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十年展望(二十三): $\mathsf{A l+}$ 陪伴:技术降本×场景升维,提供深度情绪价值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AI陪伴应用的发展现状、技术路线和未来趋势,重点分析了MoE模型降本和线性化注意力提升长文本处理能力,以及多模态交互技术对产品沉浸感和用户粘性的增厚。重点展示了六大代表性AI陪伴产品的差异化定位和用户数据表现,报告指出AI陪伴用户主要集中于年轻群体,未来将通过硬件载体与垂直场景拓展用户边界,市场潜力巨大但仍面临技术迭代、用户留存和商业化挑战[page::0][page::2][page::3][page::5][page::9][page::18][page::19].
速读内容
AI陪伴应用快速崛起,市场空间广阔 [page::2][page::3]
- 2023年全球AI陪伴市场规模约3000万美元,乐观预期2030年可达1500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6%。
- 2018-2023年MAU增长30倍,达到约1500万,渗透率增速快于社交媒体和在线游戏。
- 国内星野、猫箱和筑梦岛等APP用户活跃度持续攀升,尤其是星野日活达141万,猫箱高速增长。



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模型降本和长文本能力增强 [page::5][page::6][page::7][page::8]
- 利用MoE(混合专家模型)稀疏机制,实现推理成本降低99%,DeepSeek V3成本达GPT-4 Turbo的约2%。
- 线性化注意力机制将计算复杂度由二次方降至线性,MiniMax-01线上文本长上下文处理能力领先。
- 多模态交互融合视觉、听觉信息,Character.AI和星野实现语音、视频互动功能,提升沉浸感和用户粘性。



代表产品深度剖析:特色定位与差异化玩法 [page::10][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
- Replika:主打情感陪伴和心理支持,注册用户超3000万,产品高度拟人化。
- Character.AI:技术驱动,成立于谷歌LaMDA团队,支持多角色、多系统设置和群聊。
- MiniMax Talkie/星野:主打UGC+AI内容共创平台,融合卡牌游戏机制,提供丰富社交互动。
- 筑梦岛:专注乙女向小说场景,具备深度剧情和游戏化亲密等级体系,用户黏性强。
- 字节AnyDoor&猫箱:短剧化内容融入社交,强调内容流式展现和公域社交特征。
- 自然选择EVE:3D AI伴侣,结合长时记忆和多模态交互,强化情感陪伴体验。





AI陪伴未来趋势与挑战 [page::17][page::18][page::19][page::20]
- 未来AI陪伴将重塑内容生产和分发模式,用户与AI角色双向互动,传统社交网络弱化,AI可能成为新网络中心。
- 核心挑战包括长期记忆和多轮对话的连贯性、多模态自然度不足、用户留存率低、商业化路径待完善及高昂算力成本。
- 重点延展方向聚焦以硬件为载体沉浸式体验、高需求垂直场景(教育、游戏)及拓展非典型用户(老人儿童)。


深度阅读
中金2025年研究报告深度解读:AI陪伴应用十年展望——技术降本×场景升维,提供深度情绪价值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人工智能十年展望(二十三):AI+陪伴:技术降本×场景升维,提供深度情绪价值》
作者与发布机构: 于钟海、张雪晴等,中金公司研究部原创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30日
主题: 深度分析AI陪伴应用赛道的发展现状、技术突破、产品形态、用户画像、未来趋势及市场潜力,重点剖析AI陪伴技术如何通过降低成本和多模态能力提升产品体验,深挖不同代表产品的战略布局和运营表现,评估该赛道的机会与风险。
核心观点:
- AI陪伴应用目前是落地较快、热度高的细分赛道,原因在于用户需求旺盛,技术门槛较低,且赛道容错率较高;
- 产品力是AI陪伴应用的核心壁垒,拟人化、个性化、实时互动、沉浸感和养成感是核心要素;
- 技术创新以混合专家模型(MoE)和线性化注意力机制实现推理成本大幅降低,助力模式规模化;
- 结合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技术,带来更丰富的交互与沉浸体验;
- 国内公司在产品细化打磨和工程师红利上具备一定优势;
- 市场空间巨大,2023年全球AI陪伴市场约3000万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700亿-15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最高达236%;
- 产品形态丰富,海外代表Character.AI、Replika,国内MiniMax星野、筑梦岛、字节AnyDoor猫箱等各有特色;
- 报告也预警技术迭代、市场竞争、留存率及商业化不确定性等风险。
本报告定位于展望AI陪伴的未来路线、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提供行业投资参考与洞察。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摘要与产品核心特点
报告开篇强调AI陪伴通过拟人化、个性化、实时互动、沉浸感和养成感,满足年轻用户群体的陪伴、娱乐、幻想及效率需求。核心壁垒非技术问题,而是产品力,具体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内容品质和交互深度。
产品同时提供情绪价值与实用价值,且其落地速度快于教育、生产力应用,因为对模型准确度要求相对较低,用户对于偶发的模型“幻觉”容忍度高,甚至喜欢迎接“意外惊喜”,呈现更强的“弹性产品架构”。
同时报告强调多模态技术将是提升沉浸感和用户长期留存的必备因素,结合语音、视频甚至3D互动成为未来趋势。定位多样,涵盖从关怀陪伴至效率工具,且产品最新版往往伴随着游戏化和社区内容生态建设。
2.2 技术维度:降本与多模态创新
核心技术突破集中在两大方向:
- 混合专家模型(MoE):报告详述MoE的稀疏激活机制如何显著降低推理成本,2024年DeepSeek基于MoE的开源模型将单百万tokens推理成本压至1元甚至更低,较主流模型节省数十倍至上百倍。如图7所示,DeepSeek-V3在性能与价格的平衡区达到行业顶尖水平(成本约为Claude 3.5 Sonnet的2%),极大助力规模化运营。
- 线性化注意力机制:传统Transformer因Attention机制复杂度为序列长度平方,长文本处理成本高昂,报告用图8直观阐述线性化注意力机制通过改变矩阵乘法顺序,将复杂度降低为线性级别(O(N)),使得长文本训练和推理更经济高效。MiniMax-01采用此机制,展现出优异的长文本处理能力,超越主流大型模型(见图9)[page::5,6,7,8]。
多模态技术方面,报告指出Character.AI和星野分别在2024年推出语音通话及视频生成功能,极大增强产品沉浸感,提升用户体验和粘性。端到端的多模态大模型虽然尚未成熟商业化,但已成业界共识和中长期趋势(结合谷歌Gemini、OpenAI GPT-4o及阿里Qwen2.5-Omni的多模态进展)。视频理解尤待突破,目前商汤日日新6.0标志着长视频理解和流式交互的技术前沿[page::8,9]。
2.3 AI陪伴产品生态与典型案例分析
报告详列全球及中国市场多个代表性产品,分析其技术架构、定位、运营模式和用户表现:
- Replika:全球商业化最早成功案例,主打心理疗愈和情绪陪伴,现已有3000万注册用户,产品基于心理咨询理论,模拟现实情感支持。功能丰富,包括头像换装、家居布置、AR互动等,核心依赖同理心的个性化对话[page::10]。
- Character.AI:美国AI陪伴先行者,创始人来自谷歌LaMDA团队,强调技术驱动,产品风格更倾向通用Chatbot平台,允许用户控制虚拟角色玩法,设有群聊等功能。其技术信仰强于产品导向,2024年MAU超过2200万,是行业头部[page::11,12]。
- MiniMax Talkie/星野:国内新兴代表,强调UGC x AIGC互动社区,通过用户共创和游戏化设计(抽卡“星念”机制,角色交易),打造千人千面个性化交互。星野支持音色定制、角色设定,用户活跃度和留存表现突出(具体见后面数据板块)[page::12,13]。
- 筑梦岛:聚焦小说互动及女性用户,提供高沉浸的剧情互动体验,整合小剧场、云端梦境等功能,采用亲密等级等游戏化运营策略,2025年注册用户近500万,重度使用特征明显[page::13,14]。
- 字节跳动AnyDoor & 猫箱:依托平台优势迅速起量,突出短剧化社交内容和公域社交属性,支持丰富剧情及创作工具,吸引大批年轻用户,2030年前有望实现变现[page::14,15]。
- 自然选择EVE:主打3D AI伴侣,强调高拟真3D建模和长时记忆,兼具游戏化互动设计,计划实现更深度的情感陪伴模式,正处于内测和早期用户反馈阶段[page::15,16,17]。
2.4 市场规模及用户运营分析
根据ARK Invest数据,全球AI陪伴市场规模2023年约3000万美元,基准/乐观情形下2030年可达到700亿至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介于20%-236%。月活跃用户数从2018年不足50万激增至2023年约1500万,增长近30倍,用户渗透率增速高出社交媒体和游戏约150%(见图3)。
国内代表应用中,星野和猫箱日活(DAU)领先且持续上升,筑梦岛用户活跃度密集且留存率较高。具体图表4和5显示星野DAU由2023年10月的10万增长至2025年5月的约141万,猫箱虽起步晚但增速迅猛,留存率逐步追赶并超越部分竞品,显示出产品力的突出表现[page::3,4]。
2.5 AI陪伴产品面临挑战与发展方向
挑战主要包括:
- 技术层面:长时记忆、上下文连贯性、群聊多智能体协同和多模态自然度仍有提升空间;
- 用户层面:留存率不稳,“尝鲜”用户比例高,长期粘性不足;
- 商业化层面:年轻用户付费能力有限,盈利模式仍待创新与验证;
- 运营成本:高额算力支出,尤其是多模态与长记忆功能,对运营压力大;
- 市场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获客成本和价格战风险加剧;
- 版权与伦理风险:生成内容版权、内容规范和隐私安全尚无成熟法规支撑。
针对上述难点,报告提出未来AI陪伴应用延展方向:
- 以硬件终端搭载AI陪伴(AI玩具、宠物、耳机、机器人)实现多感官沉浸式互动;
- 聚焦高需求垂直场景(教育、游戏)提升产品实用价值与用户粘性;
- 拓宽目标用户群体至老人、儿童等非重度互联网用户,满足更广泛陪伴与健康管理需求(见图20)[page::18,19,2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page::1)
内容及解析: 概览框架图精准梳理AI陪伴应用的核心价值、市场率先落地原因及用户需求。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切入,强调AI陪伴涵盖用户的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该图表联系文本表明:AI陪伴产品在满足用户“树洞”(安全性)需求方面有温度优势,情感和幻想需求是核心驱动,同时指明了当前赛道深耕垂直场景(用户粘性高)与构建泛内容社区生态两条路径的利弊。
图3(page::3)
全球AI陪伴市场规模预测与渗透率对比
- 左图展示2023-2030年全球AI陪伴市场年收入预测,显示基准情形2030年约70亿美元,乐观情形超1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0%-236%,增长潜力巨大;
- 右图对比AI陪伴、社交媒体、在线游戏的用户渗透率曲线,AI陪伴起步较晚但增速最快,6年内用户渗透增长约150%更快,显示市场接受度极高。
图表强化了报告提出的赛道爆发性增长与用户基础快速扩容的观点。
图4、图5(page::4)
国内产品日活与用户留存率趋势
- 图4显示星野、猫箱和筑梦岛等产品日活人数随时间稳步增长,其中星野达顶峰1.4百万DAU,猫箱增长尤其迅猛;
- 图5显示30日用户留存率趋势,筑梦岛早期领跑但星野、猫箱后来居上,均达到60-70%的较高留存率;
两图体现产品设计落地和用户黏性强弱,支撑“产品力是核心竞争力”的论断。
图6、图7(page::5,6)
MoE稀疏模型降本示意和DeepSeek模型结构
- 图6解构MoE机制,高效拆分token分配至多个专家模型,降低推理成本,有助降低算力压力;
- 图7详细展示DeepSeek-V3模型架构及其低成本高性能特性,证明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最终产品优势。
这两图是技术创新赋能商业化落地的底层逻辑视觉呈现。
图8、图9(page::7,8)
线性化自注意力计算机理与MiniMax-01性能
- 图8说明传统自注意力计算复杂度与序列长度平方增长,线性化策略降低复杂度至线性级别,适合长文本处理;
- 图9展示MiniMax-01模型在文本和多模态任务上的优异表现,尤其在超大上下文理解RULER测试中优于OpenAI等主流模型,凸显长文本能力的行业突破。
技术细节部分清晰解析原理及实际性能支撑预测。
图10、图11(page::8,9)
Character.AI和星野语音/视频通话交互界面
- 图10和图11展示产品界面,体现实时语音通话与角色音色自定义,传达产品提升沉浸感的核心方法;
- UI设计简洁但功能丰富,视觉和交互体验推动用户留存。
产品形象化展示辅助理解技术与用户体验结合。
图12(page::10)
Replika产品功能介绍
多维度图示展示Replika丰富的拟人化功能,包括对话界面、角色换装、家居布置、写作与娱乐功能及AR互动,凸显其定位情感和心理支持的全方位陪伴。
图13(page::12)
Character.AI产品运营和UI
揭示Character.AI的运营模式:UGC社区和AI角色创建机制,以及PC/Web等端UI设计,体现技术导向、用户高度自由的产品策略。
图14(page::13)
MiniMax星野产品细节
展示角色创作、多样化语音、卡牌玩法,社区互动和商业模式(订阅/广告/交易),凸显游戏化和UGC驱动的内容生态。
图15(page::14)
筑梦岛多功能生态
丰富截图突显小说互动、小剧场、云端梦境、亲密等级和各种社交模块,体现以剧情和深度互动驱动留存的模式。
图16(page::15)
AnyDoor&猫箱产品特性
多角色互动、剧情创作、短剧化内容、轻松创作及沉浸对话,以及显著的公域社交属性(点赞、评论、滑动刷新),展示创新与平台优势结合。
图17、图18(page::16,17)
自然选择EVE 3D AI伴侣界面
3D高拟真虚拟角色展示,强调语言、动作交互,并通过记忆、大模型和游戏化设计提升陪伴真实感。
图19(page::18)
AI网络演进模型
深刻剖析AI陪伴引发的社交网络变革,传统人的网络 (Web2.0)向AI驱动的内容推荐网络,进而进化为以AI角色为中心的网络结构,揭示未来社交格局可能发生的深刻转变。
图20(page::20)
AI陪伴产品延展方向
基于使用场景与目标人群二维矩阵,详细罗列各种硬件设备和垂直应用案例(AI玩具、教育机、游戏伙伴、机器人),强调未来硬件及垂直细分场景的重要性。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提供传统估值模型如DCF或PE估值,但通过市场规模预期和用户活跃数据提供了宏观市场潜力和赛道估值逻辑的基础,结合技术降本和用户留存率提升预期,暗示行业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尤其技术降本(MoE等)将让运营成本大幅降低,推理价格进入"非敏感区间",加上产品多元化和商业模式创新,预示估值驱动的用户价值将进一步放大。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迭代与技术瓶颈风险:算法和模型更新速度放缓,尤其长时记忆、多模态、多智能体交互能力面临难题。
- 市场竞争加剧:同质化明显,价格战或推高获客成本,影响盈利。
- 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变现路径和用户付费能力有限,长期盈利模式尚待验证。
- 内容合规与隐私风险:版权归属不确定、内容监管和伦理争议。
报告未详细提出缓解方案,但建议关注技术和产品差异化创新,及拓展用户群和场景多元化。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技术 vs 产品视角冲突:以Character.AI为例,技术驱动与产品优先理念存在紧张,产品层面存在相对简约带来的用户沉浸感局限,反映AI陪伴赛道早期公司面临的战略权衡和成长挑战。
- 用户留存表现分化:部分产品留存领先,但整体留存仍不足,长期用户粘性的构建仍需通过产品创新和内容生态完善。
- 预测的乐观假设:复合增长率最高达236%虽激进,但基于当前爆发与技术革新,存在显著不确定性,关注技术瓶颈和市场波动。
- 多模态商业化尚在初期,端到端多模态虽备受期待,但距离成熟尚远,商业价值兑现存在周期延迟风险。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性阐述了AI陪伴应用作为AI落地最快赛道之一的行业现状与趋势,解读了市场规模潜力、技术创新路径与不同代表产品的策略打法,全面分析了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机会。
关键发现:
- AI陪伴赛道凭借强烈用户需求、较低技术入门门槛及容错能力强,成为AI应用的先行突破口。
- 通过MoE稀疏模型和线性注意力,核心算法推理成本大幅降低,为商业模式提供技术保障。
- 多模态技术整合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交互,显著提升产品沉浸感和用户粘性,是提升长期留存和付费的关键。
- 不同产品各有特色:Replika侧重情感支持;Character.AI突出技术驱动与多样虚拟社区;MiniMax星野主打游戏化UGC互动;筑梦岛专注小说沉浸;字节AnyDoor猫箱依托平台优势做社交内容创新;自然选择EVE开拓3D拟真伴侣新赛道。
- 国内代表产品的日活和留存均呈上升趋势,部分后发产品通过内容和玩法创新扩大市场份额。
- 行业风险来自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竞争激烈、留存和商业化挑战、高昂算力及监管伦理风险。
- 未来方向包括硬件终端融合、聚焦教育游戏等垂直高需求场景,用户群体向儿童和老年市场扩展。
总体立场:
报告对AI陪伴赛道持积极乐观态度,强调产品力和技术降本是驱动行业爆发和长期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出中金公司对该赛道投资价值的肯定,提示投资者关注技术迭代、用户留存及商业化进展风险。
---
附:所有引用页码均在文中括号注明。
---
如需获取报告原文对应图表,请告知,我可按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