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内卷效果:边际显现— 2025年8月物价数据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点评2025年8月物价数据,指出反内卷政策效果在PPI中初步显现,带动大宗商品及中下游价格修复,推动盈利改善。猪周期拖累CPI但服务价格保持韧性,消费价格稳步回升。整体显示价格回升动能基础牢固,政策导向更注重产能规范与监督 [page::0]

速读内容


2025年8月物价数据总体表现 [page::0]

  • 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受猪周期拖累食品价格明显回落。

- 核心CPI同比增长0.9%,核心服务价格保持韧性,医疗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5%。
  • PPI同比下降2.9%,环比回升至0.0%,采掘工业价格动能回正,黑色链条止跌回稳。

-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中下游加工制造业价格回升,推动企业盈利修复。

反内卷政策效果及价格传导机制 [page::0]

  • 反内卷政策聚焦中下游行业产能过剩,规范产业竞争淘汰产能,强化地方政府投资监管。

- 政策效果在PPI端逐步显现,采掘业和加工业价格回升,显示价格动能基础扎实但稍显迟缓。
  • 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升未明显挤压下游加工成本,利润修复具备可持续性。


主要行业价格变动及影响分析 [page::0]

  • 猪肉和蛋类价格明显回落,主要受猪周期和旺季需求下降影响,预期9月猪价回升。

- 旅游价格7月大涨后8月回落0.6%,家用器具需求旺盛但环比略降。
  • 煤炭开采和黑色金属矿采选环比分别上涨2.8%和2.1%。


风险提示 [page::1]

  • 地产尾部压力依然存在。

- 消费修复动能可能不及预期。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报告基本信息与总体概览


本报告题为《反内卷效果:边际显现——2025年8月物价数据点评》,由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10日。作者团队包括韩朝辉、张剑宇和梁中华三位分析师。报告聚焦2025年8月中国的宏观价格数据,具体围绕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变化,剖析“反内卷”政策对价格体系的边际影响,评估政策效果在不同产业链条的传导情况,以及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反内卷政策在上游产业链中已初显成效,中下游行业价格修复迹象明显,而食品行业因猪周期影响对整体CPI形成拖累,但消费价格整体仍稳步回升,服务价格维持韧性,呈现出价格稳中有升的态势。[page::0],[page::1]

---

1. 宏观物价数据整体回顾与分析



关键数据摘要

  •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2025年8月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0.0%;

-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上升2.9%,环比持平0.0%。

通胀数据显示8月处于稳步修复阶段。尽管受猪周期影响,食品价格拖累CPI下降,但核心CPI和服务价格持续回暖,尤其是核心服务价格表现出较强韧性,核心CPI同比增长提升至0.9%。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厂家价格上涨,反映出中上游产业链价格传导较为明显,尤其以采掘工业和黑色金属行业为代表。[page::0]

---

2. CPI详解:服务韧性对抗食品拖累



食品价格拖累因素


食品价格下跌主要源自猪肉和蛋类价格的腰斩压力:
  • 猪肉价格受“猪周期”影响处于谷底,且企业库存去化压力大,加之夏季高温导致需求回落,价格显著下跌。报告预计9月猪肉需求回升后价格将逐步回稳。

- 鸡蛋价格下降与产蛋鸡存栏量高及暑假需求减少相关,同时猪肉价格下跌对鸡蛋形成替代效应,进一步压制蛋价。
  • 其他食品价格表现符合季节性变化规律。


服务价格韧性体现

  • 核心CPI环比续涨回落至0.0%(前值0.4%),虽略低于季节性,但比去年同期好转明显,同比上涨0.9%。

- 家用电器新一轮以旧换新补贴刺激需求,推动家电价格环比仍超季节性但略有回落。
  • 旅游价格在7月高幅上涨后8月回落0.6%。

- 医疗价格回升0.5%,主要因医改政策推进多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 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整体小幅调整或持平。


此部分分析表明,服务价格作为核心CPI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通胀体系中起着稳定支撑作用。食品价格的周期性下降尚为短期拖累,有望在后续需求季节性回升中改善。[page::0]

---

3. PPI详解: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



反内卷政策驱动的产业链价格变化

  • 采掘工业价格动能连续三个月回暖,8月价格超季节性回正,反映资源类商品需求和供应关系开始改善,缓解了长期供过于求的局面。

- 黑色链条行业如煤炭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及冶炼加工价格环比均显著回升: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环比+2.8%(前值-1.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环比+2.1%(前值-1.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环比+1.9%(前值-0.3%)。

价格传导至中下游加工制造业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传导带动了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造纸等行业价格回升,8月中下游出厂价格环比由前值-0.21%升至-0.05%。
报告指出,上下游价格上涨幅度的差异未对下游制造企业盈利空间造成压力,反而预示价格回升有助于盈利修复,体现价格传导效果良好。

政策机制不同于2015年供给侧改革


当前反内卷政策重点在于引导中下游行业去除“羊群投资”和盲目扩张造成的产能过剩,通过规范竞争机制而非行政干预驱动产能淘汰,政策推动机制更为健康稳固,因此价格回升动力虽较为缓慢但基础更为牢靠。

这一点暗示本次物价回升的持续性和韧性较好,将对中长期产业调整起积极作用。[page::0]

---

4. 重点图表解读



报告中唯一图像为国泰海通证券官方公众号二维码,辅助用户获取更多研究报告,不含数据或内容分析价值。[page::1]

---

5. 风险因素分析



报告客观提示两大主要风险:
  • 地产尾部压力依然存在,或对宏观经济和消费恢复带来下行威胁。

- 消费修复动力可能不及预期,短期内压制消费价格回升或拖累整体CPI表现。

两者均提醒投资者需关注宏观风险传导对价格体系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但报告未详细展开缓解方案,仅作风险警示。[page::1]

---

6. 报告分析视角与谨慎评估


  • 客观评价报告论述稳健。多角度结合政策背景、产业链价格动态及季节性因素,结构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 核心假设明确,如猪周期对食品价格的拖累为阶段性影响,反内卷政策力图去除产能过剩及促进价格合理回归。
  • 细节上略显节奏谨慎,价格动能回升描述较为保守,强调价格反弹基础比之前改革更扎实,反映出对经济结构调整节奏的理性判断。

- 不足之处在于风险提示较为简略,未详细量化地产尾部压力和消费动能不足对整体市场的系统性影响,缺少具体对策或缓释建议。

---

7. 综合结论



报告通过分析2025年8月CPI与PPI数据,系统揭示反内卷政策已在工业品领域开始发挥价格恢复效应,特别是采掘和黑色金属链条环比价格回升明显,带动中下游制造业价格修复,预示产业盈利有望改善。食品价格受猪周期影响,短期拖累CPI表现,但核心服务价格韧性释放平衡作用,消费价格处于稳步回升通道。政策执行注重规范产业空间,较2015年供给侧改革更为稳健,从而支撑价格恢复的持续性和基础牢固性。

同时,地产市场尾部压力及消费复苏不及预期仍为主要风险,需持续关注。整体来看,报告表达对中期宏观物价修复和经济结构调整持中性偏积极态度,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边际效果及产业链价格反馈的后续发展。

该分析不仅清晰解读了最新数据和政策影响,也通过细致拆解价格变化构成和行业动力,为宏观经济及投资趋势判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是理解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价格走势的重要参考。[page::0],[page::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