锂需求总计(万吨) | 103 | 131 | 158 | 184 |
| 供需过剩(万吨) | 20.1 | 12.8 | 6 | 2 |
  • 全球锂供应由锂辉石、盐湖提锂和锂云母构成,盐湖提锂成本最低且产量占比提升。

- 伴随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快速扩张,全球动力锂电池及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5%和18%。
  • 2024-2027年碳酸锂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缺口逐步收窄。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及技术研发投入稳健 [page::15][page::16][page::17]



| 年份 | 研发费用(亿元) | 研发费用占比 | 研发人员(人) |
|-------|---------------|-------------|-------------|
| 2021 | 0.59 | 5.15% | 116 |
| 2022 | 0.63 | 5.23% | 127 |
| 2023 | 0.70 | 5.50% | 135 |
| 2024 | 0.89 | 5.92% | 137 |
  • 拥有多项自主发明专利,覆盖锂电、硅材料等核心技术领域。

- 锂电浆料全自动连续化生产线市占率90%,持续技术创新保持行业领先。
  • 多渠道拓宽产品应用,客户范围涵盖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


业绩预测与投资评级 [page::19][page::20][page::21]


| 指标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营业收入(亿元) | 18.95 | 26.74 | 36.49 |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0.11 | 0.80 | 2.60 |
| EPS(元/股) | 0.09 | 0.59 | 1.94 |
| PE (倍) | 318.45 | 45.82 | 14.01 |
  • 预计营收和盈利快速增长,主要驱动力为锂电设备订单增加、锂云母提锂项目释放弹性及有机硅板块稳健增长。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业绩拐点已现,公司成长属性和业绩弹性同步优化。

深度阅读

金银河深度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周期与成长共振或开启戴维斯双击Ⅱ——万吨级低温硫酸法提锂项目与千吨级精炼铷铯盐项目达产将优化公司成长属性及强化业绩弹性

- 作者及机构:东兴证券金属团队,东兴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1日

- 主题:聚焦金银河公司锂云母资源绿色高值全元素提取及精炼铷铯盐项目,分析公司周期与成长的共振前景及业绩弹性。研究重点为锂云母全元素提取技术及项目板块,同时介绍公司锂电设备板块和有机硅产品业务。

核心论点与评级
报告认为金银河依托其独家低温硫酸法锂云母提锂技术和千吨级铷铯盐精炼项目,将推动公司业绩由复苏走向高速增长,成长弹性及利润质量将实现质变。报告给予公司“推荐”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配合锂电设备订单和有机硅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整体价值被看好。[page::0][page::1][page::2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投资摘要及公司业务结构


  • 三大主营板块

1. 锂电设备板块:核心业务,贡献最大,受行业周期影响显著,预计2025年起业绩回暖。
2. 锂云母全元素高值化综合利用项目:公司拥有低温硫酸法锂云母提锂技术,产能有望扩展至万吨级。铷铯盐副产品销售带来成本优势和利润增长点。
3. 有机硅设备及产品板块:稳健增长,有连续法工艺和高客户粘性优势,位居国内领先地位。
  • 技术亮点

低温硫酸法提锂技术优势明显,能耗降低50%,碳酸锂纯度达99.9%以上,回收率85%以上,冶炼端锂渣产出远低于传统高温法(小于0.3吨对比30吨以上),绿色环保且产业链副产品多,构建了“一矿多产”的循环经济模式。
  • 锂云母项目副产品

包括铷盐、铯盐、硫酸钾、硅砂和明矾,尤其铷铯盐价格高,生产成本低,有望大幅提高综合利润率及成长弹性。

2.2 项目进展与市场环境


  • 项目产能利用率与盈利状况

2024年碳酸锂产量约2400吨,产能利用率仅24%,铷铯盐产品尚未全面投入销售,导致2024年相关项目仍亏损,净利润约-0.42亿元。铷铯盐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2026年实现现金流贡献。
  • 锂行业供需基本面

预计2024-2027年全球锂供给从123.1万吨LCE增长至186万吨LCE(复合年增长率15%),其中盐湖提锂成本最低且产量占比将提升。锂需求端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锂电池快速增长驱动,将由103万吨增加至184万吨。综合供需关系将在2025-2027年间持续改善,供应过剩持续缩减。
  • 盈利预测

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18.95亿元、26.74亿元和36.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升至0.11亿元、0.80亿元和2.60亿元;对应PE显著下降,从2025年的318倍降至2027年14倍。[page::0][page::1][page::2][page::19][page::21]

2.3 公司业绩与主要竞争优势


  • 2025Q2业绩拐点

利润亏损转正,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与环比大幅增长。
- 营收5.12亿元,同比增长12.68%,环比增长246.72%。
- 扣非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增长674.42%,环比增长134.43%。
- 总资产周转率回升至0.12,销售现金流改善85%。
- 毛利率提升至21.48%,销售净利率升至4.45%。
  • 业绩增长三大动力

1. 锂电设备订单回暖及交付完成,盈利能力提升。
2. 锂云母提锂项目副产品铷铯盐产线投产,产能利用率提升,降本增量。
3. 有机硅行业供需格局好转,产品销量和毛利率改善。
  • 供应链与客户管理

供应商集中度上升,前五大供应占比2024年升至约30%,客户集中度下降体现客户多样化,保持高客户粘性。销售实行直销结合技术服务,生产柔性高。
  • 研发投入与专利储备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研发费用占比提升至近6%,研发人员稳定增长。拥有各类专利81项发明,244项实用新型,技术创新持续领先。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包含6大阶段流程。[page::2][page::3][page::5][page::6][page::7][page::16]

2.4 行业与市场分析


  • 低温硫酸法提锂技术优势

- 低温(<300℃)反应,能耗降低50%。
- 高回收率(锂、铷、铯≥85%)。
- 环保无废水,锂渣产出极低(0.3吨/吨碳酸锂),明显优于高温硫酸盐法。
- 副产品资源丰富且高附加值,推动形成循环经济,提升整体项目经济性。
  • 铷铯资源状况与需求增长

- 中国铷铯供给严重依赖进口,尤其铯近全进口。铷资源未经济开采。
- 铷铯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原子钟、量子通信、航空航天、催化剂、医药等);国家政策鼓励资源保障。
- 公司铷铯盐项目技术创新,成本显著低于传统工艺,确保国内供应链安全。
- 铷铯盐副产品市场价值远高于碳酸锂,预计未来铷铯盐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爆发点。
  • 全球锂资源和产量分布

- 资源集中于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
- 2024年全球锂产量24万金属吨,供给高度集中,盐湖提锂约占39%。
- 未来几年,盐湖产量占比将持续上升,带动全球锂供给增长。
  • 锂需求结构

- 三大类锂电池需求趋势:动力电池(占比68%)、储能电池(24%)、消费电池(8%)。
- 新能源汽车带动动力锂电池需求高增长,2024-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5%。
- 储能电池需求受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扩张推动,CAGR达18%。
- 消费电池需求增长缓慢,CAGR约2%。
- 综上,全球锂电池整体需求2024-2027年增长迅速,驱动碳酸锂需求从103万吨增至184万吨。[page::8][page::9][page::10][page::12][page::13][page::14]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4:业绩拐点及经营表现回暖


  • 图1 显示2023Q3至2025Q2公司营业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走势

营收自2025Q1开始回升,2025Q2达到近半年最高5.12亿元;扣非净利润从2024Q4的负值迅速攀升至正值0.23亿元,明显反映业绩回暖。
  • 图2 资本开支(购建固定资产等)下降趋势明显,体现项目建设进入尾声,资本开支压力减轻,有利改善现金流。

- 图3 总资产周转率低位反弹至0.12,表明资产使用效率提升,支持业绩改善。
  • 图4 销售毛利率在经历2024年明显下跌后回升至21%以上,销售净利率由负转正至4%以上,反映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改善。


这四张图结合体现公司2025年业绩拐点已显现,基本面回暖逻辑成立。[page::4]

图5-8:主营业务营收与毛利结构演变


  • 图5和图6(营收及占比变化)

2020-2023年锂电设备业务高速扩张,2023营收占比达74%,2024年锂电设备受行业波动影响回落至47%。
有机硅设备及产品营收占比稳定,有机硅相关占比2024略回升。
新兴锂云母全元素高值化利用产品2024年首次显著贡献收入(占比11%)。
  • 图7和图8(毛利及占比变化)

毛利集中于锂电设备板块,2023年高达87%,2024年有所下滑为71%。
锂云母高值化产品毛利贡献虽低但增长显著,表明潜力初显。

图示反映锂电设备与锂云母项目为未来主要成长动力,而有机硅业务保持稳定贡献。[page::5]

图9-11:采购与销售模式及集中度


  • 图9(采购流程) 表示公司采取订单驱动采购,重视供应商管理与审批流程,保障生产原料质量和供应安全。

- 图10和图11 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2024年升至近30%,显示采购集中度提升,便于规模采购管理;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则下降至约36%,反映客户结构多元化,降低单一客户依赖风险。

整体采购与销售模式灵活结合形成动态的产销管理,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现金流健康度。[page::6]

图12-14:研发体系和投入


  • 图12 展示了公司市场导向的研发流程,涵盖市场调研、立项、产品开发、中试及量产等阶段,配合多次决策评审,体现系统化研发管理。

- 图13 显示公司研发费用从2021年约0.59亿元增长至2024年0.89亿元,研发费用占比提升至近6%,反映重视技术投入。
  • 图14 研发人员数量稳步增长,2024年达137人,占整体员工比例接近10%。


技术持续创新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重要保障。[page::7]

图15-17:锂云母项目发展时点与产业链分析


  • 图15(项目时间轴) 2016年技术研发起步,至2025年铷铯盐项目完成投产,显示项目推进稳健。

- 表2(主产品介绍) 产品涉及电池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及多种副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池材料、工业原料和特种材料领域,体现公司产业链综合利用多元化特点。
  • 图16(工艺流程简图) 展现低温硫酸法提锂流程,包括浸出、结晶、重结晶等关键步骤,印证高效提取多元素的技术细节。

- 表3(低温硫酸法与高温硫酸法对比) 显著优势在于低温降低能耗,固废远低于传统法,环保性更佳,锂回收率更高,副产品丰富高效利用。
  • 图17(铷铯产业链结构) 重点显示铷榴石及其精炼产品应用于多种高科技领域,凸显资源价值和存在的产业空白。


整体展示公司项目的技术成熟度、产业链完整性以及对关键资源的战略控制力。[page::8][page::10][page::11]

图18-21:全球锂资源与需求分布


  • 图18 2024年全球锂储量以智利(31%)和澳大利亚(23%)居首,中国占10%。

- 图19 产量分布中澳大利亚贡献最大(37%),中国17%。储量与产量的结构差异显示潜在扩产空间。
  • 图20-21 显示锂电池出货量中动力电池占68%,储能24%,消费8%,2020-2024年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消费电池相对稳定。


这些图表支持报告中关于全球锂供需格局及增长驱动力的论断。[page::13][page::14]

图22:公司主要客户展示



公司核心客户包括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如国轩高科、中创新航、鹏辉能源、宁德时代等,强客户阵容保障业务稳定扩张,也体现公司产品技术认可以及市场地位。[page::18]

---

4. 估值分析


  • 收入预测依据

基于下游核心客户规划产能预计锂电设备订单增长。锂云母提锂板块依据产能利用率提升及副产品铷铯盐投产贡献业绩,数值对应行业供需与价格预测。
  • 估值方法

虽未明确采用DCF或相对估值,但通过结合子业务板块毛利率及营收预测,推导出未来3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未来市场PE从2025年的高估值(318倍)向基本面回归,预计2027年降至14倍。
  • 敏感性

预测假定碳酸锂价格由7.2万元/吨升至8万元/吨,铯盐价格由130万元/吨降至120万元/吨,显示对价格的反应较为敏感。

总结认为公司估值具备一定弹性,成长预期隐含较高,建议投资者关注项目执行及行业景气度的发展。[page::19][page::20][page::21]

---

5. 风险因素评估


  • 项目执行风险

对锂云母提锂及铷铯盐项目投产进度存在不确定性,如达产较预期迟缓将影响预计业绩提升。
  • 市场价格风险

碳酸锂及铷铯盐价格可能波动,价格下跌将压缩盈利空间。
  • 销售风险

铷铯盐销售不及预期或导致副产品利润无法释放,影响成本抵免效果。
  • 下游行业风险

锂电池及有机硅行业成长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公司产品需求和订单。

报告未列出具体缓解措施或概率评估,风险管理仍需关注。[page::2][page::3][page::22]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业绩预测中译波动与假设谨慎性

预测收入净利未来快速增长,尤其锂云母提锂项目和铷铯盐为主要增长点,但目前产能利用率较低且价格敏感,若行业波动可能导致业绩预期不稳。
  • 铷铯盐市场需求不确定

虽市场价格高,但铷盐需求偏弱,销售路径及市场开拓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副产品溢价兑现。
  • 供应商集中度升高存在风险

采购集中度上升可带来议价压力或供应中断风险,需关注供应链多元化。
  • 估值波动大

PE切换幅度大说明当前估值存在不稳定性,投资者需关注业绩兑现情况。
  • 技术领先与行业对比

尽管技术有创新优势,但面对瑞士布勒、新嘉拓等国际竞争对手,技术与市场竞争压力依旧存在。

报告整体逻辑清晰,基于详实数据,但对风险应保持谨慎评估,防止乐观偏差。[page::16][page::17]

---

7. 结论性综合


  • 金银河拥有行业领先的低温硫酸法锂云母提锂技术和千吨级铷铯盐精炼技术,具备显著的技术和绿色环保优势,实现了锂资源的全元素高值综合利用,并带动副产品高附加值产出,形成独特的循环经济链。

- 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设备+材料”双轮驱动,锂电设备板块产品市占率领先,有机硅业务稳定增长,锂云母提锂及铷铯盐业务未来成长弹性巨大。
  • 预计2025年后,公司锂电设备订单回暖、铷铯盐项目投产和有机硅市场回升将带动公司业绩拐点明显,归母净利润将实现数倍增长。

- 全球锂行业供需结构逐渐趋紧,有利于公司锂云母提锂项目及副产品市场的发展。尤其铷铯盐生产将有效缓解国内高科技产业对海外资源的依赖,为公司带来长期战略价值。
  • 公司研发投入充足,专利技术储备丰富,全流程研发与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客户结构多元且黏性高。

- 财务预测显示,2025-2027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显著,估值合理,报告给予“推荐”评级。
  • 风险方面,需注意项目投产进度、价格波动及下游需求不确定性。


综上,公司具备强劲的成长动力,技术优势及多元化布局在锂新能源领域具备领先地位,未来业绩弹性充足,投资价值凸显。

---

图片溯源


  • 图1-4见图片路径:




  • 图5-8见图片路径:




  • 图9-11见图片路径:



  • 图12-14见图片路径:



  • 图15-17见图片路径:



  • 图18-21见图片路径:




  • 图22见图片路径:


---

总结



该报告通过详尽的行业及公司层面分析,结合资本开支、产能利用率、技术优势、市场需求和财务预测等多维度因素,从周期与成长的视角充分展现了金银河的成长潜力和价值释放路径。特别是依托低温硫酸法锂云母提锂技术与铷铯盐精炼项目,公司有望在锂资源综合利用和高附加值产品销售中实现盈利能力的质的飞跃。报告合理剖析相应风险因素,提供了专业而权威的投资建议。

---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page::2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