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行业需求回暖,固态电池产业进展加速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锂电行业需求回暖带来的扩产动力及固态电池技术进展,强调固态电池产业化将推动设备升级,带动设备商投资机会,结合重点企业技术布局和投资规模,预判行业未来增长趋势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锂电行业需求回暖,产能扩张积极推进 [page::0]
- 2025年7月中国动力及储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37%,储能电芯占比30.3%,三元电芯占比17.9%。
- 2025年初至今锂电池产业链规划扩产项目达到123个,总投资额超3400亿元。
- 行业复苏带动设备采购需求显著释放。
固态电池技术快速推进,产业化路径清晰 [page::0]
- 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布局硫化物及卤化物复合电解质体系,预计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 亿纬锂能完成Ah级软包固态电池样品开发,计划2025年投产中试线,推动工艺突破及市场化。
- 固态电池下游应用涵盖混合动力、低空飞行器、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
固态电池设备升级加速,重点厂商多点布局 [page::0]

- 设备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化关键瓶颈,设备商推新解决方案覆盖涂布、辊压、叠片等工序。
- 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海目星、杭可科技等厂商已推出适配固态电池生产的专用设备。
- 设备升级将为产业链带来新的投资窗口。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锂电行业需求回暖与固态电池产业加速进展研究报告详尽解读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锂电行业需求回暖,固态电池产业进展加速
- 报告作者:肖群稀、赵玥炜、毛冠锦(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
- 发布时间:2025年7月4日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
- 研究主题:锂电行业整体需求提升及固态电池领域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重点聚焦锂电设备制造商的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报告主要阐明当前锂电行业需求正逐步回暖,电池厂商扩产积极推动锂电设备采购需求释放。同时,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得到快速商业化布局,相关工艺设备升级成为产业催化器。报告认为,锂电设备厂商有望因传统锂电行业复苏与固态电池技术要求提升带来新投资机遇。[page::0]
---
2. 深度章节解读
2.1 行业需求回暖与扩产背景
报告引述大东时代智库(TD)对中国锂电Top20电池厂的调研,2025年7月动力及储能电池产量达128GWh,虽然环比下降4%,但同比增长37%,显示出行业规模显著扩张。储能电芯及三元电芯产量占比分别为30.3%和17.9%,揭示储能市场需求开始发力。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1至4月间,锂电产业链共规划123个扩产项目,投资总额超3400亿元人民币。这体现出锂电行业厂商对未来产能的积极布局和资金投入热情。锂电设备生产企业也将受益于行业这波扩产浪潮,设备采购需求将得到持续释放。[page::0]
2.2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报告重点介绍了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及中试进展:
- 企业布局: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多家领先电池厂商在固态电池领域获得阶段性进展,进入中试线贯通或样品开发阶段。
- 技术细节:宁德时代应用硫化物-卤化物复合电解质体系,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实现凝聚态半固态电池量产,并预计于2027年投产小批量全固态电池。亿纬锂能则完成Ah级软包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样品,百MWh中试线将于2025年投入运行,2026年有望实现生产工艺突破。[page::0]
- 应用场景扩展:除了动力与储能,固态电池在低空飞行器、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展现广阔前景。
以上说明固态电池正步入产业化实质阶段,技术进步与规模化试点落地并行。[page::0]
2.3 固态电池关键设备进展
在工艺差异导致设备需求变革的背景下,报告明确指出设备构成成为固态电池量产的核心瓶颈,众多锂电设备厂商加快布局:
- 先导智能:推出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涵盖关键工序如干法混料、湿法制浆、复合转印等。
- 赢合科技:成功交付国内首批固态电池设备,包括湿法涂布、辊压、电解质转印设备。
- 海目星:向欣界能源提供锂金属固态电池装备,同时向全球领先新能源企业交付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设备。
- 杭可科技:专注于固态电池后段设备研发。
此类企业战略加码为固态电池工艺升级与产业化铺设基础,也意味着设备商将捕捉先发投资红利。[page::0]
2.4 风险提示
报告同时警示两个主要风险:
- 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固态电池技术仍在快速演进,若技术难以突破或产业化步伐迟缓,设备需求增长可能受限。
- 行业竞争加剧:锂电和设备领域参与者众多,竞争加剧可能影响企业盈利空间及估值水平。
报告未详细说明风险出现概率及缓释措施,但提醒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技术和市场动态。[page::0]
---
3. 图表与视觉数据解读
报告第一页附带二维码图,指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便于投资者获取更多研报与内容支持。该图虽不涉及财务数据,但体现报告品牌信息与内容接入便利性。

报告正文未给出具体财务表格或图表数据展示,除引用第三方统计数字外。本文数据信息均以文字方式呈现,反映行业量产规模和扩产趋势,如128GWh产能数据及3400亿元扩产投资额,体现了锂电产业扩张基石。[page::0]
---
4. 估值分析
目前报告未包含具体的企业估值模型或目标价,也未使用DCF、PE等传统估值指标予以明确量化。但通过“设备商迎来投资窗口”的判断,具有明显的逻辑基础:
- 行业需求回暖带来的订单量提升。
- 固态电池技术升级驱动的设备替代与升级需求。
换言之,报告通过产业链扩产投入金额和技术推进节奏推断设备制造商估值有向上空间,属于基于产业动态与技术进步的预期性质投资判断。[page::0]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技术风险:固态电池属前沿技术,若技术成熟度不及预期,产线建设与设备需求或受阻。
- 市场风险: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设备供应商在同质化竞争中利润空间可能被挤压。
- 政策与宏观风险:虽然报告未详细提及,但锂电产业高度依赖新能源及相关政策支持,未来宏观环境变化亦可能影响扩产节奏。
总体风险侧重技术不确定性和行业竞争两个方面,报告缺乏量化风险发生概率及对策细节。[page::0]
---
6. 审慎视角与细节点评
- 报告积极强调固态电池产业化和设备需求增长,论述具备事实基础,但对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和设备商间竞争的深度分析较为简略。
- 缺少具体财务预测和估值模型使得投资建议更多依赖产业趋势判断,可能存在未来业绩兑现不及预期的风险。
- 对于环比下降4%的产量虽有所提及,但整体语调偏乐观,需谨慎权衡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
- 报告仅简要述及风险,无缓解措施指导,投资者需结合宏观政策及技术研发动态综合判断。
可见报告为典型行业景气度与技术发展机会型研报,适合配合个股财务状况做进一步研究。[page::0]
---
7. 结论性综合
该份国泰海通证券锂电行业报告以详实第三方数据为基石,整体描绘了2025年锂电行业需求明显回暖及扩产投资热情持续高涨的格局。同时,固态电池作为锂电技术革新的前沿,被视为催化设备制造商业务升级和市场扩展的关键驱动力。从产业链角度,电池厂商的中试线投产和样品开发进度清晰表明固态产品实现商业化具备可行性。
锂电设备领域众多厂商如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已经布局固态电池关键工艺设备,抢占技术和市场先机。基于锂电行业整体产能扩张和固态工艺设备替代升级的背景,设备商正迎投资好周期。
然而,技术成熟路径和行业竞争压力仍为警示变量,投资者需关注技术突破及产能转换效率。
报告整体语气积极,基于行业景气度及技术升级逻辑给出正面投资建议,但缺乏量化的财务预测及详细风险缓释方案。投资者应结合实业经营数据及市场环境动态深入思考。
综上可见,报告确立了锂电行业复苏大趋势与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两个核心投资逻辑,设备厂商作为关键受益者被重点看好,是一份兼具行业与技术视角的深度研究报告。[page::0,page::1]
---
参考文献
- 国泰海通证券《锂电行业需求回暖,固态电池产业进展加速》,肖群稀、赵玥炜、毛冠锦,2025年7月4日[page::0,page::1]
- 大东时代智库行业Top20调研数据及高工产业研究院扩产项统计[pag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