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发力:扩内需,保民生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梳理2025年5月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收入情况,显示中央财政积极发力扩大内需与保障民生,财政支出同比增长明显超地方,特别是科技、文体传媒及社保就业支出加快,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助力增值税收入回升,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延续积极态势,有望进一步加码内需支持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5月财政数据整体分析 [page::0]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微跌0.3%,5月当月增速微升至0.1%,主要受PPI低位及内需疲软影响。
- 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收入增速回升,后者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 出口退税收入边际改善,消费税与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中央财政支出积极发力扩内需和保障民生 [page::0]

- 2025年前五个月,中央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1%,远超地方财政0.9%增速。
- 科技支出、文体传媒及社保就业支出增速明显回升,反映财政重点支持结构转型及民生保障。
- 基建支出增速有所回落,显示财政投资节奏调整。
政府性基金收入与支出状况及风险提示 [page::0]
| 项目 | 今年1-5月同比增速 | 5月当月同比增速 |
|------------|----------------|--------------|
| 政府性基金收入 | -6.9% | -8.1% |
| 政府性基金支出 | +16% | +8.8% |
- 房地产市场需求疲软导致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政策要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后续仍需关注该领域供需变化。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保持较快增长,得益于专项债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 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需求不振和海外需求不确定性。
量化策略相关内容
- 本报告无具体量化因子构建或量化策略回测内容。财政政策及支出结构变化的分析主要基于宏观数据和政策解读。[page::0][page::1]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宏观:中央财政发力-扩内需,保民生 2025年5月财政数据点评 —— 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中央财政发力:扩内需,保民生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21日
- 报告作者:侯欢、梁中华
- 研究主题:2025年5月中国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数据点评,聚焦财政政策对内需扩张和民生保障的作用及宏观经济影响。
核心论点:报告指出2025年5月份中央财政在扩大内需和保障民生方面表现出积极发力的态势,财政支出增速的中心位置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财政增速有所放缓。财政收入表现出一定压力,尤其是狭义收入增速边际回落,而支出端则通过增加科技、文体传媒、社保就业等民生相关领域投入维持积极扩张。报告展望下半年宏观政策将延续积极方向,或进一步加码扩内需力度。
评级与目标价:本报告为宏观财政数据点评,未涉及具体个股评级或目标价。主要目的是分析财政收支对宏观经济及政策导向的影响,提供政策和市场趋势洞见。
文章想传达的主要信息:当前阶段中央财政通过加大支出力度积极干预经济,尤其侧重内需和民生保障;财政收入面临一定压力,特别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受房地产市场乏力影响明显。综合考虑外部扰动减弱,内需激发和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未来宏观政策关键点,预计后续政策将继续积极推进以促进内需恢复和经济稳定增长。[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狭义收入部分解读
- 关键论点: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5月当月同比仅微升0.1%,收入增速边际回落。
- 支撑推理:
- 收入未稳固增长反映内需尚需提振,且受PPI(生产者价格指数)低位运行拖累,企业盈利及税基受到压制。
- 分项分析如下:
- 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速回升,反映居民收入和消费潜力增强,个人缴税能力提升。
- 增值税收入增速明显回升,受惠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消费换新需求。
- 出口退税收入增速边际回升,主要因国际贸易摩擦缓和,刺激企业出口表现。
- 消费税收入小幅回落,企业所得税收入略有萎缩。
- 非税收入转负增长,可能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压力。
- 关键数据说明:整体预算收入同比基本持平但略呈下行态势,警示经济增长动力仍不稳定。收入结构显示政策刺激下个税和增值税表现亮眼,但企业税收仍承压,反映工业和出口端仍有不确定性。[page::0]
2.2 中央财政支出表现
- 关键论点:作为扩内需和保民生主力军,中央财政支出增长快速,2025年前5月同比增长4.2%,5月当月达2.6%。
- 推理与细节:
- 5月当月中央与地方支出增速分化,中央达到11%,显著提升,地方降至0.9%,说明中央财政财政政策发力点明显。
- 具体专项支出:
- 科技支出、文体传媒支出增速显著回升,有利于创新驱动和文化消费拉动。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保持稳健增长,符合民生保障政策导向。
- 基建类支出增速有所回落,提示当前基建投资节奏有所放缓,更多转向民生和创新领域。
- 含义解析: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从传统基建向科技创新及社保等领域倾斜,反映政策重心已由“硬投资”转向“软实力”和民生保障,有助于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培养和消费潜力释放。[page::0]
2.3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支出
- 关键论点:
-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6.9%,5月单月同比下降8.1%。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6%,5月当月同比8.8%,较4月明显回落但节奏尚好。
- 解读逻辑:
- 收入下滑主要与房地产市场疲软密切相关,土地使用权收入下降为主要拖累因素,反映房地产调控及市场需求放缓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负面冲击。
- 支出端因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加快,短期支出活跃,支出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增速自4月高点回落。
- 政策信号:
- 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凸显房地产政策调整成为稳定政府性基金收入及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关键。
- 重点风险提示:房地产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仍是财政收入和经济稳定的风险点。[page::0]
2.4 积极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 重点论述:
- 资金已下达共计1620亿元支持“以旧换新”消费政策,拉动相关销售额超过去年全年。
- 后续将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分批在第三、四季度下达,体现财政积极托底经济的连续性和力度。
- 外部环境扰动减弱,内部需求和转型升级成为市场定价关键。
- 报告对下半年宏观政策基调持乐观,预计政策继续积极发力、边际改善,特别是7月后有望出现政策增量。
- 结论:财政政策有效支撑消费和结构升级,积极财政举措正逐步见效,对经济恢复起到重要支撑作用。[page::0]
2.5 风险分析
- 提醒风险:
- 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仍需密切关注其对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拖累。
- 海外需求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将对出口和相关税收构成压力。
- 风险影响评估:
- 地方财政收入依赖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需求回落可能导致财政可持续性风险加剧。
- 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冲击出口贸易,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和出口退税收入。
- 风险应对:
- 6月国常会对房地产市场出手,显示政策层面已有缓解措施,但进展和效果需进一步观察。[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正文虽未提供完整图表,但报告中数据本身构成了关键信息矩阵,以下对关键数据指标作事件驱动型“图表”视角分析:
3.1 预算收入部分数据分析
- 收入同比数据:
- 总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2025年1-5月)。
- 5月单月收入同比微增0.1%。
- 个人所得税增速回升,增值税增速明显提升,消费税与企业所得税增速略减。
- 趋势分析:
- 收入增速出现边际下滑,且有分化迹象,部分税种表现亮眼(个税、增值税),反映消费及个人收入仍有支撑。
- 其他税种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受到成本压力和市场需求影响,下滑迹象明显。
- 图像式呈现意义:
- 反映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税收表现差异,为政策调节提供依据。
- 未来需关注收入结构变化对财政整体可持续性的影响。
3.2 预算支出组成及增速分析
- 支出增速数据:
- 总支出同比增4.2%,5月增速放缓至2.6%。
- 中央支出增11%,地方支出仅0.9%。
- 细分领域增速:
- 科技、文体传媒支出显著回升,社保就业稳健增长。
- 基建支出增速回落,说明财政支出重心发生了明显转移。
- 信息图解读:
- 中央财政发力显著,强调创新和民生保障领域的投入。
- 地方财政受制于收入压力,支出增速放缓,财政空间受限。
- 政策支持效果的视觉验证:
- 支出结构变动符合政策导向,表明财政政策针对性强,意在通过积极的财政手段促进内需和民生提升。
3.3 政府性基金收入与支出分析
- 数据表现:
- 收入下降6.9%,5月掉至-8.1%。
- 支出增长16%,5月增速8.8%。
- 分析说明:
- 收入下滑凸显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是地方财政重要风险点。
- 支出保持较高水平,说明相关专项债券发行政策继续推高财政支出节奏。
- 图表联系文本解析:
- 下降与增长同现,体现财政结构调整与政策补偿并行的局面,也反映政策层面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应对措施正在落实。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财政数据点评,未涉及具体企业或资产的估值分析,无估值模型应用及目标价计算。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房地产市场风险:
- 房地产需求疲软给政府性基金收入带来下行压力,是地方财政体系的核心风险。财政收入缺口可能限制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空间。
- 地产市场需求的回升周期尚不明确,可能加剧经济波动。
- 海外需求不确定性:
- 外部贸易环境及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出口退税收入增速虽边际回升,但存在不稳风险。
- 财政政策应对:
- 报告提示政策持续加码,有望缓解上述风险,但仍需密切观察政策落地效果及市场反应。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积极财政发力的评估:
- 报告对中央财政支出增速给予肯定,强调其扩内需和保障民生的积极意义,但未对地方财政差异及长期可持续性风险进行深入量化剖析,可能掩盖财政分化风险的复杂性。
- 收入压力分析局限:
- 收入边际回落的说明较为简略,缺少对企业所得税下降背景的详细剖析,如行业税负结构变化、企业盈利状况等因素,信息略显单薄。
- 房地产风险描述谨慎:
- 对房地产风险的提示较为保守,未明确对经济连带影响的深度风险评估,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相关财政杠杆指标未涉及。
- 政策预期偏乐观:
- 下半年政策延续及边际加码预测具有一定乐观假设,需注意实际政策空间受收入结构影响的制约,存在不确定性。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实财政收支数据分析,揭示了2025年5月中国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扩内需和保障民生方面的积极作为。财政支出端由中央财政主导,科技、文体传媒和社保就业等领域增速显著,体现财政重点从传统基建向创新和民生保障的战略转变。财政收入承压,呈现出增速放缓的态势,尤其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因房地产市场疲软而下降,地方财政风险凸显。
进口端个税和增值税的回升显示消费潜力有所回暖,而出口退税增速有所恢复则反映外部贸易环境暂时缓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化与政策导向的转变形成明显对比,提示应继续关注政策实施的协调性及财政持续性风险。
展望未来,下半年宏观政策预计继续积极推进,财政资金将持续注入消费刺激和经济转型升级领域,尤其是“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挥带动效果。中央财政明显承担起财政扩内需重要责任,而地方财政则面临房地产调控和经济下行带来的财政压力。
整体上,报告确立了财政政策作为宏观经济稳定器的角色,强调广大内需和结构性升级是未来政策重点。尽管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房地产与海外需求不确定性,政策预期偏向积极,显示出官方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
该财政数据点评为宏观及资本市场提供了政策信号和风险提示,对于投资者把握政策风向和经济周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page::0,1]
---
总结:通过对报告的全面细致解读,我们能够明确理解2025年5月中国财政政策的战略方向和宏观经济中的关键变量,掌握政策对内需和民生保障的积极推动以及可能面对的风险挑战。财政收支数据中的细致变化为政策走向提供实证支撑,是判断经济走势和资产配置重要依据。