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打新市值配售规则落地,策略影响如何——量化打新系列报告之六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围绕科创板网下打新市值配售新规实施后的影响展开量化分析,评估不满足市值要求机构数量减少约20%,剩余机构配售比例提升约1.17-1.25倍,从而提升科创板打新收益。基于2024年前8个月的网下询价数据及中报持仓情况,预计新规实施后科创打新可为持仓600万元的机构带来12%-15%的年化安全垫,积极配置科创板底仓将提升打新收益且具备良好风险收益特征。报告亦提示统计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和持仓策略假设,存在变化风险 [page::0][page::3][page::4][page::5][page::6]

速读内容


24年1-8月科创板网下询价配售对象分类与规模统计 [page::4]


  • 网下配售机构类别多样,包括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QFII、社保基金等。

- 参与报价机构393家,配售对象8430个,主要由其他投资者(如私募基金)和基金公司构成。

公募基金科创板持仓情况与配售资格匹配统计 [page::4]


| 统计口径 | 数量 |
|-------------------------|-------|
| 匹配披露中报公募基金总数 | 2900 |
| 股票持仓大于6亿基金数 | 1198 |
| 科创板持仓超过600万元基金数 | 2083 |
| 估算科创板持仓超过600万元基金数 | 424 |
| 满足配售新规公募基金数 | 2334 |
  • 约80%公募基金符合法规市值门槛,且科创板持仓与产品规模高度相关。

- 该类别资金具备较强科创板打新资格保障。

配售新规对机构数量和申购规模的影响预测 [page::5][page::6]


| 配售对象类型 | 满额申购金额占比 |
|--------------|-----------------|
| 信托投资公司 | 100% |
| 社保基金 | 100% |
| 保险公司 | 91% |
| QFII机构 | 80% |
| 其他投资者 | 78% |
| 基金公司 | 76% |
| 证券公司 | 74% |
| 个人投资者 | 49% |
  • 预计“配售新规”实施后,科创板网下配售对象将减少约20%,申购规模下降至80%-85%左右。

- 拟通过配售比例提升1.17-1.25倍抵消申购数量减少对打新收益的负面影响。

科创板打新收益及安全边际分析 [page::6]


| 股票名称 | 首日均价涨跌幅 | 入围率 | 平均获配金额(万) | 期望盈利(万) |
|-----------|--------------|-------|----------------|-------------|
| 益诺思 | 46% | 88% | 5.9 | 2.4 |
| 龙图光罩 | 101% | 91% | 4.9 | 4.5 |
| 达梦数据 | 200% | 83% | 15.0 | 25.0 |
| 欧莱新材 | 157% | 93% | 2.9 | 4.2 |
| 灿芯股份 | 162% | 98% | 4.6 | 7.4 |
| 中创股份 | 124% | 99% | 3.8 | 4.6 |
| 上海合晶 | -15% | 87% | 19.6 | -2.5 |
| 成都华微 | 35% | 95% | 16.3 | 5.4 |
| 8个月合计 | | | | 50.9 |
| 年化(12个月)| | | | 76.4 |
  • 2024年前8个月科创板打新年化收益约12.7%,配售新规后预计安全边际提升至15%左右。

- 科创板长期底仓持有结合打新收益,具备较好的风险缓冲能力。

深度阅读

金融研报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科创板打新市值配售规则落地,策略影响如何——量化打新系列报告之六

作者与机构:
光大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祁嫣然(证书编号 S0930521070001),宋朝攀(证书编号 S0930522030002)

发布日期:
2024 年 9 月 5 日

主题:
针对科创板网下打新投资相关的最新监管规定(科创板八条及上交所配售新规),针对科创板打新底仓持仓市值要求(600 万元门槛)影响网下投资机构参与资格的定量分析及策略影响研究。

报告核心论点:
  • 证监会“科创板八条”及上交所《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发行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推出了网下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打新必须持有一定市值(600万元及以上)科创板非限售股票底仓的规定。

- 预计约20%的网下配售对象将因为不满足该持仓要求退出科创板网下打新市场。
  • 该规则导致剩余有效机构配售比例提升约17个BP(千分之十七),短期内科创板打新收益仍维持较好水平。

- 结合2018年1-8月科创板网下询价实测样本估算,新规后底仓持有600万元配售对象可获得年化12%-15%的预期收益作为安全垫,体现出配置底仓打新仍具显著吸引力。
  • 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和静态模型,存在新参与机构和投资策略变化等不确定风险。


总体看,报告持正面积极观点,鼓励机构积极配置科创板持仓以参与打新。[page::0] [page::3]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与背景介绍


  • 关键论点:

证监会“科创板八条”在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新增了网下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新股申购需满足一定科创板持仓市值的底仓要求,阐明配售新规自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即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持有科创板非限售A股及存托凭证的日均市值≥600万元。
  • 推理依据:

通过新规设置“底仓”持仓激励机构长期持有科创板股票,优化市场参与结构,并进一步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 数据与概念:

引言明确了配售新规对网下参与主体限制的时间点和门槛,为后续实证分析建立法律和制度基础。
  • 术语解释:

“网下打新”指机构投资者通过网下申购参与新股配售的行为;“底仓”要求即要求机构长期持有一定规模的科创板股票作为基础资产。
  • 图表简评:

图1展示了多类型配售对象及其业务类别交叉对应关系,显示科创板打新机构类型多元,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资管计划为主力,反映市场参与主体复杂性。
  • 结论:

提出有效分析网下机构参与和持仓情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后续章节数据剖析奠定基础。[page::3]

---

2.2 24年1-8月科创板网下机构参与情况统计


  • 关键内容:


- 网下参与机构共393家,涉及8430个配售对象(申购产品),分门别类详细说明机构参与构成。
- 以Wind数据为基础,按机构类型:其他投资者(主要私募基金、养老金等)约3768个,基金公司(公募为主)约3073个,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社保基金等数量较少。
- 对机构半年报披露及十大流通股东持仓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校验配售对象持仓是否满足600万元门槛。
  • 推理依据:

通过基金半年报作亮点持仓统计,并结合被动指数基金对科创板指数权重*基金规模进行估计,弥补直接持仓数据不可得的缺口。
  • 数据提炼:

- 2900个配售对象为披露半年报的公募基金,其中约80%(2334个)满足配售新规要求。
- 350个配售对象出现在科创板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含248个公募基金产品),344个持仓市值超600万元。
  • 概念澄清:

“满额申购”指申购达到基金或产品预设的最高申购规模,反映机构参与的积极程度与规模限制。
  • 图表分析:

表1细分了各类配售对象数量,显示公募基金和其他投资者为市场主力。通过该表可以直观看出不同主体在打新中的参与规模和构成。
  • 结论:

科创板网下申购主体广泛但结构集中于公募基金及养老金等,且大部分合规机构已满足“配售新规”底仓门槛。
  • 提醒:

透视数据存在“承接关系”与“口径差异”,实际身份与被统计类别不完全一致,报告通过多渠道信息校验持仓。
[page::4] [page::5]

---

2.3 配售新规对配售比例及打新收益的影响


  • 关键内容:

预计因底仓不足退出的配售对象数量约占20%,配售规模降至约80%-85.3%左右。
减少配售对象数量后,剩余对象获配比例提升17-25个BP(1.17–1.25倍),有效配售对象的中签概率和配售额度因而提升。
结合2024年1-8月的打新样本数据进行收益测算,平均年化安全垫达12%-15%。
  • 关键推理:

配售比例提升是因配售对象规模下降导致单个对象获配额度增加,且持仓充足的机构更可能满额申购。
  • 数据说明:

- 表2显示不同机构类别的满额申购金额占比,信托和社保基金甚至达到100%,其他机构也多超过70%。
- 表3中的打新收益测算涵盖个股首日涨跌幅、入围率(有效申购比例)、平均获配金额及期望盈利,结果表明打新收益显著。
  • 财务解析:

基于首日涨幅及入围率计算期望收益,600万元持仓对应的安全边际为约76.4万元的年化收益率(12.7%),且提升配售比例会进一步放大利润空间。
  • 概念解析:

“入围率”=有效报价家数/询价家数,反映参与资格竞争激烈度,“期望盈利”考虑了入围概率,是单次盈利的预期值。
  • 结论:

配售新规实施虽然剔除了部分机构,但由于剩余参与者份额提升,整体打新收益水平保持坚挺甚至改善,激励机构积极满足底仓持仓条件。
[page::5] [page::6]

---

2.4 风险提示


  • 风险点:

- 报告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参与者规模及策略不变的假设。
- 未来可能出现新机构参与或现有机构策略调整,可能改变市场格局。
- 历史打新收益未必可持续,政策或宏观环境突变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 逻辑:

保守提醒读者谨慎参考历史收益,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情景分析。
  • 结论:

风险提示增强报告严谨性,提醒策略执行需动态观察市场变化。
[page::6]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1:配售对象分类和业务类别交叉图(第3页)


  • 描述: 该图以脑图形式展示科创板网下配售机构类别及其主要业务类别重叠关系,核心为“科创板网下打新配售类型及对象”,周边附接基金公司(公募、资管等)、证券公司、自营和资管计划、保险公司、信托投资、社保组合、QDII、其他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分类。

- 数据趋势/意义: 明示配售对象多元且边界模糊(交叉重叠),显示打新参与机构不是单一类别,有助理解数据口径分析的复杂性。
  • 文本关系: 阐释为何必须多角度、跨维度的持仓数据统计(基金报表、十大流通股东、指数权重法等)才能估算底仓市值满足情况。

- 数据限制: 个人投资者目前无法直接参与科创板打新,其对应数据为资管计划穿透,提示数据存在代理和穿透层级。
  • 图片:



---

3.2 表1:1-8 月科创板新股网下询价配售对象类型统计(第5页)



| 配售对象类型 | 平均每次配售对象数量(家) |
|----------------|---------------------------|
| 其他投资者 | 3768.5 |
| 基金公司 | 3073.0 |
| 保险公司 | 158.8 |
| 证券公司 | 69.8 |
| 社保基金 | 42.0 |
| QFII机构 | 15.4 |
| 个人投资者 | 4.1 |
| 信托投资公司 | 2.1 |
  • 解读: 其他投资者与基金公司合计占绝大多数,显示打新机构规模广泛且以公募基金及相关养老金、私募基金等为主。

- 意义: 支持报告重点分析公募基金数据,体现持仓量大、申购活跃的核心市场群体。
  • 局限: 数量多不一定代表资金规模大,需结合规模分析。

- 联系文本: 配合后续持仓门槛分析,解释参与资格变化对市场参与主体数量影响。

---

3.3 表2:不同配售对象满额申购金额占比(第6页)



| 配售对象类型 | 满额申购金额占比 |
|----------------|---------------------|
| 信托投资公司 | 100% |
| 社保基金 | 100% |
| 保险公司 | 91% |
| QFII机构 | 80% |
| 其他投资者 | 78% |
| 基金公司 | 76% |
| 证券公司 | 74% |
| 个人投资者 | 49% |
  • 解读: 信托、社保基金100%满额申购,反映机构打新资金实力强大,基金公司满额申购比例略低,可能与产品规模相关。

- 意义: 直接说明非满足配售新规的机构,将较可能退出市场,提升持仓机构市场份额。
  • 举证: 申购金额比重是计量影响申购规模变化的重要基准。


---

3.4 表3:24年1-8月讯价科创板打新收益测算(第6页)



| 股票名称 | 首日均价涨跌幅 | 入围率 | 平均获配金额 (万元) | 期望盈利 (万元) |
|----------|----------------|--------|--------------------|----------------|
| 益诺思 | 46% | 88% | 5.9 | 2.4 |
| 龙图光罩 | 101% | 91% | 4.9 | 4.5 |
| 达梦数据 | 200% | 83% | 15.0 | 25.0 |
| 欧莱新材 | 157% | 93% | 2.9 | 4.2 |
| 灿芯股份 | 162% | 98% | 4.6 | 7.4 |
| 中创股份 | 124% | 99% | 3.8 | 4.6 |
| 上海合晶 | -15% | 87% | 19.6 | -2.5 |
| 成都华微 | 35% | 95% | 16.3 | 5.4 |
| 8个月合计| | | | 50.9 |
| 年化 (12月)| | | | 76.4 |
  • 解读: 大部分新股首日涨幅显著,达梦数据暴涨200%、欧莱新材157%,入围率高达80%以上,多数新股第一日带来正收益,形成显著安全垫。

- 跌幅例外: 上海合晶首日跌15%,导致负收益,显示打新存在个别风险个体。
  • 整体结论: 期望打新年化收益达12.7%,且配售比例提升后进一步提高收益空间。

- 逻辑: 首日涨幅与入围率共同决定期望收益,体现打新策略的核心收益来源。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估值方法分析(如DCF、市盈率法等),主要关注政策变动对配售比例及打新收益的影响。其估值思路偏向策略估值与收益测算角度:
  • 利用历史申购数据和首日涨幅计算期望收益率。
  • 来源于交易所规定的发行数量、配售比例等基础数据。
  • 重点假设配售比例调整直接放大单对象打新收益,且报价入围率及市场涨幅保持稳定。
  • 该方法在战略决策中意义大于传统估值,体现规则变动对机构参与积极性和潜在收益的影响。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潜在风险:

- 机构参与主体和策略可能发生变化。新机构入场或老机构资金撤出会改变市场结构及配售对象分布。
- 打新市场收益高度依赖历史新股质量与市场情绪,未来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 新规调整后,数据统计和参与度的准确性可能受到暂时性影响。
  • 对策与概率:

报告未明确提出具体缓解措施,仅通过风险提示呵护阅读者谨慎参考。
  • 评价:

风险提示力求中立客观,符合金融研究机构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标准披露要求。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分析


  • 数据假设敏感性:

报告基于一系列静态假设(机构规模、投资策略不变),缺少动态调整情景模拟,未来参与机构变迁可能导致结论偏离。
  • 样本代表性讨论:

以1-8月样本推断全年影响,未完全涵盖四季度市场变化特征,可能存在季节性偏差。
  • 持仓市值门槛及策略选择:

虽然认为600万元底仓门槛合理,但未讨论不同机构适应门槛的策略灵活性或潜在创新型投资产品。
  • 收益计算依赖首日表现:

首日涨幅为历史表现,未充分反映后续股价可能波动的风险,稍显乐观。
  • 政策依赖风险:

政策落实细节及执行力度影响深远,报告未涉及执行风险或后续监管变动可能性。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深度解析了2024年科创板“八条措施”及配售新规对科创板网下打新的深层影响。通过多维度重叠的数据分析,核心发现如下:
  • 目前科创板网下打新配售对象多元且庞大,覆盖公募基金、养老金、信托资管等,约393家机构8430个配售对象活跃参与。
  • 通过半年报持仓数据与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交叉验证,80%以上的公募基金已满足持仓600万元的底仓要求,非公募机构部分亦有不少符合条件。
  • 新规则预计剔除约20%持仓不足机构,导致总体申购资金减少至原来的80%左右,但剩余机构配售比例因此提高,打新收益预期不降反增。
  • 打新具体收益测算显示2024年1-8月年化期望收益约为12.7%,配售比例提升后增益可达12%-15%,体现了强劲的盈利吸引力。
  • 风险在于统计分析依赖不变假设,无法保证未来市场结构和策略稳定,且收益基于历史数据不具备绝对确定性。
  • 报告用图1形象展现了科创板机构参与的多元结构,并通过表1至表3实证了不同机构类别的参与规模、申购行为及预期收益,有效支撑结论。


综上,报告明确展现科创板打新持仓市值新规落地对市场参与者构成的结构性调整,强调积极满足持仓要求的策略优势。该策略不仅可稳固打新资格,也能持续带来较为稳定的收益回报。投资机构应持续关注市场结构变化和政策细节,动态调整持仓以保持打新竞争力。[page::0-7]

---

备注



本分析全文严格依据报告内容展开,引用相关页码标识以确保溯源,可供财务决策者、机构投资者科研人员深度参考。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